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誉天下 别具一格的苏轼 看他在中国文学上都有何等成就

2020-11-25 02:35:01
相关推荐

作为一位硕果累累的诗人,苏轼在诗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我国古、近体诗,经过唐代的繁荣之后,到五代宋初落人低谷。梅尧臣、欧阳修等人始矫西昆积习,为宋诗打开了自身挺进的道路,但他们在创作上均未臻其盛,苏轼始的才华横盖古今,卓然成为一代诗宗。他的诗,才思洋溢,奔放灵动,逸态横生,以颇富个性化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时代脉搏、现实、生活、山川风物的独特感受,且富于哲理情思。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多彩,是苏诗的一个显著特色。他的许多诗篇,真切地反映了宋代农民的苦难生活,一针见血地揭露了重赋伤民的社会痼疾,寄寓着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挚同情。如《渔蛮子》、《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次子由韵》等篇,都是这方面的力作。与此相关联,他的一些政治讽刺诗,如《许州西湖》、《荔枝叹》等,则严厉谴责了封建贵族和官僚贪婪残暴、不顾人民死活而巧取豪夺的罪行。北宋中期,在外族势力的不断侵扰和威逼之下,民族矛盾和边防问题日益严重,因而表现抗敌御辱报效国家的热情和责任感,也成了苏诗的一个重要内容。 如《祭常山回小猎》、《和子由苦寒见寄》均系此中名篇。苏轼一生身行万里半天下,饱览了祖国江山的奇景伟观,写景状物的篇什在其诗作中占有很大比重,有许多脍炙人口的精彩篇章。他还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和普通的自然小景中悟出妙理新意,写下了一批引人入胜的理趣诗。如《题西林壁》、《东坡》、《琴诗》等。这类诗篇,在以往诗家的作品中极为少见,可说是苏轼对于诗艺的独特贡献。此外,苏诗中还有为数不少的作品是以抒写个人情怀为内容的。在艺术表现上,他的诗虽然总是铺排典故、逞才使性的缺憾,但总的说来却独具一格、别开生面。他的大量优秀诗篇,立意新颖别致,想象丰富奇妙,比喻新鲜贴切。更为引人注目的是,苏诗发展了韩愈以来以文为诗的传统,笔力雄健、纵横挥洒,有时直抒胸臆,议论英发。同某些唐诗的含蓄蕴藉有所不同,苏轼的诗较为纵放透辟清新豪健,而不同时期又各具特点。到晚期,其诗风明显地趋向于质仆简淡、精深华妙。

在散文创作方面,苏轼毕生倾注了极大的热心和精力。他以自己深厚的修养和奔放的才情,继承并发展了欧阳修所开创的平易自然的文风,把宋代的散文创作推向高峰。苏轼论文,颇受其父苏洵的影响,不屑于为文而文,反对贵华而贱实,强调作者要有充实的生活感受,以期“充满勃郁而见于外”。在文章风格上,崇尚如行云流水般的自然奔放。他自已的散文创作,正是这种主张的绝好实践。记叙文这一部分,是我们大多数人认为最具艺术价值的部分,其中以亭台记、游记、碑传文为多。《喜雨亭记》《超然亭记》《石钟山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潮州韩文公庙碑》等都是广为传诵的优秀篇章。这类散文的写法,可谓随物赋形、千变万化,其立意构思不拘格套,篇篇出新,而又大都善于将诗情画意和妙理哲思融为一体,情韵悠长,极富艺术魅力。包括书札、随笔、序跋等在内的小品文和杂文,是苏轼散文中独具风神的妙品。它们仿佛从性灵中自然流出,信笔所至,不假雕饰,而往往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鲜明的形象,使人洞见作者的肺腑。如《承天寺夜游》、书薄永升画后》等,均有这样的特点。谈史议政的论文,也是苏文中的一个重要品种,《留候论》、《贾谊论》《进策》、《思治论》诸篇可为代表。其共同特色是:博采史事,雄辩滔滔收纵自由,舒卷如意,见解独到,不浇窠白,大有《孟子》、《战国策》的流风遗韵。

苏轼的词,更显示了卓越的独创性。在北宋的词坛上,以其革新的精神,突破词必香软的樊篱,独辟蹊径,创作出一大批耳目一-新的词章,为词体的长足发展开辟了宽广的道路。无论“豪放”这个形容是否真的确切,但苏词中确有不少篇章表现了一种前所未有恢宏动荡、纵情放笔的豪迈气势。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浣溪沙。彭门送梁左藏》、《满江红,江汉西来》等篇,或怀古以寄托振兴国势的豪情盛慨,或表达请缨报国的雄心猛志,或激励友人建功立业,或抒发峥嵘不平的政治情怀,都写得气势豪壮,感情激越,出语放达不羁,读来觉天风海雨逼人。自然,苏轼的词风并不囿于豪放一格,清旷飘逸、空灵洒脱,是它的另一种风调。《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满庭芳。放归阳羡》、《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等,都是这方面颇具代表性的篇章。它们内容不同,构思各异,都自有一股道气仙风在,给人以悠然旷远、超尘绝俗之感。苏词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作品仍以婉约见长,然其情深语切、格调高雅,又为许多婉约词家所不及。总之,苏轼以自己的创造性实践,对词体作了一次重大而全面的革新。就内容而言,他的词作,丰富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境界,把词体由樽前、花间引向了广阔的社会人生;适应着表现新的内容的需要,苏词在笔力结构和声律各方面都有明显的创变。其语言色调,也“一洗绮罗香泽之态” ,转以清雄韶秀见长,打破了只有香软字面方能入词的习惯格制。从此,一向被目为“小道”、“小技”的词体获得了与诗并驾齐驱的地位,步人了正宗文学的殿堂。苏轼所开创的豪放词风,则直接启示了南宋辛弃疾词派的创作。

在整个北宋时期苏轼在诗、词、散文各个方面的创作成就,都是独占鳌头的。当他在世的时候,其文名便已誉满海内,轰动边延。他的作品,不胫而走,为人们争相传涌和效法,影响深远,广被后世传颂,深受历代人民和作家的喜爱。他在文学上的贡献,还表现在对于文学新人的培养方面。继欧阳修之后,他成了北宋文界的当然领袖,作为一代文坛巨擘,他和欧阳修一样慧眼识人,善于奖励后进,荐拔人才。黄庭坚张耒、晁补之、秦观等著名作家,都曾得到过他的举荐和指导。即使在远谪岭南时期,仍有许多学子不远千里去拜他为师。在北宋后期的文坛上,几乎叫的上名的人物都与他有关。

文学而外,苏轼还擅长书法和绘画。他自幼兴趣广泛、博学多才,读书作文之余,还经常以琴棋书画自娛。他尤其酷爱书画,以致“薄富贵而厚于书,轻生死而重画”。他于书法,遍览晋、唐诸家,转益多师,自创一格,长于行书和楷书。其笔法肉丰骨劲,跌宕自然,“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在北來书家中名声赫赫,与蔡襄、黄庭坚、米带并称“宋四家”。传世书迹有《答谢民师论文帖》、《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他论画卓有见识,强调“神似”,主张把画与诗有机结合起来。他的画,学文同(人名)而又独具风格,善画竹,也喜作枯木怪石,画迹有《古木怪石图》、《竹石图》等,实开后世写意派的先声。

苏轼一生中,在文学艺术的众多领城里纵横驰骋,著作等身,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奉献了一大宗珍贵的财富。它不仅属于过去和现在,也将伴随着历史的进程,走向未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美不过什么作文 我最喜欢的运动作文 描写彩虹的作文 家为话题的作文 剪窗花作文 描写景物的作文800 老师关爱学生的作文 我流泪了作文450字 二年级家乡的美景作文 关于志趣的作文 冲破束缚作文 难忘的经历作文600字 一句什么什么的话作文 起因经过结果作文 描写物体的作文 目光长远的作文 国宝大熊猫作文三年级 牛的作文 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作文 八年级下册英语作文大全 孝心作文300字 阅读的好处作文600字 埋怨作文800高中 初三作文范文 香港夜景作文 观察蚯蚓的作文 胆小的老虎作文 五年级上册语文书第一单元作文 作文美丽的校园600字 我错过了机会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