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曹永亮|“常回家看看”的儿女们

2020-11-25 08:15:01
相关推荐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回家看看”的心情就会越来越强烈:不论离家远近,不论工作忙闲,不论自己“混”得好坏。这是生活在儒家思想滋润过的中华大地上的炎黄子孙,都会有的人之天然常情。仅受“父母在不远游”这种单一传统孝文化的影响,为子女的就该“常回家看看”,何况中华文明还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根植华夏大地几千年的“诸子百家”文化呢?

我在自己的家门口工作,“回家看看”是家常便饭的事,就不值一提了。但我这种距离上的天然便利,却容易促使自己把“常回家看看”搞成一种不自觉的形式。本来是“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越条件,结果却弄成了“聪明反被聪明误”,一定程度上害了自己和父母。

一想起三年前,因为我“看”父亲质量太差,导致父亲意外离我而去的事,我就后悔不已。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说自己肚子疼。我知道父亲平时肠胃不好,以为父亲“老寒病”又犯了,就没高度重视,只是随便找点胃药给父亲吃了。

之后,睡在离父亲身边不远的我就玩自己的手机去了。

过了大约一个半小时,父亲又说自己肚子疼。这时,我靠近父亲观察:只见平时克制力强不肯“叫苦”的父亲满头大汗,一副疼痛难忍的表情。

看到这种情况,我慌了,一边责备父亲:“您怎么不早说?”一边急忙给女儿打电话,叫女儿开车过来拉父亲去医院。

几个小时后,父亲的“肠梗阻”虽然手术了,但医生说:“送医有点晚,情况不好估计!”结果,在医院住了六天,原来“好好”的87岁的父亲最终意外地离我们而去了。

所以,我认为“常回家看看”,绝对不是“走马观花”或者搞“花拳绣腿”,要认真对待才行:“私人个体养老敬老”,又不是弄给记者或别的什么人看的,没必要演戏!

子女对高龄的父母的照顾和关心“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像关心儿童一样关心他们才行。因为处于人生童叟两极阶段的人,生活能力脆弱程度是相似的,他们都需要第三方的“养育”和“赡养”。乳儿和老人如果没有父母和子女的精心照顾呵护,这两类人都是活不成的,这是真理。

父亲走后,我常生活在后悔和自责中,好在我的儿女们常以实际行动提醒和安慰我:我们会尽心尽力地照顾好奶奶和爸妈,尽量减少失误和遗憾!

我家是多子女家庭,现在两个女儿(在本地城里工作)两个儿子(在外地省城工作),都已成家立业。虽然他们都是不同行业的年青普通劳动者,过着“房贷”“车贷”“学困”并重多座大山压迫下的压力生活。但是,他们从没忘记“常回家看看”,他们心存爸妈和奶奶,他们常以微博的财力有限的时间和富足精神找各种理由“常回家看看”,尤其是经常来家“看看”九十多岁的奶奶。

孙辈疼爷爷奶奶,人情伦理正常的社会,本是人之常情,天经地义。但在当今这个“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的社会,不乐观地说,这种情况太不多见了:有很多子女视父母都如同路人,哪还再翻山越岭拐弯抹角地去疼爷爷奶奶?哪有那个闲钱和时间?生活中,有很多孙辈子女,“不会”喊爷爷奶奶,有吧;爷爷奶奶病重病危,在外打工或上大学的孙男或孙女,不回来看望,甚至连电话都不打,也不假吧;爷爷奶奶死了,在外地的孙辈,其父母(主要是母)以孩子工作忙事务多车难坐为由,不让他们回来奔丧,也大有人在吧!

在我们家,带奶奶洗澡,给奶奶梳头,几乎是我两个女儿的专利。论说,这种活该我妹妹和我妻子做,但由于妹妹也在城里打拼,做生意忙得很,妻子作为“儿媳妇”只是偶尔象征性地做做,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做不到位。因此,对母亲这方面的生活照顾,两个女儿就“越俎代庖”了(妹妹是只要有时间就回来照顾老母亲的)。

给奶奶添置服饰,是两个孙女一年四季重复考虑的事。每年的“母亲节”,女儿给妈妈买礼物时,她们同时自己又增设了一个“奶奶节”。弄得我母亲见人就炫耀说:“我有三个闺女”(其实,母亲就我妹妹一个闺女)。

两个儿子,他们身在外,心经常挂念家里:爸,一定要照顾好奶奶,及时让奶奶加衣服减衣服,及时让奶奶把风扇关上,一天三顿饭要及时吃,有病及时去医院,不能疼钱,要从爷爷身上吸取教训!

儿子这种“隔代教育”,常常使我产生“失职”感,倍感敬老压力,但却能进一步提醒促使我耐心细致地照顾好老母亲。

上段时间,母亲咳嗽不止,我带母亲到县医院住了几天。妹妹及女儿离医院近,她们每天陪护在母亲身边,加上我若即若离地照顾,应该说对母亲的照顾就可以了。可是,两个儿子还认为不够好:他们俩协商排好了“轮值表”,非要来医院看看不行。

用大儿子的话说:我们必须回去,奶奶93岁了,朝不保夕。生病了,我们不能让她寂寞。回去才有现场感,视频那都是“假”的。

去年春节,儿子媳妇一起来家过年。饭桌上,我们一家人一起讨论了“现代化”的孝道问题。

席间,我主持会议,站在“东道主”的角度,我首先发言:

现在是“人口流动”大的“经济压力”社会,子女工作生活压力都大,过节及孝道等这些礼俗就不必过于拘泥传统了,不能死板刻意,要因人因事而异,要灵活处理,你们要兼顾处理好“父母与岳父母”两个家庭的过节问题。

儿女们认可我的意见,但同时,也有他们的补充认识:

我们必须“常回家看看”,亲人都在,这是多么温馨和谐亲密的天伦之乐;如果有一天,“家”只剩下几间老房子.几棵树和一个大院子,家乡变成了故乡,还回家“看”什么呢?

儿子们工作的城市,离家有七八百里路,虽然他们参加工作的时间都不长,经济都很紧张。但是,他们每年要么利用几个长一点的法定假期,要么利用平时周末,要么利用出差缝隙,至少得回家四五趟。其实,回到家也没什么大事:就是一大家人坐在一起吃吃她妈妈用自己种的菜做的“土”家常饭(有几次,出于对儿子及儿媳妇一同回家高兴考虑,我“讨好”地提议一家人到饭店吃饭,可是儿媳妇们坚决不同意:爸,饭店是公共场合,我们是来“家”的。这样,我想“洋气”点的想法只好作罢);就是大声陪耳聋的奶奶说说话;就是到田野看看一望无际的麦苗或生长茂盛的玉米;就是到门口的汴河堰上看看盛开的桃花……

“常回家看看”,是每个到一定年龄阶段有“团圆”思想人的美丽“恋旧”愿望,也是年龄参差不齐的亲人之间存在时间交集时的一种动态纪念。在外工作的人员,远离家乡的“游子”,就是每年没有意外情况发生,都按计划真正落实“回家看看”,苦短几十年的人生,又能“看”亲人几次呢?

觉不着,“看亲人”就变成“看土坟”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心愿400字作文 青春梦想作文600字 开学了的作文怎么写 爱国情怀作文800字 女生被打屁股的作文 消防安全在身边作文 我开学了作文300字 感悟类作文600字初中 奋斗青春励志作文800字 窗外作文600字初二 春雨作文400字左右 高中语文作文多少分 爱国作文300字左右 我理想的职业 英语作文 我学会了350字作文 生活的启示600字作文 我学会了作文350字 让道德之花绽放作文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作文 奇妙的想象作文200字 生活需要友情作文600字 介绍自己的家英语作文 美丽的瞬间600字作文 家乡美食作文300字 感恩母亲作文800高中 幸福作文唯美开头结尾 读懂为话题的作文 包粽子的方法作文 被男友打屁股作文 一封书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