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周长奎:重视儿童早期康复 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2020-11-24 23:55:01
相关推荐

36:39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生活在五彩斑斓、鲜活灵动的世界中,却看不到、听不到、无法自由行走,懵懵懂懂,孤独的像天上的星星,但早期康复给这群孩子和家人带来了希望。

2017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残疾预防日”。今年是第四次全国“残疾预防日”,主题为“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我国在儿童早期干预,特别是残疾儿童康复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给这些孩子带来了哪些改变?人民网邀请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周长奎、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湖北黄冈市副市长余友斌、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副县长付玉林进行访谈。

呼吁全社会重视儿童残疾预防 做好康复工作

我国有8500多万残疾人,每年新增残疾儿童达20余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增强全社会残疾预防意识,重视残疾人健康,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儿童时期发生的残疾对人的生存、发展有十分严重的影响,加强早期干预,做好早期康复,对预防、控制儿童残疾的发生、发展有十分重要、紧迫的意义。

周长奎介绍:“今年是贯彻落实《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2016-2020年)》、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关键一年,我们将今年残疾预防日的主题设定为‘残疾预防,从儿童早期干预做起’,就是呼吁全社会都来重视儿童残疾的预防,进一步做好残疾儿童康复,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周长奎表示,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残疾儿童康复工作,将残疾儿童康复纳入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通过实施一系列抢救性康复项目,显著改善了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残疾儿童康复格外关心、格外关注,特别是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建立制度,为符合条件的残疾儿童提供辅具配置、康复训练等基本康复服务。《意见》印发后,各地党委、政府和各级残联组织、财政、民政、卫生等部门积极抓好贯彻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已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实施,县(市、区、旗)已完成救助经费安排、定点康复机构选定等工作。近两年,累计救助残疾儿童39.2万名。

“需要特别介绍的是,近年来,各地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积极创新,为残疾儿童康复创造了更好的条件。譬如,河南、广西等地将开展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作为政府督办的重要民生实事,北京、天津等10多个省(区、市)取消了对申请人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20多个省(区、市)提高了救助标准或扩大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年龄范围。在全国上下共同努力下,残疾儿童家庭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周长奎说。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已在全国范围普遍建立实施

——河南:应救尽救 确保残疾儿童家庭求助有门

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以来,残疾儿童家庭受益如何?日前,人民网记者采访了河南省的一些康复机构,并与那里的家长进行了交流。

“老师好!”早上8点,5岁的小思语同往常一样,穿着整洁的蓝色校服,跟其他小朋友一起,排队走进未来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

“孩子出生后42天进行听力筛查,结果显示‘未通过’,当时感觉天都塌了。”出生后不久,思语被诊断为先天性听力缺失,回忆起之前辗转带孩子到各地求医的经历,思语妈妈声音有些哽咽。

一岁半时,一家人接受了小思语有听力障碍的事实,为孩子佩戴了双耳助听器,并在当地残联和康复机构的帮助下,申请到了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救助项目款让我们的经济压力得到了很大缓解,感谢国家的好政策。经过康复治疗,思语现在说话流畅,性格也越来越开朗了。”

小思语的故事,只是河南省享受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家庭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河南省研究出台了《河南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各市、县普遍建立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残联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近两年来,全省累计为3.8万名残疾儿童提供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康复状况得到明显改善。”通过视频连线,河南省副省长戴柏华与网友分享了河南省建立、实施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相关情况。

戴柏华介绍,河南省开展了0-6岁残疾儿童筛查工作,全面掌握残疾儿童底数及康复需求,确保应救尽救、不落一人。2019年,河南省筛查出适合救助的残疾儿童2.12万名,2020年筛查出1.86万名。此外,将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保支付范围,康复费用先通过医保支付后,再由救助资金补助,确保残疾儿童家庭求助有门、救助及时。将康复机构设置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规划,全省定点康复机构达到444家。将救助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康复训练平均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万元提高到1.6万元,省级财政累计落实资金1.73亿元,各市、县落实了相关配套资金,保障了救助工作顺利实施。

——湖北黄冈:线上开课 疫情期间残疾儿童康复不落后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给社会各界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特别是给残疾人及其家庭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疫情期间,湖北省是如何保障孩子们康复工作的?记者在湖北康复机构采访了一线康复工作者。

“特殊儿童的学习和康复,首先应该是实现生活自理,其次是融入社会。我们开设了音乐、精细、感统,认知、言语等课程,并注重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疫情期间,我们坚持线上授课,并且会到孩子家里,给孩子进行上门康复。”湖北英山县残疾儿童康复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说。

一线的康复工作者做了大量工作,尽全力降低疫情对残疾儿童康复的影响。疫情期间,地方政府也发挥主导作用保障,残疾儿童康复工作有序进行。

湖北黄冈市副市长余友斌通过视频连线分享了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残疾儿童康复工作的经验。

余友斌说,疫情期间,黄冈市普遍建立“一对一”帮扶包保制度,最大限度避免感染;对定点康复机构实行最严格的疫情防控,第一时间暂缓残疾儿童进入16家机构康复,并进行全面排查、通风消杀,做到了机构内服务对象和人员“零感染”。同时,开设远程课程,对受助儿童进行网上训练指导,线上康复服务超90%。“疫情解除及复工阶段助力复工复产,有12家定点康复机构已复工,接受康复儿童774名。” 余友斌介绍。

——河北巨鹿:脱贫攻坚 完善制度减轻儿童家庭负担

2020年是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们发挥什么作用?记者在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采访贫困残疾儿童家庭时了解到,出生1个月的李明硕体检时发现肌张力异常,在巨鹿县医院儿童康复科进行了3年早期干预治疗和系统的康复治疗后,运动、智力和语言达到正常儿童水平,已经正常融入幼儿园。

“孩子出生一周后我们发现,他跟别的孩子不一样,不会说话、不会坐、也不会爬。把我们都急坏了,赶快到医院检查,说是脑瘫。”高嘉洋的外公向记者说到。8岁的嘉洋有着和明硕相似的情况,在康复治疗前不会说话,不会叫爸爸妈妈。5岁时,嘉洋来到巨鹿县医院进行康复治疗,在儿童康复科治疗治疗3年后,嘉洋能正常说话,自由行走了。

“残联每年都给补助,新农合报销后,县医院也会给补助,希望贫困儿童家庭都能治好病。”嘉洋的外公提到,好政策减轻了家庭的经济压力和负担,使得嘉洋的康复训练能得以坚持和连续。

在视频连线中,巨鹿县副县长付玉林介绍了该县建立、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特别是关爱、帮助贫困残疾儿童家庭的有关情况。

付玉林介绍,巨鹿县在儿童康复救助范围、救助标准上实现突破,覆盖了以贫困残疾儿童为主的0-6岁所有残疾儿童,脑瘫儿童救助年龄范围已扩大到14周岁,人工耳蜗手术救助年龄扩大到17周岁,最大程度减轻残疾儿童家庭负担。“自2018年以来,巨鹿县享受医保康复政策报销残疾儿童1200余人次,享受残联系统儿童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409人,救助范围覆盖全县及周边地区,康复有效率达到95%以上。” 付玉林说。

“我做康复使者”活动启动 共同传播儿童早期康复知识

国家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极大地改善了残疾儿童康复状况,为孩子们“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这也是国家在新时代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显著成效。为了广泛宣传、科普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早期康复理念,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人民网共同发起“我做康复使者”活动。

“五四三二一,启动!”在触摸按钮后,屏幕上许多只载有对残疾儿童关爱的飞翔的纸飞机,像爱心信使一样飞向全国各地,周长奎书记成为第一位参与活动的康复使者。

中国残联与人民网邀请广大网友们参与到“我做康复使者”活动中来,共同传播儿童早期康复知识,为我国残疾儿童的早期干预做出一份贡献。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与妈妈的故事的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250字 足球的魅力作文 生活好比什么作文 放假了作文500字 第一场雪作文500字 五年级上册所有作文 英语作文我最喜欢的季节 雅思小作文字数 我长大了作文100字 我的假期我做主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道菜作文 那一支春天的歌作文 我美丽的家乡作文300字 我与学校共成长作文 过新年作文200字 我家乡的习俗作文 今天下雪了作文 真想做个什么作文 以自律为话题的作文 老师打学生屁股作文 高考优秀作文开头结尾 关于风景的作文300字 与父母谈心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作文 七年级作文题目精选 与书相伴的日子作文 游上海外滩作文 家庭趣事作文300字 我的假期趣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