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大优化带来效益攀升——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启示

2020-11-25 07:10:01
相关推荐

大优化,带来效益攀升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开展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启示

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陈功章 通讯员 冯作文

今年1至4月,国际原油价格前所未有地表演了“高台跳水”,从1月份的每桶65美元开始断崖式暴跌,最低跌至负37.63美元;再加上受疫情影响,车辆出行锐减,航班大幅停飞,国内炼化行业全面进入了“严冬”。像国内所有炼化企业一样,兰州石化生产经营陷入低谷,炼油装置维持低负荷运行,多种产品价格下滑、严重滞销。1至3月,该公司生产经营陷入被动局面。

困难面前,兰州石化不等不靠,认真落实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党组“四精”(在生产上精耕细作、在经济上精打细算、在管理上精雕细刻、在技术上精益求精)的要求,将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与“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充分发挥炼化一体化优势,深入优化原油原料结构、生产运行结构、产品结构、成本结构,落实了优化保障机制,激发了广大干部员工的热情,形成了点滴降成本、全员“抠”效益的良好氛围。4月份,该公司一举扭转了生产经营被动局面。1到4月份兰州石化乙烯产量同比增加1.94万吨,合成塑料产量同比增加2.18万吨,合成橡胶产量同比增加0.42万吨,化工生产稳中趋好。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层层宣传发动,为推进“大优化”奠定思想基础

兰州石化组织党委宣传部等部门研究制定了主题教育活动方案,高标准启动“战严冬、转观念、勇担当、上台阶”主题教育活动。该公司从学习调研、形势宣讲、全员讨论、岗位实践四个方面制定了35项具体推进措施,层层发动,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全身心投入到提质增效专项行动中,全方位推进炼化生产装置优化。

兰州石化组织广大干部员工深刻领会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提质增效动员推进会精神和公司及本单位关于提质增效的部署要求,采取“三会一课”组织生活、领导干部会议、基层党支部专题学习、群团组织专题学习、基层班组学习等多种方式,共组织学习宣讲680余次。

通过学习宣讲,兰州石化教育广大干部员工传承“全国勤俭办厂五面红旗单位”光荣传统,弘扬“苦干实干”“三老四严”石油精神和“高严细实”企业优良作风,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集团公司和公司提质增效部署要求上来,全力推进兰州石化提质增效专项行动。

兰州石化分层制定讨论主题,组织开展基层领导班子专题讨论会210余次、基层班组专题讨论会620余次,开展了劳模、班组长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座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员工弘扬“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优良传统,增强忧患意识、市场意识、成本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以“发扬革命精神、争取更大光荣”的精神状态推进各项工作。兰州石化公司工会开展了“一员一手一点子,提质增效全员在行动”主题活动,号召广大干部员工立足本职提质增效。该公司团委组织开展了“十个我先行”主题活动,引导各级团组织和广大团员青年从身边小事做起,厉行节约,为企增效。

兰州石化公司领导率先深入到各生产厂、机关部门,围绕提质增效分系统分专业召开22场主题调研会,掌握各单位提质增效的思路和举措,指导解决困难和问题,进行动员部署和工作对接。各基层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积极深入基层班组和岗位,征集和听取广大员工对本单位推进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的意见建议。该公司发放2000多份调查问卷,围绕“怎么看、怎么办、怎么干”,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共立项优化创效攻关项目1320个。

发挥炼化一体化生产优势,深入推进炼化生产“大优化”,争创综合效益最大化

兰州石化是历经61年风雨沧桑的老企业,与新型炼化企业相比,在规模化生产、技术先进性等方面不占优势,但炼化生产装置多,既有500万吨/年和550万吨/年两套常减压装置,还有24万吨/年和46万吨/年两套乙烯装置,更有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催化剂等装置;生产中所用原料种类杂、原油品种多。公司提出优化增效、管理增效、机制增效、品牌增效等“十二个增效”,组织人员着力落实“强专业、强基础、强基层”,深化“精准操作、精细管理、精益运行”,在保障“平稳、安全、优化、清洁、节约、效益”运行上下功夫求实效,确保提质增效目标顺利实现。

优化原油原料结构,精打细算争创效益。该公司减少长庆原油火车发运量,优化塔河油和牙哈油进厂方式,降低运行成本;争取中石化塔河及中哈原油增量资源,弥补原油配置缺口,提高炼油系统负荷率。同时,该公司发挥炼化一体优势,加强内部资源优化利用,优化组织常减压、连续重整、烃重组等装置增产乙烯原料,缓解乙烯原料阶段性资源不足的矛盾,确保内部资源互供。该公司还与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加强沟通,严格执行内部互供计划,在确保油田、炼化企业整体产销平衡的基础上,争取性价比较高的裂解原料资源,实现集团公司全产业链效益最大化。疫情期间,市场上丁二烯的价格出乎意料地一路下跌,从每吨8000元跌至3000元,兰州石化及时捕捉到这一信息,迅速协调组织采购部门从抚顺等地紧急采购丁二烯,作为原料生产丁苯橡胶和丁腈橡胶。

优化生产结构,生产与市场无缝对接。兰州石化建立了生产经营协调联动机制,与身处市场前沿的西北销售公司、西北化工销售公司每周两次召开生产经营协调会议,深入分析研判炼油、化工市场供求、价格变化走势,捕捉有利于提质增效的信息,围绕市场优化生产结构,实现了生产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受疫情影响,成品油市场需求萎缩,炼油业务亏损严重,但部分化工产品市场影响不大。兰州石化敏锐地捕捉到这一信息,深度优化炼化一体化生产,保障平稳运行、安全运行、优化运行、清洁运行、节约运行、效益运行“六个运行”,落实控油增化措施,严格控制原油加工负荷,安排120万吨/年重催、120万吨/年柴油加氢、润滑油等装置停工待料;通过提高石脑油终馏点,提高烃重组装置负荷,将过剩航煤、轻柴油改进乙烯装置掺投等方式,确保乙烯装置原料供应,全力保障两套乙烯装置满负荷生产,降低成品油生产以减少效益损失。1至4月份公司化工产品不降反增,平均增长10%左右,确保了效益逆转。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今年1月份出现疫情后医用口罩需求旺盛的市场形势,按照集团公司党组的安排部署,兰州石化迅速抢建医用口罩和熔喷布生产线。负责项目建设的管理和技术人员对口罩和熔喷布生产并不了解。他们委托亲戚朋友,从各地购买了10多种不同型号的口罩,剪开仔细研究,又到外地口罩生产企业学习交流。设备调试安装期间,他们吃住在厂里,带领广大干部员工昼夜不分连续作战,在短时间内建成投用了医用口罩和熔喷布生产线,实现了医用口罩和熔喷布生产从无到有的突破,形成了医用聚丙烯、熔喷料、熔喷布、医用口罩、医用消毒“一条龙”产业链条,开辟了新的效益增长点。

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增产高效产品。面对疫情带来的市场变化,兰州石化始终紧盯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应对,努力增产高效产品。炼油业务重点增加高标号汽油和低凝柴油;化工业务在增产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的同时,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的需要,紧急切换生产口罩用纤维料和输液用医用料,加快推进化工橡塑产品高端化、差异化布局,稳步提升专用料比例和质量,拓展医用料、透明料市场。公司还加强自销高效小产品丁酮、偏三甲苯、丙烯酸快产快销、全产全销、增量扩销。截至4月底,95号及以上汽油逆市增产5.27万吨,累计完成21.3万吨,二甲苯商品量实现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到单月出厂量突破1万吨的大幅增;公司完成全密度聚乙烯装置铬系产品转产和小中空料0.7万吨产量任务,完成聚丙烯高熔指车用料新产品试生产,成功开发了茂金属聚乙烯管材料。

从2月中旬开始,兰州石化生产的聚丙烯、全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丁苯橡胶、丁腈橡胶等产品占满库房,生产受到影响。公司决策层敏锐地认识到,化工产品滞销是由于下游中小企业停产和交通不畅所致,产品堵库是暂时,疫情得到控制后,化工市场会释放强劲的需求。为此,公司并未削减化工生产负荷,继续保持满负荷生产。为了解决产品堵库的难题,兰州石化生产技术处紧急协调各生产厂,将增产的化工产品现场堆放厂区装置附近马路,用薄膜篷布覆盖严实,以防风吹雨淋,保证了化工装置满负荷生产。3月初,化工产品市场需求增长,兰州石化立即组织产品出厂销售,赢得了效益。1至4月,公司乙烯产量同比增长9.64%;塑料树脂同比增加2.2万吨,增长6.5%;合成橡胶同比增加4300吨,增长7.8%。尤其是兰州石化的化工产品实现了全产全销,在西北区域高效率产品配置率达到40%。

在疫情初期,兰州石化迅速调整产品结构,全力增产用于制作输液软瓶的RP260聚丙烯医用料,2月份产量提升到了7500吨,比原计划翻了一番。该公司停产了聚丙烯H9018产品,迅速转产无纺布聚丙烯纤维专用料S900,该产品具有无毒、力学强度好、拉伸性能佳等特点,是制作医用口罩和防护服的主要原料。2月份,兰州石化集中技术力量,24小时昼夜不停高负荷生产无纺布聚丙烯纤维专用料S900。原计划生产300吨,实际产出S900聚丙烯纤维专用料7700多吨投放市场,支持了疫情防控。

坚持一切成本均可降的理念,推行优化成本结构,想尽一切办法降本压费

兰州石化贯彻“一切成本皆可降”的理念,提倡“干毛巾也要拧出三滴水”,开展全员、全过程、全成本、全要素成本管控攻坚战,将炼油完全加工费、化工完全加工费、炼化销售管理费以及固定费用目标分解到相关单位、部门,将控本降费的压力传递到每一位员工,激发广大员工的降费积极性。

兰州石化从源头着手,超前谋划,通过技术手段、改革举措、管理创新等多种方式实现控本降费。其中,严控炼化修理费,推进差旅费、会议费、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刚性下降。该公司将加工费等成本管控指标进行分解,转换为原料消耗、动力单耗、燃料单耗、辅助材料单耗、产品收率、馏出口合格率、水汽质量合格率、装置平稳率、反应温度等指标,层层落实到班组和个人。广大干部员工个个出主意、人人想办法,千方百计降本压费。在300万吨/年重催装置运行中,以前一到夏天,总会出现中压蒸汽不足、低压蒸汽过剩的现象。兰州石化炼油厂厂长姜鹏组织催化二联合车间开展工艺优化,300万吨/年重催装置产出的蒸汽不再用于发电,全部用于保障中压和低压蒸汽供需平衡,虽然本厂受了一些损失,但由于减少了锅炉运行台数,使公司整体经济效益得到提升。

今年1至4月,兰州石化技经指标同比显著提升。其中,炼油原油加工损失同比降低0.04个百分点;两套催化装置催化剂单耗累计同比降低0.47kg/吨,化工两套乙烯装置能耗稳步下降,其中小乙烯降低近3个单位。

“大优化”给炼化企业带来的启示

目前,炼化行业竞争日趋激烈,老炼化企业在不能通过扩大规模提升效益的前提下,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优化。通过优化降低生产成本、增产高效产品,实现效益最大化。兰州石化的“大优化”给我们带来了几点思考:

首先,紧盯市场需求是炼化生产优化取得成效的关键。疫情期间,国际原油价格断崖式暴跌,国内成品油和化工市场需求锐减。这些现象尽管是疫情期间的个案,但也充分说明,目前的炼化市场,就像是“万花筒”,瞬息万变,变化无穷。炼化企业的生产只有紧盯市场变化,与市场无缝对接开展优化,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才能有的放矢,精准操作,争得效益。

其次,一线员工深度参与是炼化生产优化取得成效的基础。炼化企业优化生产的“主战场”在基层车间和班组。基层广大干部员工长年累月坚守在装置上,非常熟悉实际生产情况,深知哪儿该优化,哪儿能增效,是优化生产的“主力军”。炼化企业只有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让他们深度参与、全员参与,大到重大专项技术攻关,小到工艺指标调整,抱西瓜也捡芝麻,优化才能深入下去,看到实效。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是炼化生产优化取得实效的有力保障。炼化企业的“大优化”往往需要管理、技术和操作人员付出大量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分析现状,寻找思路,落实措施,评估成效,还要承担一定的失败风险和压力。客观上需要企业建立激励机制,对参与优化且成果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同时,有必要以项目管理的方式跟踪管控优化措施实施情况,对推进不力人员进行督促和考核,以此推动总体提质增效目标实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8-27 11:42怎言笑。[宁夏网友]IP:1744704728
    这个案例真的很有启发性,提质增效对于各大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更多的公司能够效仿。
    顶41踩0
  2. 2020-04-23 06:21L 。阮[台湾省网友]IP:737285921
    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的提质增效专项行动真是太棒了,大优化带来的效益提升让人印象深刻!
    顶8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下册的作文 关于社会的作文 写荷花的作文 我的外婆作文 猫的作文三年级 滑冰的作文 运动会英语作文 寒假作业作文 惩罚作文 关于青年的作文 成长励志作文 数学作文怎么写 新时代青年作文 作文写人400字 成长主题作文 英语作文100词 龟兔赛跑作文 感谢妈妈作文 传承文化作文 闹作文 作文350字四年级 描写同学的作文 遇见作文800 二年级小学生作文 教养作文 小学生二年级作文 关于父母的作文 心理健康作文 三年级《同步作文》 30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