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纪晓岚的一段经典短文 语言朴实 富有寓意

2020-11-26 13:20:01
相关推荐

传说沧州有一座寺庙,有一天寺庙大门倒塌了,门前两只石兽沉没在河中。十多年后僧人们想在河中寻找石兽,就划船顺流而下寻找了十多里,却毫无踪迹。一位教书先生听说后笑着说,“石头沉重,泥沙松软,石兽埋在沙里,将越浸越深。顺河寻找石兽,不是很荒唐吗?”

纪昀有感于此,就记录了这段故事,并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下面先介绍纪晓岚的一段经典短文,语言朴实,富有寓意。

《河中石兽》(节选)

清代:纪晓岚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这段短文的大意是:一位老河兵听说后也笑着说,“落入河中的石头,应当在河的上游寻找。虽然石头沉重、泥沙松软,但水流反冲的力量,会侵蚀沙子、形成坑洞。越激越深,当坑洞延伸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倾倒在坑洞中。再冲刷,石头再转动,不停地转动,反而逆流到上游去了。到下游寻找本来就很荒唐,在沉没的地方寻找,难道不是更荒唐吗?”

对于打捞石兽,出现了三种做法。第一种是到下游,理由是它会像树叶一样顺流而下,错误的原因是不懂石头的比重比水大。于是教书先生发出嘲笑,并提出第二种方案,即在原地打捞,这是借鉴了刻舟求剑的道理,于是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但事实证明这也是错误的。最后老河工揭示了真相,并正确地解释了原因。

这个故事浅显易懂,却很有寓意。很多事情看似简单,有人自以为是地认为唾手而得,可是实践证明却是错误的。正所谓“知其一,不知其二”,一知半解有时比无知更加耽误事情。作者含蓄地告诉我们,认识事物需要全面深入地调查研究,而不可只凭自己的臆测。

全文层次分明,围绕石兽的搜寻工作展开叙述,并挖掘出生活中的哲理,情节简单,读来却耐人寻味。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不可凭主观猜测而下判断。其实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屡见不鲜。文章寓理于事,启示深刻。

再细细品味,作者从一件小事深入地进行思考,说明自然界的事物虽有其共同规律,但更有其特殊性。这种特殊性与其所处环境、以及外在条件密不可分,而且也会不断发展变化。就像有一次苏轼去拜见王安石,偶然看见一首诗稿,“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一眼就看出了毛病,他认为菊花只会枯萎,不会落瓣。后来苏轼被贬黄州后,看见被狂风吹落的花瓣落了一地,顿时惊讶不已。

很多时候我们被假象蒙蔽,结果吃亏上当,但这些都是情有可原,因为自己不是神仙。但有时候我们虽然一知半解,却不顾环境的变化、以及条件的改变,胡乱地指挥别人,最后导致局面无法挽回。希望读完这篇短文,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并注意辩证地看待问题,不要重蹈覆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的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学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结尾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参加俱乐部的英语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 小学生作文批语 秋天的家园作文 一次小实验作文300字 玩摩天轮作文 作文竞赛简报 作文运动会题目 挑山工精神作文 我喜欢的一天英语作文 网球比赛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 好暖作文 以夏天为主题的作文 生日聚会英文作文 那个人改变了我作文 暑假活动英语作文 梅花作文450字 我以书本为知己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精彩半命题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荡秋千作文 付出与分享作文 与什么交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