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走上国际领奖台的士兵

2020-11-24 15:05:01
相关推荐

作者:郝敬堂

贫穷像一个可怕的影子追随着他。因为穷,他过早地失学,因为穷,他14岁外出打工。他发誓用自己打工挣来的钱上学,实现那个未圆的大学梦……后来的故事出人意料,他当了兵,把自己打工挣来的12200元捐给了“希望工程”。他叫刘高,武警广东总队三支队警通中队班长。2001年4月,他走上国际领奖台,捧回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联合颁发的“国际青少年消除贫困奖”。

从北京开往广州的火车缓缓驶进韶关站,透过车窗,刘高看到一个热烈非凡的场面:站台上,人声鼎沸,锣鼓喧天,少先队员们手持鲜花站成长长的一排,并排站立的是身穿橄榄绿警服的战友,这里在举行什么盛典?他们在迎接什么贵宾?刘高带着疑惑走下火车,让他出奇不意的是,手捧鲜花的少先队员和身穿橄榄绿警服的战友一起向他涌来,将他团团围住,那红色的条幅上分明写着“欢迎最可爱的人载誉归来”。他登时明白了,这是专门为他举行的欢迎仪式,一种从没有有过的幸福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面对鲜花和赞誉,他流泪了,泪水滴落在胸前那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颁发的奖牌上,那枚闪烁着人性精神光芒的奖牌上刻录着一段鲜为人知的爱心故事。

在一年一度的新兵调查中,领导们发现,年龄最小的刘高却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当过打工仔,当年“南征北战”,南下到过广州,北征到过京城,可谓是见过大世面。后来,他独闯商海,干了个体,当了“小老板”,于是手头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

为什么放弃“老板”不当来当兵?为什么放弃大钱不挣而“尽义务”?有人不止一次地向他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也不止一次地问自己,自己的选择究竟是对还是错?因为没有钱,自己外出打工,经受了无数生活的磨难,因为没有钱,自己不得不退学而留下一个失落的梦想,那是多么艰难的一段生活经历啊——

刘高出生在河南省新蔡县,他的家乡至今还没有脱贫,住的是茅草房,点的是煤油灯,吃的是救济粮。全家5口人,爸爸、妈妈是不识字的农民,春种秋收,常年辛劳,守着几亩薄地靠天吃饭。他有两个姐姐,因为家里穷,没有上学。总不能让全家人都是“睁眼瞎”,刘高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亲勒紧裤带把儿子送进学堂。父母亲虽然没有文化,可他们懂得一个朴实而简单的道理:只有有文化,才能有出息。他们希望儿子能有文化有出息,将来能远走高飞,离开这穷土,拔掉这穷根。刘高没有辜负父母亲的期望,1991年以优异的学习成绩考取了县重点中学,发榜那天,全家人为他高兴,全村人为他高兴,全校师生为他高兴,在当时,能考入重点中学的确属凤毛麟角。就在那年夏天,当地发生一场洪灾,地里的庄稼颗粒无收,靠天吃饭的农民无望了,为了生计,很多人离乡背井去谋生。一场大水,冲走了农家人一年的希望,也同时淹灭了刘高上学的梦想。连饭都吃不上了,哪里还有钱去读书?就要开学了,全家人在为7块钱的学费而发愁。

“爸、妈,这学我不上了。”刘高知道自己的家境,不愿意让父母亲为此作难。“家里再困难,这学也不能耽误。”父母的态度是坚决的。到了开学的那天,母亲把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两只正在下蛋的老母鸡拿出去买了,才算勉勉强强凑齐了学费。为此,家里断了一个月的盐。家里5口人要吃要喝,靠政府拨的救济粮难乎为继,无奈之中,父亲背着铺盖卷南下广州,加入打工族的行列。起初,父亲在一家砖瓦厂里买苦力,每天起早贪黑不堪重负地背砖坯,到头来每月能挣三四十块钱。钱挣得不容易,父亲舍不得吃舍不得喝,常常累得吐血,饿得晕倒,也从不乱花一分钱。半年过去了,父亲含辛茹苦地挣了300多块钱,正当他带着这笔血汗钱准备回家过年时,突然出现意外变故,他被流氓打伤住进了医院。伤养好了,那笔血汗钱已所剩无几了。

父亲的身体被打伤了,干不了重体力活,带着愤怒和屈辱离开那家砖厂,从此流落街头,靠捡破烂过日子,成了名副其实的“破烂王”。爸爸来信说,我在外面怎么苦都能忍受,只要你们在家里平安就行了。眼看到了年关,有钱的人家在杀猪宰羊放鞭炮,热热闹闹地过大年,刘高的家里却是冷锅冷灶,全家人盼外出打工的父亲回家过个团圆年。村口有座大桥,刘高和姐姐每天在桥头坐等爸爸回来,一直等到大年夜,那年爸爸没有挣到钱,也没有回家过年。

转眼又到了交学费的日子,爸爸打工没有回来,妈妈无可奈何,初二那年,刘高含着眼泪退了学,他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家庭排忧解难。五叔在北京打工,听说那里能挣钱,14岁的他跟着叔叔闯了京城。

“刘高,到了北京,人家问你有多大,你要说17岁,未满16岁是童工,人家是不会要你的。”刘高按照叔叔的话去做了,可他不知道为什么。

来北京3天了,一直找不到工作,白天在大街上盲无目标地转悠,晚上躲在地铁站口过夜。那是个冬天,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睡觉时常被冻醒,醒来后又冷又饿,他第一次懂得了生活的艰辛。身上只剩下5毛钱了,他一直舍不得花,一天没有吃饭,到了晚上,他欣喜地看到西直门一家小吃店门口挂了一块招收勤杂工的牌子,自己走进去应聘。老板问,“你有16岁吗?”“我今年17了。”他回答。“你有身份证吗?”“我的身份证丢了。”他又说了一次谎。“先试工一个月,只管吃住,不给钱。”“中中”。在这种当口,有人管吃管住,已经是最好的归宿了,他答应了老板,留了下来。

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刘高懂得珍惜,店小人少,杂务事却很多,端盘子洗碗,生炉子烧开水,打扫卫生清垃圾,叫干啥他干啥,干得让老板放心满意。顺利地过了试工期,老板答应每月给他250块工资,暂时替他保存,年底一起结算。他没有讨价还价,表现出一副很知足的样子。

每天凌晨两点睡觉,早上6点起床,长期睡眠不足,高度疲劳,常常是躺在床上连衣服没脱就睡着了。他住的是地下室,没有暖气,没有窗子,冬天取暖靠的是煤炉子。那天早上起来,他感到头晕腿软,一头栽到在地,他拼命地爬到门口,自己无力将门打开。后来才知道那是煤气中毒,好在门缝里透进来的那点新鲜空气救了他一命。

上班时间到了,老板不见他上班,气乎乎地冲进他的房间,不问青红皂白,狠狠地踢了他两脚。这两脚踢碎了他的心,也踢出了他做人的尊严。他决定不干了,可老板不给钱,他打电话告诉五叔自己的遭遇。“大侄子,咱出来是挣钱的,这点委屈算什么,总比回家饿死强。”这是叔叔给他的忠告。受了委屈没有人给撑腰,不想干了又身不由己,刘高只得忍气吞声地干到年底。

说好了每月给250块钱,到了年底一算帐,明明是干了3个月,算来算去只剩下400元。打了盘子要扣钱,迟到误工要扣钱,吃饭住宿要扣钱……这挣钱多么的不易啊!刘高拿着他第一次挣来的血汗钱回家了,他本来想用这笔交学费继续上学,可这笔钱实在是来之不易,又舍不得花了。爸爸对他说,“你挣钱不容易,我们不花,替你保管着,将来你自己派用场。”

在北京当了三个月的打工仔,刘高再也不愿意外出打工了,听人说当羊贩子能挣钱,从此他改换门庭,自己跑单帮,当起了羊贩子。每天从家里骑自行车跑一百多里路到安徽去买羊皮,跑一天能挣十多块,他起早贪黑,风雨无阻,就这样一跑3年,跑了一个“万元户”,跑出了个“小老板”的雅号。

上学的学费攒足了,上学的年龄错过了,18岁那年,他带着失落的大学梦报名参了军。

“部队是一所大学校,当兵就要当一名好兵。”这是当过兵的父亲给他的临行嘱咐。刘高牢记父亲的嘱托,在部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当列兵,他是训练场上的小老虎,当饲养员,他把连队的猪养得膘肥体壮,当炊事班长,他把连队的伙食调剂得众人可口。干好本职工作之余,他报名参加了广州市教委举办的高中文化补习班,如饥似渴地学习,不到两年,便取得了成人高中毕业文凭。把过去失去的时间补回来,把过去的梦想变为现实。刘高暗自下定决心,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那天,部队外出训练,天不作美,突然间下起暴雨。为了保护武器,带班员下令部队到附近的一所小学避雨。师生们正在上课,官兵们自觉地站在校舍的屋檐下躲雨。透过那扇没有玻璃的门窗,刘高看到一个触目惊心的现实:濒临倒塌的校舍在风雨中岌岌可危,教室里大面积漏雨,学生们挤在教室的一隅上课,课桌上的盆盆罐罐里叮叮咚咚地跳着雨珠。看着孩子们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脸,看着这如此恶劣的教学环境,刘高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那些和姐姐一样上不起学的孩子。

雨停了,可刘高的思绪没有停止,他找到校长温孟顺,详细地询问了学校建设的情况。温校长告诉他,这是一所民办小学,当地的经济条件差,连老师的工资都无法保证,学校的建设更无从谈起。校舍没有门窗,不避风雨,学生的课桌破烂不堪,残缺不全,学生没有饭堂,老师没有宿舍,就连厕所也没有建起来。我们从来不敢奢谈发展前景,只设想过能实现最低纲领,修一个厕所,翻修一下校舍,粉刷一下墙壁,这3项下来也要一万多块钱啊!我们多次向乡里的领导反映过,领导们也多次来这里看过,并不止一次地表示要给予解决,可一直到今天也没有兑现,难啊!校长的话里透出无可奈何。

目睹了学校的境况,听了校长的介绍,刘高在深深地思考: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知识是引导人走向光明的灯烛,学校办学遇到了困难,全社会都应该协力助学。自己是一名军人,吃的穿的都来自于衣食父母的百姓,百姓们遇到困难,作为军人,理所当然地应该鼎力相助,这是军人对社会的最好回报。完成学校改建只需要一万多块钱,他算了算账,自己当兵3年,积攒了2600多元津贴费,当兵前打工挣了一万元,如果把这些钱全部捐出来,就可以解决学校的急需,这是一项利国利民功在千秋的公德之举啊!

公德、义举、责任、爱心、回报,一个高尚的动机在刘高心里凸现出来,他决定捐款助学,这决心也不是轻易下定的。那一万多块钱,来之不易啊!对于一个家在农村尚未解决温饱的家庭来说这是一笔了不起的财产。刘高彷徨过,犹豫过,动摇过,他太在乎钱了,因为缺钱,自己不得已而退学,因为没有钱,家里过年吃不上饺子,为了挣钱,自己14岁外出当童工,为了挣钱,自己差点儿丢了小命。这来之不易的钱自己能不珍惜吗?挣钱不容易,花钱也费思量:一个人挣钱自己花是自私的,走出自私的藩篱,人才是高尚的。一番认真的乃至痛苦的思考之后,刘高最终作出高尚的选择。

当父亲得知儿子要将这笔钱拿出来捐献时,并不表示赞成。来信说:“高儿,你挣这些钱容易吗?说实在的,家里需要钱,你自己也需要钱。家里早就想买台电视机,一直没舍得动用你的钱。你表哥办了一个木器加工厂,也来借过钱,没有借给他,还不是考虑你今后的生活之路。你没有文化,在部队干不长,从部队退伍后干什么,现在没有钱啥事也办不成,咱可不能犯傻啊!”父亲的话没有动摇他的决心,他写信做通了父亲的工作,让他从家里汇来了那笔钱。

刘高从家里汇来一万元钱干什么?起初,没有人知道这个秘密。当社光小学的师生敲锣打鼓来中队送感谢信时,中队的官兵无不被刘高热心助学的精神所感动。当师生们得知这笔捐款不同寻常的来历时,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校长泪流满面。

向刘高叔叔学习,这是老师布置给学生们的作文题。为刘高同志请功,感谢部队培养的爱心英雄,当地政府寄来建议书,聘请刘高为社光小学校外辅导员,学校给刘高颁发了聘书。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刘高第一次体验到世界上还有比金钱更有价值的东西,那东西是爱心。

2001年4月11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在北京召开颁奖大会,刘高是走上领奖台唯一的武警战士。那块金质的奖牌上写着:刘高,为了表彰你在反贫困事业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特授予第五届青少年消除贫困奖。

一位社会学家说过,战争和贫困同样是危害人类生存的大敌,军人的使命是用武器消灭战争,可战胜贫穷,乃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刘高,一位普通的共和国军人,他用一颗质朴的心建造了一座爱心金字塔,成为反贫困战场上的勇士和爱心奉献的英雄。

这就是一名武警战士创造的世界奇迹,那枚金质奖牌闪烁着人类精神的光芒。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花的作文 作文例文 采访作文 高三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二年级 作文《难忘的一天》 包饺子 作文 我的同学 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 描写大海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 感恩母亲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 温暖作文600字 规则作文 挨打的作文 写运动会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600字 冬至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 多彩的活动作文500字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200字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 运动会作文400字 高考0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