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针见血!王岐山今天这篇文章 信息量很大!

2020-11-24 19:20:01
相关推荐

赶紧来看看推荐阅读

2018年放假时间表公布!春节将…江西人看完想哭

定了!房地产税将这样收!这些江西人在颤抖…房价能降吗?

人民日报今日刊发中共中央政治局原常委、中央纪委原书记王岐山的署名文章《开启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他指出:政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一是结成利益集团,二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搞非组织活动。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松一松就会出现“回头浪”。

图片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华民族将是一盘散沙。

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失灵,其他监督必然失效。

只要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党就必将无往而不胜。

政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一是结成利益集团,妄图窃取党和国家权力;二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集中统一。

惩治腐败“打虎”、“拍蝇”冲着利益集团去,防止其攫取政治权力、改变党的性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冲着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去,消弭政治隐患。

要始终保持一份冷静清醒,深刻认识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是长期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松一松就会出现“回头浪”。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强化“不敢”的威慑、扎牢“不能”的笼子、培育“不想”的自觉。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是重整行装再出发。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能为之添砖加瓦无上荣光。

开启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王岐山

党的十八大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过历史接力棒,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归其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在党章中明确习近平总书记的核心领导地位,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战略部署,描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必将极大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成为党史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踏上实现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历史使命,也是1840年以来团结全体中华儿女不懈奋斗的最大公约数。鸦片战争是对中华民族的警醒,无数志士仁人从来就没有甘心落后挨打,矢志不渝探索复兴之路。

中国共产党在民族蒙受苦难、探求光明的逆境中应运而生,带领人民历经28年浴血奋战,使“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碑文和浮雕,清晰记录下中华民族从倒下去到重新站起来的漫长历程和高昂代价;

经过改革开放前30年的艰辛探索,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成独立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成功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集中展现。

96年不平凡的历程,充满着苦难与辉煌、曲折与胜利、付出与收获,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充分证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正确的抉择。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担当。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切入,以新发展理念为支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党和国家的面貌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将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且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时,就是实现伟大复兴之日,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实现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

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5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无不源自于党章,联系世情国情党情,结合党史、国史和中华文明史,把握历史、现实和未来,针对突出矛盾、破解现实难题,为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昭示着中国未来的前进方向。要全面、科学、准确地学习领会,把握思想理论脉络和历史文化源流,掌握蕴含的哲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用心学习、用心体会,在学思践悟中融会贯通,在考验磨砺中提高觉悟,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

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

坚持党的领导是当代中国的最高政治原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没有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领导,中华民族将是一盘散沙。一个时期以来,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上讳莫如深、语焉不详甚至搞包装,没有前提地搞党政分开,结果弱化了党的领导,削弱了党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对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从来都是充满自信、决不回避退让,系列重要讲话万变不离其宗,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无论哪个领域、哪方面工作,无一不是从加强党的领导抓起,最终落脚在强化党的建设上;澄清了模糊认识,夺回丢失的阵地,把走弯了的路调直,树立起党中央的权威,弱化党的领导的状况得到根本性扭转。

党的领导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体现在坚定理想信念宗旨、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选对人用好人、树立鲜明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上。坚持党的领导、全面从严治党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伟大复兴中国梦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势不可挡。

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

为人民谋幸福是党始终不变的初心,国家发展的巨大成就、人民生活的持续改善以及由此积聚起的民心民意,是党执政最根本的政治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极大激发出民族活力和创造力。我国人口多、地域广、资源禀赋和人文历史差异大,城乡、区域、行业、人群收入分配在快速发展中拉大了差距,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进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脱离群众,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甚至违纪违法攫取利益,人民群众深恶痛绝,侵蚀了党的执政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清醒认识到党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以“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的使命担当,正风肃纪反腐,挽狂澜于既倒,逆转了多年形成的“四风”惯性。

全面从严治党从中央政治局立规矩开始,从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破题,总书记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党风为之一新,试出了民心向背。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高共产党人觉悟,保持先进性纯洁性。果断查处周永康、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孙政才、令计划严重违纪违法问题,铲除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相互交织的利益集团。

5年来波澜壮阔的实践充分证明,把全面从严治党摆上战略布局英明正确,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校正了党和国家事业前进的航向,使党经历了革命性锻造。

全面从严治党成为十八届党中央工作的最大亮点,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竭诚拥护,坚持党的领导的政治共识越来越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把党建设好,国家才能兴旺,人民才能拥有美好生活。习近平总书记回应党内和群众期盼,要求党的十九大后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能松、半步不能退。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党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只要始终把人民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我们党就必将无往而不胜。

全面从严治党为历史性变革提供坚强保障。

我们党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出发,深刻洞察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党的观念淡漠、组织涣散、纪律松弛。

习近平总书记坚持问题导向,以顽强的斗争精神、补天填海的气概,带头履行主体责任,直接领导指挥,具体部署落实。

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内监督,不搞藏着掖着,把问题揭摆开来,牢牢抓住不放,狠抓整改落实,件件要有着落;

严明党的纪律,监督执纪问责,解决“灯下黑”,打通“中梗阻”,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冲破利益藩篱,推动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有力维护了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既有当下“改”的举措,又有长久“立”的机制,制定修订90多部党内法规,不断扎紧制度笼子,实现了全面从严治党与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全面从严治党是一场自我革命,推动破解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带有全局性、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使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确保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实现伟大梦想的航船行稳致远。

维护好党内政治生态。

党章是共产党人的“原教旨”,实现共产主义是远大而崇高的理想,不能因为目标遥远就丢弃了信仰。

开展党内政治生活,首先要寻根溯源、返璞归真,坚信真理的力量,胸怀远大目标,始终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政治上的坚定。

政治性是党内政治生活的灵魂,绝不能搞政治虚无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七个有之”完全是有的放矢。

全面从严治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培育对党忠诚的品格。实现党内政治生态根本好转,要以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尺子,准确把握“树木”与“森林”的状况,聚焦“关键少数”,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动辄则咎,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

管理监督一定要见诸日常,发现苗头性问题就及时提醒,让干部在民主生活会上谈一谈,既是对本人的监督,也给其他人敲响警钟,体现严管就是厚爱,增强政治生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监督执纪是严肃的政治工作,必须提高政治站位,善于从政治上审视问题,用党章党规党纪对照,用理想信念宗旨启发觉悟,唤醒激情燃烧岁月的记忆,使有问题的干部反躬自省、悔过自新,体现党组织治病为了救人的良苦用心。

党的干部要自觉在政治生活这个大熔炉中锤炼党性,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和政治觉悟,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始终坚定信念信仰,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保持政治定力,经得住各种诱惑,尽心竭力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赢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1993年党中央就作出“反腐败斗争形势是严峻的”判断。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研究中央巡视工作规划时指出,“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严峻加上“复杂”二字是对形势的精准表述,一语中的。

党中央坚定有腐必反、有贪必肃的旗帜立场,明确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的目标任务,从治标入手,为治本赢得时间、赢得民心,逐步迈向了标本兼治。

440多名省军级以上党员干部及其他中管干部、8900多名厅局级干部、6.3万多名县处级干部严重违纪违法受到惩处,反腐败力度史无前例、成效世界瞩目,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

在实现伟大复兴的征途上,风险与挑战无处不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严”字必须长期坚持。要始终保持一份冷静清醒,深刻认识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是长期形成的、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惩治这一手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松一松就会出现“回头浪”。

政治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一是结成利益集团,妄图窃取党和国家权力;二是山头主义宗派主义搞非组织活动,破坏党的集中统一。

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重要方面就是,惩治腐败“打虎”、“拍蝇”冲着利益集团去,防止其攫取政治权力、改变党的性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冲着山头主义和宗派主义去,消弭政治隐患。

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要以治标促进治本,以治本巩固治标,持续保持高压态势,强化“不敢”的威慑;全面深化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扎牢“不能”的笼子;坚定理想信念宗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选对人用好人,培育“不想”的自觉。

完善党和国家自我监督,破解历史周期率。

我们党长期执政,面对的严峻挑战是权力容易被侵蚀、党的干部脱离群众。全面从严治党,最终目的是要解决一党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监督问题,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期率。在党和国家各项监督制度中,党内监督是第一位的,党内监督失灵,其他监督必然失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巡视实现一届任期全覆盖,利剑作用彰显;对中央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全面派驻纪检组,消除了监督空白。党内监督全覆盖必然要求国家监察全覆盖。

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目的是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整合分散的反腐败力量,成立国家、省、市、县监察委员会,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

国家监察委员会就是中国特色的国家反腐败机构,国家监察法就是反腐败国家立法。党的十九大作出在全国各地推开监察体制改革试点的决策部署,各省区市党委、纪委要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党中央一声号令,就迅速贯彻落实到位。

要把党的自我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结合起来,探索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坚定“四个自信”,牢固树立“四个意识”。

党的十九大报告凝结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战略思考,是指引我们继续前进的纲领性文献。

新党章明确纪委监督执纪问责的职责定位,把政治建设、纪律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调整、充实、完善党的纪律内涵和执纪原则,细化了纪委双重领导体制,为做好纪律检查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学习领会、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是重大政治任务。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既要“高得上去”,精读报告和党章原文,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确立的重大思想、重大判断、重大战略和重大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又要“低得下来”,把自己摆进去,密切联系实际,分析身边的案例,上下结合、学深悟透,在认识上不断深化、行动上真正落实,兑现党对人民的承诺。

没有“四个自信”就没有“四个意识”,要伴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学出一份忠诚,学出一份担当,学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十九大是重整行装再出发。

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责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人身上,能为之添砖加瓦无上荣光。

要把人生追求融入党、国家和民族的事业,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联系起来,无私无畏、甘于奉献,用担当的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来源:中国江西网综合人民网、人民日报2017年11月7日2版;原标题《开启新时代 踏上新征程》; 编辑:温小强

大江哥想和你做个朋友!我的微信号是:djwxmt!也欢迎大家投诉爆料,你可拨打0791-86849275

大江哥

大江哥工资已与此 赞 挂钩,您点 一个 赞 小编工资涨2毛,含泪求赞!求!转!发!

工资已与此 赞 挂钩,您点工资已与此 赞 挂钩,您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花的作文 作文例文 采访作文 高三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二年级 作文《难忘的一天》 包饺子 作文 我的同学 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 描写大海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 感恩母亲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 温暖作文600字 规则作文 挨打的作文 写运动会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600字 冬至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 多彩的活动作文500字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200字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 运动会作文400字 高考0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