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真实四行仓库保卫战:“八百壮士”只有四百人

2020-11-25 10:40:01
相关推荐

最近,电影《八佰》在各大影院热映。该片讲述了“八百壮士”——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这个故事取材于淞沪会战期间发生的真实事件。许多人看过电影后,都被“八百壮士”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所折服,进而对“四行仓库保卫战”产生了兴趣,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争?在淞沪会战乃至整个抗日战局中又处于何种地位?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穿越回83年前的上海,从弥漫的硝烟中寻找答案。

留下来有可能死亡

自从日本人在平津得手之后,便把目光投向了上海。

为了占领这座中国最为繁华的城市,日本人在1937年8月13日发动了“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由此拉开序幕。

在战争初期,日本人公然叫嚣,要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在这些侵略者眼中,中国军队的战斗力根本不值一提,在战场上就是“送人头”的,不然怎会让日军在济南任意屠杀百姓,怎会迅速丢掉东三省大片土地?

但战争的发展,狠狠抽了侵略者一记耳光。

在张治中的指挥下,中国军队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战斗力。日军虽然凭借装备和武器优势,将中国军队的进攻一一挡回,但是中国军队前仆后继、悍不畏死的英勇顽强抗战,也给向以战无不胜自诩的“皇军”重大杀伤,日军进展并无多少。为了尽快结束上海战事,不使“三个月灭亡中国”成为空话和笑柄,日本统帅部不得不多次增兵。

而在另一个战场上,中日两国也在博弈。

在淞沪会战期间,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防疫隔离演说”,称要对侵略者进行“防疫隔离”。美国的态度给了蒋介石希望,他希望能在接下来召开的“九国公约”签字国会议上,借助罗斯福之力,把日本这个“瘟疫”隔离出去。此时,鉴于淞沪会战的形势渐渐不利于中国,蒋介石决定将主力部队逐步撤出的同时,留下一支部队继续留在闸北抗战,向居住在苏州河对岸的租界洋人特别是美国人证明,上海仍在中国人手中,以便在谈判桌上增加砝码。

执行这个命令的是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顾祝同,他找来了88师师长孙元良,希望他的部队能够守卫闸北。

孙元良思索后建议说,留在闸北,肯定是要牺牲的,兵力多也是牺牲,兵力少也是牺牲,与其把一个师白白牺牲掉,不如选拔一支精锐部队,守住一个点,这样既可以减少牺牲,也容易打出漂亮战役引起国际注意。顾祝同同意了孙元良的想法。

回到部队之后,孙元良本想留下一个团,但是考虑再三,决定留下一个加强营,对外声称八百人,即“八百壮士”,但实际上只有一半,也就是四百人。

这个加强营的指挥者,便是524团副团长谢晋元。

谢晋元,广东蕉岭人,黄埔四期毕业。孙元良在全师撤退时,找到了谢晋元,两人足足有二十分钟没有说话,因为孙元良明白,留下就有可能死亡,他实在不知道该如何开口。看着师长,谢晋元也没多说什么,作为黄埔学生,面对眼下的局势,他不能也不会拒绝。

10月27日深夜,谢晋元率部从上海北站进驻四行仓库。一到地方,他便立即在仓库内建筑工事,并把所有门窗全部封闭,堆满沙包麻袋,做好和日军殊死搏斗的准备。

硝烟中的悲壮

笔者小时候读历史书,最感兴趣的便是明清易代那段历史。别的不论,单说阎应元,区区江阴典吏,面对清军二十四万军队的围攻,以六万人独守江阴八十一天,连折清军三王十八将,为大明留住三百里江山。如此军事才能,不得不让人佩服。

而谢晋元,就如同当年的阎典吏一样,以自己的智慧,率领“八百壮士”连挡日军多次进攻。

大部队撤退之后,四行仓库外围还有一处钢筋混凝土掩体。谢晋元料定日本人会利用这个掩体,便在其中藏了许多手榴弹,外加一颗大号的迫击炮弹。后来,日本军队果真钻了进去,守军从外面把连着手榴弹的绳索一拉,手榴弹连着迫击炮弹,一起爆炸,随即一屋子日军全部上了西天。

等到日军正式围攻四行仓库时,谢晋元更是频频设计,打击敌人。比如四行仓库有一面没有窗户,钢筋水泥的墙壁上又很难凿出枪眼,谢晋元就故意引日军利用平射炮进攻。要知道,四行仓库是银行造的楼,几颗炮弹对它来说危害不大,但是待平射炮轰炸之后,四行仓库的墙壁上出现了很多“枪眼”,守军既可以向外射击,又能向下扔手榴弹,打得日军狼狈不堪。

谢晋元的战术十分奏效。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日军接连向四行仓库发动七次进攻,但均无功而返。

无奈之下,日军只得夜袭。即便如此,日本人也没有占到什么便宜。谢晋元命令守军晚上不得开灯,以避免暴露。若发现日军发动夜袭,要用信号弹进行射击,一旦发现目标,轻重机枪、手榴弹便一起上。后来谢晋元还把仓库里面的棉花翻了出来,搓成了捻子,浸上煤油,点着之后往地面一扔,即便日军能侥幸逃过子弹,也会被火烧死。

就在谢晋元和日军鏖战时,苏州河对岸的公共租界内,无数双眼睛也在关注着这场战争。他们看到,一个中国士兵浑身裹满手榴弹,突然从仓库顶上一跃而下,跳入日军之中,轰然一声,与敌人同归于尽。

目睹这场战役的,不仅有洋人,还有许多来公共租界避难的中国老百姓,看着中国军队的英武,大家不由得热泪盈眶。

10月28日夜,一名叫杨慧敏的女童子军,冒险进入了四行仓库,把一面浸透着汗水的国旗送到了谢晋元面前。谢晋元的眼眶湿润了,守护国家尊严、维护民族独立,是支撑他和战士们战斗的动力。

四行仓库没有旗杆,谢晋元让人找来了两根竹竿。没有华丽的奏乐,没有隆重的仪式,只有日军的嚎叫,还有不时射来的冷枪。此时东方已现鱼肚白,在曙光微茫中,谢晋元和“八百壮士”庄重地举起了手,向国旗敬礼。

猛虎被缚永不低头

10月30日,“八百壮士”守卫四行仓库的第四天,日军派人来到了租界工部局,声称要调集重炮和重机枪,对四行仓库发动一次总攻。

之所以要发布这个通牒,是因为在连续几天的仓库争夺战中,日军可谓吃尽了苦头。光仓库周围被打死的日军就有两百多,而“八百壮士”只有三十多人伤亡。时间一长,日本人受不了了,发通牒就是告诉西洋人,他们要硬来了,不管什么国际法了。

工部局接到通牒之后,自然非常害怕。要知道,四行仓库通往公共租界的路上,有个巨大的煤气桶,要是日军不顾一切乱打一气,万一打到这个煤气桶上,引起了爆炸,整个上海就有可能遭殃。

于是,各国使节都拿着照会前来说情,要求中国政府尽快安排四行仓库的守军撤离。而这正是蒋介石的目的,现在全世界基本上都知道上海有个四行仓库了,也没有必要让谢晋元死守了。

不过,谢晋元却拒绝了撤离。他才打了四天,弹药消耗不过十分之一,吃的喝的足以支撑三年,更为关键的是,“八百壮士”都有杀敌报国的决心,此时不和日本人决一死战,更待何时?他明确告诉上司,不会为了保命而逃去租界,要和日本人战斗到底。

眼见日军发起总攻的时间即将到来,负责联络的宋子文再次找到谢晋元,称他是个军人,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现在必须马上撤退。

宋子文搬出了军令,谢晋元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同意撤退。10月31日零时,“八百壮士”全部撤出四行仓库。在此期间,日军企图半路截击,但英租界的指挥官命令手下,在“八百壮士”撤退时,用重机枪进行保护。

英雄,无论在何地,都会让人肃然起敬。

日军在“八百壮士”撤离之后,占领了四行仓库,随即他们警告工部局,要求把谢晋元所部引渡给他们,否则将会对公共租界进行炮击。工部局并没有答应日本人的条件,不过,他们仍然收缴了“八百壮士”的武器,将他们羁押了起来。

不是俘虏,却无形中成为了俘虏,谢晋元悲愤交加,他虽然又饿又累,但是始终不肯吃工部局提供的点心。从此,“八百壮士”失去了自由,成为了真正的孤军。

即便如此,也没有让“八百壮士”低下自己的头颅,在没有国旗的情况下,他们在牢笼中天天“升旗”。每天早上,由谢晋元带头,向空中敬礼,敬礼完毕,大家肃立唱国歌。

谢晋元他们不知道自己将会关押多久,但他知道,只要中国不亡,他们迟早有一天会回到战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外边传来的消息越来越不好,南京失守了,蒋介石跑到了重庆,胜利和反攻似乎已经飘渺无期。尽管如此,谢晋元仍每天唱诵国歌,他坚信迟早会打回来的。

可惜的是,谢晋元没有等到这一天。1941年4月24日晨5时,谢晋元按例率官兵早操,当时有上等兵郝鼎诚、龙耀亮、张文清、张国顺等4人迟到,谢晋元即询问其原因。谁知他们早已被汪精卫收买当了汉奸,突然取出预先带进营内的匕首及铁镐等凶器,蜂拥而上,猛刺谢胸部及左太阳穴。谢多处重伤,流血不止,至6时许悲壮长逝,年仅37岁。团副上官志标见状上前捉拿凶手时,亦被刺成重伤。

上海各界人士闻讯,深为震悼,前往吊唁者达30万人,“途为之塞”。5月8日,中国政府下令追赠谢晋元为陆军步兵少将衔。

至于剩下的人,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日军于1941年12月闯入孤军营,并将他们送往各地,百般残害,强迫其挖掘防御工事。直到抗战胜利,幸存者才恢复自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春节的作文200字 作文我学会了什么300字 我好想快快长大作文 写雪景的作文300字 命题作文是什么意思 围绕春节写一篇作文 感谢妈妈的作文400字 家乡的春节作文400字 父母之爱作文400字 走亲戚作文600字 七年级优秀作文600字 带着什么出发作文 优美作文600字初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作文 高考作文要求多少字 给女朋友道歉的小作文 团圆饭作文600字 关于坚持的作文800字 学期计划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老师英语作文 相信自己作文600字 以春节为话题的作文 面对挫折作文600字 作文一件难忘的事300字 我心中的桃花源作文 开学前的准备作文 寄情于物的作文 打屁股机作文 myholiday英语作文 关于放鞭炮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