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方志四川特搞】彭清华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强化上游意识 确保黄河清水东流

2020-11-24 14:20:01
相关推荐

以下文章来源于求是手机报 ,作者彭清华

求是手机报

分分钟读懂理论!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这条母亲河,如此壮美!

编者按:11月1日出版的第21期《求是》杂志发表中共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的署名文章《强化上游意识 确保黄河清水东流》。“方志四川”全文转载如下:

强化上游意识 确保黄河清水东流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彭清华

四川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强化上游意识,勇于担当作为,坚持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摆在重要位置来抓,确保黄河出川一河清水向东流。

四川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2018年7月24日,嘎曲河在阿坝州大草原上划出一道道舒缓优美的弧线(何海洋/摄)

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引领,切实担负起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的政治责任。四川是中华民族两大母亲河长江、黄河上游重要水源涵养地、补给地和国家重要湿地生态功能区,其中黄河流域范围涉及甘孜州石渠县和阿坝州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松潘县,境内黄河干流长174公里,流域面积1.87万平方公里,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要求四川“要抓好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为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做好四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我们坚定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切实肩负起保护母亲河的重大政治责任,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扎实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各项工作,坚决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

地处若尔盖草原腹心地带的九曲黄河第一弯(图片来自网络)

坚持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扎实抓好四川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治理。四川黄河流域地位特殊,既是高原藏区、深度贫困区和高海拔生态脆弱区,又是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的重要区域。这些年生态保护取得一定成效,出川的黄河水达到了Ⅱ类水质,自然生态系统总体稳定向好,但黄河水域岸线管理与岸线基础设施建设矛盾突出,非法占用河道、建筑垃圾乱堆、非法采砂、违法建筑等“四乱”问题仍然存在,还有湿地功能退化、水土流失、草原沙化、草原鼠害等特殊问题。我们坚持把管水护水治水摆在突出位置,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强化省级河长作为黄河管理保护的第一责任人,注重常态巡河,统筹解决我省黄河流域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存在的突出问题。最大程度拓展水域岸线保护范围,创造性地将重要天然湿地、具有供水任务的水库和渠道一并纳入河(湖)长制实施范围,在黄河及黑河、白河沿岸的乡镇聘请生态联络员,推动流域生态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转变,做到全覆盖、无死角。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专项行动,重点抓好入河排污口整改提升、饮用水水源地整治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力保证了黄河出川断面水质。同时,更加注重构建良好生态体系,努力从根本上解决四川黄河流域生态安全问题。严格贯彻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67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的18%,着力抓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草原治理、湿地保护与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地震灾后植被恢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开展川西北民生项目木材替代行动,加快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和以石渠为重点的“最美高原湿地”建设,切实保护天然草地和沼泽湿地,维护水源涵养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通过努力,黄河四川境内干流及支流水质达标率100%,四川黄河流域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6%,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85%以上,水土流失面积和土壤侵蚀强度呈逐年下降趋势,输入黄河的泥沙量明显减少,95%以上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有效保护。

若尔盖草原(图片来自网络)

坚持以建设川西北生态示范区为抓手,推动四川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我们认真落实新发展理念,立足主体功能区定位,在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中,明确把四川黄河流域涉及的甘孜州、阿坝州确立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坚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具体工作中,着力强化生态功能,不考核GDP,坚决禁止无序开发,决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大力发展全域旅游,统筹环境承载能力和接待能力,科学开发草原、湿地等特色旅游资源,挖掘和利用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打造大九寨、大草原、大熊猫等世界级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业,因地制宜培育牦牛、青稞等特色农牧业,重视虫草、松茸等野生作物的有序挖采、深度开发,建设现代高原特色农牧业基地。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建设国家级清洁能源基地,把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结合起来,科学有序利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水电资源,全面禁止小水电开发,坚决防止“开发一方资源、破坏一方环境”。当前,坚持把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最急迫的任务,作为推动四川藏区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聚焦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针对回头看大排查发现的问题短板,下足“绣花”功夫,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四川藏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36万下降到2018年底的4.6万,贫困发生率从20.1%下降到2.6%,取得了重大阶段性成效。

若尔盖草原上的牦牛(图片来自网络)

坚持以构建协同联动工作机制为保障,形成齐抓黄河保护和发展的强大合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一地一域的事。我们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坚决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落实的工作机制,积极对接、加强协作,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主动加强省际合作,与青海三江源国家公园签订《跨区域警务合作协议》,在边界建立林区巡防、案件查处、信息研判等工作机制;与青海省果洛州开展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加强辖区边界管理,维护社会稳定;与甘肃省甘南州签订《经济社会发展合作行动计划》,在互联互通、平台搭建、产业融合、公共服务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深化与广东、浙江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在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干部选派、产业合作、劳务对接等方面加强协作。强化省内协作,建立完善自然资源资产有偿使用和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支持四川藏区与省内条件较好地区共建飞地产业园区,持续改善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深入实施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深化省内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四川藏区发展“造血”功能不断增强。我们将进一步落实好协同联动工作机制,通过多重政策叠加、多种资源汇集、多方力量参与,共同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切实筑牢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奋力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

三江源国家公园(图片来源:弋江新闻网)

来源:《求是》2019年第21期

作者:彭清华(中共四川省委书记)

配图:方志四川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温馨提示

如喜欢本文,请分享。转载请注明:来自“方志四川”。

原标题:《【方志四川特搞】彭清华在《求是》杂志发表署名文章:强化上游意识 确保黄河清水东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 六年级第一单元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关于雨的作文 写猫的作文 植树作文 作文书 关于爱的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