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篇篇10w+!「2018 年度刷屏标题」大盘点!

2020-11-26 03:10:01
相关推荐

前言:2018年就要过去,作为自媒体人回顾今年的文章发现不是我们文章内容太差,而是我们没有一个好的文章标题,今天我们就来谈谈2018年那些10万+文章的标题都有哪些吧!

标题,是新媒体人用凌波微步都躲不过的一道槛。

从“咪蒙一篇文章200个备选标题,3个顾问群投票……”,到“深度好文学会10w+标题套路”,关于“如何取标题”,我们听过太多的传说和套路。

毋庸置疑,在这样一个新玩法层出不穷,而用户的时间和注意力持续碎片化的时代,标题作为内容的招牌,它的好坏几乎可以决定一篇文章、一次营销策划的成败。

我们盘点了2018年10大刷屏级标题,揭秘这些让读者欲罢不能的标题,究竟戳中了哪些痛点。

2018年度10大刷屏标题

《______是如何被毁掉的?》

第一次让“毁掉体“活跃于人们的屏幕的,应该是2017年中下旬由“L先生”创作的《你的深度思考能力,是如何一步步被毁掉的?》一文,当时众多公号纷纷转载,毁掉体也迸发出无穷的活力。

到了2018,毁掉体开始升级,矛头直指“中国年轻人”。《被XXX毁掉的中国年轻人》系列文章遍地开花,还变形为各种句式:

______正在毁掉的中国年轻人;______是这样被毁掉的;被_____毁掉的中国年轻人。

偕行10w+评论:

被毁掉那么多次还顽强生存的中国年轻人,比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还励志。

《你的同龄人,正在_____。》

原标题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这篇热血鸡汤,首发于公众号王耳朵先生,当时正值美团收购摩拜的热点,又有“套现15亿”这样引人侧目的数字加持,一经发出便引发转载、刷屏,早早10w+。

爆款文往往极具争议,这篇也不例外。带头怒怼的是韩寒,称此文章根本就是在“制造恐慌”:

然而,这篇文章仍然引发了众人对于 “同龄人”这一群体和“自我”关系的思考。于是,同龄人系列开始见诸大媒小号,字里行间,每每现身便是男默女泪:

偕行10w+评论:

当初那个令人闻风丧胆的“别人家孩子”,换上了“同龄人”的战衣,在社交媒体上横扫众生。

《第一批90后已经______。》

2017年末,同样寒冷的冬季,某天一觉醒来,朋友圈、微博热搜便被《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霸占。

这篇出自于“新世相”之手的爆款文章不光开启了佛系新时代,还将“第一批90后”拉到了聚光灯下,不信你看:

在大多数人还没弄清楚自己到底算第几批90后时,第一批90后便在手机屏上呈现出婀娜多姿的模样,什么“脱发、痴呆、开始养老、入土……”,仿佛全民都在等着观赏他们的惨状。

偕行10w+评论:

这批没有多少集体记忆的90后步入中年,大概需要召唤出一些相同的苦难来与君共勉。

《想辞职的第______天。》

辞职,一直是个让人心动的话题。今年最火的标题公式之一还有《想辞职的第______天》:

始发版的空格中写的是“第896天”,为尖椒教育公众号推文,据说发布24小时后,阅读量突破150w+。

从那以后,关于工作职场系文章都爱用这个可塑性很强的标题,神奇数字随手改,反手便又是一篇10w+。

偕行10w+评论:

辞职对于职场人,和加薪对于老板一样,只可意淫,不可亵玩。尤其在这个冬天,没被裁掉已经要偷笑了。

《那个___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特别的位置,留给“那个人”。每当夜深人静时,就忍不住想追问,“那个人后来怎么样了?”。于是:

这个话题最早出现于知乎的一个问题——每个宿舍最早起来的人后来怎么样了呢?

后来,答案被整理发到了微信上,成为刷屏文章,并引发了大量关于“那个如何如何的人,后来怎么怎么样的”变种文章。

这个乍一看有些怀旧风标题,在映入眼帘之际便带着让人唏嘘的味道。

偕行10w+评论:

后来,我们总算学会了如何去谈论别人的“后来”。

《刚刚!_________!》

“刚刚体”出自2017年6月21日新华社发布的一条快讯“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

由于该标题言简意赅又扣人心弦还特带感,让一众读者忍不住在文章下回复互动,顺利捧红了新华社小编。而《刚刚!……》也成了众多新闻新媒体模仿的对象:

偕行10w+评论:

可长点心吧,没点大事儿刚什么刚?!

《_______,为何如此艰难!》

“如此艰难”,出自林宥嘉的《说谎》,“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后来成为一个新兴成语——“人艰不拆”,此后这个词组便一直是人生词库中的高频词,而它来源的那句“人生已经如此艰难”,则变换成常用的且直击内心的疑问句“某某为何如此艰难”:

最近《2018,为何如此艰难!》一文,带着阴沉的底色拆穿了好多事情。新的一波“为何如此艰难”式标题又开始刷屏了。

偕行10w+评论:

写标题,为何如此艰难!

《官宣!_______。》

赵丽颖和冯绍峰的“官宣”,直接放倒了微博服务器,也让各大媒体营销号找到了新思路。

从那以后,无论大事小情,都跟弄得跟真的似的“官宣”一番:

偕行10w+评论:

官宣官宣,你是什么“官”?

《对不起!_______。》

出处不详,如果说最早将这个短语作为标题的作品,应该是那部看过就暴露年龄的元祖级韩剧《对不起,我爱你》了吧。

每当这个标题一出,一般夹带着排山倒海的情绪,或悲伤,或遗憾,或愤怒,或尖酸:

偕行10w+评论:

仿佛说了“对不起”,之后再扯些多么不着边际的话读者都能原谅你。

TOP10:

________假装在生活。

曾经一篇阅读量高达500w+的《北京,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以一针见血的姿态,指明了在大城市生活的无奈。

虽然随着这篇争议文章热度消散,人们在日复一日中选择忽视“假装生活”的苦,但“假装xx”却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结。

偕行10w+评论:

成年人的世界里总少不了各种各样的“假装”,朋友圈里也一样。

刷屏的不是标题

是故事

虽然我们常被炫酷新颖的标题刷屏,但触动用户按下转发键的,一定是文章表现的故事或话题本身。

满足用户特定需求的内容才会获得传播。

一篇文章,只有在满足一个人的需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被转发分享和被消费转化。

上面说的几个刷屏级标题模板和相关话题,基本都有以下特点:

用户:选题受众人群广,容易获得身份认同。

“第一批90后”“被毁掉的中国年轻人”“同龄人”等标题都是直接从标题上就告诉读者,写作的主体对象是谁。

而这类文章的受众一般就是这批初在社会上站稳脚跟,成为主流消费群体,迷茫又焦虑的年轻人群。他们喜爱认知新事物,情感上容易被煽动,并且乐于社交。

直接在标题cue代表读者的群体,直接拉近了内容和读者的距离,能容易让人产生“被戳中”的感觉,不管是好是坏,这便是文字所能带来的身份认同感,也是进一步进行传播的基础。

认知:切中读者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

“终身学习”概念十分火热的当下,愿意终身学习被认为是双商在线的成功人士都具备的共同点。

而碎片化时代,真正去认知学习高深理论,其实并不是一件低门槛的事情。

所以,当你生产的内容能稍微高过受众认知一点点,不用太多,10%就足够,便能让读者产生耳目一新、从中获取到了有效信息的感觉。

此时,根据“认知科学”的理论,在接受了新信息后,人脑开始处理信息,继而影响人们做出判断和决策。

时常有人读完文章或者看过某个内容后感叹:

“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这便是认知需求被满足后达到的效果。而这样的内容不光深入读者内心,更影响着人们的决策和行动。用户小手一转发,随随便便就带来一篇十万加。

情感: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抓住大众的焦虑情绪。

早在两年前,便有学者发表过社会时评,说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焦虑”时代。

“焦虑”,这种摸不着头脑的复杂情绪,驱使着人们花更多时间从手机屏幕上寻找答案:

看看“同龄人”是不是过得不如自己;原来大家都觉得xxx如此艰难;“刚刚”又发生了什么我不知道的新鲜事儿……

这些标题赢在创造出一种场景,让读者带有自主前置情绪进入,于是共鸣倍增。

感慨之余,得到来自熟人或陌生人的安慰或认同的需求产生了,于是分享成为一种捷径。

社交:好故事,是谈资也是自我面具。

现在人人都有人设,特别是在朋友圈等社交网络里,更要有能标榜个性的特质。这便是传播动机中利己动机中的一种。

传播除了能给他人带来帮助或有趣的内容(利他动机),更重要的动机便是“利己”。

利己包括以下5个方面:

标榜:寻求认同;谈资:积累社交货币;炫耀:证明自己的独特价值;维护:维持并拓展关系;实现:体现自我价值。

好标题+好故事,如果能满足利己动机的一个或几个方面,给自己带来更有利的社交关系,当然能轻易撩拨得读者进行分享。

朋友们,看完这篇盘点,大家觉得这些是你心目中的「2018年度刷屏标题」吗?

评论区说说这一年,还有哪些标题刷了你的屏吧!也欢迎分享到朋友圈跟小伙伴讨论哦!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动的作文 第一次作文 餐桌前的谈话600字作文 我的好朋友作文600字 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旅游的作文 如何写好作文 我的春节作文 写秋天的作文 熊猫的作文 作文我的梦想 军训作文 材料作文 关于幸福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500字 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以劳动为主题的作文 关于宽容的作文 运动会作文600字 关于大自然的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 关于冬天的作文 清洁工作文 状物作文 优秀作文开头 春的作文 感恩父母作文300字 三年级植物作文300字 我的家乡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