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快乐教育”还是“应试教育” 作为家长 您有多“拧巴”?

2020-11-26 19:40:01
相关推荐

早上看到一位家长抱怨,被“熊孩子”气得够呛,“确切的说是被应试教育气得够呛”。

起因是这样的,因为孩子在书法班练字时,没有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修改,于是老师就“告家长”,说孩子态度不好,还顶嘴。

尽管这位妈妈认为,老师的要求太教条,孩子没必要非得按照老师的写法来,但考虑到孩子“不应该顶撞老师”,并为了顾全老师的面子,还是狠狠训了孩子一顿,让孩子跟老师道歉。

但是,并不情愿道歉的家长洋洋洒洒写了好多,讲自己如何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可是又不得不屈从于教条的“应试”教育……

这样的“拧巴”并不少见,有多少家长一边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长大“快乐就好”;但是另一面,又因为身边的优秀“鸡娃们”而焦虑不已,害怕自己的孩子不能跟上“应试”的步伐,落后于人。

其实,真正有问题的不是“快乐童年”或者“应试教育”,而正式咱们家长的“拧巴”,反而让孩子既不快乐、又不应试……

1、别把你的焦虑传递给孩子

就拿前面的这位妈妈举例,她自己因为不认同老师的“教条要求”,又被“尊师重教”的观念束缚,一边害怕孩子不能适应“应试教育”,一方面又怕伤了孩子的自由思维和创造力。

在这样的“拧巴”撕扯之下,这位妈妈感到焦虑不已,恐惧变成愤怒——气得够呛。而她发泄愤怒的方式,却是“狠狠训了孩子一顿”。

我无意指责这位妈妈,因为这样的情况真的太常见。当您看到老师在群里点名,说起您的孩子作业错误率高,家长没有做好检查。

您是否一方面不敢跟老师正面冲突(怕给孩子穿小鞋),一方面又不认同老师要求家长检查作业的做法,最终把一腔怒火发泄在孩子身上:你怎么就不要强!不上进?

可怜孩子在这场老师、家长的沟通中,受着夹板气,还无处诉说,没法“跳槽”;于是,他们的焦虑指数随之增高,也就不难理解,孩子为什么变得讨厌学校、讨厌学习。

武志红有个理论:弱小的一方制造焦虑,强大的一方吸收和化解焦虑,这就是滋养型的家庭关系。

但咱们许多家庭完全反过来了,强大的父母因为生活的压力、与别人比较,制造了许多焦虑,孩子无法消化,只能通过哭泣、生气、闷闷不乐把焦虑放大并反馈回来。

这样焦虑在来回的碰撞中越来越大,变成了灾难,甚至悲剧。

无论“快乐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真正重要的,是您作为强大的一方,需要自己想办法处理掉“拧巴”带来的焦虑,而不是把孩子变成您情绪的垃圾桶。

2、“适应”而不是“忍受”

有一次,儿子做一篇阅读理解,一个多小时了,还一个字都没写。孩子盯着作业,愁眉苦脸。我跟他聊了一下才明白,原来孩子对于文章的观点不认同,所以在“中心思想”的主观题上,不愿意写下违心之论。

我也读了文章,感觉孩子的想法也有道理,文章的道德观实在有些“绿茶”,但这就是“应试”,你不能在主观论述中批判一通文章的价值观。

于是,我跟孩子说:“妈妈很认同你的看法,不过这个题目写的是‘作者怎么看……’,不是你怎么看。”

“咱们有自己的想法,这很好,以后可以写篇作文评论、表达自己的想法。同时,咱们也能看得懂作者是怎么想的,对吗?你把他都看透了~~“我说到这的时候,孩子的表情已经轻松下来,”既然题目让说说作者想法,你就把看透了的,他的想法讲一讲。“

十分钟后,孩子愉快的写完了这张阅读卷子。

适应,不是忍受,我们要教孩子的不是“抱怨现状”、也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换个角度看问题。我们要教孩子如何换个角度,愉快的“适应应试”,而不是痛苦的“忍受应试”。

比如前面那位“拧巴”的妈妈,她完全可以跟孩子私下沟通:“妈妈觉得你的想法有道理,不过老师也有她的看法,你已经试过自己的写法了,咱们不妨也试试老师的写法。”

其实,老师的教条可能只是为了自己的“尊严”,但孩子坚决不改,又何尝不是陷入了“权力斗争”?当我们自己不再情绪化,不把孩子和老师的冲突都上纲上线到“应试”和“快乐教育”的冲突,我们就能找到更多解决小问题、小冲突的实际方法。

3、“快乐”和“应试”并不矛盾

大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我问他:“总结下你的小学生活呗?10分满分,你打几分?“

在我的脑子里,孩子的小学并不快乐,一年级我陪作业,教拼音,每天鸡飞狗跳。四五年级每到期中期末,老师总会“抽风”似的留很多作业,孩子常常写到半夜。

可是,孩子却给出了9分的高分——减分是因为有几个老师太凶了。

我们总是误以为,“应试”了就没有“快乐”了。其实不然,更多时候,是咱们家长自己硬生生把他们割裂开,自己太焦虑。

总有人说,学习都是“苦”的,但事实上,以学习为苦的孩子,很难学的好。我们可以说学习都是“困难”的,因为只有在大脑感到困难的时候,才是真正记忆和思考的时候。

但跨越困难本身,却是幸福的。就像孔子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咱们作为家长,更要让孩子明白,快乐和学习、快乐和应试绝对不是一对矛盾体。相反,只有让孩子在应试中找到快乐,找到成就感,孩子才可能有个快乐的童年。

我是枫糖妈妈,多平台育儿领域优质原创作者。专注于男孩养育中的心理成长、大脑训练,帮助您不打不骂、不生气,提升孩子的责任感、自制力和学习成绩。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大年初一作文500字 描写植物的作文100字 成长类作文中考满分作文 我因什么而自豪作文 回顾过去 展望未来作文 最美的风景作文300字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作文 春节的作文400字左右 美在身边作文600字 幸福的滋味作文600字 家乡的冬天作文300字 告诉你一件新鲜事作文 走亲戚作文500字 未来的汽车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500字左右 美好的一天作文300字 最美的相遇作文600字 这也是一种美丽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300字三年级 桃花300字优秀作文 带一本书去旅行作文 找春天作文200字 捕捉幸福作文600字 近三年高考满分作文 窗外的风景作文600字 成长的快乐作文400字 挠妈妈脚心作文 哈尔滨之旅作文 写景的作文400字左右 写物的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