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国朝文章盛 子昂始高蹈” 陈子昂《感遇》诗 继承了汉魏风骨

2020-11-26 16:25:01
相关推荐

感遇

陈子昂

兰若生春夏,芊蔚何青青。

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

迟迟白日晚, 嫋嫋秋风生。

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

【作者】

陈子昂(661~702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西北)人。年少时就富于浪漫的豪侠性格。武则天光宅元年(684 )举进士 ,因上《大周受命颂》受武则天赏识,拜麟台正字,后迁右拾遗,世称陈拾遗。陈子昂敢于针砭时弊 ,不避权贵。万岁通天元年(696)随从武攸宜征伐契丹。后因痛感自己的政治抱负和许多进步主张不能实现 ,便于圣历初(698)辞官返乡。武三思县令段简诬陷他,因此入狱,后忧愤而死。终年仅四十二岁。

【背景】

陈子昂是初唐时期的一位复古诗人,在初唐诗坛其他诗人都在开辟律诗这条道路时,陈子昂坚持自己的追求,直接继承汉魏古风,作了许多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与律诗相对)。自南朝沈约发明“四声八病”学说以来,当时的诗人除了追求辞藻华丽,更是追求音律和谐,束缚了诗歌的表现力。但陈子昂以复古为创新,扫除齐梁体的宿弊,成为唐代五言古诗的先驱。他的三十八首《感遇》诗,是他中进士之前所作,据《旧唐书》记载:“子昂善属文,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工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于是声名显赫。这里只说三十首,是因为有一部分是他后来得罪了武则天,而辞官归隐之后所作。

【注释】

感遇:遇,凡是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书本的、都可以称为“遇”。和阮籍的《咏怀》相似,皎然在《诗式》中说陈子昂的《感遇》源自阮籍的《咏怀》。这是我比较同意的看法。沈德潜《唐诗别裁》说:“感于心,困于遇,犹庄子之寓言也,与感知遇意自别”,似乎不太恰当,读者可作参考。

兰若:兰花和杜若,两种香草。兰花春天生,杜若夏天生。李白《题嵩山逸人元丹丘山居》:“尔能折芳桂,吾亦采兰若。”其实古代的兰,通指香草,并不是现在的兰花。古代的兰是一种菊科植物的泽兰。清代学者吴其浚在《植物实名道图考》中也为当代植物学家初步鉴定:古代所说的兰中的兰草即现回在的菊科植物佩兰、泽兰、华泽兰等。我们在读诗的时候,也需适当注意一下古今名词的差异。

芊蔚:草木茂盛的样子。

朱蕤:红色的花。

嫋嫋:吹拂貌,《楚辞·九歌·湘夫人》:“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苏轼《海棠》诗:“东风嫋嫋泛崇光,香雾霏霏月转廊。”

芳意:春意。

【赏析】

陈子昂的感遇诗,大多引用历史事实,借古讽今;或者评论当朝局势,针砭时弊。如第三首(苍苍丁零塞)讽刺武则天好大喜功,用人不当,导致全军覆没。如第四首(乐羊为魏将,食子殉军功)讽刺武则天杀害李唐宗室,甚至自己的亲生骨肉。然而这首有些不同,既没有历史典故,也没有时事感慨。只是写了林中的两种植物,用芳草来比喻自己,不是咏物诗,二是咏怀诗。所以皎然说,陈子昂的《感遇》出自阮籍的《咏怀》。因为统治者的高压统治,有一些讽刺的话并不能在诗中明说,只能借助这种比喻,来抒发自己的苦闷。

首句“兰若生春夏”出自《玉台新咏》南朝民歌:“兰若生春阳,涉冬犹盛滋”。兰花生于春天,杜若生于夏天,长得很茂盛。接着“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这两种香草,寂寞地生长在无人的幽深的树林里,紫色的茎上,长出红色的花朵。这里也可看出,古诗中的香兰、兰草未必是今天的兰花,因为今天的兰花大多是白色的而不是“朱蕤”,也没有“紫茎”,后人经过培育,才有了现在的兰花。当然这一点也不必太执着,古今的兰虽然物种不同,都有可取之处。

这里的“空”字,有两种解释,一种是空林中幽独的颜色,还有一种理解为动词,兰若的颜色和气质,使得树林的其他草木失色。施蛰存《唐诗百话》理解为第一种,唐汝询《唐诗解》理解为第二种。华仔以为均可,读者可自行体会。

“迟迟白日晚, 嫋嫋秋风生”,这两句是写时光飞逝,慢慢的太阳也落山了,阵阵秋风也吹来,这些花草也随风飘落。“岁华尽摇落, 芳意竟何成”,你看美好的景色终究是短暂的,刚才还是明媚鲜艳的花草,现在也黯然失色了。

从这首诗就可以看出,陈子昂的复古手法。因为自汉魏六朝以来,到初唐,《诗经》所提倡的比兴手法,人们渐渐不以为然。此时诗歌发展到了律诗的阶段,偏重对仗工整、音律和谐。这对善于运用散文笔法的五言古诗就不太适合了,诗人往往不用比兴,而用典故了。但陈子昂独树一帜,继承了屈原《楚辞》“香草美人”的传统,以兰若的鲜丽芳香比喻自己才华出众,以“幽独空林色”比喻自己压倒众人。以“白日晚”、“秋风生”比喻自己才华无人欣赏,有一种美人迟暮的伤感。最后岁华“摇落”芳意“何成”比喻自己逐渐衰老,理想破灭,最终一事无成。

【赠楚辞】诗经 正版诗经全集 305首 文白对照译注赏析辞典¥21.8淘宝月销1266购买

【今译】

独自徜徉在这幽深幽深的树林

春夏的香兰和杜若茂密如茵

她幽独的气质

使群芳瞬间失色

只因那紫茎上微启的红唇

日影沉沉,已是黄昏

秋风嫋嫋,寒气袭人

转眼间韶华已经凋落

凋落在地,化为了灰尘

春意啊

你终究无处可寻

正如我

最终也一事无成

【小结】

同样致力于复古的韩愈对陈子昂评价很高,他说“国朝文章盛,子昂始高蹈”陈子昂这首诗,以复古为创新,继承了阮籍《咏怀》的比兴手法,托物咏怀,寓意深远。同时借用屈原《楚辞》“香草美人”的比喻,表明自己才华出众,品行高洁。司马迁说“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只有作者内心高洁,他看到的景色才会高洁。这也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所说的“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颜色”。然而终唐一代,陈子昂后继无人,比兴之法日渐衰微,不能不说是中国诗歌的一个遗憾。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做饺子作文 认识自我 作文 天安门 作文 可爱的动物作文 洗衣服的作文 挑战自我作文 高中英语作文模板 纸飞机 作文 元宵英语作文 为你点赞作文 我爱什么作文 英语作文40词 作文的拼音 我的理想英语作文 家风故事作文 发现美的作文 美的瞬间 作文 状物的作文 垃圾分类的作文 冬天美景作文 关于诗歌的作文 力量作文600字 关于手机的作文 作文的格式怎么写 影评英语作文 兔子作文300字 螺蛳粉作文 大明湖作文 童年作文400字 写云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