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地图上找不到的湖南矿区小城 已经成为了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取景地

2020-11-25 01:25:01
相关推荐

00:31

2020.NO.15

看不见的“城市”

1955年,对衡阳市衡东县大浦镇的杜勋汉来说,是个神奇的年份。那一年,总有飞机在村庄上空盘旋。在他的印象里,飞机上有一面镜子,飞行高度大概高出电线杆没多少。后来,几个高鼻梁的外国人住进了他的家,在他家附近搭棚打钻,从地底提上柱子般圆滚的泥柱,一脸神秘。再后来,杜勋汉一家搬离了村庄。眼看着一片荒山变成了高楼,眼看着无数的外乡人涌入。电影院、俱乐部、医院、邮政局、澡堂……拔地而起,人声鼎沸,俨然灯火辉煌的城市模样。但是这个地方被铁丝网和围墙隔绝,军人持枪把守,他们无法进入。

那是他5岁的记忆。多年之后,杜勋汉才知道,那叫712矿,开采铀,与威力巨大的原子弹有关。等杜勋汉和其他村民回迁到原来的村落时,外乡人却开始纷纷撤离。电影不再上演,房屋坍塌,长满野草,热闹不再,比乡村更显荒芜、凋敝。这个小小“城市”,一下子就冷寂下来,存在过,又消失了,像是一场梦境。

711、712、715、716,湖南这些因铀矿生长起来的山间“小城”,拥有神秘的代号,曾经隐匿在人们视线之外,像一座看不见的“城市”,神秘又庄严。当人们开始了解它们的时候,它们却已经“荒芜”。人来了,又走了。

▽衡阳712矿生活区

地图找不到的711、712、715、716、272

铀矿物,最初被人们喜爱,是因为其色彩鲜明,晶体漂亮,常常被当作奇异怪石收藏。

711矿,是中国建立的第一座铀矿,为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第一颗氢弹升空、第一艘核潜艇下水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赞誉为“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核工业711功勋铀矿旧址,作为军工遗产,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与它一同入选的还有原子能“一堆一器”旧址(北京市房山区)、三线航天066导弹基地旧址(湖北省远安县)、三线火箭炮总装厂旧址(湖北省老河口市)、三线核武器研制基地旧址(四川省梓潼县)、首座受控核聚变实验装置旧址(四川省乐山市)、三线贵州航空发动机厂旧址(贵州省平坝县)、三线贵州歼击机总装厂旧址(贵州省安顺市)。洞窝水电站(四川省泸州市)、中央电工器材厂一厂旧址(云南省昆明市)。此次军工遗产成体系列入国保单位,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辉煌成就,具有全国范围的代表性和重要意义,填补了空白。

▽712矿区铁路专线

711、712、715、716、272,这些代号背后,是成千上万核工业人的默默奉献。2019年11月初,我们走进湖南已经停产的铀矿厂区,不仅仅是因为好奇和窥探秘密,还因为这是湖南曾经隐秘而光荣的历史,不管是核工业还是核工业人,都值得我们注目。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决定发展核工业时,外国人一度认为中国是铀矿资源贫乏的国家,没有充足的发展核工业的原材料。

1955年1月20日,中国与苏联两国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放射性元素的寻找、鉴定和地质勘查工作的议定书》,为此建立中苏委员会。随后,负责铀矿勘查工作的中苏委员会指派刘鸿业、郑宏等到长沙组建309队。

▽712矿办公楼

1955年5月,309队航测队在衡阳成立,开始了对湖南铀矿地毯式勘探,四分队先后在衡阳盆地边缘大浦街车站附近、郴县金银寨发现航测异常。前者是712矿,后者是711矿。

10月29日,我们去到712矿,工人们大部分住在712小区,属于大华社区。712小区在衡阳市衡茶路上,旁边是建设中的酃湖公园,小区建设不久,让人很难跟那段斑驳的历史联系起来。大华社区党群部主任唐春耕本来想要小区门口建一个矿工雕塑,后来觉得矿工形象太过普遍,显不出铀矿的特殊性来,计划就暂时搁浅了。

从衡阳市去衡东县大浦的712矿区,还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虽然工人们在2010年才陆续搬离,矿区却显出沧桑来。712被称作“十里矿山”,6个采矿工区散布在几公里的周围,鼎盛时期,矿上生活着一万多工人和家属。1983年,712停产,虽然经过“军改民”的转型,却并不太成功,在2003年宣布破产。2010年工人们陆续离开,周边的农民陆续进入。与711矿一样,大华社区也很快将由地方政府接管,不同的是,712的工人们完全脱离了矿区,住进了衡阳市区。

▽712矿曾经的俱乐部,佟大为主演的电视剧《奔腾年代》在此取景

衡阳的272厂,是1958年8月开始兴建的中国第一座大型铀水冶纯化厂,它担负着从铀矿石和铀精矿中提炼二氧化铀的艰巨任务。711、712已停产,272厂依旧是块禁地,“272有技术,不像矿区,只能依靠资源。”唐春耕说。

715矿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烟溪与资水交汇处的烟溪镇,建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烟溪在抗战时就是一座军工重镇。国民政府兵工署十一兵工厂部分迁入烟溪建厂,一时盛况空前,成了数万人聚居的闹市,被称为“小南京”。715矿曾经让烟溪迎来久违的热闹,但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偃旗息鼓,715矿停产搬迁。

宁乡黄材除了青铜器,还采过铀矿,是716矿所在地。716矿在辉煌时有五个工区,数千人,建于1964年,1994年停产。

你大概不会想到,现在看起来依旧神秘、神圣的铀矿开采和提炼,在1958年,几乎成为一场全民运动,而且,持续了近三年时间。

1958年,铀矿厂和处理铀矿石的工厂还在筹备阶段,研究单位急需两吨二氧化铀做实验。广东下庄的土法炼铀法很快在全国推广开来,掀起一场“全民办铀矿”的热潮。县甚至人民公社纷纷组建地质队,成千上万的农民浩浩荡荡上山找矿。短短几个月时间,湖南、广东、辽宁等地的农民采矿大军,就几乎将地表层的铀矿石扫荡一空。江西、广东、湖南、云南、贵州等20多个省区的农民被动员起来,人人动手,用土法采矿冶炼。

找到含铀较丰富的矿,农民开采用最原始的镐刨,用碾子碾碎,筛子筛出粉末。布袋搞过滤,铁锅当反应器,用土办法把溶液慢慢烤干,最后得出细一点的铀末。十来个人要足足干半个月,才能从几十吨矿石中炼出200克铀来。

▽郴州苏仙区许家洞火车站

711往事

火车不停了。

我们站在郴州许家洞站的铁轨旁,看着一辆辆列车呼啸而过。铁路的工作人员见惯了前来怀旧的人们,“快去拍那块站牌吧,过几年就没有了”。这个京广线上的四等小站,在1958年,突然迎来数趟停靠的列车,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无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从这里下车,进入711矿。

他们在离车站不远的金银寨挖出铀矿石,装载矿石的列车,蒙着一层厚厚的油布,在深夜里开往衡阳272厂加工,然后再运往更远的远方。来到这里的人们,后来才知道,他们挖掘的铀矿,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原料,711矿被称作“中国核工业第一功勋铀矿”。神秘与庄严褪去,却还能清晰看到矿区老人们脸上的骄傲。

许家洞小站,曾是711的入口,如今,已成斑驳历史,曾经的辉煌和荣光,深藏在老人的心里。

找到711的老工人易胜清,就算找到了711历史的入口。他是郴州颇有名气的“笔杆子”,在离开矿区十年之后,思念开始发酵。花甲之年,开始做起微信公众号,“易说不易”,易是姓氏,不易,说的是矿区艰难的历史。公众号引发了711人的怀旧浪潮,矿区的故事和历史,开始向易胜清汇集。

矿区有说不尽的故事,宏大的家国情怀、矿工个人的奉献与奋斗,还有矿区的浪漫爱情……易胜清到矿里转上一圈,能搜集好几期的内容,却也时常感到某种紧迫感,“再过几年,那些老人们不在了,711会慢慢被忘记吧?”

易胜清,是个记录者。记录着矿一代的筚路蓝缕,也记录着矿二代的彷徨茫然,还有矿三代的远走高飞。有辉煌、有落寞。有别人的故事,也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难以拼凑出711的全貌和全部历史,却总能激起矿区人对特殊年代、火热青春的怀念。

▽711矿航拍图

航测队在金银寨发现异常,丢下一包石灰

虽然火车不再停靠,711矿区依旧算得上交通便利。从郴州市区北行30公里,不到半个小时车程就到达许家洞。隔着郴江,已经能望见矿区年代感强烈的红墙老房屋。许家洞镇与矿区曾由一座铁桥连接,矿区人把它称作“友谊桥”,象征着矿区与许家洞镇的情谊。从建矿开始,矿区属于央企,在行政意义上,不属于地方管辖。“友谊桥”,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两者的关系。

穿过新修的石桥,是厂矿的生活区,现在叫华湘社区。据说今年年底,社区的管理就要移交地方政府。年代久远的建筑,并没有让人产生疏离感,反倒格外亲切。711矿生活区杂乱而热闹,老人们总是一脸慈祥地打量着外来者,在记忆里仔细搜罗着熟悉的面孔,亲切招呼:“回来了?”他们习惯把陌生的外来者当作归来探亲、寻根的厂矿子弟。

在华湘社区管委会见到易胜清。他刚从郴州市区赶来,一双皮鞋,衬衫夹克,一个公文包,文质彬彬。很难找到早年作为钻探工的印记。

▽711矿一号矿井

易胜清出生的1958年,7个来自中南矿业公司的年轻人,来到许家洞金银寨,正式筹建411矿(1958年更名为湖南二矿,1964年更名为711矿)。易胜清的父亲是第一批矿工,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自己的工作讳莫如深,易胜清只知道父亲在郴州挖矿,每个月寄钱回邵阳新宁老家。这让邻居羡慕不已,这是他作为“工二代”最初的骄傲。

易胜清对于那段历史的了解,更多的来源于资料记载和老人们的讲述。

1955年9月9日,中国核工业的先遣队309队第四分队航测队,在郴县许家洞金银寨发现航测异常,从空中丢下了一包石灰。此时,309队第二分队正在郴州宜章一带山区进行精细地面勘探,25米一个点,100米一条测线。

地面勘探,靠的勘探队员的双脚,仪器是“用一火车皮鸡蛋”从苏联换来的伽玛仪,还有一张日本人绘制的地图,后面还跟着持枪的公安警卫。据说,当年有勘探队员还被当地的公社当作特务抓了起来,毕竟,手持奇怪仪器和日本地图,太像做侦察情报工作了。当年10月,二分队勘探队员陈金陵被派往金银寨一带勘探,那年,他19岁。在蹚过一条齐膝深的河流时,伽玛仪突然“嘎嘎”响起来,他还以为是仪器出了故障,等他们快到山顶时,一条长约200米的硅化带,如透明的天然屏障挡住了去路。他们只能沿着悬崖峭壁往上攀爬,耳机里又传来“嘎嘎”声,陈金陵沿着石壁探测了50多米,“嘎嘎”声响个不停。陈金陵激动地举起伽玛仪,兴奋地告诉同行的警卫:“我们发现大异常了。”

▽711矿矿区,多年前,勘探人员就在这里发现异常

他们在黄昏时下了山,第二天,第二分队全体人员在陈金陵的带领下找到了他们发现的异常区域,用石灰画了一个大圆圈,定点。晚上,队长才告知,他们找到的是做原子弹的原料,那群年轻的勘探队员心里,从此多了一个激动却又不能言说的秘密。

次年2月,中南309队10分队进入金银寨,进行普查勘探。1957年6月,10分队向国家第一次提交了金银寨矿床工业储量报告。10月,中南矿业公司筹建411矿,10月30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批准411-1工程为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项目。

缺乏食物,职工们搞“精神会餐”

85岁的地质工程师张桂芝,是在1958年3月接到调往湖南一个保密单位通知的。

张桂芝是辽宁丹东人,1955年本溪钢铁学校黑色金属开采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西大吉山钨矿工作。4月初,她就带着行李从江西赶往衡阳中南矿业公司报道。随后,她和姜德林、谢英、苑宝存、熊惠贞、罗淑琴、彭金莲作为筹建411矿的先遣队被派往郴县许家洞金银寨,张桂芝是唯一的未婚女性。多年之后,易胜清给张桂芝取了一个颇为诗意贴切的名字“矿山里的一朵雪莲花”。

先遣队到达时,矿区只有一座篱笆围成的小院,三栋平房和一个厨房。隔壁是湖南省疟疾防治研究所,二层小楼,足见此处的偏僻,“人到郴州打摆子”的古语在这里变得格外真切。后来,疟疾防治研究所成了矿区最初的办公楼。夜里格外幽静,除了京广线上疾驰而过的火车,还有山林间野兽的长啸。偶尔在野外遇见毒蛇,成了广东队员难得的美味。

在矿区基建破土动工的同时,已经有大批工人进入矿区。百姓家的土房、自己搭建的帐篷成了工人最初的住所。没有食堂,挖个小土坑烧火做饭,雨天里,工人们撑着雨伞排队买饭……夏天的夜晚,走到河边、水塘边需要咳嗽或者喊上一声,因为经常会撞见洗澡的人。条件过于艰辛,少数人放弃了难得的工人身份,悄然回了乡。

▽姚文斌,83岁,地质工程师

而任务突然变得急迫起来,上级指示,湖南二矿必须提早投入生产。为了争取时间,在设备未运到之前,电石灯照明、钢钎加铁锤打钻、人工推矿车运渣土、自然通风……几乎是最原始的方式,开始了坑道、矿井修建。张桂芝是早期唯一的女技术员,经常需要下井,井下温度高,工人们赤身裸体。张桂芝下井之前,要敲击通往井内的铁管通风报信,工人们听到信号,匆忙穿好衣服。

在张桂芝多年后的回忆里,那段艰辛的岁月,蒙上了一层浓重的浪漫色彩。身体的辛劳很快被忘记,在她记忆中最深刻的是与工人们唱歌、跳舞、排练节目的美好快乐,说起这些几乎让老人热泪盈眶。

黄昏,我们在711矿6处寻访83岁的地质工程师姚文斌,易胜清说他有说不完的故事。邻居指着日落的方向说他散步去了,颇有些“寻隐者不遇”的味道。日落之后,身材高大、戴着帽子的姚文斌拄着拐杖从另外一个方向朝我们走来,远远作揖道歉。每天下午的行走,是这个老地质人多年的生活习惯。“走了6公里,地质人,有一双好腿。”乡音未改,出口依旧是浓重的河南话。

1959年,姚文斌从长沙地质学校毕业,学的是研究铀的专业。毕业以后,他就被分配到这里,先后在地测科、钻探队、野外队工作,他熟悉矿区的每一条坑道。矿区有48条剖面,怎样精准计算施工是个难题,姚文斌创造的“坐标计算法”精确计算出剖面数据,在当时是一种创造。

姚文斌来到矿区,刚好赶上三年困难时期,尽管是重点工程,食物同样难以保证。“冬天里,出了井浑身湿透,回到宿舍,点上一盆火,几个人围坐,就讲好吃的。”他们把这称之为“精神会餐”,姚文斌说得最多的是家乡的馒头,母亲做的面。“不管用,越说越饿。”姚文斌笑着说,尽管如此,“精神会餐”依旧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一出井,年轻人就呼朋引伴,“走,回家吃大餐去。”还煞有介事地问:“今天吃什么?”

▽711矿的老人们,黄昏时聚在一起,回忆往事

四川人侯守臣,对于筹备期的饥饿印象并不那么深刻,相比于繁重的坑道掘进和随时可能发生的危险,饥饿显得没那么重要。侯守臣是抗美援朝的老兵,1959年,四川的五百名战士被秘密派往711,身体强壮的侯守臣是掘进组的一把尖刀。“井下少不了他,经常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侯守臣听力不好,也不善言辞,妻子王淑成迫不及待在一旁补充,她认为丈夫以前给她讲的矿井故事,远比丈夫接受采访时讲得惊险刺激。王淑成是1962年来到矿上的,当时,矿上有人去了四川老家,说是要给她安排工作,她激动地来到这里,却发现是丈夫在井下出了事故,“洞顶掉了一块石头,把他砸到28米的井底去了,昏迷7天7夜”。伤好以后,很快又下了井。

▽侯守臣,四川人,1959年来到711矿

1963年,711矿正式投产,中国第一批铀矿石从许家洞车站秘密运往衡阳。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消息传来,矿区一片欢腾。多年之后,那时候的激动,依然是第一代核工业人脸上的表情。

矿区最后的理发师,坚守57年

易胜清多年前写过一篇几万字的小说,没有发表,原型来自于家乡的一个女孩,也有自己的折射。“女孩的亲戚让我给他介绍一个矿里的对象,我把她介绍给我一个同事,把女孩带到矿里见了面。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成功,可能彼此没有对眼吧。”易胜清的小说里,我不知道是否有一个圆满结局,女孩是否成功成为一个脱离农村的家属工。不过,据易胜清描述,小说的开头,是农村女孩乘坐火车,满心是成为城市人的欣喜,还有火车上到处找厕所的窘境,这也是他成为工人后的心境。

▽邓玉珍,711矿年龄最大的理发师

我没能看到易胜清写的小说,可以想见的是,这篇小说在711有普遍的意义,大约会引起大多数矿区妇女的共鸣。她们或者因为爱情,或者只因为一张城市的入场券,与矿工结婚,来到这偏远而又繁华的小镇,共享荣光与骄傲,也品味繁华褪去后的失落。

马路旁的一排排低矮的民房是家属住宅区,墙上写着鲜红的“拆”字,是社区棚改的重点。外来的怀旧者一厢情愿地反对拆迁,认为那是历史,收容着工人们无数个温馨的夜晚,也收藏着妇人孩子无数个担惊受怕的时光。身居其中的人,却早已想逃离,对于他们来说,拆迁的条件是他们唯一担忧的问题。

第一代家属工已经老去,她们不用再为丈夫担惊受怕,有了悠闲时光。黄昏时她们聚集在俱乐部,天南海北的口音,竟然聊得十分愉快。她们聊矿区的往事,也感慨生活的不易。

77岁的邓玉珍很少参加这种聚会,她很忙。忙于理发店的生意,也忙于照顾瘫痪在床的丈夫。邓玉珍是广西柳州人,丈夫和她邻村,大她7岁。“村里人介绍,看他人还老实,就答应了,那时候不知道他在矿区工作,只知道他在医院。”丈夫到哪里,她到哪里,是邓玉珍结婚前跟丈夫的“约法三章”。1960年,邓玉珍跟随丈夫来到711,成为一个“城市人”,她被分配在居委会工作,丈夫是矿医院的药剂师。

▽邓玉珍年轻时候的照片

“711是个秘密单位,我回柳州,单位开了证明,写的是711,售票员说只有代号,没有单位,没有地址,不卖票给我。”找了几个穿军装的工作人员,也一脸茫然。身材瘦小的邓玉珍机智胆子也大,对工作人员说:“耽误了国防的大事,你们负责得起吗?”工作人员悻悻然将票卖给了她。

1962年,为了方便照顾孩子,邓玉珍进了矿上的理发店,“还有个原因是我的爷爷、父亲都是理发的”。或许因为家传,她很快上了手,成了班长,带着三个徒弟,“那时候理发一个月工资18块钱,理发师最多时候有10多个人,大多是女同志”。现在理发店被拆得只剩下10平米的一个小铺面,当年的理发师不知去了哪里,邓玉珍在这里坚守了57年。

“1999年的时候说要拆掉,我坚决不肯,保留下来了。现在要拆迁,怕是保不住了,如果给我提供一个场地继续做,没有场地就算了吧。”邓玉珍闲不住,也舍不得这门手艺,老顾客们同样舍不得这位老师傅。尽管街上已经有几家新式理发店,但是邓玉珍依旧有竞争力,“我不涨价,就是一碗粉的价格,以前四毛五毛,现在五块”。写满历史的椅子、斑驳的铺面,对于矿区的老人来说,那是属于矿区的时光。

▽矿区里晒太阳的老矿工

矿二代和矿三代:当“家里”没了矿

冰厂的冰棍三五分钱一个,一张盛夏的高温票可以兑换4支白糖冰棍,露天电影院隔三差五地放映电影,俱乐部舞厅有交际舞,也有时髦的霹雳舞,学校从幼儿园一直到高中,有医院、澡堂,食堂4毛钱可以吃上两块大肥肉……这些构成了厂矿子弟美好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但是,当他们成长起来之后,不可避免经历改革的阵痛,或去或留,成了矿二代必须面对的问题。

▽冰厂的冰棍三五分钱一个,一张高温票可以兑换4支白糖冰棍

易胜清不是矿区土生土长的矿二代,他从小生活在新宁农村。1976年,高中毕业的易胜清,已经在生产队挣工分。一天,他在生产队果园劳作,妹妹老远就喊:“哥哥,爸爸的单位来人了。”他赶回家,才知道矿上来招工了。在县医院体检之后,第二天,他就带着行李跟随着矿上的人上了开往郴州的火车,他的心情大概像他小说里描写的一样,满是成为工人和城市人的激动。

他被分配到钻探队,住在靠近铁路的单身宿舍,“开始的时候睡不着,后来要听着火车声才睡得香”。钻探队三班倒,每天八个小时,在山上钻探,考察矿区的水文和地质情况。大部分的钻探队员在休息时打牌、看电影、跳舞,易胜清的爱好是看书,“同事们都说,一个工人看书有什么用呢”。那时的易胜清,也从来没有想过要逃离钻探这个职业,以为自己会像父亲一样,与铀矿打一辈子交道。

人心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躁动起来的。1980年开始,矿区停止招工(可以顶职),矿工子弟们只能自谋出路,在外打工。随着711矿矿石储量减少,开采向深部延伸,水大温高,设备老化,成本增加,工人富余。尽管711矿施行“保军转民”,开办钎具场和建材厂等,依旧难以安置富余职工,身边的同事或调离,或下海经商,或下岗,或索性回到乡下。

▽711矿小学的孩子们

1988年,矿里要招一名会计,易胜清参加考试,数学不好,落选在意料之中。不过意外收获是,领导表扬了他的语文作文,激发了他深藏多年的写作兴趣,他开始对外投稿。先后在《中国核工业报》上发表了10多篇文章,一篇写两个工人在矿区养羊致富的消息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随后他被调入钻探队队部,然后,又被调入工会。矿区成立宣传部,顺理成章地进入宣传部,对于易胜清来说,算是实现了自己的写作梦想。

1994年,711矿停产。2004年,711矿宣布破产。此时,矿区“保军转民”的企业华湘化工似乎让矿区人看到希望,711生活区也改称“华湘社区”。这一年,按照公司政策,易胜清内退,“不过还是上了几年班,2009年才真正退休的”。退休后,易胜清甚至捡拾起年轻时的创业梦想,跟别人合伙开过一家文化公司,却很快因为经营理念不同,而分道扬镳。现在偶尔有人找他写东西,他却从来不谈价钱,“有点不好意思”。矿区几十年,他与市场有些格格不入。

“矿二代”黄阳平被同事们归为脑子活的那一类人,说起风起云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同事们感叹黄阳平如果在当年走出去,应该大有一番作为,黄阳平不置可否。

1984年,永州新田的黄阳平顶了父亲的职,进入已经在走下坡路的711,做消防员。成为工人的骄傲很快就被市场冲淡,“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们的工资只有100块,附近打零工的都可以搞个两三百”。1991年,他去过一趟海南,他发现海南酒店的保安都有600块钱一个月,他动摇过,但是在略显寒酸的铁饭碗和市场之间,他选择了更稳定的铁饭碗。

黄阳平过两年退休,孩子明年大学毕业,前几年在郴州市区买了一套安置房,他觉得很满足。

▽711矿区铁路专线,已经废弃

我们在邓玉珍的理发店,遇到的摄影爱好者游庆泳,是个土生土长的厂矿子弟。

作为一个摄影者,他对矿区最为深刻的画面是矿井挖矿的工人,“赤身裸体,前面两个人打风钻,后面一个人用水管淋浇,地层里是50多度的温泉,不浇冷水,人受不了”。怀旧和生活是两码事,游庆泳痴迷的井下工人工作画面,是他曾经极度想要逃离的生活。1980年,他顶职进入矿区,第一份工作就是打风钻,“在矿井里,没有灯光的时候,能够看到铀发出的微光”。在脱离矿井多年之后,他习惯用艺术的眼光来审视过往的生活。“实在太辛苦了。”在矿井待了两年之后,他决意离开,离开矿井,也离开矿区。他找了个在医院上班的朋友开了张病假条,请了假,开始专心学习。1984年,他考上大学。毕业后,游庆泳成了一名中学老师,他现在最大愿望是尽早退休,能够扛着相机行走天涯。

他的母亲依旧住在矿区的老屋里,他想把母亲接到城里,“她不愿意,习惯了这里的生活”。游庆泳几乎每周都回来这里,拍些照片。这几年,矿区的变化尤其快,每次回来,都有建筑物被拆掉,旁边高楼拔地而起,无论他如何用相机努力记录,也留不住童年时的711。

▽711矿区苏联专家楼

出生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矿三代们,早已离开矿区,星散全国各地,但是总会在节假日里归来,这座苍老的厂矿瞬间便会热闹起来,仿佛回到了过去的时光。

▽退役治理的矿区,荒草丛生

保留的矿井口,距离生活区有五六公里的路程,易胜清上一次来几乎迷了路。在矿井退役治理后,矿井外的井架和其他建筑都被拆除,周边被填埋种上草木,草木很快淹没了遗迹,也淹没了那段辉煌而隐秘的历史。矿井口用的是两道不锈钢大门,用锁锁着。巨大的铁质管道从井里延伸出来,“别碰,很烫的”,易胜清提醒。

2015年,华湘化工厂宣布破产,华湘社区的管理权将移交地方政府,这就意味着,60多年的厂矿体制画上句号,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真正融入这片土地。新的生活开始了。

+

触摸大地之美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秀600字作文 的智慧作文 观后感的作文 早晨作文 济南作文 环境英语作文 生活作文800字 锻炼作文 作文素材800字 作文星空 走过作文 背后的作文 写猫作文 悟空作文 看书作文 作文相伴 作文难忘的事 相信作文 哭了作文 特色美食作文 大树作文 天气的作文 优秀高中作文 英语五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100 外婆的作文 付出作文 家庭英语作文 电影英语作文 英语电影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