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钱志亮:孩子词汇积累多 语文必定很不错

2020-11-26 04:10:01
相关推荐

一次,一位家长说,他的孩子在平时说话时,只要是碰到描述动作的词,她就不知所措了,只会反复用“拿”这个词。

从这位家长的叙述中我了解到这些孩子们对于词汇的缺乏,特别是对于表示各种不同动作的词汇的缺乏。

我找了一个我认为对孩子积累动词比较好的故事——《小熊买糖果》,这个故事诙谐幽默,它的风格很容易引起幼儿的兴趣。

幼儿通过夸张的动作和游戏,在情景表演中学习这些词汇对于积累词汇有很大的帮助:“小熊挎着宝剑,背着冲锋枪,牵着红气球。小熊夹着木盆,顶着瓦罐,抱着大水缸,避开石头,绕过大树。”

一、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是语言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标志着语言的发展状况。

幼儿掌握词汇量的多少,决定语言发展水平的高低;对词汇的了解与否,决定其讲话是否能恰当、生动。

丰富的词汇是语言交流的基础,帮助孩子掌握丰富的词汇有助于他们确切地表达思想,很好地与周围人交流,同时对孩子自信心的形成、个性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词汇丰富的孩子一般比较活泼开朗,与人交流用词确切,上课发言表达流畅,语文阅读理解比别人深刻,作文描述生动准确,一般得分都不会低。

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

由此可见“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并不是“鹦鹉学舌”、只要跟着老师讲话就行,而是要引导幼儿主动地对他人进行表述,并愿意与人交流,讲话有礼貌,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幼儿的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等,对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

二、词汇积累

一个人语言库存的多少,是其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积累语言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关键和根本。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米”就是文本中的范式词句,只有不断熟悉这些词句,把古今中外语言的精华真正据为己有,才会做到“厚积而薄发”。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无论听说读写有多么重要,这一切还是以词汇为基础的。

绝大多数语文学不好的人都是因为词汇累积不够:没有充分的词汇,便无法准确理解别人所说的内容;没有足够的词汇积累,你将不可能理解文章意思。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人们交际的工具,是人们用来交流生产经验、交流思想感情,以达到互相了解的交际工具。人的感知、思维、记忆、情感态度等,无不烙着语言的印记。

“言为心声,察其言,观其行,知其人”。

人们在劳动、学习、工作等活动中都离不开语言,幼儿学会了语言就可以用语言进行比较复杂的活动,促进个体各方面的发展和进步。

幼儿期的语言教育以发展口头语言为主,考察幼儿口语能力的其中一项重要依据就是语言表达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是根据交流的需要对语言各要素进行组合的能力、通过发音器官发出一系列有意义的声音的能力以及将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恰当结合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幼儿与同伴、成人的交流与沟通,幼儿只有学会用正确的语句表达自己的愿望,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更好地接受成人传递的知识和经验。

三、幼儿词汇积累特点

幼儿时期是储备词汇、形成语言能力的时期,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常常出现因为缺乏必要的词,使语言显得平淡、简单,还要借助手势、表情与人交往的现象。

5~6岁大班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方面逐渐发展起来,愿意围绕一个主题进行交流;他们从一定的兴趣需要出发,愿意在语言区中学习、识别简单汉字,尝试理解其基本含义,并能在生活中加以运用。

他们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占据主要地位,无意识性占据优势。他们对于形象鲜明、生动有趣、强烈刺激的事物容易记住。同时他们以机械记忆为主表现为:整体识记、囫囵吞枣,不求甚解,还喜欢重复。

幼儿所积累的词汇,按能否运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词汇,即幼儿能理解但不会运用的词汇,仅仅教给他以词汇,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积极促使幼儿的词汇由消极词汇向积极词汇转化。

幼儿词汇的积极化,有赖于两个条件:一是幼儿对词意有正确的理解。不理解的词汇,幼儿纵然能“鹦鹉学舌”地说出来,也仍然是消极词汇;二是幼儿能在不同场合正确使用这些词。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注意新词的介入必须与事物的具体形象紧密联系,使幼儿能正确理解所代表的意义;另一方面,要积极为幼儿运用所学词汇创造条件,启发和教会他们在各种场合中,积极、正确地运用已有词汇。

因此,大班幼儿园语言词汇的积累要注意结合以上特点。帮助幼儿词汇积累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组词、造句、看图讲述、教学游戏、编讲故事等,都是很好的方法。

①随机积累

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有许多活动机会可以丰富幼儿的词汇,教师应不失时机地抓住每一次机会,在教学过程中随机发现和挖掘教育契机,对幼儿有目的地施加影响,积极主动地引导幼儿运用学过的词汇,进行反复练习,在练习过程中不断提高驾驭词汇的能力,从而不断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

如在一日生活中,注意去发现幼儿的点滴变化,并使它成为小朋友中的热门话题:“请外出归来的小朋友讲讲自己外出的见闻”“请大家说一说,今天谁缺席,猜一猜是什么原因”;

如到户外找春天、去超市购物、参观自然博物馆。孩子们边发现、边讨论、边交往、边概括,思维在脑中“活”起来,评语表达也非常丰富。

如餐前故事是鼓励幼儿将自己听过的故事,在午餐前的时间讲给小朋友们听。

在孩子们讲的故事中,有个别幼儿用到了孩子们接触少的词语,就在故事讲完后,老师和孩子一起回忆包含有这些词语的情节,巩固幼儿对这些词语的记忆,从而达到丰富幼儿词汇量的目的。

感觉和感知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第一步,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

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形象的动作,就能完成记忆、思想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对客观事物做进一步的认识。

幼儿语言能力的形成,需要长时间的积累。教师应将专门的语言训练与长期的语言熏陶相结合,特别要重视让幼儿在语言实践中获得发展。

对幼儿讲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辅导幼儿把握讲述要点:时间、地点(背景)、人物、事件,及事件的发生、发展、结局。每次一个重点,将要素一个一个加上去,形成一个阶梯,幼儿沿阶梯上升,逐渐形成观察讲述能力。

②故事积累法

用讲成语故事的方法积累词语。有些成语是—个小故事或一则寓言,有些成语来源于一个典故,如果能讲述这个故事,这个成语就记得牢了。

比如,“揠苗助长、刻舟求剑、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等成语。

因为,幼儿天生就喜欢听故事。所以这种方法幼儿最喜欢,学得也最有效果。要求老师讲完之后要练习孩子造句应用,否则就完全成故事课了。

文学作品经过艺术加工,词汇生动形象,精练优美,经常给幼儿朗诵或讲读一些优秀的童话、儿歌、故事、散文,有益于幼儿词汇的获得、丰富和发展。

像童话《小水滴旅行记》中的“太阳公公升起来了,放射出万道金光”,“浑身热烘烘的”;

故事《金鸡冠的公鸡》中的“狐狸把我抓住,走过黑幽幽的森林,走过急腾腾的河流,走过高耸耸的山头”;

散文《美丽的秋天》中的“圆圆的苹果笑红了脸,黄澄澄的柿子像金色的灯笼挂满了树枝”;

《小雪花》中的“闪光的银瓦”“丰满的棉桃”“松软的棉絮”“美丽的白纱”等等,都生动形象,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

幼儿学起来积极性很高,兴趣盎然,并且非常愿意模仿,把它们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中去。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格式怎么写 三年级作文 秋天 惜时作文 爱好作文 作文450字左右 写山的作文 300字左右的作文 故宫的作文 我的玩具 作文 作文关于春节 黄昏作文 奋斗青春作文 春夏秋冬作文 小作文200字 鹦鹉作文 教师节 作文 优秀作文结尾 作文 我的校园 作文好段 燕子作文 竞争 作文 爱上作文 作文课件 勇气的作文 十篇作文 眼泪 作文 身边的人作文 关于成长作文 作文100字左右 遗憾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