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你的颜值 可能只值两毛钱

2020-11-24 20:00:01
相关推荐

你对自己的外貌满意吗?/ 短片《镜子》

你对于自己的外貌满意吗?

先别急着回答,有专业人士依据一系列标准,为你的外形打出分数,他们的评价按字收费,价格不高,通常是“0.2元20字,1.5元200字,6元600字”,这个全新的职业,还被冠以“颜值鉴定”的名字。

登上某鱼等网络交易平台,搜索关键词,一扇新世界的大门就会向你缓缓打开。在这里,你的颜值明码标价,就像你妈千里迢迢从云南带回来的翡翠,要去鉴定机构验验成色一样,这张困扰了你几十年、一直众说纷纭的脸,终于也能在花费几块钱之后,得到一个相对公允的评价。

比起自我评价和熟人评价,利益不相关的陌生人,评价起外貌来,似乎能客观许多。而鉴于在公共场合追着陌生人要好评不大礼貌,在网络社区里发帖又担心泄露隐私,在网络平台上将其变成一项收费服务,似乎合情合理。

钱锺书曾经刻薄地写道:“对于丑人,细看是一种残忍——除非他是坏人,你要惩罚他。”

他大概没想到,几十年后还会诞生出“卖家细看客户”这种新形式。如果你的运气够好,除了一段评价,说不定还能收到靠谱的颜值提升建议。

你给自己打几分?/ 微博@画手歌者

你听说过“颜值鉴定师”吗?

丁冬冬从事“颜值鉴定”的时间不长。

疫情期间,她在某鱼上架“颜值打分”链接,但她并没有料到,这项业务会收到近百条订单。一次无聊之举,倒给丁冬冬带来了一笔小小的收入。

没有谁能说清楚,网络上的颜值打分从何时出现,又是何时成为一门火爆生意的。最开始,丁冬冬也是无意间刷到别人的商品信息,“觉得有点意思”,才萌生自己尝试的想法。

成为一名“颜值鉴定师”,基本是零门槛操作。

只要你愿意花点时间评价一名陌生买家的颜值,你就可以写文案上架链接,开张大吉。若要制造卖点,让颜值打分与自我认同挂钩,还要在商品文案里贴上“客观真实”“以陌生人眼光”的标签。

来自《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

艺术生和医学生也是不错的身份标签,前者自称阅美无数,后者往往对整形知识有所涉猎,都能凸显审美的“专业”。

丁冬冬没有身份标签可贴,但为了证明自己的眼光,她还是在文案里加了句说明:“搞韩圈已有些年头,平时喜欢研究漂亮姐姐的舞台妆容,自认审美尚可。”

炮制文案才是第一步,接下来的定价也大有讲究。

仅评价五官脸型,给一个颜值分数,是“颜值鉴定师”最基础的业务,定价也多为几分几毛,大都不会超过一块。

丁冬冬给自己划定业务范围更广,除了描述第一印象,还会分析具体缺陷,并给出修饰建议,拍下这样一单需要4元。

如果买家想收到一篇图文并茂的小作文,接受几十条未读信息的轰炸,价格则要再往上提一些。6.88元,获得一个涵盖妆容、服饰、护肤、体态等各方面的改造方案。

某位买家收到的评价。

不同卖家的价格虽有出入,但都遵循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字数越多,越显真诚,价格也越高。

这样完备的一套服务,当然是基于部分年轻人的鉴定“刚需”而设立。

自三月以来,虽然还谈不上阅脸无数,丁冬冬也隔着屏幕,仔细瞧过几十张面孔,在同行中已算是佼佼者。

由于方案详细,丁冬冬的评价页还收到了不少积极反馈,有时候,她还能从中获得些许成就感:“后续偶尔也有买家反馈发型和穿搭情况,看到他们的改变之后,感觉自己真的帮助到人了。”

怎样接纳自己的外貌,是许多人一生面对的话题。/ unsplsh

看脸这门生意,比你想象中大

事实上,颜值鉴定并不算个新鲜词汇。

这个概念最初能在互联网掀起风浪,少不了技术发展的推波助澜。

2016年,微软公司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小冰推出了“拼颜值”功能,用户只要上传一张人像照片,计算机程序就能给出颜值分数。由于那时候的人脸识别技术还是个新鲜玩意儿,这项功能着实火了一把。

把鉴定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不仅省去了人力消耗,还统一了让人头疼的审美标准。在人脸识别技术面前众生平等,没有人与人的分别,只有位点数据的差异。

被玩坏的测试。

与此同时,大众的娱乐细胞也蠢蠢欲动,上传人像还不过瘾,有网友用表情包制造无数令人啼笑皆非的测试结果。在小冰眼中,旺旺大眼仔是个8.0分的精神小妹,神兽羊驼是可以给女神当备胎的6.5分帅气小伙。

网页链接的分享属性决定了这一功能不会只是私人领域里的自我形象审视,而是一场充满调侃意味的大众狂欢。

程序开发者当然也乐见其成。

一方面,颜值鉴定的娱乐属性突出,替产品收割了流量。另一方面,用户的反复测试,也为技术改进提供了素材。

而当商家真正将颜值鉴定与外形管理扯上关系时,其中的商业气息才变得浓起来。

近年来,各类医美APP平台应运而生,为了吸引消费者,其中不少APP都内嵌了颜值测评功能,号称能够提供全方面的AI美学诊断结果。

点开任意一个医美APP,点击“AI颜值测评”版块,从细微的五官分析到整体的风格鉴定,一份详尽的颜值分析报告生成。精细到毫米的标尺的衡量之下,人脸的任一部位都能挑出瑕疵。

由颜值分析开始的趣味游戏到此结束,一张精心绘制的人脸美学商业图景缓缓打开。

蔡依林《怪美的》MV中的一幕。

新华每日电讯此前对各类医美APP调查时发现,平台会用一种标准的美貌模板,来查找用户脸部的缺陷,并量身定制焦虑文案,再进一步提出变美方案,并通过用户的定位,直接推送所在城市的医美机构信息。

在每一项测评报告的末尾,APP都不忘贴心地附上最优的医美项目和机构。一项眼部综合手术,价格由3000到13800元不等,99%的好评率,匹配度超过90%。超过10.2万人体验过,“周围的人都在变美”的焦虑溢出屏幕。

医美APP推介项目。

数据是真是假无从验证,唯一确定的是测试者打开摄像头的那一刻,系统已经准备好了一套最优最全面的整形美容服务。

在平台眼里,用户上传的脸孔是一块斑驳的金矿石,只要敲敲打打,就能从里面挖出金灿灿的黄金来。一夜之间,仿佛人人化身白雪公主的后妈,对着手机屏幕追问:

“我美吗?”

为我的美貌干杯!/ 电影《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

鉴定的不是颜值,是外貌焦虑

人不可貌相,这是自古以来中国式的政治正确。但正确归正确,道理人人都懂,却并不妨碍外貌焦虑这一事实的客观存在。

传说中捉鬼的钟馗,生前是被皇帝嫌弃丑陋而一头撞死在大殿上的进士。大才子唐伯虎写:“我愧虽无李白才,料应月不嫌我丑。”长得丑一些,连月亮都不配看一眼。

我们不该对丑怀有偏见的前提,是人有美丑之分,而“颜值鉴定”概念的大前提,是人的面孔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颜值即正义”“看脸时代”,所有外貌至上的流行语,一经诞生就饱受批驳,但批评者也不得不承认,这些话术,有着相当庞大的群众基础。

复杂的话语传达内心的敏感。/ 《新相亲大会》

比起理想中的多元审美,现实里的亲朋好友、相亲对象、陌生目光,还是基本服从于“主流审美”。它无色无味无形,偏偏主导着一代人的眼光,引来无处不在的外貌焦虑。

豆瓣上的话题#我所经历的外貌焦虑#浏览次数超过1700万,超过8000人关注了这一话题,并在上面分享自己的外貌焦虑经历。

外貌焦虑是一只越涨越大的气球。一开始,它可能只来自周围人的无心之语:“你该减肥了”“XX比你好看”。也可能是在无意中,听到了班里男生讨论的女生颜值排行榜。又或者是班级演出时,因为长得不够好看而落选。

如果说上述的外貌焦虑还停留在自怨自艾的层面,那么接下来,当一些重要的人生转折点被外貌左右时,这种焦虑也会成倍增长。

BOSS直聘联合更美APP于2018年发布过一篇《中国青年颜值竞争力报告》,当中指出70%的雇主会根据岗位具体情况看待求职者颜值。

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也曾通过计量实证方法分析了中国劳动者颜值对其收入的影响。研究表明:劳动者颜值对收入具有正向影响,平均而言,劳动者的长相得分每提升一级,其年收入将增长0.062万元。而且女性劳动者颜值对收入影响的程度要略微高于男性劳动者。

只要摘下口罩,几乎每个人的长相都和我们“脑补”的不一样。

在相亲市场,外貌条件同样是划分征婚者等级的重要指标。有媒体曾到访成都人民公园的相亲角,各色征婚启事的择偶标准中可见“颜值好”“长相漂亮”等字眼。长相一般的女士,在相亲角往往没有竞争力可言。

渐渐地,焦虑的气球越撑越大,为了不让自己面临爆炸的风险,有的人寻求改变,有的人则寻求认同。

丁冬冬遇到的买家里,大多是来向她求教形象改造建议的。这些买家男女都有,年龄各异。职场白领求穿搭建议,学生党求素人改造,甚至恋爱咨询,通通找上门来。

这些买家所看重的并不是丁冬冬如何做出评价,改造建议才是他们掏腰包的主因。带着各异的需求,他们迫切地奔向丁冬冬寻求解决方案。

从同类商品的评论区中可以窥见,类似的需求并不鲜见。担心与网友面基见光死的,想确定自己在异性眼中的真实形象的,都希望通过陌生人的评价确定自己的外貌水平。

口罩,拯救了多少人的外貌焦虑。

未来长大的孩子们,成长于互联网时代,能真正贯彻多元审美的价值吗?年销量五百万只的小天才电话手表上的颜值测试功能,或许会让怀揣这种想法的我们失望。

上世纪,哲学家拉康提出的镜像理论,指出人的自我认知,主要来自外在的种种反馈。而最让人难过的事,莫过于生活在一个标榜多元的世界上,我们却无可奈何地排队经过一排一模一样的镜子,镜中显示的,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

我们排队经过一模一样的镜子。/ unsplash

丁冬冬曾遇到过这样一个抱着求夸赞心理来找她评价的买家,不过由于她擅长指出缺陷,最后“那个买家感觉不是很满意”。

这些拍下“颜值打分”的买家,并非没有察觉到这项服务的不靠谱,但他们只是想花一笔钱,获得几句赞美,稍稍排解焦虑。

上海的lo娘小王,花一块钱买了次颜值打分,得到的建议虽然鸡肋,但卖家给的8分还是让她拾起了一点自信。对于多元审美,她持完全肯定的态度。“我一直坚信每个女孩子都很美,每个人都有她自己的特色。”

但偶尔,看到微博上的网红照片,察觉到自己和她们的差距,焦虑感还是会冒出来。

作者 | 双木

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的滋味作文 地震作文 作文期待 作文技巧 那一刻我长大了500字作文 那一刻我长大了400字优秀作文 穿戴式跳d放在里面逛超市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作文400字 乡情作文600字初一优秀作文 妈妈我想对你说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300字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作文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500字 他感动了作文500字 一件有趣的事作文300字 我的微幸福作文 窗外作文800字初二 以阅读为话题的作文 成长的脚印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400字 让我欢喜让我忧作文 因为有了你作文 friendship作文 闲不住的奶奶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400字 我熟悉的一个人作文 代写作文 知足常乐的作文 我喜欢的一个人作文 我们一起走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