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吕梁文学季落幕 贾樟柯回答所有“为什么” 莫言听了不少“大实话”…

2020-11-26 20:50:01
相关推荐

贾樟柯用一席演讲

回答了所有不解

5月16日,首届吕梁文学季完成了它八天的精彩。40多位作家在这里登上了舞台,畅聊文学。但在这几天里,作为文学季创始人的贾樟柯,除了登台为作家们串场当引子外,一直没有对这场活动深入地说什么。他绝大多数时候躲在摄像机监视器后,专心拍摄自己的纪录片《一个乡村的文学》。

本想在16日文学季结束这一天约访贾樟柯,谈谈为何会费心筹办这样一场文学盛会,谈谈文学于他的故事,谈谈他这些天的切身感触……但他16日接到新的工作任务,必须赶回北京,让约好的采访无法成行。不过,15日贾樟柯在吕梁学院的校园日演讲里,站在台上的两个小时,说文学、讲人生,其间眼圈微红,结尾意犹未尽,他的这番自述,其实已经回答了山西晚报记者所有想问的问题。

贾樟柯纪录片《一个人的村庄》开拍。

为什么办文学季?想让更多人重新开始阅读

提起文学和阅读,在很多场合,贾樟柯都会回望他经历的上世纪80年代,文学是那个年代的娱乐,阅读让他找到了心灵的乐园。而当下读图时代、短视频时代,文学阅读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成为一件“痛苦的事情”。“我们先不说它能够带给我们什么样的视野上的开阔。即使是打发时间,阅读也是一个非常愉快的事情。对我来说,阅读跟打游戏、打篮球一样有愉悦感。但为什么今天人们会觉得阅读本身很沉重?”

办文学季,就是希望人们重新找回阅读的乐趣。“我们通过作家跟读者这样一种近距离的交流,通过线上、线下立体的活动,让更多的读者能够开始阅读,我觉得只要翻开几页纸读下去、读进去,你就进入到那个无限宽阔的世界。每读一本书就是认识一个新的朋友,每读一本书都是跟一个伟大的头脑在交流,一种精神上的交往。通过吕梁文学季,我觉得就是希望重新提升公众、特别是年轻人的阅读兴趣。而阅读本身,我觉得可能越是对于我们生活条件欠发达的地方就越重要,说直白一点就是穷人家的孩子越需要阅读,当然每一个人都需要阅读。”

颁奖典礼开幕现场。

为什么选在吕梁?21年的故乡记忆让他做了决策

在筹备文学季的时候,贾樟柯团队调研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在吕梁有没有条件来做文学活动?贾樟柯解释说,所谓“条件”不是指硬件和交通设施,而是指文学条件,这里的读者行不行。“当时我完全是怀着一个对于故乡的记忆来决策的,因为我21岁离开吕梁,在21年在这块土地上的生活里,文学一直伴随着我,是我非常重要的一个伙伴。”在吕梁,贾樟柯写下了人生的第一行诗,写出了自己的第一个剧本。他在吕梁生活二十多年里,身边有很多像他那样,对文学有需求和冲动的年轻人,“所以,我相信今天在这里一定也有很多年轻人会与文学相伴。”

大作家们接受媒体的群访。

从对故乡的调研,印证了贾樟柯对故乡的直觉。“吕梁有一个‘吕梁作家群’,我一开始以为群里也就二三十个人,但我错了。我看到作家群里将近500人,而且是500个一直在坚持写作,还在发表文章,还有频繁文学生活的作者。这让我觉得,在吕梁办文学季最重要的土壤是存在的。”

文学对贾樟柯的成长影响多深?改变了他的世界观、人生观

在吕梁学院的报告厅中,面对满堂师生,贾樟柯侃侃而谈。他谈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而每段成长中,都有文学相伴,在一些节点上,是文学改变了他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生的思考。贾樟柯说,文学于他,是幼时从父亲书柜中的唐诗开始,而他人生的转变则是从看过路遥的《人生》开始,看完这本书,再看看周围那些农村同学没日没夜读书的劲头,贾樟柯明白了一个道理,“通过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

贾樟柯在吕梁学院讲述故乡与童年。

而一本书对于一个孩子的影响,不仅作用在贾樟柯身上,余华在来到文学季后,也跟贾樟柯说了自己上学时关于读书的记忆。“上学时,余华手上经常有没头没尾的小说,就是前面丢了几页,后面丢了几页。前面没有好说,小说随时都能进入,但后面没有就很痛苦了,因为始终不知道结局。余华说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丢失的几页反而培养了他的作家能力——因为他一直在思考小说的结尾是什么!”

从初中迷上小说,到高中在雨后一个屋顶上邂逅一本朦胧诗集,顾城、舒婷他们的文字让贾樟柯开始迷恋,“它们的不确定性,带给我丰富的联想。我开始对不确定性感兴趣、对一言难尽很感兴趣。描述他们的无法描述,这其实已经很接近事实了。”读不同的诗歌,贾樟柯也慢慢学会了多角度的思维方式,“诗歌教会我不固执,教会我不要执念,因为现实不止一种。”

文学爱好者们头顶书本抵挡炎热,来现场听大家讲座。

贾樟柯是导演,也是一个作者。从看别人记录生活感受,到自己开始动笔写出第一首诗。读写于他,是件放松的事情,是文学的畅快和自由。直到今日,他仍然热爱写作,笔耕不辍。

“我觉得创作让我们忠于自己的世界,忠于自己的世界很重要,它意味着忠于你自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出生环境,都有自己的成长过程,你真的感兴趣什么?你在意什么样的人?只有忠于自己的世界,我们才有所谓的真知。”贾樟柯说。

电影与文学如何关联?把性命攸关的事情写出来、拍出来

曾是文学青年,如今是电影导演,但拍电影的贾樟柯,如今更加离不开文学。

贾樟柯说,这种“离不开”,不简单只是因为很多优秀的电影都是从小说改编而来。更深层次的“离不开”,是艺术之间的相通性。“电影是一个叙事的艺术,它有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和文学是相通的。不仅仅是电影,即使你从事的是绘画工作、音乐工作,你的思维方法,其实都是文学性的方法。”

贾樟柯基本上所有的电影都是自己编剧,也就是自己写剧本,而且基本上都是现实题材作品。这种文学上的选择从他一开始的电影作品《小武》一以贯之。

贾樟柯谈及写《小武》时的情景,回忆起1997年他回汾阳,发现儿时玩耍的街道即将被拆掉,那些古老的明清建筑将不复存在,整个世事变迁突然就这样出现在他面前,让他不吐不快。“我筹备一个古装片《在清朝》,已经有10年时间,我没有拍。为什么呢?因为我一直觉得,当下的感受更重要,说得严重一点,那才是性命攸关的事情,我们要先把性命攸关的这些事情讲出来,才能够让自我得到一种解放。”

在吕梁学院的讲台上,贾樟柯在结束时,谈起了自己的父亲,一位热爱文学的才子。老人去世时却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这让贾樟柯无从知晓父亲的内心,至今遗憾。父亲的“不写作”促成贾樟柯成为一个“表达者”。他最后感慨:“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到今天,是因为我们无论在如何极端的环境里,都有顽强的写作,都有顽强的艺术创造,把我们的记忆留下来,让我们的根更加扎实。让我们一代一代的人,变成一个有根的人。”

诺奖之后的莫言

听了不少“大实话”

5月16日,首届吕梁文学季的最后一场活动在汾阳中学举行。莫言走进校园,来到学生们中间,发表了一段亲切而激昂的演讲。随后,“诺奖之后的莫言”研讨会举行,陈晓明、谢有顺、苏童、梁晓声等文学家、批评家围坐,讨论莫言近年来的文学创作。

02:30

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在通往欢迎仪式活动现场的道路两旁,站满了汾阳中学的学生。莫言和各位作家的到来,让同学们发出阵阵欢呼,书本上那些熟悉的作家,就从自己的眼前走过,每个年轻的脸上都洋溢着激动和喜悦。

莫言对孩子们笑着说:“你们让我们享受到了,从来没有享受过的,如此隆重的夹道欢迎。谢谢你们跑来看我们,我相信没有一个孩子愿意老在教室里呆着不出来活动的。”听了莫言的“调侃”,同学们也哈哈大笑,一下子对这位蜚声海内外的作家,多了一份亲切感。莫言说:“吕梁文学季能够有一场活动,在有着100多年历史的汾阳中学来举行,也为文学季本身增加了光彩,增加了青春的色彩,因为一切事业都是由年轻人来发起、由青年人来做的,一切的希望都在年轻人身上。”

莫言在汾阳中学演讲。

随后,“莫言研讨会——诺奖之后的莫言”也在这所百年中学举行,陈晓明、谢有顺、苏童、梁晓声等文学家、批评家一一发言,对莫言在2012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创作,进行了梳理、谈论,对莫言在短篇小说、诗歌、戏剧以及书法上的多向发力,给出了他们的看法和点评。如苏童所说,获奖之后的莫言是“头顶桂冠,身披枷锁”的人,“在这种状态下,他所有的写作其实都是把那只手,从枷锁里探出来这样写作,要把这个枷锁打碎,要把桂冠摘下,恐怕真不是那么容易。”

在研讨会最后,聆听了一个多小时的各界评论,莫言说:“你们说的很多字眼,都让我感觉到惊心动魄,现在恨不得到书房里坐下来去奋笔疾书,赶快用写作来证明一切。我觉得一个作家所有的感受,实际上基本都来自于他的写作。也就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一个作家爬起来的唯一办法就是用笔写作。”

莫言与贾樟柯同影迷合影。

吕梁文学季落幕

精彩不落幕

点击观看相关视频

近日,贾樟柯艺术中心广场里刮起了文学的风暴,文学大家们与读者间的对话、演讲、感慨、畅聊,使得这里处处透露着浓厚的文学气息,让人感受到文学从乡村出发了。16日,文学季进入尾声,但重磅的声音依旧不断,贾樟柯的校园演讲,讲述了自己的故乡与童年,以及如何走上导演这条路的人生经历,同时也告诉学子们要多阅读、多写作。

汇聚一堂的大作家们为精彩表演鼓掌。

2019年首届吕梁文学季颁奖典礼上,莫言、梁晓声、王笛、于坚、张平等大家们获得大奖,云集于此的文学大家们也在这露天的舞台上欣赏了钢琴、大提琴的精彩演奏,这绝美的画面也颇有一番诗意。其中,莫言的乡村感慨,获奖者们的有感而发,让文学季的尾声发出阵阵文学强音……

采写: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洁

摄影: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胡续光

视频拍摄:山西晚报全媒体记者 范璐 胡续光

视频制作: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赵亮

编辑:山西晚报全媒体编辑 闫婷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的格式 享受作文 一句话作文 书包作文 作文大全小学 警察作文 作文下雪 怀念 作文 作文续写 苏州作文 写故事的作文 作文课 怀念 作文 杭州作文 海作文 作文900字 追作文 改变的作文 我的爸爸的作文 作文桃花 汉字作文 景物的作文 小事作文 选择的作文 初中800字作文 古镇作文 作文开头摘抄 理解的作文 作文春 英语旅游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