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河南高考状元弃官从文 靠写作进入富豪榜 53岁获茅盾文学奖

2020-11-27 01:15:01
相关推荐

作家刘震云来自河南。这位在北京生活了近40年的作家,日常话语里还经常会出现“我们村”“俺村”。别人说他幽默,他说“我是我们村最不幽默的人”;

河南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一大特点就是特别幽默,这是因为河南人经受的苦难太多了,面对生活的苦难,化解不了的话,他们就会用一种幽默的状态来说话。

出生在河南延津的刘震云作品中的“刘氏幽默”也源自于这些苦难。

四十里路

1958年刘震云出生在河南延津县城,当时父母在县城工作,外婆在他8个月的时候把他从县城背回西老庄村里,走了四十里路,1米5的外婆一路背着他,用一块红糖疙瘩让他在她背上舔着睡着回到了家。

西老庄村成为嵌在他生命里的罗盘,当有人说起40里地,他首先想到的是西老庄村到延津县城的距离;路上看到一个妇女拉着车往前走,“别人看到觉得很脏,但是我看到后,会觉得这个人特别像我外婆。”

后来刘震云出名之后经常穿一件黑色的袄,据说是外婆亲手给他做的。

人生导师

刘震云在这里生活了14年,因为穷困,作为老大的刘震云离开家,到甘肃酒泉当兵。那时,当兵是农村孩子的一个出路,在部队能吃上馍,更重要的是,提干成为军官就好找媳妇了。

在一次演讲中,刘震云讲到了这辈子最感谢的两个人,他的姥姥和舅舅,称他们为他的“人生导师”,姥姥割麦子,她割到地头,别人只能割一半。刘震云问姥姥为什么割得这么快,姥姥说,不要直腰,直了第一次,你就要直第二次、第三次。

做木匠的舅舅,木匠活方圆几十里做得最好,他告诉刘震云,他木匠活做得好是花的工夫比别人多,更关键的是他喜欢做木匠活。

舅舅曾语重心长地告诫他说:“如果你想改变你的命运的话,离开这个村子。当你想改变自己的时候,你要告别自己的过去,告别自己熟悉的地方,告别自己的故土”,而舅舅给他指的地方就是甘肃。这段服役生涯给他的《新兵连》创造了素材。

高考状元

1978年,服兵役期满后,刘震云拿着150元复员费回到河南老家,准备报名参加复习班,补习得交一百元复习费。他爹本不同意,说:“兵没当好,学就能考上了?”

后他爹说他的钱家里不要,也不给他添,让他自己去折腾,考上了是他的福气,考不上也别埋怨。

就这样,刘震云来到镇上中学,进了复习班,白天上课,夜晚在冷透屋子的一盏小煤油灯下复习。

5月复员,7月高考。刘震云以1978年河南文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

刘震云说:“如果没有1977、1978年的高考,我也有可能跟我表哥一样,会是建筑工地一个搬砖的。

后来他把自己1978年参加高考的经历,求取功名之时所经历的亲情、友情、爱情,写进他的第一篇小说《塔铺》。

弃官从文

在北大,刘震云遇到了妻子郭建梅,郭建梅在刚认识刘震云的时候,说他已经是满脑子的文学梦”,当时北大中文系都在写,“每个人都想成为作家。

1982年,毕业分配的时候,刘震云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农村政策研究室,一个是《农民日报》。

当他决定要去《农民日报》的时候,老家的爸妈坚决不同意,父亲说,你放着中nan海不去,说不定将来能当个官呢。但刘震云非要选择《农民日报》。

郭建梅回忆,那时两人正在谈恋爱,“他说,我能够全国各地去走一走,去采访,能够接触很多素材。文学就是生活,来源于生活,如果没有生活,我怎么去写小说?”

三十而立

在最初的七八年时间里,刘震云不断的写稿、投稿、被退稿,他舍不得买风扇,光着膀子写作,汗如雨下。

后来妻子实在看不下去劝他放弃,刘震云斩钉截铁的说:你放心吧,我一定会成功。

1989年,刘震云的小说《塔铺》出版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31岁的刘震云在经历了7年痛苦创作之后,迎来了他的时代。

之后他连续发表《新兵连》《头人》《单位》《官场》《一地鸡毛》《官人》《温故一九四二》等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小说,引起强烈反响,被称作新写实小说主力作家。

8万块钱

1993年,刘震云的《一地鸡毛》被冯小刚拍成电视剧,刘震云一下子拿到了8万块钱。那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钱,他们一家人一遍遍的看,一遍遍的数。最后刘震云带着一家人吃了一顿大餐--肯德基。

从那之后,女儿就可以经常吃上肯德基,家里由两张小床拼在一起的床也换成了真正的双人床。

2011年,《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同年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刘震云以160万元版税收入,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6位。

成名之后

2017年,第23届卡萨布兰卡国际书展上,震云被授予“国家文化最高荣誉奖”授奖单位是摩洛哥文化部,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

刘震云在获奖感言中说了一句温暖到有沸点的话:“到了有我作品的地方,就有了回家的感觉。”

成名之后刘震云经常回家。也时常有机会去帮忙各种亲戚乡邻。有两种忙他特别愿意帮,一个是孩子考学,一个是孩子找工作,还有就是他愿意帮助是村里的穷苦人。

这源于他年少时对贫穷“深刻的体会”。他至今能清晰地记起七岁时,一个在矿上拉石头的表哥悄悄塞给他两块钱时,他的感受——“我就觉得天地一片光明”。

看透世事,一句顶一万句

生活中,刘震云是一个寡言干脆、讨厌啰嗦的人。在《朗读者》节目上,他说,自己平时和女儿通话不会超过两分钟,他特别喜欢跟两分钟内能搞定事情的人打交道。

“他是看透世事的一个人,但他又藏得很深,他也不会轻易地去发牢骚骂人,真的就像是《一句顶一万句》里写的那样。

刘震云不是一个高产的作家,2009年的《一句顶一万句》距离上一部作品隔了整整五年的时间。

2011年刘震云凭借《一句顶一万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时候再次提到他的舅舅,他的舅舅姓刘,是个木匠,小时候得过天花,脸上有麻子,大家叫他刘麻子。

刘麻子做的箱子柜在周围40里卖得最好。渐渐周边就没木匠了。所有木匠都说刘麻子这个人特别毒,他曾问舅舅,同行都说他毒,顾客却都说他好,他到底是什么人?

舅舅说:“别人说你毒,和说你好,并不能使你成为好木匠;我能成为好木匠,是因为别人打一个箱子花三天时间,我花六天时间;我与别的木匠的区别是,我打心眼里喜欢做木匠。我特别喜欢做木匠活刨出的刨子花的味道;

从青年时代创作《塔铺》《一地鸡毛》等中短篇,到中年开始创作《一句顶一万句》《我不是潘金莲》等长篇小说,刘震云在写作这条路上,越走越深,越写越能体会出写作的滋味,于是一辈子就干了这一件事,专注地把会做的事做到极致。

《一句顶一万句》后来被北京五大评论家誉为“中国的《百年孤独》,刘震云迄今为止最成熟最大气的作品。

著名评论家张颐武说,该书是刘震云“最具企图心和想象力的作品,也是他超越自我的最为坚韧的努力的成果。”所以想看刘震云的书一定要看这一本。

所以最后我向大家特别推荐这本《一句顶一万句》,结构单纯而内容丰富,命悬一线而荡气回肠

想看的朋友,点击下方就能购买:

一句顶一万句¥39度小店月销53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六年级上语文作文 香港游记作文 泉州风景作文 成功的喜悦450字作文 小草的启示作文 心无旁骛的作文素材 英文作文书信格式 玩中学作文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作文 父母的辛苦作文 嬉戏谷鬼屋作文 情绪管理的作文 鸟作文 写葡萄的作文200字 写校园生活的作文 关于自传的作文 一起走过的岁月作文 西瓜作文评语 建军大业作文 作文老师笑了 让真情自然流露作文 乌龟作文600字 我对汉字的认识作文 我喜欢的传统文化作文 秋天的作文250个字 福建高考语文作文 科技馆的作文400字 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 三年级事物作文 我懂得了谦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