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日报总编辑《求是》文章: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

2020-11-26 21:00:01
相关推荐

中国日报总编辑周树春在最新一期《求是》杂志发表文章《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以下为文章全文: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国与世界关系发生广泛而深刻变化,让世界正确认识发展变化的中国,具有重要而紧迫的战略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国际传播工作指明了方向。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从民族复兴大业、国家发展大局、世界发展大势高度,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中国人民奋斗圆梦、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

一、弘扬民族梦想:展现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发展中大国

“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向世界说明当代中国从哪里来、向何处去,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富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神的深刻论述作为重要遵循。

讲清“伟大飞跃”的历史必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震撼世界的“中国奇迹”背后是中国道路,这条道路来自改革开放40年伟大实践,来自新中国近70年持续探索,来自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90多年伟大社会革命,来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由衰到盛170多年的曲折历程,来自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发展。讲清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是展现当代中国的基础与核心。

讲清“中国特色”的时代跨越。让世界看到,中国几十年走过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大步迈向时代前沿,近14亿人口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发展史上的伟大创举。让世界了解,不同于资本主义全球扩张史上的殖民掠夺,社会主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发展自己;也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弯路,中国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

讲清“超大规模发展”的艰巨复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世界范围的伟大社会实践。在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情况之多样、困难之艰巨、矛盾之复杂前所未有、世所罕见。正因为走上“快速路”,发达国家几个世纪陆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中国发展的“压缩时空”集中爆发。同时,尽管在最短时间让最大人群成为中等收入群体并创造8亿人脱贫的世界奇迹,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尚未解决,即使实现全面小康,人均GDP仍不及世界平均水平。

二、宣示人类胸怀:彰显世界变局中的负责任大国

毛泽东同志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指出:“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国际社会与中国一道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历史表明,任何大国崛起都不可避免引起世界高度关注。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战略思想为指导,阐明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世界胸怀和理想追求,显示中国面对世界局势深刻变化的大国担当与战略定力。

客观描述世界历史变局中的中国地位。让世界正确认知中国在这场大变局中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现实和历史意义。在发展格局中,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占全球经济比重大幅上升,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年均贡献率达到30%以上。在力量重塑中,世界渐显从“西方治理”走向“全球治理”,中国方案为世界所知所用所期待。其中,“一带一路”建设就是源于中国、属于世界的重大贡献。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进一步成为举足轻重的重要一极,对推动世界格局趋向更加均衡、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发挥重要作用。

积极宣介世界发展进步中的中国担当。让世界正确认识中国在国际舞台上采取的立场、发挥的作用。面对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的世界,中国认为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是人类社会共同愿望,冲突对抗是逆潮流而动。中国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与各国和平共处,积极提供解决全球和地区问题的建设性方案,并身体力行打破“国强必霸”的陈旧逻辑。中国始终做全球发展的贡献者,高举合作共赢旗帜,引导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实现人类共同繁荣进步。中国始终做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坚决维护多边体制的权威性有效性,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反对霸权主义和冷战思维。

三、解析历史根脉:揭示底蕴深厚的东方文明大国和社会主义大国

英国著名学者马丁·雅克指出,“西方存在一种势力强大的臆断,认为中国应当跟我们一样;但中国从来都与我们不一样,以后也永远不会跟我们一样”。从“文明冲突论”到“历史终结论”,谬误的本质在于不能正确看待文明的多样性。我们要深入解读中国发展背后的历史文化和政治文明,说明“中国之所以为中国”“中国何以为中国”,让世界看清“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中国。

展示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东方文明大国形象。在几千年历史流变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要在历尽劫波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传承中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生命禀赋和生存耐性,显示中华文化在顺应社会发展和时代前进中体现的强大生命力,在建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大家庭和维护当今中国团结统一政治局面中体现的强大凝聚力,对培育中华民族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的强大塑造力。要在与世界文化的碰撞、交锋和融合中生动展示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和汇通天下,凸显倡导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中华文明精神。要在人类文明转型发展的世纪潮流中真实反映当代中国文化的历史担当和时代责任,展现中国共产党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炼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标识和具有当代价值与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为解决人类面临的挑战提供启示。

展示执政为民、面向未来的社会主义大党形象。阐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在全面呈现现代中国翻天覆地、沧海桑田的历史巨变中,讲清楚中国人民怎样历史地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管用”,新时代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朝着什么目标前进。阐明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深入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时,讲清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在领导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实现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等,正是中国共产党生存发展的根基和宗旨。阐明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胸襟和气度。忠实描绘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形象,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善于借鉴人类文明有益成果的世界最大的“学习型政党”,是不仅能够带领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也能够进行伟大自我革命的新型政党。讲清楚社会主义中国坚持对外开放,始终把自身发展同世界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注目于人类发展进步的未来,有信心为建设更美好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四、聚焦时代前沿:构建世界大变局中的思想中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为历史坐标和时代旗帜,在推进融通中外话语体系建设过程中,让世界知道走在人类理论思维和进步理念前沿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阐释直面时代课题的科学理论。古今中外,人类历史所有重大思想都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精神的结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时代之基,回答时代之问,既是中国实践的理论升华,也饱含对人类发展重大问题的深邃思考;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回应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人类同自然的和解”和“人类本身的和解”的时代答卷,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阐释中国故事背后的中国逻辑。作为一种史无先例的历史现象,中国在自己的发展道路上每前进一步,都改写着世界的历史经验。过去几百年中建立起的资本主义文明经验体系无法解释独特的中国现象,世界需要一种新的理论框架和概念体系来回应新体验、确立新认知。基辛格博士论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时说:“这本书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深入解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国事情”背后的“中国道理”进行生动而深刻的诠释,是以富于科学精神的时代话语讲述走向世界发展前沿的中国实践。

阐释体现人类价值的世界话语。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深入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论述的“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是打造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关键。中国梦与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是相通的。我们崇尚“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致力于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崇高目标,并继续以“一心一意办好自己的事情”贡献世界,以“达则兼济天下”的品德给世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深入解读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不断打造面向世界、引领世界的中国话语,在世界确立中国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地位,让蕴含世界意义的当代中华文化在全球产生更多的共振共识共鸣,彰显吸引力影响力感召力。

(作者:周树春 中国日报社总编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下学期作文 自强不息作文素材 描写小兔子的作文 我渴望作文600字 英语电影影评英语作文 100字作文摘抄 六一的作文400 介绍动物的英语作文 横式结构作文 洗碗作文300字 鲁迅故居作文 家风作文300字 学生作文网 巴西龟 作文 小学三年级英语作文 写事作文700字 植物生长过程作文 对未来的憧憬作文 假期旅行英语作文 心中的美景 作文 我最欣赏的人作文 让世界充满爱 作文 高考英语作文预测 小学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哈利波特英语作文 不一样的世界作文 关于思念的作文 狮子林作文 青春风采作文 家规家训家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