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重阳节为什么有赏菊习俗?菊花为何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2020-11-24 14:50:01
相关推荐

重阳节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民间在该日又称茱萸节、菊花节等说法。赏菊是重阳节的一项传统活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重阳节赏菊的习俗。

一、重阳节为什么要赏菊

重阳又称菊花节,而菊花又称九花,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赏菊也就成了重阳节习俗的组成部分。

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时,每逢重阳节是最佳的赏菊时期。而菊花又被称为长寿之花,重阳节赏菊有祈求长生与延寿之意。所以,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

据说重阳节赏菊的风俗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赏菊之风盛行在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的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二、重阳节赏菊的风俗

唐朝时人们对重阳节赏菊已十分重视,当时的诗人在咏九日的作品中,涉及到菊花的比比皆是。王缙的诗句:今日登高樽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生动形象地说明唐朝已形成无菊不重阳的风尚。

宋代《东京楚华录》卷八:“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者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金龄菊’,纯白而大者曰‘喜容菊。

明代,在《陶庵梦忆》中记载有:“兖州绍绅家风气袭王府。赏菊之日,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夜烧烛照之,蒸蒸烘染,较日色更浮出数层。席散,撤苇帘以受繁露。”

清朝时,有的地方在重阳节期间举办菊花大会,人们倾城出动观赏。在京城几乎家家种菊花,富贵人家往往要种上数百盆,在重阳节时用盆菊堆成前低后高的山形,称为九花山子。

清代赏菊,如《燕京岁时记》:“九花者,菊花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度广厦中前轩后轻,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

另如《金瓶梅》、《浮生六记》等书中也有赏菊之记载。至今,重阳节期间,各大公园也仍组织大型菊展,并将菊缚扎成各类动植物,人物等造型,十分美观。

三、古人重阳时节赏菊的诗篇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是一位赏菊专家。有一记载说,有一年九月初九,他正在宅边东篱下赏菊,弹琴吟唱,突然酒瘾大发,忍耐不住,立刻吟出了一首《九日闲居》的名诗。

重阳之时,芳菊盛开,独傲秋霜,文人雅士感物怀人,于是除饮菊花酒之外,又有插菊花、赏菊花的逸事。唐杜牧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诗中看到了唐代重阳节习俗,不仅有“登高”,还有“插茱萸”。

孟浩然在《过故人庄》便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赏菊记事。到了宋代赏菊之风更炽,宋代的都城九日赏菊,那菊花不但品种繁多,而且赏菊形式花样翻新。

重阳赏菊是节日必不可少的内容,我国人民赏菊其历史也很久远。汉代,曹丕在给钟繇的书信中就曾写道:九月九日,草木遍枯,而菊芬然独秀,今奉一束。

可见,当时就有君王在重阳节赐臣子以菊花的习俗。不仅说明古人赏菊成风,而且描述了他们爱菊的程度,赏菊既罢,还要摘些菊花插在头上,何等欢欣鼓舞。

其实,古代人过重阳节时,有不少内容和“菊花”相关,比如赏菊花、咏菊诗、戴菊囊、喝菊花酒等等。插菊花盛行于唐代,九日赏菊之风亦蔚然大盛。各位看官,你说呢?

喜欢的朋友,请关注、转发、分享、点赞、评论、收藏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夸夸的作文 八篇作文 趣事作文400字 作文我的生日 写桃花作文 妈妈的作文600字 重拾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 作文研究报告 妇女节作文 了不起的作文 英语作文标题 学会作文600字 生日祝福作文 作文答题卡 写景作文初中 笑话的作文 交友作文 盼望的作文 拔河的作文 竹的作文 的温度作文 读书作文600 人物作文600字 筷子作文 作文素材古代 一次活动作文 四年级作文范文 作文应该怎么写 英语60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