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老舍先生的文艺抗战

2020-11-25 23:55:01
相关推荐

作者 洪德斌

1938年8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以下简称“文协”)总部由武汉迁址重庆,老舍先生随之抵达重庆,担任“文协”总务部长,负责协会的日常工作,直至1946年3月应邀赴美讲学,其间在重庆工作、生活了八年,不仅为抗战文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还创作了大量抗战文艺作品,尤其是完成了长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两部《偷生》和《惶惑》,树立了他“创作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发展抗战文艺

抗战时期,重庆条件十分艰苦,老舍先生先后住在青年会、南温泉、白象街88号《新蜀报》报社,直到1943年夏天,搬到北碚蔡锷路24号(今天生新村61号)的房子里,才算有了一个“安定”的家。

他在重庆的生活可以用“贫病交加”形容,长期营养不足,让他患上了严重的贫血,时常头晕。但是尽管如此,他还在为发展抗战文艺运动四处奔走。他首先开办了以“文章入伍,文章下乡”为宗旨的“通俗文艺讲习班”,培养抗日宣传文艺骨干,他亲自讲授“通俗文艺的技巧”课程。在连续几年的鲁迅先生逝世纪念日,他先后组织几次“鲁迅先生逝世纪念会”。他还为国内外多位革命作家、进步作家如郭沫若、茅盾、洪深、张恨水、高尔基、普希金等举办纪念会,宣传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文学,弘扬反抗和战斗精神。

1939年5月,老舍筹划了“文协”在重庆的抗日活动,组织赴抗日前线进行劳军的慰问团。6月28日,老舍亲自率领北路慰问团,由重庆出发,行程两万里,所到之处,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抗日激情。在延安,各界人士给予热烈欢迎,毛泽东同志亲致欢迎词。老舍参观了革命根据地,感触颇深。他后来感叹说:“真是大开眼界,也大开心窍呀!” 慰问活动由夏至冬,整整走了五个多月, 12月9日返回重庆。抗战胜利后,老舍在回忆性散文《八方风雨》中记录了慰问路上的辛苦,写了他多次遇险的经历,差点被洪水冲走,差点被炸死。他还创作了长诗《剑北篇》,记录慰问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该诗是一首全民抗战的动人画卷和激情颂歌,在形式上有所创新,被朱自清誉为抗战诗坛的代表作之一。

创作抗战作品

抗战时期,老舍创作了大量抗战文艺作品,为抗战文艺运动的发展,为重庆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为了抗战需要,老舍拿起了话剧“武器”,开始创作话剧,并获得重大成功。1939年4月下旬至5月4日,老舍为给“文协”筹款,写出了他的第一部抗战话剧《残雾》。这部四幕话剧揭露与鞭挞了大后方的贪官污吏勾结汉奸,大发国难财的卑劣行径。1940年1月,老舍与宋之的合写了四幕话剧《国家至上》,讲述了回汉两族同胞团结抗日的故事。同年6月至8月,老舍应军界朋友之约创作完成了话剧《张自忠》,描写了张自忠将军坚持抗敌、以身殉国的英雄事迹。

此外,他还创作了话剧《面子问题》《归去来兮》《王老虎》(与萧亦五、赵清阁合作)、《桃李春风》(与赵清阁合作)等精品。这一时期的话剧创作,为他建国后创作出中国话剧的不朽之作《茶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43年11月,胡絜青给老舍讲述了北平沦陷情况和北平人民的痛苦生活,老舍根据这些真实的材料,于1944年1月开始创作长篇小说《四世同堂》。小说以北平为背景,全景式地展示了北京古都在异族暴虐统治下的社会效应,是老舍创作道路上的顶峰之作。

老舍创作《四世同堂》的条件是异常艰苦的,当时没有好的纸张,只有不能写钢笔字的土纸,老舍就用小楷的毛笔字创作。那时,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缺乏药品和营养品,可就是拖着病体,他依然每天笔耕不辍。他在重庆写完了前两部《惶惑》和《偷生》,第三部《饥荒》于1948年在美国写完。

老舍说,这部小说是送给“抗战文学的一个较大的纪念品”,“就我个人而言,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部小说,因为它是我从事写作以来最长的、可能也是最好的一本书。”《四世同堂》面世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受到全世界的赞扬,成为中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传世名著。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一路阳光一路情作文 在告别中成长 作文 关于体育精神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 作文 我的家庭英语作文初一 节约粮食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天空作文 作文过年趣事 关于舞龙的作文 看灯会的作文 我的生活方式英语作文 描写家乡风俗的作文 旅游作文500字左右 感恩父母300字作文 成长作文300字左右 写冬天的作文600字 书香伴成长作文 七年级上册优秀作文 国庆节作文六百字 我和学校的故事作文 作文成长的滋味 20年后的学校作文 小学生升国旗作文 在读书中成长作文 书信格式的作文怎么写 好人好事作文500字 我有一个梦想 英语作文 快乐时光作文400字 关于爱国情怀的作文 中秋节见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