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给孩子们讲讲《十万个为什么》作者叶永烈的故事 寄托我们的哀思

2020-11-25 06:45:01
相关推荐

提起著名作家叶永烈,很多年轻人不知道,但要说起《十万个为什么》,现在上小学的孩子也一清二楚,可谓是妇孺皆知。但不幸的是《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之一的著名作家叶永烈于5月15日,在上海去世,享年80岁。叶永烈为我国的儿童文学、科幻文学、科普类文学等都做出过巨大贡献,也获得过很多荣誉,还是上海市作家协会的一级作家,他的去世是文坛届的一大损失。惊闻噩耗,忧思难忘,本当长歌当哭,怎奈曲不成调,就给孩子们讲讲叶老故事,怀念叶老,寄托我们的哀思吧。

生平介绍及创作基本情况

叶永烈(1940年--2020年),1940年8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温州市,享年80岁。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早年从事科普科幻创作,笔名萧勇、久远、叶杨、叶艇等,以长篇小说、纪实文学和儿童文学为主要创作内容,曾任中国科学协会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常务理事、世界科幻小说协会理事,著名小说家、历史学家、报告文学作家,儿童文学家。

1、创作《十万个为什么》和《小灵通漫游未来》

叶永烈酷爱写作,11岁便开始写作发表作品,18岁发表第一篇科学小品,20岁就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之一,全套书900多个题目,他撰写了300个,作品一出版就风靡全国,孩子们争相购买,爱不释手,我们70后一代就是伴随着《十万个为什么》成长起来的。随后1961年,叶永烈又完成了《小灵通漫游未来》,因其作品语言朴实无华、文风幽默风趣,影响着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成长,他的作品贴近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还被称作"小灵通之父"。读读《十万个为什么》,能给我们很多知识。

6-12岁全套八本正版十万个为什么儿童版百科全书少儿书藉课外阅读 十万个为什么¥110领券减60京东购买

2、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成为独树一帜的创作多面手

叶永烈还当过电影编剧和导演。1976年春,任上海电影制片厂编剧。1981年,叶永烈任导演的电影《红绿灯下》获第三届电影百花奖最佳科教片奖。

1976年叶永烈发表了十年动乱后期第一篇科幻小说《石油蛋白》,标志着中国科幻文学的创作在中国大陆掀起第二次高潮。1983年之后,叶永烈开始由科普和科幻作品创作转向纪实文学的创作。著有《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陈云全传》、《叶永烈采访手记》、《星条旗下的中国人》等。而2015年开始,叶永烈又从纪实文学转向长篇都市小说的创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完成135万字的《红色三部曲》---《东方华尔街》《海峡柔情》《邂逅美丽》,还著有《叶永烈自选集》等,他总是力求对历史事实客观公正的叙述。

叶永烈科学童话:借尾巴(注音美绘)¥17.8京东月销9购买

3、数字总结著作

永烈对自己的创作做过一次数字总结:科普作品集叫做《叶永烈科普全集》,有28卷,1400万字;纪实文学作品1500万字;还有行走文学,《叶永烈看世界》21本,现在已经全部出版,500万字,共计出版逾3500万字作品。

叶永烈科普全集(套装共28卷)¥1985.6京东月销3购买

别样的写作故事

叶永烈说,写作中有两个翅膀,一个翅膀是图书馆、档案馆,另外一个翅膀就是采访,大量地采访当事人。当代人写当代史,重大历史事件中的当事人在世的,就要把采访跟文献结合在一起,这样写出来的作品才有它真正的历史价值。谆谆教导,循循善诱,给我们留下了多么宝贵的写作经验。

他对写作的无比钟爱和锲而不舍、奋力创作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就是他多方面展露出来 的惊世才华:他是爱好科学和写作的北大高材生,他是宅在家里一心迷恋数码技术产品的“技术宅男”,他是整天钻在档案馆把那里当成自己的“私家档案馆”的馆长,他是个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采访狂人,他是个刨根究底、总要问个为什么的“细节控”,他还曾被人误以为是寻踪探案的便衣警察……他拥有特别精彩的人生。

写作从来就不是一帆风顺的,叶永烈曾经经历过两次“危机时刻”,险些无法写作:一次是在文革期间,他被迫封笔8年,饱受身心煎熬,当能写作时,虽然没有稿费,他仍然欣喜若狂。白天在单位上班,晚上叶永烈就趴在矮矮的小饭桌上写字,写好的稿子放在菜篮子里吊起来,一摞一摞的。就是这么拼命地写,攒了一大批稿子,文革后才能创造一个月出一本新书的奇迹。另一次危机时刻则是失明。叶永烈的“视力衰竭”,医院当时确诊是视网膜脱落,已经很严重了,他当即在一家大医院做了手术。刚做完手术那段时间,眼睛被纱布蒙起来了,医生嘱咐他说,一个月以内不准看书看报、不准写作,这对叶永烈来说是件很非常痛苦的事,于是他就“盲写”。他拿着笔在上面写,写出的字,歪歪扭扭的,有时候是重重叠叠的。

然而,天不遂人愿,手术效果并不好,叶永烈的左眼从此就一点视力也没有了,而他的右眼又是800度的近视。叶永烈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用电脑代笔。1992年,他就买了一台当时最新的“286”,使自己成了首批换笔的中国作家之一。用电脑不像手写那样累,字可以放得很大,眼睛就轻松多了。唯一感到遗憾的,就是没有手稿了。

给孩子们讲讲叶老故事,怀念叶老,寄托我们的哀思吧。

您对著名作家叶永烈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可以在下面的评论区发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刘老师谈特殊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可爱的小动物作文 放下作文 大自然的启示作文 爱我中华作文 有关动物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语文作文 童年游戏作文 课余生活作文 寻找春天作文 人物传记作文 新年愿望作文 100字作文大全 四年级写景作文 初春作文 描写自己的作文 想象篇作文 2022高考作文 底线作文 秋景作文 围棋作文 翅膀作文 文言文作文 语文作文范文 陪伴 作文 读书让生活更美好作文500字 盐水浮鸡蛋300字作文 成长的烦恼作文500字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作文 鸡蛋浮起来的实验作文 向你推荐一本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