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1977高考同学会系列:重庆一中“越级考试班”之谜 “神童”刁旭剥开橘子拿物理状元

2020-11-26 19:00:01
相关推荐

55岁的刁旭现在习惯在夜色和晨曦中,往返于重庆、上海、东京之间。

他现在的身份,是中国上海电力日本株式会社总经理。但在40年前,他的外号是“重庆神童”:以15岁之龄,参加1977年高考,并凭借“数理化”三科重庆前列,物理考试最高分表现,考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77年那是比清华北大更牛的学校,录取都是比北大清华先录取,收分要高20分!

(初中时就在重庆市一中读书的刁旭,倒数第二排中间最高那位)

1977年12月9日走进考场的7万多重庆考生中,刁旭是比较特殊的一位:年龄小、成绩好,平台高,还承载的是一段重庆教育界尘封往事。

很多历史回忆中都显示,1977年10月21日新华社正式发文后,大部分人才开始准备。但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对多名昔年当事人的采访中证实,其实1977年9月份部分消息灵通的学校,已经开始做准备。

1977年8月,邓小平在30多位科学家、教育家参加的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今年就要下决心恢复高考。

这一消息,在那个无网络时代,以惊人的速度开始转播。部分学校,当月就开始着手准备。而在那个教材都匮乏无比的时代,那怕是早1天准备,都可以抢占先机。

重庆市一中,即从当年高一学生中,抽调出28名学生,参加“越级考试班”(当年高中只读到高二)。这在重庆历史上尚属首次。

刁旭即其中一员,那年他刚刚升上高二,不过15岁!但其班主任兼数学老师的周德正,果断将其调入重庆市一中“越级考试班”。在周德正看来,刁旭虽说调皮捣蛋,脑子却异常机敏。其数理化成绩和潜力,早已超越大部分应届生水准。

(刁旭当年15岁参加高考,因此现在不过55岁)

和全国570万考生中,无数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准备时间不足,教材匮乏不同,从小在重庆大学中长大的刁旭,优势得天独厚。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家庭环境,一位清华无线电系的物理高材生邻居陈真汉私下辅导,再加上数理化老师的私下青睐,,让刁旭的备考条件无比优越。

时隔40年后,刁旭却说巨大的压力,在那个1977年的冬天一直都伴随着自己!因为他不想下乡。刁家有姐弟二人,按历史背景,姐弟中有1人要到农村去锻炼,刁父说得很清楚,刁旭是男子汉,应该更多承担家庭责任。刁旭愿意承担责任,但考上大学就不用下乡的人生十字路口,他却不想错过。

(最后排右一为大学时代的刁旭)

所以从1977年9月到12月,刁旭如苦行僧般折磨着自己。除了从4点半开始打1小时篮球,其余时间都在疯狂苦读。即便在晚上11点熄灯后,他会想办法找到数理化老师,单独要来几道题开夜车!

他和那570万考生一样,都渴望以高考这种方式,迎来人生机遇。12月9日那天,刁旭的准备,得到了丰厚的回报。

第一门数学考试中,恰好是邻居陈真汉开的小灶,保证他竟解出数学试卷最后的微积分附加题!随便提一句,陈真汉是重庆大学第一批博士生导师,前几年才退休!

物理考试中,刁旭本想放弃最后一道光学题,岂料把玩橘子皮的过程中,灵光一现,最终拿到97分(100分制)高分!甚至刁旭并不擅长的语文作文考题,都因为有市一中语文老师让其背熟的范文,而变得顺风顺水!

刁旭后来才知道,他的物理考试成绩,是1977全市第一。因为当年物理阅卷老师组长,恰好是重庆市一中老师,一眼就看出刁旭的笔迹!后来中科大招生老师也说,刁旭的物理成绩,是全重庆第一,若只算数理化三科,刁旭也是全市名列前茅,很可能也是第一(当年没有准确统计)。而在1978年的报纸上,亦出现了刁旭的名字,称其为“重庆神童”!

刁旭是重庆首次“越级考试班”中,唯一考上中国科学科技大学的。1977年冬天,重庆市一中高考出战的28名“越级考试生”中,3名考生中榜,另外两人都考上了清华——表现比应届生都牛,也说明重庆一中的教学水平当时在重庆的领先程度!

15岁即考上中科大,让刁旭拥有同龄人难以匹及的平台。中科大毕业后,他先后在成都科技大学、重庆工业管理学院任教,22岁出头即成为教学骨干。1988年,刁旭作为访问学者赴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交流、学习,硕士毕业后进入日本电气股份有限公司(NEC)工作。现在,出任国家电投日本代表处总代表,兼上海电力日本株式会社社长的刁旭,带动更多的国内企业进入日本寻求发展机会。

(在中科大军训时的刁旭)

“如果不是那场高考,我的人生不会这样丰富多彩!国家给了我们提前改变人生的机会!”时隔40年后,刁旭依然感慨万分!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已从即日起到今年12月,开设《1977级同学会——重庆人高考40周年系列访谈》,第一次全面针对重庆这座城市,就1977年12月9日、10日前后的历史故事,细节进行全面历史还原!

整个10月份以来,实况新闻—重庆时报已经从各种渠道,甚至从美国、日本、加拿大收集到了部分当年的老师,考生的图片,故事。但在当年2000多名重庆中榜生、7万多名重庆考生,1万多工作人员、老师以及数千来渝学生前,都是沧海一粟!我们需要得到你的帮助。如果你或你的父辈亲人,经历过当年那场历史,请在我们的APP专题留言区留下联系方式和信息,又或是将信息发自邮箱15542343@qq.com(任重18602388185),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将分别进行联系,并还原你和你父辈的故事!

实况新闻—重庆时报记者 任重 图片均由刁旭先生提供 cqtimes2458622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礼让行人作文 一件什么的事作文400字 开学500字作文 公开课作文300字 未来的科技作文 计划作文300字 我的梦想作文提纲 我爱祖国300字作文 2018高考语文作文题目 超能力 作文 友情作文结尾 爱我中华作文开头 天气变冷了作文 关于甘蔗的作文 我爱地球作文 写作文我的老师 游灵栖洞作文 榜样的力量作文 17高考作文 我对妈妈的爱300字作文 初遇作文600字初一新生 学习滑板作文 六年级小学英语作文 又见作文600字 守护作文800字 作文印记 追逐梦想作文 升入初中的感想作文 我的梦想作文150字 猫的特点作文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