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十个张国荣也比不上一个谭咏麟?赞美一个人时 不要贬低另一个人

2020-11-26 11:25:01
相关推荐

在80年代末期的香港歌坛,有一个很著名的时代,叫做“谭张争霸”时代,在男歌手中,只有谭咏麟和张国荣两个人平分天下。

“谭张争霸”的最初引爆点和谭咏麟与张国荣本人一点关系也没有。

1985年,张国荣去韩国表演时,台下有观众喊:“张国荣唱歌比谭咏麟好听多了!”

图片来源网络

这句话很快被韩国媒体登上了报纸,继而传回香港,结果把谭咏麟的歌迷激怒了,然后谭咏麟的歌迷又开始在张国荣的演唱会上喊:“谭咏麟唱歌比张国荣好听多了!”

最后,双方歌迷的这种口头较劲演变成了大打出手甚至是街头kan杀——“谭张争霸”也由此掀开序幕。

原本的歌迷之争,终于慢慢地变成了谭咏麟和张国荣本人的较劲。

1988年,谭咏麟无心恋战,宣布“退出香港十大劲歌金典的评选”,他这一退出,让张国荣也很不舒服,你退出了,那接下来我取得再多成绩,别人看来都是我在捡便宜。

图片来源网络

行,你退出评选,我干脆退出歌坛好了!

1989年,张国荣在一连举办了33场红馆演唱会之后,正式宣布退出歌坛。“谭张争霸”也由此划上句号。

从此谭咏麟依旧唱歌,但再也没有参加过评选,张国荣开始全身心进军电影,为了填补香港歌坛的青黄不接局面,香港娱乐工业迅速包装出了“四大天王”来接棒,这才有了我们如今所熟知的张学友,刘德华,黎明,郭富城……

说完了这段“历史”,你会发现整个“谭张争霸”,居然是因为一个韩国歌迷喊的那句“张国荣唱歌比谭咏麟好听多了”所引发的。

为什么这句话会有这么大的力量?

因为他在赞美张国荣的同时,贬低了谭咏麟。

2

之所以提起这个,是因为上午在我们当地作协的文学群里,我们的作协主席推送了一个在我们本地还算比较优秀的小说作家的作品,然后一群半生不熟的作家朋友“哧溜”一下围上去开始赞美:

“一篇小说的价值比得上十篇散文的价值”

“十篇散文比一篇小说好写吧”之类云云……

我不是写散文的,我并不是出于对号入座,而是出于不要在无意中伤害他人的倡导,就平平地说了一句:

“赞美一个事物的时候,不必贬低另一个事物,这让写散文的人情何以堪,不存在比较的。”

没想到,他们居然纷纷回应说:“没有故意比较陈老师,我说话太随意了,见谅!”“你写的文章严格来说是心灵鸡汤,不是真正的散文……”

我这不带任何情绪而且是善意的提醒或倡导,在他们看来我是对号入座的嫉妒和吃醋,有的是叫我见谅,有的是暗示我不要对号入座甚至是暗指我连吃嫉妒吃醋的资格都没有。

图片来源网络

我不在乎我有没有资格嫉妒,我同样不在乎的还有廉价的喝彩。

到了他们认定我是在“妒嫉”和“吃醋”的时候,我这才感受到我根本没办法和他们沟通。

这甚至使我后悔为什么要饱含尊重与热情地和他们去说话,我同时也严重好奇——

这几个连微信聊天的基本语境都解读不明白的人,他们是用了一种什么标准和方式去做出“一篇小说的价值比得上十篇散文的价值”或“十篇散文比一篇小说好写”的判断的?

当然,文字怎么判断,文学怎么品味,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我不想寻找答案,我倒是对另一个东西产生了兴趣,那就是——

“你知道你说出来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3

我们这个社会,很多人说话是不知道自己说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的。

“我只是随口一说,请见谅!”

这是我从1977年出生以来听过的最恶心最反感的话,也是我听到过的最流氓的逻辑,这句话的潜台词是——

我对你造成的伤害是无心的,所以你必须要原谅我,你和我计较就是你没有素养,没胸襟!

很多人就是这样子,他们自己可以张开嘴巴胡说八道,而在你受到伤害或提出某些质疑或不同意见时,他们又会给你设置一个关于“素质”的陷阱,你稍一动,就会掉进“没素质”的陷阱里去。

图片来源网络

幸亏我不是写散文的,而即便这样,我依旧被他们理解成是“嫉妒”和“吃醋”,那么如果真有一个写散文的人和我一样对他们的话提出质疑和抗议呢?

很显然,他们就会更加被断定为“嫉妒”和“吃醋”,是没素质,这点事儿都要计较……

在《我是演员》中,当舞台上出现四个竞演演员的时候,作为评委的某老牌知名女演员指着台上的某个演员兴奋至极地大喊说:“是你呀,你是我最喜欢的演员!”

然后就走上舞台去抱抱,等她从舞台上回来的时候,同为评委的章子怡说:“姐呀,台上有四个演员,你只对着一个人喊‘你是我最喜欢的演员’,又只和这一个演员抱抱,你想过另几个演员的感受了吗?”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老牌知名女演员听后很不开心,并一再强调她有“最喜欢谁”的权利,她有选择“只抱抱谁”的权利。

我不想评论这个老牌知女演员有没有“最喜欢谁”和“只抱抱谁”的权利,我只是借此来讨论一个人表达情感的方式——你当然有权利喜欢谁,赞美谁,抱抱谁,但请在你表达喜欢、赞美、抱抱的时候,尽量不要用“对比式的选择”。

因为这种“对比式的选择”会在无形当中伤害到“被比下去的另一方”。

2009年,那年我在江西开笔会时见到了我的偶像也就是著名小说家林鼎年。我见到他的时候,他的身边还有很多素未谋面的作家朋友,当我向林鼎年表达我的敬仰之情时,我的开场白是这样说的:“林老师你好,我很喜欢你的小说。”

之后,我又举了一篇他的小说作品为例阐述了我的解读观点,以证明我的“喜欢”并不是空口白牙的大套话,而是发自肺腑的真心话。

周遭的那些作家朋友,也都非常认真地听着我的解读观点,他们没有一个人因为我对林鼎年表达崇敬之情而在情绪上受到伤害。

那么,假设我当时对着一大群作家朋友的面大呼小叫地喊着“林老师,我最喜欢你的小说了”,另一些作家朋友很可能就会产生某些情绪上的失落,而我也就在赞美一个人的同时,得罪了更多人。

图片来源网络

“很”是一种喜欢的程度,“最”是一种比较之后的选择。

表面上看是“很”和“最”的区别,本质上其实是“赞美”和“比较”的区别。

4

我在读书的时候,物理不太好,有一段时间我进步挺大,居然考出了80分的成绩。

我们的物理老师指着一个或许那段时间正在倒退的班干部说:“你看看,陈亦权都追上来了,你再这样下去可就要完蛋了!”

这类话在我们的学校里、单位里或家庭里都很常见。

当然,说话的人一定会解释成这是在“鼓励另一方”,但这真是鼓励吗?以这个班干部来说,他所感受到的根本不是鼓励,而是否定和伤害。

有一种无知叫“得罪了别人还不知道”,有一种蛮横叫“伤害了别人以后还说我是无心的”。

当老师表扬我的时候,我的内心并没有“窃喜”,更没有“得意”,我反而是觉得很愧对那个班干部,这份愧疚一直影响着我之后的做人说话,直到现在。

我曾经做过中学生作文培训。我们班的小赵同学原本写作文挺一般,后来有一次他写出了一篇非常不错的作文。当我在表扬过他以后,故意又问班里那几个写作文比较好的同学说:“你们觉得小赵同学的这篇作文写得怎么样?”

同学们都回答说:“我也觉得写得很好!”

不管他们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场面话,我只是接着对小赵同学这样说了一句:“看,连他们都说你写得好呢!”

就因为一个“连”字,我分明是在表扬小赵同学,但别的同学也同时感受到了“认同感”和“价值感”,没有一个人因为我表扬小赵同学而嫉妒失落。奇妙吧?

在一个班级里,为什么很多同学之间总是存在某些对立感?

图片来源网络

这除了可能因为成绩或性格而形成的“小群体”之外,或许还和老师平时的语言习惯很有关系:

批评别人的时候非要赞美一下另一个人,赞美别人的时候非要批评一下另一个人,比如“你看看某某某,是多么认真,你就不学着一点吗”,“你看某某某都追上来了,你再这样下去要完蛋了”……

这种方式的批评或赞美,本质上既不是批评也不是赞美,而是在挑拨离间,是人为地给同学们之间形成敌对情绪。

如果非要比较不可,也应该只有这两种前提:一是私底下,二是不要给被比较的人制造否定感甚至是打击感。

5回到之前提到的“一篇小说的价值比得上十篇散文的价值”或“十篇散文比一篇小说好写”的这种赞美,相比起来,远不如 “你的散文好有小说味” 或 “你的小说好有散文味” 来得更巧。

因为这看上去是在赞美某一方,而其实另一方也同时得到了认可。

【该截图已被授权】

这,才叫赞美的智慧;这,才叫语言的玄机。

即使小说和散文不是两个群体,而是既写小说又写散文的陈慧君,你赞美他一句“你的一篇小说的价值比得上你写十篇散文的价值” 或 “你写十篇散文还比不上你一篇小说” ,试试看,你看他的脸上会是什么反应?

生活中很多人喜欢强调自己是“随口一说”。

这个世界上,没有本质上的“随口一说”,只有骨子里的“缺乏尊重”。

只有缺乏尊重才会考虑不周,只有考虑不周才会口不择言,只有口不择言才会随口一说——

我就不信你领导坐在你面前你还敢说“十个领导也不如一个员工”这句话。

同样的,如果我们的作协主席不是同样靠小说扬名的,而是靠散文立万的,我想在我们这个群里也就没人会说“1篇小说的价值比得上10篇散文的价值”了吧。

所谓的“随口一说”,无非是因为对其他散文作家的“不屑一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窗外作文高中 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 君子兰作文三年级 白玉兰花作文 长城作文200字 怎么交朋友英语作文 敢于担当作文 风景这边独好作文指导 关于爱的作文五百字 渡口作文 美好的回忆作文450 我的自传作文400 动物作文400字左右 体罚打屁股作文 校园的冬天作文800字 我的兴趣日语作文 我喜欢的歌作文400字 写人的作文400字爸爸 观音莲的作文 以感动为题写作文 小猫和老鼠作文 我的优点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300字左右 牵挂作文200字 高中作文素材书 作文立意是什么意思 我的姐姐三年级作文 作文我这个人400字 我对书的感受作文 剪纸课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