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原本是为了避祸才有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

2020-11-24 14:15:01
相关推荐

提起重阳节相信大家不陌生,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也称之为老人节。

那么这个节日为什么叫做重阳节呢?这是因为在我国的古代以奇数为阳,九月初九是两个奇(阳)数九的重叠,因此称为重阳,也称重九。

由于重阳节是在每年的秋季,此时的户外气温适宜,因此在我国民间重阳节这天登高爬山是一项很重要的活动。

重阳登高的习俗由来已久,然而这个习俗源于何时?到底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你知道吗?

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梁朝有位名叫吴均的人,他写过一本名为《续齐谐记》的书。书中有这样一则传说的小故事。

相传,古时候汝南有位名叫桓景的人,他跟随一位名叫费长房的神仙修行。有一天,神仙费长房对徒弟桓景说道:“九月九日,汝南将有大灾难降临,你赶紧回去告诉家人,让他们带着细软,拿点吃喝,登到高山上去,躲避这场灾祸。”

桓景听了师傅的话,连忙跑回家,通知家人,在九月九日这天,他们全家登高爬山。傍晚,桓景一家在夕阳的余晖下回到了家中,发现家里的牲畜全部都死了。

费长房得知了这个消息后,说道:“这些牲畜替人受了灾祸,汝南的大灾没事了。大家可以安心的好好生活了。”

从这则有神话色彩的小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爬山的最初意义是为了躲避灾祸。

为什么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爬山的最初意义竟然是为了躲避灾祸呢?

这就要从《续齐谐记》诞生的时代,南北朝说起了。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大概是源于汉代,到了南北朝时期已经很兴盛了。

南北朝时期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大分裂,民族大融合的阶段,这一时期社会有发展、有进步,但是特别的动荡不安,生活在南北朝时期的文人们往往也会选择避世归隐山野,逍遥度日。

正是因为九月九日重阳节登高爬山兴盛于这样一个让世人不安的时代,登高避祸也算是当时的一种处世哲学吧。重阳节也成为了当时我国民间很重要的一个大节日。

如今的新中国,早已没有了南北朝时期的动荡,重阳节登高的习俗在今天也早已经失去了它最初为了避祸的意义,取而代之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向往和锻炼身体,保持健康体魄的积极的人生追求。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月亮作文600字初一 家乡美景作文 榜样作文 读后感作文400字左右 我的家乡作文400字 优秀作文摘抄 写人作文600字 八年级作文 挫折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 关于爱的作文 二十年后的家乡作文400字 青春的作文 不该错过的风景作文 中考优秀作文 亲情作文 挠脚心作文 环保作文 数学作文 表白小作文 冬天作文 乡情作文 元旦作文 心愿作文600字 感谢父母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 礼物作文 消防安全作文 今天我当家作文 窗外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