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吴晨光定义内容生态:如何体面的“抄袭”一篇文章——致洗稿者

2020-11-24 13:35:01
相关推荐

提要:古今之洗稿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做个搬运工,原文错字都不改,此第一境也;搞资料整合、玩“非虚构写作”,此第二境也;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此第三境也。

【一】

如果你是个好色者,一定会被“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一句倾倒。它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描述的是玄宗宠妃杨玉环之美。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这句诗,其实借用了同为唐代顶级诗人李白的《清平词》,“一笑皆生百媚”。

从6字词到7字诗,多的是“回眸”。这是一个足以让人产生无数联想的动感之词。如果用现代语言来形容,就是充分描述了一个产品的应用场景。

【二】

超越李白的不仅仅是白居易,还有宋代的大文学家苏轼。苏东坡此人文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词为宋代三大词人之首,诗歌、书法、绘画、烹饪的造诣也是登峰造极。而他最脍炙人口的作品,当属《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特别是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可谓千古绝唱。

这首词写于1074年,作者谪守密州之时。大约330年前,李白在《把酒问月》里就有着类似的描述:“但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一个未经考证的说法是,苏轼作词时借鉴了李白的这句。但从境界上,后者明显超越前者——前者未能脱离酒,而后者已经深入人心。“C端用户”的眼睛是雪亮的,否则也不会出现苏词的传播度远大于李诗的情况。

《水调歌头》成词次年,苏轼与弟苏辙相见,这首诗便作于兄弟相逢之时。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相比,又是不同境界。

从写作角度上看,两者也不尽相同。苏词感慨的是人间聚散无常,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李诗则感慨时间流逝、世事轮回,所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是:用别人的内容不是不行,但要忠于你自己的主题。

【三】

另一种“抄袭”是借用别人的句式。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有《滕王阁序》,其中名句包括“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如果看了下面这句“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你会不会觉得非常相似?后一句出自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人庾信——因其官职被人尊称为“庾开府”。杜甫曾评价其诗“清新”。

但前后对比,王勃明显技高一筹。原因很简单:开阔。能描述出更开阔场景的原因,则是人生境界“更上一层楼”。

【四】

与抄袭格式相反的,是格式全改,但内容一字不动。同样是写清明,有两种方式:

绝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小令: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你喜欢哪个?

【五】

我自幼学习诗词,目前在记忆中残存的、能流利背出全文的,大约有1000+首。这个“数据库”不大,但也能把很多东西关联到一起,重新排列组合,进行对比分析。

如果说“抄袭”境界最高的,当属北宋著名隐逸诗人林和靖。此人“梅妻鹤子”(以梅花为妻,以仙鹤为子),所以写了若干赞美梅花的诗歌。其中最著名的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疏影、暗香之后被演绎了无数次,俨然成为梅的代名词。

林诗还有咏梅一联“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但境界终不如“疏影、暗香”。

这一联,其实是从一位很不著名的诗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点化而来。如果按照现在的平台规则,14字重复12字,那是绝对的抄袭了。林大师会被立刻取消原创资格。但人家就牛在这里,明目张胆的COPY,只动两个字,就是点铁成金之笔。特别是“疏影、暗香”之中使用的修辞手法“通感”之妙,难以用语言形容。

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还是那两个字:境界。如果格局不够,只能抄袭。所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点评:东坡(苏轼)之词旷,稼轩(辛弃疾)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颦也。

【六】

词人们还有一种写作方法,就是明目张胆地全词“抄袭”。但他会告诉原作者,我就是用你的“原韵”。意思是说,你押韵的哪个字是什么,我就用什么。和朋友的多用此手法,似有一唱一和,或者隐隐较劲之意。比如宋代的章质夫和苏东坡。

章词《水龙吟·杨花》: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常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秀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吞池水。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苏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后世大多认为,苏词胜于章词,特别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里也这样评价,说苏词“和韵而似原唱”,章词“原唱而似和韵”。苏轼之强大,能反客为主,可见一斑!

我在2011年也写过一首词,用了苏词的原韵,写的是雪花。放在这里,算是抛砖引玉。

《水龙吟·雪》:似花还似飞花,有阴云惜从教坠。晓落柴门,轻披鸡黍,冻凝犬吠。路遇白梅,赢得冰清,输了香味。又散入珠帘,粘湿罗幕,偷眼美人小寐。不恨此花无情,恨今年,依旧独醉。残阳来过,遗踪何在?素裹皆碎。玉体三分,二分润土,一分随水。细看来不是雪花,片片是思君泪。

这里再抛出苏大师的一首词,名为《南乡子·集句》。顾名思义,词中所有句子,都是照抄别人,一字不改。但进行整合之后,又是一番新境界。如果有兴趣,可以看看每句都出自何处,并欢迎在后台留言互动。

怅望送春杯。渐老逢春能几回。花满楚城愁远别,伤怀。何况清丝急管催。吟断望乡台。万里归心独上来。景物登临闲始见,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

【七】

最后一个案例来自毛泽东。他有一首《卜算子·咏梅》,是效仿陆游同名之作。

先看陆词: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再看毛词: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毛词作于1961年,对中国来说,这一年可算内忧外患。他试图表达共产党人的态度和斗志,当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时,感到文辞甚好,但意志消沉,只可借其形,不能用其意,于是在词的序中表明,要“反其意而用之”。

这位新中国缔造者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应是百年来第一人。特别是其诗中的气魄,无人能出其右。综观他的作品,“万”字最多(大家可以通读毛泽东诗词,看看哪首诗里没有“万”字)。纵然是“诗仙”李白,也更多使用的是“千”字。能在九死一生的长征路上写出“万水千山只等闲”的人,又怎么可能甘心去拾人牙慧?

【八】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的出现,让“创作”的定义翻天覆地。即使与二十年前的传统媒体时代相比,一些观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比如:当年做调查记者的我,被要求每个信息点要经过三个互不相干的信源交叉印证后才能认为基本接近事实,尤其不能不经核实直接援引网上资料,但今天武侠小说一般的“非虚构写作”已经完全打破了这个定式,我们该如何界定?

再如:包括微信、今日头条、一点资讯的自媒体创作平台上都是“原创”标识,但如何界定原创?资料写作算不算原创?如果把“疏影、暗香”这联放到今天,人工智能该如何识别?

最近有两次聊天 让我颇感不安。一次是和某培训机构的一位总监。因为前几天这个机构办了一个培训班请我去讲课,场面异常火爆,于是我们小聚庆祝。我说这次的主题是内容导向和内容安全,下次可以讲讲新媒体的编辑和运营。他说:“这个估计不行。别看您资深,但随便找个小编讲‘教你如何在三天内生产出10万+爆文’,肯定比您讲的更受追捧——因为大家都渴望快速成功。”

欧词柳词,谁洗稿谁,今日还有争议。但王国维所说的“学术三境界”,却成为后人追求的目标。

另一次是与《南方周末》的几位老同事小聚。其中一位是前经济部资深记者,现在已经做到了一个创业公司的董事长。他说下午还在被手下的一位小朋友“怼”,因为他强调了报道的信息来源和扎实性,对方说:“您懂啥?时代都变了,你们那套吃不开了!”

很明显,这是个普遍性问题。当每个人都认为网络就是“那样”的时候,各种光怪陆离的事情就会出现。而网络,则是社会问题在线上的反光镜。

但我相信,在大多数人心中,真实、善良、美好依然存在。无论是60后还是90后,无论是五环内还是五环外。每个认字的人,都不想读到错字连篇的文章;就算不认字,也不希望看到画面模糊、东拼西凑的视频。模仿可以有,即使在李白早期的作品里,也有大量模仿汉代乐府和古风的痕迹。但他最终突破了这个境界,成为中国第一诗人。

而经典,必将永久流传。

【九】

流传的经典不仅仅包括文字,还包括建筑。经典中式院落的气韵,又是什么呢?“一院江南怀江山”,这是世家望族的气度。

建于晋朝的、中国最早的古巷——乌衣巷,以及它背后的院落,无疑是其中的代表。大约在1800年前,这里居住着两大世家,王与谢。他们是东晋政权的奠基者,也是魏晋文化的开创者。刘禹锡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描述的就是这个地方。

“一院江南怀江山”的气度

当代的建筑师一直试图传承这种气象。在院子的选址上,太低,夏天会有“湫湿”难当;太高,冬天则寒风难消。如果是半山居中,按玄象,则与紫微宫相印。而在总格局上,他们更愿意遵循儒家“匠人营国”的礼序、道家“因地制宜”的无为,以及尊重自然“亦曲亦直”的坊巷风貌。

每个院落的主题,也应与诗中描述相似。如以梅花为主题,是疏影坊;以海棠为主题,是玉堂坊;以栀子花为主题,是水华坊;以山茶花为主题,是玉茗坊;以紫薇花为主题,则是堂红坊。

建筑设计中的经典细节,亦是点睛之笔。比如,主入口门头、合院双门头、合院单门头、楼王门头、院门壁灯、楼王壁灯、楼王横梁、横梁、抱鼓石、门钹的设计。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所说,“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但超越当年院落的,则是今天的物业。这是当代院落得以延续的血脉。如果你拥有世界“金钥匙”物业联盟成员的服务,且受到在美国排名第一的健康管理中心的医疗,这会是什么感受?

一位院子的设计者说,他们希望塑造的是“万岭千山百里云,十花九树八成荫。七家六五四双燕,三李二桃一片春”的境界。院子里,是一派江南景色,院子外,是无限江山如画。

那么,这样的院子在哪里?它就是位于郑州登封路西、五云路北与连天线南半山处的“大城小院”。而院子的开发者,则是泰禾集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自由的作文题目 温暖的角落作文 关于茶的作文 观察蚂蚁搬家作文400字 依赖作文 5年级400字作文大全 关于隆回的作文 优秀作文高三 写给我的一封信作文 关于害羞的作文 有趣的小狗作文 和生命有关的作文 春天作文高中 三年级作文勇敢的我 西瓜介绍作文100个字 假如我拥有超能力作文 泰山作文800字 以生活为话题的作文600字 大连的景色作文 难忘的照片作文500字 家长会作文450字 写老师和同学的作文 唐朝作文 一件坏事作文 体检抽血作文 孝顺作文素材 描写南瓜的作文 关于自强的作文题目 我身边的无名英雄作文 我为你喝彩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