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 谈谈唐宋时期的贬谪文学

2020-11-26 09:35:01
相关推荐

官员遭遇贬谪是常有的事情,但在古代官员大多出身儒生,大多饱读诗书,文采斐然,因此封建王朝的文人遭遇贬谪,郁郁不得志之时就习惯用诗词文章表达自己的抱负,抒发自己的抑郁情感,因此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即贬谪文学。

一、唐宋时期贬谪文学作品多为被贬文人表达抱负难以实现的苦闷之情,相比于唐朝时期的贬谪文人,宋朝的贬谪文人处境更加艰难,北宋时期贬谪作品超脱自然,南宋时期则抒发对故国的思念

根据学者的划分依据,贬谪文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贬谪文人在贬谪期间在他乡作出作品,其二是贬谪文人在贬谪期前后分别作出的作品,其三是贬谪文人的朋友、亲友等为送别、追忆而作出的作品。

无论宋朝还是唐朝的贬谪文学,有一部分的共同点,那就是许多诗人文人字里行间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抱负难以实现的郁郁寡欢。

但是与唐朝诗人的颓唐尤其是唐晚期的诗人不同的是,北宋的贬谪文人还有很大一部分是怀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比如苏东坡、黄庭坚这些大文学家。苏东坡就是豁达诗人的一个典型代表他曾经几度遭到贬谪,但是仍然乐观旷达地对待生活中的种种磨难。

哪怕是贬谪到当时的偏远地区四川,他仍然可以将这种贬谪看成一种福利,让他可以“日啖荔枝三百颗”。生活中不顺利的小事情,也可以抒发出豪迈的心情,“一蓑风雨任平生”,一点生活中的小幸运也能吟诵出平淡的人生观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相比起唐朝的贬谪文人,其实北宋贬谪文人的境遇更加艰难,因为宋朝的新旧党争让贬谪成为党派之间相互争斗的手段,苏东坡也是因为敌对党派风光上任才会让他被一贬再贬,直至贬到穷山恶水岭南地区。与现在南方富裕的状况不同,在古代除了中原地区,其他偏远的地区都欠开发,而且恶劣的卫生条件让南方的瘴气就能毒害不少人。

从这种情况下才能看出北宋贬谪文人乐观心态的难得可贵,同样这种心态也激励北宋文人的心态,让他们在灰心丧气中充实信心,在逆境中重新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北宋贬谪文人的乐观情绪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在宋朝统治者比较善待文人,文人是社会地位较高,也对于自己的未来和价值比较有信心,短暂的贬谪并不能打倒他们。第二,宋朝的文人比较注重心性和志向的培养,他们大多意志坚强,对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坚持不懈。

第三,他们把在仕途上的不顺利看做成人生的磨难,看成对意志力量的磨练,把文学创作看成他们弥补事业缺憾的另一条到道路,因此对于文学创作有信心,心中的理想也因此有了寄托,悲苦也就转而被乐观所替代。

因此最终北宋的文章从唐朝格局受限的悲怨文风走向超脱自然。但是在南宋时期,受过靖康之耻,失落了故地,南宋贬谪文人的悲凉气质就无法摆脱了,他们的作品一般都是抒发对故国的思念,壮志难酬的伤怀以及浓厚的爱国情怀。

二、以苏东坡为主体的苏门诗人,在王安石推行新政之后,所受贬谪最重,创作出的诗文更加贴近生活,描绘意境洒脱,在平静中掺杂狂气和逸气

苏东坡乃是宋代文学集大成者,鉴于本人的亲身经历,他旷达的心态都很值得研究。苏东坡继承了前人崇尚诗词说理,营造意境的风格,但不同于前人,他讲自己丰富的贬谪经历、心理和思想融入了诗文之中,因此他的说理更加生动贴近生活,而意境的描写更加显示出一种大方洒脱的感觉。

固然生活中有种种不如意,他都一一巧妙化解,反而找出回归自然的野趣,反向思维的通达。苏东坡完美地将唐诗的大方气韵和宋朝的崇尚理学的氛围相融合,创作出自己独特开朗的文风。因此在宋朝士大夫们也纷纷拜读苏东坡诗集,感觉不读其诗自己就会气势不足。

但是相比苏东坡的乐观,宋朝贬谪诗人如他的弟弟苏辙和辛弃疾则要逊色几分。虽然在贬谪初期,苏辙的社交活动依旧十分丰富多彩,情绪也偏向于高涨。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辙渐渐就闭门不出,避免社交,埋身于书案之间,沉浸在佛法研习之中,诗文中不免得也泄露出失望悲伤、抑郁的心情来。辛弃疾是豪放派诗人 ,在他的贬谪初期,拿他的作品和其他同时期的诗人相比,他的作品中蕴含着更多向上的精气神,也带有几分实干家的气质。

但是与苏辙相同,到了后期,他不免也陷入了自我厌弃的心理,之前还坚持的理想抱负也逐渐变得暗沉,失去了之前的意气风发。

宋代贬谪文人的群体中著名的要数苏门诗人,王安石推行新政,而苏门诗人则是追随元祐重臣反对变法,因此受到的贬谪最重,创作了超过一千五百多首贬谪诗歌,其中表现了各人在不同的贬谪地点,怀有不同的心态,创作作品风格的不同。

中国诗人大多深受儒家学派思想的熏陶,因此温和和中庸是一般文人处世的标准,但是有部分的文人个性放荡不羁,因此衍生出了“逸”和“狂”两大特色。比如苏轼经过贬谪黄州,再到惠州,最后到海南儋州,其心性已经从原来的牵挂仕途变得洒脱自然,寄情于山水之中,本身他就喜爱陶渊明,喜爱陶渊明淡泊平静的心境,懂得对人生之事平淡处之,因此苏轼的诗文是逸狂结合,自然旷达。

而他的弟弟苏辙和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则是性情内敛、温和沉静,加上黄庭坚崇尚禅宗,因此二者的作品之中既没有“逸”也没有“狂”,哀伤的情绪都是隐藏在诗文之中,甚少直接表露,更没有什么激愤的情绪,离“逸”和“狂”相差甚远。

另一位苏门四学士秦观则是十分怀念在翰林院内的生活,对贬谪的悲苦艰难生活体味深刻,因此他的诗文中连唐朝的点点禅意也不再有,基本都是狂逸到极致的风格,可以追溯到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和嵇康的狂气,哀伤的心态可以比肩屈原、贾谊,而这种哀伤的心态到了极致就变得凄婉哀绝,之前的狂逸气质反而全部消失,只剩下绝望至极。

晁补之的诗文乃是沉稳之态,少见狂放之词,可见他仍然牵挂仕途,渴望能够东山再起。而张耒也是处世圆滑之人,虽然开始贬谪之时,难免凄婉绝望,但是之后很快转换了心态,能够平淡处之。

这两人有共同点,都是懂得人情世故之人,都是会调和理想现实矛盾的人,因此他们的作品少有狂放不羁的,大多是平静平淡的类型,在其中有时掺杂狂气和逸气。

三、唐朝注重自然天性的发掘,而宋朝注重对于个人心性和志节的培养,造成唐宋时期创造风格不同。唐宋时期的贬谪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珍贵的研究意义

唐朝的贬谪诗文相对于宋朝则要悲观凄苦了许多,这是由于两点缘由。其一,唐朝的文人地位并不是高,因为唐朝是一个尚武的国度,因此武力为尊才是朝廷的价值取向。

本来文人在遭遇贬责时往往容易萌生激愤、凄怆的心情,加上唐朝文人取得仕途的艰难,诗人便觉得自己再无出头之日,自己的抱负全都无法实现,往日的努力也付诸东流,自然心中更加悲苦凄凉,于是只能在诗文之中尽情展露。

再者唐朝遭逢了安史之乱,这场叛乱使得唐朝一举从强盛的帝国转变成内忧外患的蹒跚老人,繁荣强盛的都城一夜之间变得千疮百孔,这种巨大落差让人人皆有风雨飘摇之感,文人本来就是敏感的群体,在社会中阶层也不是很高,自然对于国家的风风雨雨感受的更加深刻。

再遇到人生大变,被迫离开权利中心,心中的不安和伤感情绪必然爆棚,因此在这时创作出的作品自然悲怆。

而宋朝文人地位较高,再者宋朝从建立起就不是兵力国力强盛异常的国家,虽然靖康之变给予南宋人巨大打击和伤痛,但是仍然不如唐朝安史之乱带来的强烈和震撼,因此宋朝文人士大夫阶级自身有一种优越感,哪怕在逆境中也不会完全对外在环境失望。

唐朝文化是开放的、多民族融合的、放荡不羁的,宋朝是温和谦让、儒家理学盛行的、内敛沉稳的;唐朝更注重于人感官的享乐,但是宋朝更加讲究克己复礼;唐朝更加注重自然天性的发掘,而宋朝对于个人心性和志节的培养。因此在面对贬谪这种逆境时,宋朝的文人抵抗力显然更加强大。

不可否认的是唐宋时期丰富多彩的贬谪文学作品,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参考历史文献:

《宋史》

《续资治通鉴长编》

《东都事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夸夸的作文 八篇作文 趣事作文400字 作文我的生日 写桃花作文 妈妈的作文600字 重拾作文 英语作文演讲稿 作文研究报告 妇女节作文 了不起的作文 英语作文标题 学会作文600字 生日祝福作文 作文答题卡 写景作文初中 笑话的作文 交友作文 盼望的作文 拔河的作文 竹的作文 的温度作文 读书作文600 人物作文600字 筷子作文 作文素材古代 一次活动作文 四年级作文范文 作文应该怎么写 英语60词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