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22国考申论范文:传承与创新—让历史重蕴生机

2020-11-26 22:00:01
相关推荐

传承是对过往的怀念,是唐诗宋词的悠悠韵律,平仄相合;创新是对未来的期盼,是日新月异的高歌猛进,时代先河。前者固守,后者突破,两者看似站在了对立的两端,矛盾不可调和。但对于中华千年文明而言,传承与创新同样重要。须知,文化之美在骨而不在皮,传承流转的光彩,突破体裁的桎梏方能让中国文化孕育光华。

传承精髓,是创新发展的前提。费孝通老先生在自己的八十岁生日宴会上,曾说过:“各美其美,美人美之,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话对文化的发展做出了精准的判断,若是没有“文化自信”,没有对自身文化的清醒,那么在失去文化根基上做出的一切创新都是违背了自身实际情况的。在新文化运动中,我们也有过成功的创新,但这不是“数典忘祖”,也不是“改弦更张”,是在不同语境下对同样的内涵传递。“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与“海阔凭鱼跃”的大海是同一片让我们心生渺小之感的大海;“绝代有佳人,遗世而独立”与“丁香一样的颜色”同样是让我们心动的佳人……只有对文化的坚守与传承,才能在创新体裁与形式的过程中,保持自身的独立与清醒,才能延续华夏文明的薪火。

与时俱进,是传统文化的归属。“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的发展本就与生活现实密切相关,时代变迁的痕迹不只体现在斑驳的城墙遗址,也在文化的表现形式与体裁上留下了斧刻刀削。多少优秀的文化不是毁在船坚炮利,也不是毁在了人为的付诸一炬,而是再漫长的时光中,磨灭了光彩。中国武术、中国医学、中国京剧和中国书法是中国四大国粹,更是中华文化中的精华部分,但是时光成为了这些文化传承的最大挑战。从现代的眼光来看,传统文化中的部分传承的确不符合现代的文化审美,不是其不优秀,而是现代人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中国的文化纵使再优秀,也需要结合现代的审美、观念做出合理的阐释。唯有如此,人们才不会出现对“存天理灭人欲”的错误理解。

文化是国之文化,民族之文化,更是人民之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组织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中,强调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的确,是因为人民对过去的光华充满了怀念,所以我们要传承那些过去的精华;人民对现代的精彩充满了期待,所以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传承是为创新打牢根基,创新是为传承增添活力,传承与创新并重,中华文化才能凝聚自己的精神文化增长点。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等待的作文 有妈妈真好作文 美丽的桃花作文 秋天的果实作文 遇见你作文600字 以和为主题的作文 保护森林的作文 冰糖葫芦的作文 描写金鱼的作文 回家作文800字 开斋节作文 关于美德的作文 青春的价值作文 说明文作文450字 写人的作文五年级 扬长避短作文 写多肉的作文 亲情的作文500字 长沙旅游作文 生命的力量作文 6年级作文题目 体育活动作文 关于甜的作文 同步作文四年级下册 国庆的作文400字 美德作文600字 好听的作文题目 雅思作文批改 四年级上册同步作文 高考作文素材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