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全国出亮点!《中国教育报》推介我县教育经验

2020-11-25 20:30:01
相关推荐

9月24日,《中国教育报》以《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介绍了唐山市加强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做法,其中重点介绍了我县开展劳动教育的新经验和新做法,这是我县大力实施“123381”工程的又一硕果。现将原文转载,以飨读者。

引导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中国教育报》记者 周洪松

阳光照耀着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古河乡阁楼坨幼儿园。早晨7点40分,几名幼儿正在院内的种植区角,给他们亲手种下的“蔬菜宝宝”浇水。菠菜、油菜、韭菜都伸展着碧绿的叶芽,在清晨焕发出勃勃生机。

“从小学会劳动,不仅让孩子增强动手实践能力,学到生存本领和技能,还会让孩子们在学习和体验过程中逐渐懂得生活意义,产生根植乡土、热爱家乡的情怀,获得精神的成长。”乐亭县教育局局长张永涛说。

多年来,河北省唐山市将劳动教育作为广大中小学生、幼儿园孩子的必修课程,通过“场地、课时、教师、教材、教学计划”五落实,建设劳动实践基地、规定课时、编写校本教材,不断夯实劳动教育基础,提高劳动教育教学质量与管理水平,收到良好成效。

劳动教育成为学校必修课

“恩格斯曾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因此,开展劳动教育是我们应然也是必然要做好的选择。”在唐山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看来,劳动教育是让孩子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培养热爱劳动习惯和艰苦奋斗精神的重要渠道。

早在2008年,唐山市就出台文件,将深化劳动教育教学管理,纳入全市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在这份文件里,唐山市强调提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市教育局明确规定,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开设劳动与技术课程。三至六年级每周保证1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保证1.5课时。各学校应根据劳动教育实践场所建设条件和教学需要选编劳动教育教材,制定完善的劳动教育教学教案。

乐亭县乐亭镇育才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2006年建校之初就预留了1.5亩劳动基地。如今,劳动教育已经成为该校教育事业发展特色品牌。该校专门成立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小组,分种植篇、授课篇、生长篇和收获篇四个系列,确立课程目标和实施方案,自编了多套基于当地实际的校本教材。

“我校开设的‘我是小小种植能手’‘葡萄的栽培’‘葫芦烫画艺术’等校本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认可,已成为学校品牌课。”育才小学教导主任安树凤高兴地说。

据了解,唐山市城乡学校基本上都达到了“场地、课时、教师、教材、教学计划”五落实的要求,普遍加强了劳动教育教学业务培训,全市有915所学校编写了较高水平的劳动教育校本教材,保证了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

据不完全统计,仅2018年,唐山市城乡中小学幼儿园依托劳动基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超过6万节课时,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教育活动超过160万人次。

“田园”搬进校园

劳动实践基地是各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依托。自2005年始,唐山市就设立专项资金,每年下拨20万元专款,支持中小学幼儿园劳动基地重点项目建设;并制定专项资金使用规定和检查验收办法,要求各县区教育局和学校落实配套资金。

“市政府把中小学幼儿园劳动基地建设纳入了对各县(市)、区教育工作年度督导评估体系。市教育局也将每学期的学校劳动基地建设检查结果,作为评先依据之一。我们真是不敢怠慢。”遵化市教育局局长周旋如是说。

据唐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全市每年投入中小学幼儿园劳动基地建设和校园绿化资金平均达到3000万元。劳动基地建设在全市城乡中小学幼儿园遍地开花,劳动基地已成为校园亮丽一景。

遵化市小厂中心小学校长高建军是当地公认的聪明人、有心人,把本校校园规划、绿化及劳动基地建设等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层次分明。“学校占地56亩,其中有栗蘑种植基地10亩、学农基地3亩,还有总面积5000平方米的蔬菜园、果园、花池。这些,都成了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乐园。”高建军说。

渤海之滨曹妃甸区第六农场中心小学早在2006年就对教室间几块空地自发开垦,分别种上红薯、大豆、玉米以及大白菜等农作物、蔬菜,形成劳动基地雏形。2014年,该校又在拆除危房留下的废墟上,投入5万元建成占地300平方米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每年到果实成熟后到棚里采摘自己的劳动果实,成了孩子们节日般的期盼!”校长孙永福提起学校劳动基地建设如数家珍。

千年古县乐亭共有农村中小学、幼儿园120所,校园中的空闲地块均被开发成了劳动实践基地,劳动教育普及率达到了100%。

劳动教育的魅力

“耕耘美丽田园,生命与乡土根脉相连。劳动让孩子们遇到了更好的自己。”刘绍辉说。

在乐亭县马头营小学校园北面,一派丰收图景。桃儿、杏儿、海棠等果树已挂满果实,刚刚浇灌过的香菜、水萝卜和小白菜在阳光下水灵灵、绿油油。

“这就是我们的‘开心农场’,我们都特别爱来这里下地干活儿!”六(二)班劳动委员陈希开心地说。

经常劳动会不会耽误孩子们的学习?校长贾晨光拿出孩子们一摞作品:在观察日记中,飞扬的文采洋溢着小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的感悟;在绘画创作中,细腻的线条张扬着美好的乡土情怀。“在数学课上,老师还用讲什么株距?孩子们在实践中早就明白了!”贾晨光说道。

“真感谢学校的劳动教育,现在孩子自理能力强了,也知道粮食来之不易,吃饭一粒米也不剩。”一位五年级学生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成长变化十分欣慰。

一直以来,让学生最头疼的就是写作文,让老师“冒火的”就是批改作文。这些事,在劳动教育开展之后,有了变化。

孩子们有了亲身体验,文思自笔底流出,文章十分生动、真实。遵化市中美USP西下营小学的一个孩子在作文里写道:“今天,我们在百蔬园里翻地。准备种菜。重重的铁镐把我的手都磨破了,好辛苦啊!我想,我只是劳动了一小会儿,就把我累坏了。爸爸妈妈每天都是这样辛苦啊。平常我还总是惹他们生气,真是不懂事。”

小小年纪的孩子通过学校教育,开始思考自己的生活、开始有对家长的理解,尤其是开始对亲人、社会产生感恩之情。

在唐山,随着劳动教育的深入实施,学生正在实现新的拓展,“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下册的作文 关于社会的作文 写荷花的作文 我的外婆作文 猫的作文三年级 滑冰的作文 运动会英语作文 寒假作业作文 惩罚作文 关于青年的作文 成长励志作文 数学作文怎么写 新时代青年作文 作文写人400字 成长主题作文 英语作文100词 龟兔赛跑作文 感谢妈妈作文 传承文化作文 闹作文 作文350字四年级 描写同学的作文 遇见作文800 二年级小学生作文 教养作文 小学生二年级作文 关于父母的作文 心理健康作文 三年级《同步作文》 30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