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差一分满分 77年高考第一位女状元 如今她过的怎么样了?

2020-11-24 21:30:01
相关推荐

高考是我们青春最直接的见证,短短两天的高考时间却凝聚了我们十几年以来呕心沥血的所有心力。参加过高考的学生,一路走来,或许有些遗憾,但相对于那些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学生,遗憾却少了很多。有很多家长朋友们都说,十几年的呕心沥血,十几年的寒窗苦读,最终为的都是那高考考场上的六张试卷,其实在我们看来,这十几年来走过的历程,真的能够通过那六张试卷简单诠释出来吗?

学者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其实不管有没有缘分迎接高考,我们都在过着和生活打仗的日子,而如何将生活过好的真谛,那就是罗曼罗兰的这句话了,我们先要认清生活,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比起那些没有参加过高考的学生,我们更要想到的是那些有幸参加高考而发挥失常的学生,试问读者朋友们,这两者谁更遗憾呢?

如今回想起高考时的模样,如果再给你一次重新经历的机会,你会选择重新来一次高考吗?或者说,你敢于重新体验一次高考的感觉吗?“1977年”是国人难以忘记的重要时刻,因为这一年是中国高考恢复的一年,带给全国大学生希望的一年,同时也是竞争残酷的一年,因为积累了将近十年的学生,几乎都要在这一年参加这史无前例的高考。“高考改变命运”是家喻户晓的,我不敢说它是句至理名言,但相对于其他途径而言,它确实是寒门子弟最方便、也是最公平的台阶。

参加那一年的学子,根据统计大概有500多万人,但录取结果却不及十分之一,最终录取结果只有30万人。这当然是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因为参加高考的大部分学生,他们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忘掉了曾经在学校汲取的知识,录取的这30万人当中,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在听到高考恢复消息之后的一段时间里重新执笔,开始复习的。而就是在这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残酷现实之下,考取高考状元的刘学红,其实力绝对不容小觑,而且丝毫不输现在的任何高考状元!

1977年10月21日,正在埋头劳作的下乡知青刘学红突然听到广播里传出了高考恢复的消息,好几年时间过去了,听着高考恢复的消息,手里仍然紧紧攥着锄头的刘学红简直不敢相信。当时听到高考恢复消息而不敢相信的人,怎么可能只有刘学红一人,那可是成百万人都不敢轻易相信的啊!刘学红是北京市文科女状元,就是在高考恢复以来的第一个文科女状元,当时刘学红的高考语文成绩距离满分仅仅差距一分。如此高考成绩,和今人相比,又会差到哪里去呢?

歌德说:“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古人曰:“识时务者为俊杰”

“感谢高考”是刘学红接受采访时经常说的一句话,因为对于刘学红而言,如果当时她没有把握住这次高考,或者说她落榜了这次高考的录取名单,那么等待她的,又将是什么呢?在确定高考恢复消息属实的情况之下,刘学红很快便报名了高考,她重新拿起满是灰尘的课本,开始强硬地拿起了那支好些年都没有再动过的钢笔,开始了高考之前紧张而又短暂的复习。

当时中国的现状——需要人才!需要大批量人才!而人才怎么才能够报效祖国呢?简而言之就是小标题当中所提及的——人才需要时机!

那么时机在哪里呢?对于十年都没有重温学习的几百万学子而言,时机就在眼前,眼前的时机就是恢复的高考。刘学红报名参加高考之后,白天仍然正常的下地工作,而晚上便开始奋战高考,时间是相当的不充裕啊!有些时候刘学红在田地里劳作休息的空余时间,他也会将高中时候的旧课本拿出来开始温习,课本当中的字里行间展现出来的都是满满的陌生感。

首次高考恢复,因为参加高考的人员学识能力参差不齐,所以这次高考题目的难度也是比较基础,基本上都是课本上的常识题。就拿刘学红的语文成绩来说,总分100分的试卷,光语文作文就占到了70分的比例,由此可见,想要把握住这次高考,那么首先就要把握住这次作文。2000多字的语文作文,刘学红将她的知青道路采用一年四季的方式分隔开来,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都是她当知青的这几年里所经历真情实感。

高考结束之后,刘学红的生活步入了正轨,继续回到农村当起了知青,继续终日下地劳作。“皇天不负有心人”啊,高考成绩出来之后,全家人都大吃一惊!刘学红的语文成绩竟然距离满分仅仅相差一分,而且《人民日报》上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是刘学红参加高考的作文。凭借着傲人的成绩,刘学红顺利被北京大学录取。如今43年过去了,当年北京市的文科状元刘学红生活又是如何呢?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如今已经到了退休年龄的刘学红,当她再次回忆起43年之前的那次前所未有的高考,依旧是一幅历历在目的样子,因为对于刘学红而言,对于那一年参加高考的500万学子而言,那一年给他们的经历,终将是终身难忘的!

2007年,刘学红在接受采访之后将她那张已经发黄陈旧、自己模糊的高考准考证交给了国家博物馆进行收藏。当时刘学红很幸运地被北京大学录取,而她也考上了北京大学的新闻专业,根据刘学红自己说道,新闻专业是她的兴趣所在,凭借着这份兴趣和所录取的学校专业,刘学红在毕业之后进入了中国青年报工作。当时也好,如今也罢,能够进入中国青年报工作,都是绝大多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2002年,刘学红参与了创办中国青年报网站,也就是如今我们都熟悉的——中青在线。凭借着多年的资历和出色的工作成绩,刘学红担任了中青在线的总经理。不管什么时候问起刘学红关于当年高考的事情,她总是那四个字“感谢高考”。至少如今对于我们而言,对于中国的绝大多数人而言,高考始终是最公平的方式和途径,迄今为止似乎没有比高考再公平不过的方式了。

知识能够改变命运,这句话从古代隋唐时期的科举制诞生以来似乎就是一句至理名言,当然,如今的高考有利也有弊,但综合利弊肯定利大于弊。当然在我们走向社会之后,学习成绩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个人能力,因为如今招聘的岗位,几乎都不再以成绩论英雄了,国家也是这样,他们所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创新型人才!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阅读的好处作文 她生气了作文 凤仙花 作文 她哭了作文 冬天作文100字 生日的作文300字 小学作文纸 生活体验作文 我爱春天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摘抄 丰收的秋天作文 民间艺术作文 以爱为主题作文 职业体验作文 我喜欢的水果作文 沿途的风景作文 面对失败作文 变形记作文六年级 五年级的作文题目 生日作文500字 故乡作文500字 刘胡兰作文 我喜欢小狗作文 三年级作文读后感 以我为主题的作文 自信作文500字 满分作文700 陪你一起 作文 创新发展作文 小学生作文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