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陕西澄城刘卓村脱贫愿望:让传承四百年“爷爷的面”走向全国

2020-11-25 10:40:01
相关推荐

一个拥有2000余年历史的村落,传承了近400年的手工挂面技艺,正面临失传风险。

在陕西渭南市澄城县城北10公里的刘卓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卓手工挂面技艺”,在村里原是家家户户都会的一门看家手艺。

刘卓手工挂面技艺第四代传承人张鹏翔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刘卓手工挂面始于明末清初时期,经16道工序10余小时,全程手工制作而成。挂面中有细小空心,口感柔软劲道。

半个世纪以来,青壮年多去外面打工挣钱,村里仅剩下6户人家还在依靠这手艺谋生,步履维艰。

在村党支部书记张孝仓看来,村里要摆脱“穷帽子”还得靠老祖宗传下来的这门挂面手艺。他曾经做过一次尝试,贷款带着村民办手工挂面厂,结果因资金短缺失败告终。

前不久,刘卓手工挂面被东方卫视一档精准扶贫公益节目选中,将被打造成刘卓村的品牌“爷爷的面”进行推广。

节目将于2月28日开播,张孝仓、村主任翟任俊和传承人张鹏翔受邀参加开播发布会。

这让当了22年村干部的张孝仓再次看到希望。他正谋划着重启村里的手工挂面厂,将年产量10吨提高到100吨,让“爷爷的面”走向全国市场。

挂面手艺

刘卓村手工挂面远近闻名,却面临手艺失传和销路绕不出县城的窘境。

24日午后,张鹏翔家朱红色铁门敞开着,门口立着一块半圆形招牌,写着“鹏翔手工挂面”。院中晒着一架挂面,挂面洁白细如丝、长2米有余,已差不多晾干。

刘卓村位于渭南市澄城县西北10公里处,据记载,该村始建于西汉汉武帝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已有2000余年历史。现有439户1563余人,其中65户208人为贫困户。村里多平原旱地,水资源匮乏,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

张鹏翔记得,他所会的手工挂面手艺,是他太爷爷传给了爷爷,爷爷传给父亲,父亲再传给他,已经传了四代人。

刘卓村党支部书记张孝仓告诉澎湃新闻,据考证,刘卓手工挂面始于明末清初,已有400年历史,经世代相传至今。

相传,光绪三年,刘卓村人就已走出去,在今大荔县、西安市一带制作销售手工挂面,并占据了相当市场。地方上曾有口头禅,“澄城刘卓挂面的,摆在两街好看的”。

张孝仓说,百年前,澄城县还为刘卓人在正街划拨过专门的挂面市场。1978年,刘卓人曾受岐山县邀请,到岐山传授挂面手艺,其中就有张鹏翔的父亲张六金。

上个世纪80年代,刘卓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挂面。遗憾的是,延宕至今仅剩下6户还在坚持做手工挂面。张鹏翔是其中一户。

在张鹏翔家制作挂面的面坊里,上面杆子、铺面桩、上面架子等一些自打他记事就有的家什,早被岁月打磨的光滑锃亮甚至有些包了浆,已不知传了几代人。

那杆挂着秤砣的杆秤,刻度处被绳子磨出深深的几道刻痕。

“这些东西都在百年以上历史了。”张鹏翔笑着说。

平日里,张鹏翔和妻子赵玲珍傍晚开始和面,再将和好的面放在大案板上,用一根双手才能握住的粗面杠子反复翻压,至面团柔软光滑,表皮白细为止。

“习面(将面放置一段时间)、切条、搓条、滚条,把面在案板上滚成粗细均匀的圆条,”张鹏翔介绍,然后再把搓好的圆条每隔半小时拉长一次,最后达到直径0.8厘米的成型拉条,将拉条盘入陶盆中,再习面8-9个小时。

第二天凌晨4点钟起床,将习好的面交叉上面杆,再习面,每隔1小时扯拉一次防止粘结,最后才能上晾面架通风晾晒。

24日下午,赵玲珍煮了一碗面让澎湃新闻记者品尝,挂面入沸水时即软,略煮几分钟就像粉丝一般剔透发亮;入口软滑而不失劲道,味美可口。

“这是空心面,每根面里都有很小的气孔。”张鹏翔端来一碗清水,拿起一根细细的挂面,一头伸入水中,在另一头吹气,水中顿时冒起了小气泡。

“承祖继业”

“承祖继业,一等人忠臣孝子,一件事读书种田”。

经太爷爷、爷爷、父亲代代相传的这句祖训,张鹏翔一直铭记在心。“我做挂面其实就是尽孝,不能在我们这一代失传,那就对不起老祖宗了。”

张鹏翔从小跟父亲做挂面、打帮手,学得挂面手艺。早年,父亲母亲撑着一大家子人,在家继续挂面为生,张鹏翔开着解放牌货车拉过煤,贩过苹果,去过河南、四川、山东很多地方。

后来,生意没做起来,自己又因突发疾病双耳失聪。

2010年,父亲张六金过世,临终前一席话,让张鹏翔坚定了让刘卓手工挂面手艺传承下去的决心。

谈及父亲,张鹏翔数度哽咽。“父亲给我说,‘你不用出门了,把你的两个儿子管好,把你母亲养好’。他就是靠挂面养活了十几口家庭。”“他说,要把挂面做好,维持下去,才能维持好生活。”

张鹏翔的母亲杨巧线今年已81岁高龄,她回忆,丈夫张六金是行医出生,早年游走行医,家中生活拮据。那时候,家里11口人,张六金不仅要照顾父亲、兄弟、妹妹,还要养活自己的5个孩子和哥哥的2个孩子。

行医多年后,张六金最终选择“承祖继业”,回家做手工挂面,每次赶60公里路,到大荔县去卖挂面,把孩子拉扯大。

从父亲和母亲的人生中,传递给张鹏翔的首先是“孝”,然后就是做挂面的精髓。

民以食为天,张六金常给儿子张鹏翔叮嘱的就是做面要用真心和诚心,“把咱祖传做面的口碑做出去”,才能做出好的挂面。

“做这种挂面,主要有哪些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从头到尾都要注意。”张鹏翔坚定地说,不管是选麦、磨面,还是和面、挂面,都要“真心地做、诚心地做、用心地做,我们要用传承的精神在做让人吃了放心的手工空心挂面”。

现在张鹏翔依靠家庭式作坊制作挂面,在澄城县已小有名声。每天制作50斤挂面,一年做100多天6000来斤,销路从来不愁,顾客大多都是慕名登门购买。

一斤7元,一年下来能挣2.6万元,他们成了村里依靠手工挂面脱贫致富的几户人家之一。

但在同是刘卓手工挂面传承谱系一员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孝仓看来,让刘卓手工挂面家喻户晓,走出澄城县,才能带动村里更多贫困户脱贫。

刘卓村曾做过一次尝试,创品牌、印包装、办工厂制作手工挂面,但挂面厂只存在了三个月就夭折了。

重建挂面厂

在刘卓村村委会隔壁,张孝仓曾经从银行贷款、举债70万元开办的刘卓手工挂面厂坐落在那里。

厂区紧闭的滑动门LED屏幕上至今还滚动显示着“刘卓村手工挂面厂欢迎您”字样,里面一片寂静。

张孝仓在刘卓村当了10年村委会主任,后来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2年至今。他介绍,目前刘卓村制作的手工挂面只有6家,年产量10吨左右,“这么多年,我一直想把我们村的挂面做起来”。

2011年,刘卓村召开了一次村民大会征求意见,准备开办村企制作手工挂面。意见得到村里110户群众支持。

张孝仓从银行贷款50万元,又借了些钱,修建了厂房,置办了设备,召集了村里的劳动力集中培训,厂子很快就办了起来。

挂面厂聘请了村里远大养殖公司总经理张万灵担任厂长,张鹏翔的哥哥张鹏飞担任技术厂长。

但世事难料,张万灵因当年养殖场亏损生了病,张鹏飞罹患肺癌突然过世,刚刚开办了三个月的手工挂面厂还未及正式投产就因资金链断裂而关了门。

张孝仓回忆,当年包装印了,也生产了,生产的挂面销路也很好,但没有资金周转。为此,他也背上了70万元债务,现在靠自己的养猪场一点点还债,才还了十几万。

东方卫视易居乐农《我们在行动》精准扶贫公益节目摄制组来到刘卓村,让张孝仓再次看到了重建挂面厂的希望。

24日,东方卫视知名主持人、易居乐农《我们在行动》节目主持人兼制作人陈蓉告诉澎湃新闻,现在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阶段,作为媒体担当也应该行动起来。

一次机缘巧合,陈蓉从易居中国董事局主席周忻处得知下乡选品、产业扶贫的创意。制作这档公益精准扶贫节目,通过研发设计包装,再进行宣传,可以让一些贫困地区优质农产品品牌化、标准化,找到更好的市场,将资源转化为财源,实现脱贫致富。

经过反复寻找筛选,陈蓉带领团队先期从陕西和云南两省选取了两个贫困村的两个产品,第一个就是刘卓村的手工挂面,另一个是云南新平县马鹿寨村的高原沃柑。

这一次,陈蓉带领中国知名媒体人孙冕,著名企业家冯仑、陕西籍演员凌潇肃加盟到助农团队。在刘卓村与村民们同吃同住,最终锁定了刘卓村手工挂面,准备将口感独特的手工挂面打造成刘卓村的品牌“爷爷的面”,推广到全国。

同时,节目组还邀请到陕西国画院花鸟画院执行院长蔡小枫亲自操刀,免费为农产品包装设计作画,并且连夜联系印刷厂下单制作包装。

在1月份节目组开展的村头订货会上,来自城市社区的居民代表和公益人士,现场一共订下20吨刘卓挂面——这相当于刘卓村一年多的产量。陈蓉说,这笔收入,正好可以作为刘卓村发展手工挂面的启动资金。

张孝仓说,下一步,他准备重新把挂面厂办起来,让65户贫困户至少有50户参与做手工挂面,剩下的十几户也到手工挂面厂上班,村里就都可以依靠这传承百年的手工挂面脱贫致富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暑假里一件事作文 龙舟节的英语作文 作文母亲的爱600字 中学600字作文 二年级作文小动物100字 万能作文开头排比句 这就是幸福作文 碰碰车作文 祖国在我心中作文300 什么的汉字作文 人景合一的作文 相反作文 传统节日200字作文 关于努力的作文800字 日记大赛作文 作文万金油 小学生筑梦作文 苏州评弹作文 写景状物作文800字 励志作文800字 外公去世作文 反对校园欺凌作文 五年级上六单元作文 初二通讯作文 我的小书屋作文 校园新事作文 保护环境作文四百字 黄角树的作文 李密作文素材 我发现了什么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