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郑伯克段于鄢》 那些老师没讲过的知识

2020-11-26 02:10:01
相关推荐

从今天开始,我将会和大家共同学习《古文观止》。

《郑伯克段于鄢》选自《左传》。《左传》全名叫做《春秋左氏传》,是春秋时期鲁国太史左丘明所作,左丘是其姓。一般认为《左传》是解释孔子《春秋》的经书,因为孔子写的《春秋》惜墨如金,十分简略,比如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春秋》只记载了“夏五月,郑伯克段于鄢”,对于整个事情的详细经过,并没有描述,因而后来就出现了一些解释并补充《春秋》的书,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这三本书被后世并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的历史。这段时间大致上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春秋相当。

《古文观止》基本是以历史年代进行文章排序,《郑伯克段于鄢》是《古文观止》中的第一篇。这篇文章我们高中时都学过,也比较好理解,且知名度颇高,因而不在此添加原文翻译,只讲一些我个人的心得和体会。

如果你需要原文,请自行网上搜索。

文章将以注解的形式进行讲解,但不会注解全部,只会讲一些我们在平时阅读与翻译中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东周列国》中郑庄公的形象

郑伯克段于鄢1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2,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3,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4。它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5。祭仲曰:“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厚将崩。”

大叔完聚6,缮甲兵,具卒乘,将袭7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8。

遂寘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矣,未尝君之羹9,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繄我独无!”颍考叔曰:“敢问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姜出而赋:“大隧之外,其乐也洩洩。”遂为母子如初10。

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爱其母,施及庄公。《诗》曰:‘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其是之谓乎!”

1.关于标题的几点说明①“郑伯”指郑庄公,但为什么又叫郑伯呢?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郑国是伯爵,按照爵位,应称为“郑伯”;但是春秋时期已经不像西周时候爵位划分那么明显,国君称公是非常普遍的事,比如齐桓公、晋文公、鲁隐公,所以所以文中的郑伯,又被称为郑庄公,庄是他去世后的谥号。

②“克”的意思,《左传》上说“大崩曰败绩,得俊曰克”,“得俊”是说打仗的时候,俘虏了对方的大将,获得了对方的俊杰,叫做克,简单来说,就是战胜。

③段,指共叔段,不过其本名不叫共叔段,郑国是姬姓诸侯国,国君都姓姬,所以共叔段可能叫姬段或者姬叔段,叔就是伯、仲、叔、季的叔,因为他是郑武公的第三个儿子,(郑庄公排行老二,他之前还有个庶出的哥哥,只因郑庄公是嫡出,所以当了国君);之所以叫共叔段,是因为他后来逃到了共。

2.武姜之所以被称为“武姜”,原因有二:①申国国君姓姜,武姜是申国国君的女儿,申国是姜姓诸侯国,国君姓姜,武姜也姓姜。

②武姜的老公——郑武公的谥号是“武”。如果晋文公娶了齐国(齐国也是姜姓)的公主,那么这个公主姓姜,后人就称呼她为“文姜”。

“武姜”是后世对她的称呼,当时她叫什么,不得而知。

3.寤生,说法很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寤”通“啎(wǔ)”,逆的意思,逆指方向相反。古时候女人产子,头先出来,脚后出来,称为顺,脚先出来,头后出来,称为逆。但是这种情况下,最多是经历了一些痛苦,但不至于惊吓,不论如何,孩子已经生下来了,况且姜氏是王后,母凭子贵,当时还没有共叔段,姜氏怎么会有厌恶郑庄公的理由?

其二:第二种说法比较神奇,说是姜氏睡觉,睡着睡着,庄公就出生了。众所周知,古代的医学条件极其落后,妇女皆要冒生命危险生孩子,完成传宗接代的使命,况初生夭折的婴孩不在少数,王室、诸侯家也不另外。试想武姜怀胎十月,一朝分娩,她能轻易地在睡梦中产下庄公,没有一丝疼痛,估计做梦都会笑醒,怎么会做到“惊姜氏……遂恶之”呢?

其三:郑庄公出生时是“寤”的状态,即就像死了一样,不哭。现代医学解释为新生儿窒息。试想姜氏分娩本就痛苦,再看到一个憋了很长时间,又迟迟不哭,憋个半死的孩子,被惊吓到,也比较正常。

我个人倾向于第三种观点。

4.姜氏为何会帮共叔段请求制这个地方?不看地图,实在难以发现。

地图来源: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看了地图之后会发现,制这个地方,紧邻申国。而申国,正是姜氏的娘家,姜氏这样做,不仅为共叔段找到了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同时一旦有事,还可以联络自己的娘家支援,进可攻,退可守。但是郑庄公也不是二百五,隐忍二十多年又怎么会看不出姜氏的这种伎俩!

郑庄公为何说制是“岩邑(险要的城池)”,难道就因为虢叔死在这个地方了。就是岩邑吗?虢叔是怎么死的?如果说是出车祸、病死或者其他一些因素死在这里,并不能证明这里是岩邑,以往的很多翻译,在翻译这里时,都只是根据字面意思进行翻译,但是查询相关史料后,我发现并没有这么简单,制之所以是“岩邑”,原因有二:

其一,制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你看地图会发现,制的位置紧靠虎牢关,虎牢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关隘之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从地理上来说,制的位置非常关键。

其二,制是以前虢国的都城,虢国是周代的诸侯国,当时有东虢国和西虢国。这里提到的虢叔就是东虢国国君。东虢国后来在公元前767年被郑庄公的爷爷郑桓公所灭,到郑庄公即位(公元前743年),也不过才过了20多年。

因此,制之所以重要,一方面是地理位置重要,另一方面是因为虢地灭亡不久,本身可能就不稳定。

5.共叔段为何被称为“京城大叔”,“大”是通假字,通“太”。古人用“太”字,意思是排顺序是位列在前,共叔段称太叔,意思就是说他是郑庄公的第一个弟弟。

6.完聚,很多书中对这个的解释都是修缮、积聚,并没有详细说明。实际上,“完”是完,“聚”是聚,“完”的意思是完善城墙,“聚”则是积聚粮食。

7.“袭”的意思,并非简单的袭击。古人描述战争,有征、有伐、有侵、有袭、有讨、有攻。虽然都是作战,但在意义、用法和感情色彩上却有细微差别:

“征”是褒义词,常用于上攻下、有道伐无道。“伐”是中性词,多用于诸侯或平级之间的公开宣战,一般师出有名,进军时要有钟鼓。后来,因“征”“伐”二字经常连用,“伐”也逐渐有了褒义。“侵”含有贬义,是不宣而战,不需任何理由,且不用钟鼓,是直接侵犯别国。“袭”是乘人不备而突然发起进攻。“讨”是宣布罪行后加以攻击,着重于舆论方面,故从“言”。“攻”是军事进攻的泛称。

8.最后这一句“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许多书中解释得并不清楚,因而在此特别说明。词句的解释应为:

“郑庄公早有除掉共叔段的意图;因而不能说共叔段出奔,这是《春秋》的作者(孔子)为难的地方。”

乍看此句,实在有点难以理解,不知孔子为何为难。

在《春秋》中,“出奔”一词多用于有罪之人身上,因而作者的意思是说:(如果孔子)说共叔段出奔,那么只是在说共叔段有罪,但是实际上郑庄公也有责任,因而感到为难,不知如何下笔。

9.羹,在我们以往的认识里,羹就是肉汤,不过这里的“羹”,指的是肉,具体指带肉汁的肉。

10.这里我反倒认为母子未必能和好如初,郑庄公和武姜本来关系就不和,何况有共叔段被郑庄公驱逐。如何能和好?郑庄公这么做,我认为故作姿态、邀买人心的成份更大一些。

《东周列国》中的姜氏

这篇文章一共划分为四个部分

从文章最开始到“公弗许”为第一部分。主要介绍整个事件的背景。姜氏为什么那么惯着共叔段,共叔段为什么那么作死,庄公为什么那么对待共叔段和武姜,全在第一段中说明。如果没有第一段的背景介绍,那么我们会对整个故事感觉莫名其妙,让人感觉一个护犊子的妈,生了一个阴鸷的大儿子和一个作死的小儿子;但是有了这一段,就让人感觉整个故事中充满人性了,姜氏、庄公、共叔段,他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有原因的。

从“及庄公继位”到“太叔出奔共”为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叙述整个事件的经过,主要侧重郑庄公的阴谋以及共叔段的疯狂。大臣三次谏言,郑庄公三次视而不见,任由共叔段发展,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第三部分是颍考叔缓解郑庄公和姜氏矛盾的部分,这部分可以看作是整个事件的后续,或者说是结尾。以“遂为母子如初”结尾,其实有点讽刺。

文章的第四个部分分为两个小部分,一个是“书曰”这段,主要是解释孔子编写《春秋》时,为什么要这样写;另一个部分是“君子曰”这段,是作者自己对于这件事发表的议论。《左传》中有很多类似的评论,我们看《史记》后面总是带一段“太史公曰”,这个和《史记》里的“太史公曰”是一个意思。

行文至此,想到了另一个问题,王位之争,自古多有,汉之巫蛊、晋之八王、唐之玄武、明之靖难,或惨烈、或含冤,但像庄公这样隐忍二十二年,突然发难的,可以说千古只此一人。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阳光下的成长作文600字 有关欲扬先抑的作文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描写初秋的作文 打屁股实践作文 菊花三年级作文 英语作文通知信 感人的故事作文400字 包子作文 可爱的校园作文 敢于挑战权威作文 二年级作文40字 作文柳树200字 长征的作文600字 夜游滕王阁作文 德福作文字数 家乡的枇杷作文 三年级采访作文 历年作文题目 关于三月街的作文 重庆的火锅作文 丰收节作文 晒稻谷的作文 银杏叶的作文 满分作文及赏析 一线天作文 九下英语作文 鼓励高考作文 描写村庄的作文 美丽的小区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