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人超越时空的体验

2020-11-27 04:15:01
相关推荐

有一种方法,可以学习古人,在认知上对自己进行一下训练,感受生命的内外空间,先静下来,闭上眼睛,感觉自己是一粒尘埃,慢慢消失于这无边的宇宙。然后有一丝温暖,随着旭日东升,自己慢慢的长大起来,高过楼房,大厦,地球天空变成了身体的一部分,不断地延展,随之化成整个宇宙,心思澄明,一丝清凉。

这种“大而无外,小而无内”,无极之外无无极的感知体验,可以让自己跳出三维空间思考问题。

通了道,就无所谓道可道,不然,只能胡说八道了,下面这段文字里,就有开启古人智慧的密码。

原文: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箸。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知而亡情,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发无知,何能情?发不能,何能为?聚块也,积尘也。虽无为而非理也。

【文章分解】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著,” 关尹喜是老子的大弟子,他说,在己无居,自己能够做到不偏执。居是固执、偏执的意思。邢物其箸。箸通“著”,显著,显明的意思。外界的势力就自然明显。道的境界在自己身心之上,很多人都“求道”想“得道”,你觉得得到了,它反而消失了,因为一切都是“空”的,悟了空也就是悟了道。道在哪里呢?它在行走坐卧,起心动念,吃喝拉撒,在做事的时候,在时间的流动里。

“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故其道若物者也。”行动时像流水一样自然,安静时像镜子一样,反映外物犹如山谷回音。所以说,道是顺从事物的,道法自然,道追寻的是自己本真的样子。

“物自违道,道不违物。”只有事物自己去违反道,而道是不会违反事物的。庄子《应帝王》中有一寓言。南海的帝王叫“倏(shū)”极快的意思,北海的帝王叫“忽”,中央的帝王叫“浑沌”,倏(shū)和忽在浑沌地盘上相遇,混沌对他们很友善,他们商量着,要报答浑沌的恩德,他们说:“人都有七窍,用来看,听,吃,呼吸,唯独浑沌没有,我们试着为他凿出七窍来吧。”于是他们俩一天凿一窍,七天七窍成,可浑沌却死了。

浑沌在《老子》里面,就是“道”的另一个代名词,“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怠,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浑沌也被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厚德载物,只求给予,不求回报,在他面前没有那么多的不同,等级和差别。

“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矣。” 善于体悟道的人,也不用耳朵,也不用眼睛,也不用力气,也不用心智,想用视觉,听力,形象,智慧去求道,那是不恰当的。道家的“道”和佛家的“禅”,在心性的修养上是一样的,一个“无居”,一个“不着相”,道后面有一个“德”,禅后面有一个“定”,道德,禅定都是一内一外。《金刚经》里讲,“应无所往而生其心”。讲课,用后天的知识让大家明白道,本身就违反了道(这句话也不能细究,道一说就错,不是想说错,是思想的渠道没有衔接)。

“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用之弥满六虚,废之莫知其所。”那么道没有办法了解了吗?关尹子接着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看着好像在前面,马上能感受到了,忽然又觉得在后面,捉摸不定。这句话在论语上有,是颜回感叹孔子的,他说孔夫子的道理“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意思是:孔子的道理,越仰望越显得高远,越钻研它越显得坚固,看它好像在前面,忽然间又像在后面,夫子一步步诱导我,教我博学文章典籍,然后用礼约束自己的行为,我想停止不学也不可能,已经用尽了我的财力,而夫子的道依然卓立在我的面前,我想追上去,却总感到无路可追。

实际上,道无所谓前后左右,道是无所不在的,所以“用之,弥满六虚”,道不是不可以用,而是用之不尽取之不竭的。六虚是东南西北上下。“废之,莫知其所”,如果放下,什么都没有,它又不知到哪里去了。

“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道这个境界,不是你有心去求而远,也不是无心去求而近。《中庸》开篇就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人是离不开道的,可以离开的就不是道。道不管修不修都在那里,但你不修,就不能获得道的正能量。中庸上有一句话:“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不管有心无心,关键在于自己,在自己身上找到标准。

“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汤问》里面也有这句话“默尔得之,性而成之”。说南方的人剪短头发,赤身裸体,北方的人包头束发,身穿皮袄,中原的人头戴帽子,穿衣束裙,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是不学而会的,是靠随本性而自然形成的。就好像北方骑马,南方坐船一样,有一个自然形成的过程。道依靠的就是这种自然的力量。

“知而亡情(亡:通“忘”),能而不为,真知真能也。”知道一切且不为情绪所动,不为情感所扰,做到忘情。老子说“太上忘情”。太上代表的就是一种超脱自身,忘我的状态。能而不为,有能力,但有所不为,不是有能力就处处彰显自己。孟子说:“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只有放弃一些事情不做,才能在重要的事情上有所作为。知而忘情,能而不为,这两句看似简单,但要做到真的不容易。明白“道”能用“道”得“道”是不一样的。

人总是希望自己无所不能,但事实上对太多的事情无能为力,有些事不以人的意志和情感为转移,知道一切,超脱一切,有能力做好一切,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才是真正的知,真正的能。

“发无知,何能情?发不能,何能为?”(发无知,一本作“废无知,废不能”)没有真知灼见看透,又怎能看破世俗之情,没有真能力,又怎能有所作为。“知而忘情,能而不为,”讲话,做事,该做都做,心中没有世俗情感,做过就忘了。

“聚块也,积尘也,虽无为而非理也。”如果好像土块啊,积尘啊,虽然也是无情无为,但是不能同日而语,一切无为境界,似乎都在两可之间。

为什么说理解很难,思想的通道如果不能建立,交流是很难产生意义的,思想引出感觉,感觉唤醒思想,在时间和空间之内产生共鸣。犹如夏天的雨,秋天的风,心中凉热,都在自然而然中产生了。

不知不觉,关于圣人仲尼的这一篇文章结束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志者事竟成作文300 关于冷静的作文 暖心作文600字 关于群的作文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文 叶圣陶杯新作文大赛 一帆风顺的作文 二年级写关于春天的作文 义卖活动作文500字 作文水平 最疼我的人作文 唯美作文开头 这件事让我感动作文400字 描写一种昆虫的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500字 介绍家规的英语作文 节约用水作文题目 老师的爱作文450字 一缕阳光作文500字 以香为话题的作文 一件礼物作文400字 插叙作文800字 一年级小学生作文 二十年后回故乡的作文 爱国作文开头 崇尚英雄作文 打屁股机器人作文大全 作文感动400字 风帆指向灯塔作文 关于勤工俭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