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会写作的你 正在一步一步被世界淘汰

2020-11-26 02:55:01
相关推荐

“如果你要从一堆人中决定出一个职位的合适人选,雇那个写作最厉害的人。”

记得刚毕业的时候,我去了一家二线城市的大公司实习,主要的工作是市场调研。

工作一年后,我的上司找我谈话,并直言不讳地跟我说:我对你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都非常认可,但你能不能花点时间提高你的写作能力?你写的东西实在是太差了!

我大吃一惊,因为在我的认知里,对写作能力有要求的,应该是编辑、文案或者翻译之类的工作,对于一个的市场调研员,只要保证调研的内容有价值,就算是光荣完成使命了。

但我的上司却告诉我,写作是职场人必备的基础能力,写邮件、写报告、每个季度的总结,甚至PPT,都离不开写作。如果写作能力太差,即使你的专业技术再强,也会被社会淘汰。

从那以后,我开始苦练自己的写作力,慢慢地,我有了进步,也深刻体会到上司对我说的话。

因为除了写报告、写简历等对写作能力有要求外,还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忽略了,就是为自己增加影响力,或者说促进个人品牌的形成。

如果你曾在谷歌、阿里或者腾讯这些大公司工作过,你的身份可能比别人高,那是因为公司的信用和影响力在为你做背书。

但事实上,现在公司的人员流动性太高了,也许你今天还是这个部门的负责人,明天就有可能因为某种原因整个项目失败,部门解散。

而写作输出,就能让你的个人身份、专业态度和人格不断地传播,使自己始终保持行业竞争力。

越是大公司,架构越复杂,大部分人了解你的唯一渠道就是你的文字。

全球经管类畅销书《重来》的作者曾说过:“如果你要从一堆人中决定出一个职位的合适人选,雇那个写作最厉害的人。这个人不在乎是不是营销人员、推销员、设计师、程序员,无论是谁;他们的写作技巧会对此有益。”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写作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是走向自觉、完善自我、不断成长的过程,是组合素材、斟酌文字、转变角度、整合思想、反思提高的过程。

如果你只会看书,不会写作,那只能称得上博学,永远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

照搬别人的思想很容易,但形成自己的思维体系,提高思维层次,只能通过写作输出来实现。

那么,写作如此重要,不会写作的我们该如何修炼这项能力呢?这里有3个建议。

01

目标不要太多,只传递一个主要思想

如果你当过辩论队的辩手就会发现,越是新手,越喜欢罗列1、2、3,但观点越多也越破绽百出,越容易被对方辩友揪住小辫子。

而高手就不一样,比如《奇葩说》里的很多选手,往往观点不多,但是会用各种例子和金句去证明它,让对手难以攻破。

对于和员工的邮件沟通,《有说服力的写作》这本书举到了一个例子,如果你想把下面这些想法全部通过邮件发给员工,那么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我想让员工知道工资冻结。知道办公楼装修。还知道新换了领导。还要鼓舞士气。”

我们常常试图在一次沟通中囊括所有的信息要点,然而,在任何一次沟通中,大多数的人其实都只对某一条信息感兴趣。

因此,我们要保证的是,提供给读者的信息只有这些能引起兴趣的事。

对于上面的例子,你传递的思想就可以是:

“让员工知道工资冻结并将抗议员工的数量控制在5%以下。”

除此之外,在长篇幅的文案中,也应该在写的过程中只聚焦一个目标,即使在此之下还有其他一系列子目标。

这就像同样两斤铁,你可以做一个饼,也可以做一把锋利的刀。但显然刀的杀伤力比饼强,因为在打磨的时候需要聚焦在一个点上发力,这样,刀才更锋利。

写文章也是如此,每次只传递一个主要思想,即每篇文章一个主题,这样才能把观点讲透,文章也更有说服力。

02

把要点内容放在“黄金地段”

什么是“黄金地段”?

举个例子,假如你在一架小飞机上,飞机距离地面3000米。你正要进行人生首次双人高空跳伞。

当飞机舱门打开,你的双腿已经悬空时,你会开始想,跳伞是如何如何安全并以此平复自己紧张的情绪吗?我想大多数人是不会的。

此时此刻,你的大脑能做的思考只有一点:降落过程很糟糕,更糟糕的是,这个过程还很长。

因此,当你面临这样的情境时,大地迎面扑来的直接感受要比安全相关的统计数字更易被你利用,这种感觉会主导你的思路。

这种现象就被称为“可利用性错误”。

也就是说,最先获取的信息或最近看到的信息更容易主导你的思想,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先入为主。

这个“最近”的时机,就是所谓的“黄金地段”。

大脑不仅对最早的信息记忆深刻,并且也会赋予它更大的权重。最早呈现的信息也更有可能被存储起来当作参考数据,对于后面的解释,大脑则会记为“对的”。

因此,如果你把要点内容放在开头的“黄金地段”,读者就更容易跟随你的思路一步步往下看,这对于你后面的阐述也十分有利。

这和金字塔原理中的“结论先行”如出一辙。

金字塔原理是一项层次性、结构化的思考、写作及沟通技术。我认为也是一种结论先行的原则。

先把整篇文章要表达的结论亮出来,再围绕这个结论层层展开论述,而不是长篇大论之后再给出结论。

比如,对于下面这个例子,多数人的写法是属于左边框框的结构,而使用金字塔原理后,就变成了右边框框中的结构。

先在开头把观点亮出来,再分布阐述理由,不仅让读者更容易接受你的观点,也能让文章达到观点鲜明、重点突出、逻辑清晰、层次分明的效果。

03

用读者熟悉的概念表述你的思想

用熟悉的概念表述思想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去掉读者不熟悉的术语;二是通过比喻的修辞让读者明白你的意思。

①去掉专业术语

的确,有时候不用行业内的术语,我们很难描述一些事情。但当行业术语有碍于真实含义的传达时,它就成为了一个麻烦。比如下面的内容:

现在的经济服务越来越全球化,纯粹的价格竞争已经不再是一种可持续的商业战略了,企业需要通过创新、新的产品特性和机制功能实现自己业务的差异化。

这是某咨询公司的报告,可以说是行业术语泛滥,而这家公司的客户可能就是一些小企业,他们从来就没有什么可持续的商业战略,就更别说让自己的业务差异化了。他们想表达的意思其实就是:

随着全球经济的增长,价格已不再是唯一的竞争优势。企业应该通过创新为他们的产品和服务提供更多的附加值,并通过新的特性和功能打击竞争对手。

改前和改后的差异并不大,但这种差异很重要。语言越接近对话方式,就越容易让行业之外的人理解。

所以,我们只要按照平时说话的方式来写作就很好,除非遇到一些非常需要正式用语的情况。

②善用比喻的修辞

加深读者对你观点的理解,比喻是个很好的方法。

比喻就是用一个事物描述另一个事物。

比如,“他离开的时候很像薛之谦”。这要比仔细描写他离开时的细节更快地唤起人们的想象。

再比如,你要形容iPhone 8的发布会特别火,如果只是单纯列举在线人数的数据,读者是不容易感觉到火不火的,但如果你说iPhone 8发布会相当于1.2个王菲演唱会,读者一下就知道了。

李笑来老师曾说,自己在写作中只用比喻句和排比,其他修辞手法一概不用。

可以说,文章写得好的人,一定擅长各种比喻。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写作已经成为了每个人的必备技能,你不会写,就相当于失去了一个世界。

世界正在偏向会写文章的人,不论是职场还是生活,所有不能用嘴巴来表达的东西,都可以通过文字来发泄。

村上春树在《1973年的弹子球》里说过一句话,事物必须兼具入口和出口。

一个人活得久了,总会主动被动接受许多东西,得出许多感慨,这是入口。但如果只有一个入口,各色事物只有涌进而没有排泄的通道,总有一天大脑会炸掉。

所以才会有倾诉,不能向亲近的人倾诉就向陌生人倾诉,这是出口,谁都需要。而出口和入口不是双向的,两个人不必同时是对方的出口。

写作大概就是这么一个出口。

最后,希望周国平的这句话能为你我敲一个警钟:

三天不动笔,就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参考书籍:Peter Frederick 《有说服力的写作》

作者:飞小白,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迪士尼游玩作文 我的愿望作文600字 打糍粑的作文 初一英语作文大全 安徽中考满分作文 吃苦精神作文 什么给我快乐作文 作文集后记 被妈妈打屁股作文 观灯展作文 关于掌声的作文 我家的晚餐作文 照顾生病的妈妈作文 一件令我难忘的事作文 写打雪仗的作文 我有我的骄傲作文 听见你的声音作文 命题作文题目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450字 关于玫瑰花的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800字 真诚的友谊作文 关于模仿的作文 我的小确幸作文 李子柒作文素材 除夕夜英语作文 写玩雪的作文 初中英语满分作文 亲情作文450字 写给妈妈的一封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