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城市记忆」100多年前 焦作这里有一个庞大的工业集群 更牛的是……

2020-11-24 17:10:02
相关推荐

5月31日(周五):多云到晴天,偏东风3级,18~31℃

6月1日(周六):晴天间多云,西南风3~4级,20~37℃

老建筑里的旧时光

核心提示

焦作南有商周府城遗址,东有汉山阳故城遗址,城市文明史可追溯至3000年前。而它以“焦作”之名存在,则始于100多年前。1902年,英福公司来到这里,使这方古老的牛角川地有了与近现代工业文明接轨的机遇。一幢幢西式风格的建筑在这里拔地而起、一处处工业基地的机器声在这里日夜轰鸣。穿上了“洋装”的焦作,瞬间有了别样风景。

100多年前,焦作街头远没有如今的繁华,可英式、中式、日式、中西合璧式等多彩的建筑在这里交相辉映,着实是中原地区难得一见的风景。如今,这些老建筑早已退却了颜色,保护与修缮它们,成了我们留住城市记忆的方法。

崔振海,市文物勘探队书记、我市近现代建筑文化研究专家。作为一名文物工作者,他对于老建筑的感情是无比深厚的。他将这些老建筑比喻成花朵,一朵开在现代文明喧闹中需要浇灌的花朵。

2007年,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开始,我市近现代工业文化遗产成为此次文物普查的重点。正是从这时起,崔振海在连续10余年的时间里,将焦作近现代建筑文化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在这个课题中,以中西合璧为主的欧式现代风格建筑文化,是他的研究重点。

从新华街到民生街,再至团结街、胜利街……老建筑点缀在老街道上,犹如一本落满灰尘的书。记者在崔振海的引领下,从道清铁路沿线焦作旧址向北起步至新华街北街范围,寻找焦作老建筑的风韵。

此时,一列火车正从道清铁路马涧河桥(现焦枝铁路“涵——2513685”铁路标志处)飞驰而过,机械地震动着河桥的石基。在石基北侧,隐刻着“1904”与“PSR”三个英文字母。据崔振海介绍,在石基南侧,还有用隶书风格镶刻着的“光绪甲辰”与“福公司”几个大字,现已被掩埋。

“一条铁路即是一条运输线,又是一条文化线。自道清铁路开通后,焦作商业文化开始繁荣起来,东、西马市街,也就是现在的新华街、胜利街开始逐步形成,一部分西式、中西合璧式风格的建筑兴建起来。”崔振海说。

位于新华街南头的道清铁路旧址上的加水塔。

新华街南头有处道清铁路机车加煤、加水站台遗迹。小小的站台是现在我们最容易找到的道清铁路历史遗存。据说,多年前这里还能听到水声。

“别看现在不起眼,100多年前,这里曾是一个庞大的工业集群。1903年至1904年,道清铁路总机厂建成,此厂分北厂区与南厂区,北厂区主要为井下作业服务,南厂区主要为道清铁路的正常运营服务。道清铁路总机厂有机器厂、机车厂、锅炉厂、熟铁厂、生铁厂、修理厂、木工模型厂、油漆厂、电灯厂等厂房,占地1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818平方米,厂房主要采用钢结构,部分厂房还使用了钢架玻璃天窗,为当时国内罕见。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南厂区的一小部分。”崔振海介绍。

崔振海在位于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的英福公司医院旧址向记者讲解。

通过崔振海的介绍,记者感受到了100多年前焦作作为新兴工业城镇的规模与气势。

英福公司3号矿井井架,如今依然十分坚固。

工业城镇的崛起带来了商业文化的繁荣。1903年,英福公司在1、2、3矿井南侧(现新华北街南侧)兴建了办公、仓库、商店、住宅、邮政等功能建筑,命名哲美森街,后改为盐店街,今为民生街。1907年,在1、2、3矿井东侧,今解放区花园街兴建了私家园林,内设跑马场。1908年,又在园林内建筑了办公房和高级花园式住宅。1919年,在今学生路南、青年路西建设了6幢洋房。同年,兴建了英福公司总办事处办公室、李封矿英国矿师办公室、英福公司钱庄等建筑。据统计,从1902年至1925年,英福公司先后在焦作兴建工业与民用建筑房屋2万多平方米。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些老建筑如今所剩无几。

焦作煤矿开发后,北京、天津、开封一些城市的商业资本家,争相在焦作开设商行、店铺,多集中于东马市街(今新华街)。1910年前后,这里先后建立商业店铺150多家。当时的商业建筑,普遍设置女儿墙(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有防渗水、美化屋体的作用),并有意加高,以衬托店铺门面的高大。

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是一座具有百年历史的老校区,也是参观焦作近现代老建筑不得不去的场所。1903年,英福公司根据与清政府签订的《河南开矿制铁以及转运各地矿产章程》的有关规定,在福中大街(今民主中路、河南理工大学北校区)开办焦作路矿学堂,也就是今河南理工大学的前身。

“100多年前,这所百年老校区可没有现在这样的规模。在焦作路矿学堂建设期间,英福公司将秘书办公室改为学校办公室,是5间外廊式房屋,高台基下为半地下室建筑结构。1925年,焦矿工人大罢工指挥中心就设在这里。学校实验室原为英福公司医院门诊房。此外,这所学校起初还建有工程馆、科学馆等,这些建筑都是西方现代工业派建筑风格。”崔振海告诉记者。

虽是西式建筑风格,但工程馆、科学馆的设计者却是中国人。1931年9月,被誉为“中国铁路桥梁大师”的李钟美来到焦作工学院任土木工程系主任,他分别于1932年、1933年主持设计了科学馆、工程馆。

青砖墙、折线型小瓦屋面、木楼梯、木楼板……西式建筑元素被淋漓尽致地运用。在偌大的校园里,老建筑点缀新校舍,时空穿越感极强。尤其是那长满了爬墙虎的工程馆,带着“洋味儿”,已成了景点。

走访老街道,抚摸老建筑,我们的探索依旧在继续。然而,我们的文章却难以尽数那些曾经风姿绰约的老建筑。不过,当我们看到当年从英国、意大利原装进口的老矿井井架时,当我们踩在吱吱呀呀作响的红色木地板上时,当我们在百年老街里找到一处残存的老建筑时,我们仍会惊喜于自己的发现,欣喜于自己能同这座城市对话。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玮萱/文 翟鹏程/图

老史新说

创新之城底蕴深

筠溪

老建筑,见证了时代发展、凝固了城市记忆、沉淀了家乡情怀……

城市和人一样,也是有个性的,有的粗犷,有的秀美,有的豪雄,有的温情。城市的往事和性格,也无言地记录在老建筑中,难怪易中天在《读城记》中也将老建筑当作重要的观察视点。

焦作街头,100多年前的另类繁华,恰恰体现了多国风格的老建筑里,如今虽已风华不再,但却像老酒一样升华了风味,成为我们城市的记忆载体。

创新之城也要把根留住。这些老建筑,需要我们用心呵护、开发利用、永续传承。为此,我们要把老建筑当成景区建设、文物保护,对不同类型建筑进行科学规划,根据街区特点实现“城景融合”;我们还要调动群众参与保护老建筑的积极性,整合各方力量,打造亮点项目,为焦作发展全域旅游增添深沉的文化底蕴!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801

最新消息!焦作乡镇和街道机构改革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人员编制将有这些变化

【城事】焦作一男子在高速路上突然失控,挥拳殴打家人!

【城事】全省10人、焦作1人,石翔文,你真棒!你的故事我们要让所有人知道

主编:王晨光/统筹:王鹏

责编:赵晓晓/校审:陈婷

编辑:皇甫胜彬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励志英语作文 大象的作文 高铁作文 节气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 人生作文600字 议论文800字作文 作文素材600字 写快乐的作文 作文四百字左右 故事里的故事作文 作文踏青 魔方作文 影评作文 作文二年级上册 难忘的一次作文 温暖作文600 作文大全600 滑板作文 四百字左右作文 高考作文英语 芒果作文 作文400字以上 石榴作文 写篇作文 德语作文 生气了作文 作文争吵 作文美丽的风景 时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