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总是被什么样的文章吸引?|年度文章类型盘点

2020-11-24 12:35:02
相关推荐

这是互联网追风人公众号发的第95篇原创

最近几个月写文章少了,读文章多了。读文章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越是长的文章,能越快的结束。

我没看吴晓波老师的年度秀,但是当晚就看到了他的演讲全文,好几万字,匆匆几十分钟也就读完了。想去特意写一篇评论文章,想写几千字,但是忽然感觉没必要了。一个被消费了的经济视角,耳边风吹完后,就没有然后了。既影响不了我明天吃什么午餐,也影响不了我下个朋友圈会秀些什么。

总还是能影响点什么吧。比如会有冲动把这篇长文转发给朋友看,忽然又犹豫了一下,也觉得没必要。因为这篇文章很快会被朋友圈刷屏,朋友们用不着我第一时间传递过去,况且他们也未必看。大家的注意力都是很有限,很宝贵的。

2019年最后一天临下班时,同事收拾桌面时忽然来了一句,今晚有得到罗胖的跨年演讲,早点下班回去看直播。我心一惊,这都成为跨年的仪式感了么?

晚上我实在懒得看直播演讲,决定第二天看演讲稿,更省时间。第二天拿到了演讲稿,滤过了一堆广告词,刷刷刷的看完关键词,发现过去一年在得到上都曾经耳闻过,好像没有其他新意。等演讲全文稿开始在朋友圈被刷屏时,我连打开的兴趣也没有了。

注意力是这个时代的稀缺资源,文章就是在争夺大众的注意力。想不到跨年这两拨大洪流的文章都没有把我吸引去,我的注意力越来越有自我特色了嘛。每到年底大家都爱盘点些什么,我来盘点盘点这些日子被哪些文章夺去了我的“宝贵”注意力吧,顺便给它们来个主观的星级评分。

01 【科技测评类】,兴趣度★★★★★,过时度★ ★

做为一个科技数码迷,对那些科技评论类的文章,从来都是爱不释手。科技新品未出,全网就会诞生一批尝鲜的测评文章。主观的,客观的,横向的,纵向的,对科技新品各维度解剖的八九不离十。心中痒痒的购买欲要么快速被浇灭,要么激动的火急火燎。看这类文章,大部分能充填我内心延迟满足的需求。

好玩的,有趣的科技产品,新鲜感来的猛烈,去的也特别快。

一个新品上市三个月后,基本上就被下个新品替代了。现在恐怕没人会在乎一年以前的评测文章。除非写作者幸运的评测到一款能穿越周期的产品,打造成为一种怀旧类文章,来一波时间序列和回忆杀,这类文章过时度往往不会太差。比如当年评测iphone4的文章,分析这款跨周期的革命产品,为什么及如何会成为经典。评测鸿蒙系统全面开源,分析中国开源社区将会跨越式迈入新纪元。

抓到一款这样的产品,只能凭运气了。毕竟革命性的产品不多。

除了这些消费类产品的评测,那些硬科技的评测就小众很多了。而且很多硬科技文章太专业,需要读者烧很多左右脑细胞,太痛苦。很多文章还是直接翻译国外的论文和科技评论,国内原创这类科普的文章还不够多。我们更喜欢看娱乐化的科技文章,比如把人类历史上的首次黑洞照片类比成煤炭炉子的模样。

科技领域的人物故事,这些年慢慢多了一些,这是一个待开发的处女地。科技人物要鲜活很多,生平故事要有趣多了。

02 【行业分析类】,兴趣度★★★★★,过时度★★

搞创新业务的人,对行业的发展非常敏感。很多写行业分析的文章,会写点短期趋势判断。可是时效性很低,行业变化总是很快,刚写出来的分析,也许明天就过气了。

那些处于业务中的人,刚好碰到困惑和迷茫,读到这类文章会受点启发。仅仅是启发而已,无法形成落地措施。这类文章只是满足了旁观者们的好奇心,真正做这个业务的人,总是觉得很浅。行业分析师总是乐此不疲的写,稍微深度一点,他们得依赖采访。观察家们对行业的那些洞见,写来写去,其实就那点浅尝辄止的判断。但是这类分析文章容易进入行业板块推荐头条,对打开个人在行业领域知名度是有帮助的。

看看可以,却当不了真。这类文章只是分析师的自娱自乐,门外人的脑洞养料。

有些心怀善意的业务方,喜欢分析师来写自己的业务,这样深度的宣广,会得到潜在客户和投资者的青睐。但是对那些闷声发财的业务方,会对曝光自己的人咬牙切齿。

03 【财经趋势类】,兴趣度★★★★★,过时度★★★

财经趋势类文章,是最博眼球的。却也是一群自认为高明的人自说自话。信的人会狂热的追逐,不信的人会兴趣索然。骑墙者最可怜,不小心被某个趋势观点给影响了,下一步选择开始变得疑神疑鬼了。

财经趋势类文章很容易证伪,越是判断短期的收益,越容易被打脸。很多自顾高明的人写文章喜欢模棱两可,故弄玄虚。尾巴处总是不忘一句,本文仅供参考,投资需谨慎的规劝。如果判断的周期跨度越长,被骂风险就越少。因为读者们都是记不住那么远的事。我看过很多大名人喜欢预测房价走势,预测房地产周期,千奇百怪,那些后来被证明打脸的观点,大家都记不住。

年度秀这类经济趋势文章,是一场集体共识秀。释放出一些刺激类的养料,通过短暂的集体畅想明年的经济周期,让众人自我陶醉一下下。第二天,行动派会找到养料素材支撑自己的行动,畅想派一觉醒来就忘得一干二净。只是有趣情况发生了,对经济周期的共识却悄然形成了。

人们总是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趋势。无关好坏。

04 【新闻报道类】,兴趣度★★★★★,过时度★★★

新闻源头的曝光文章是最珍贵的。这个文章没有写之前,这个事件好像就没有发生一样。一旦写出来,这个事件才在世界上存在了。事实上事件早已经发生了,可是有没有被大多数人知道,意义还是不一样。

新闻,有点像薛定谔猫,被看见的那一刻它才存在。

越接近新闻源头,素材越少。大部分的新闻报道类文章都会在原始素材的基础上再加工,于是谣言和偏误就诞生了。最原始的素材就那么一点,有人拼命去挖,如果赶上机缘巧合,没准还能挖出一个大瓜。这下子又一波新文章就诞生了。新闻素材会突然爆发,猛烈到能引发舆论海啸。这是轰动性新闻文章最高光的时刻。

我最喜欢看这样的文章,因为猛料十足,威力无穷。如果有更深度的跟踪报道,就像吃瓜一样,忽然桌上又多了一盘花生,顺带附赠了一瓶烈酒,不远处传来此起彼伏的叫好叫骂声。

如今很多舆论海啸,据说都有网军的推波助澜。据说还有人带节奏,把舆论风向拐弯。真有这种能量么?我没有亲手操盘的体验,只能道听说说。想必那些如此笃定有这种能量的人,一定亲自操盘过,好可怕的能量。但是没人愿意承认,自己有这样的能量。

另一类新闻评述类文章,是新闻报道类文章的余波。

对某个新闻热点进行评述,借势表达一些人文思想。辛辛苦苦通过各路渠道收集得到素材,按某个主观的逻辑,用一些写作技巧,再重新组合出这些素材。一篇文章不够,就会写一个系列。把一群看客们想说而说不出来的感受,都宣泄出来。表达的越酣畅,越能吸引看客们的注意力。这类文章就是一个小型发声筒,无声变有声。

这类文章我看得多了,有一个有洞察,有些人乐于拼凑素材去刻意创造某些不一样的论调,说一些惊世骇俗的妄言妄语,以展示他们独具魅力的思维格局。洗粉的好手,看多了,也会让人生厌。

05 【回忆盘点类】,兴趣度★★,过时度★★

回忆类文章,如年度盘点,各种账单等等。刷一刷年度生活回忆录,盘点个人消费记录,观影记录,情感记录。自己的故事自己最关心。别人的故事,有人愿意晒,那也就不怪有人偷窥欲赤裸裸的释放了。

回忆类文章,多少会暴露一些个人兴趣取向,类似一个自我画像被公开了去。写的人总是半遮半掩,朋友圈选择部分人可见。

写知识学习类复盘的文章,最近多了一些。大概这些年知识服务的场景普及多了。读过了哪些书,上过了哪些课,得到过哪些名人指点,参加过哪些论坛等等。活生生的秀一波“高级人”才拥有的优越感。不过我是乐见这种优越感多多秀一些的,平凡的我们能秀的东西又不多,秀这个不俗,也不吃亏。认识一些不俗的朋友,也不会吃亏。

06 【明星八卦类】,兴趣度★★★ ,过时度★

明星八卦类文章,充斥在每分钟每秒钟的信息流里边。实在忍不住冲动要点开去看看,谁谁谁婚变了,谁谁谁矛盾了,谁谁谁获奖了,谁谁谁被热点了,仿佛是在演现实版的连续剧。

我认真思考了一下每次打开这类文章瞬间的冲动,这种感觉和刷短视频的冲动一模一样。我被与生俱来的猎奇心理推动的:原来还有人可以这么生活,这个世界还是蛮丰富多彩的嘛。据说,抓住猎奇心理的互联网产品,都特别有流量。

这些年很多明星八卦类都扯到了法律问题,名誉侵权案是高发地。AI换脸技术也让明星们的肖像权受苦了。有些还被爆出刑事案件,触目惊心,从关注明星八卦过渡到普法教育了。

07 【历史分析类】,兴趣度★★ ,过时度★★★

我把历史分析类文章,定义为过去的新闻报道类文章。写作者取材的不是当下的新闻素材,而是历史的新闻素材。从时间尺度上剖析,对历史的还原度有模糊的一面,也有深刻的一面。现在很多人喜欢用多角度去分析一段历史,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历史素材按他的意思拼凑,得出一个看似合理的结论,依然成功满足看客们的好奇心。

碎片化的历史解读,集中在写一些历史人物身上。

有趣的是,很多写作者爱通过历史类影视剧里的素材,来分析真实的历史人物。这种文章,就像在一个模拟的世界里边,去解密一个模拟的世界观,没有真实历史的严谨感。这是在跟编剧们猜谜语玩。有些高明的人,会把故事拆解成一个个思想实验。姑且认同编剧们构建的虚拟历史背景,然后尝试去回答一些在特定条件下的人性选择问题。比如有人借《雍正王朝》电视剧,探讨雍正帝登基当晚,是否有心杀死邬思道,展开了一段深度的人性分析。这样的文章无法带来真实历史格局,倒是能启发一些对于人性的思考。

写人的历史要好看很多,写文化、文明、族群的历史就抽象多了。想认真,又觉得多半很扯淡。即便是读塞缪尔·亨廷顿那本《文明的冲突》,也没有读一读塞缪尔·亨廷顿生平故事来的有趣。

08 【影评和小说读后感类】,兴趣度★★★★★ ,过时度★★★

这是一个神奇的品类。我对影评和小说读后感的兴趣度超过了以上所有品类的文章。而且我读的很认真,通过一个观影者只言片语的描述,重新解构一遍看过的电影小说。

故事是天然具有吸引力的,而对故事后的思想共鸣更有趣。

电影、小说都是虚构或者半虚构的故事,编剧和著作者们精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创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然后按看似合理的逻辑来演绎情节。你看到的一切都是魔术师幻想出来的场景,却会误以为真。这样短暂的第二人生的体验很美妙,很奇特。这也是电影或者小说能把人深深吸引的地方。

不仅有体验第二人生的渴望,而且还渴望了解其他人体验第二人生后的感觉。于是对优质的影评文章,痴迷一般的看。很多忽视的电影和小说细节,被别人生动的挖掘出来后,别有一番惊喜。有些电影是需要三刷四刷才能感受到其中内涵的,别人已经帮我趟过这些坑,精彩纷呈的写出来后,有一种脑洞大开的满足感。找到一部这样的好电影好小说,本来就是一件惊喜的事。

虚拟的故事,带给人是真实的情绪波动,需要宣泄。阅读这类文章,就是通过共鸣和深读解剖,让自己从情绪的波动中合理的被宣泄出来。

09【鸡汤励志类】,兴趣度★ ,过时度★

这类阅后即焚的爽文,不爱看,也害怕写,怕被骂。

以上,算一个年度盘点吧,姑且归为回忆盘点类文章。盘点完,发现自己明年可以发文的几个方向。

1、重点写影评小说读后感文章,因为是虚构故事,写第二人生的体验,无伤大雅。没准还能做一些深度的人文思考,引来一些需要情感共鸣的朋友们观望。

2、抓几个经典科技产品、科技现象,写写评测类文章。凸显一下个人品味。

3、争取写两篇行业分析类文章,秀一波自己的行业地位。

4、深度新闻报道类恐怕没有资格写的,那个太烧脑,太需要智商,还需要非凡的洞察力。如果能有机会赶上一篇出来,是一件成就感爆棚的事。

作者:曹涛,跨界转型专家,互联网追风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记一次活动400字作文 六一儿童节作文350 亲情类作文400字 写读后感的作文400字 家务劳动作文300字 满分作文500字大全 新疆语文高考作文 快乐的51作文 中秋节英语作文80字 以小见大的作文600字 中国历史人物英语作文 描写冬天的优秀作文 一次什么的旅行作文 开学第一课作文400字 我喜欢小狗300字作文 心儿怦怦跳作文400字 我眼中的你作文600字 理想信念作文800字 八年级作文题目精选 新学期计划作文300 关于传统文化的作文素材 我家的故事作文600字 过端午作文500字 关于梦想的作文500字 美丽的冬天作文300字 奉献作文800字议论文 网购的好处 英语作文 帮家长做家务的作文 秋天的田野作文300字 关于劳动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