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手工制作10套孔雀羽毛浮漂 送给自己最好的钓鱼礼物

2020-11-27 05:30:01
相关推荐

在百家号写一篇文章需要多长时间?别人的我不知道,这一篇,我用了几乎整整五年.....

窗外绵绵的细雨,伴随着江南特有阴冷潮湿的天气,让人不禁的瑟瑟发抖,冬天将至,寒冷即将来临,而在最近的几场钓鱼比赛当中,最明显感受到的就是鱼情变化,鱼口越来越轻,上鱼速度也越来越慢,对浮漂灵敏度的要求也就变得格外重要,看着跟随自己征战钓场多年的那半漂盒浮漂,暗淡的漂尾,残缺不全的套漂,心中油然而生出了一丝的伤感,是时候该给自己做一套浮漂了。

DIY浮漂源自于2014年初,那时候刚刚接触竞技钓鱼2年多的时间,获取钓鱼方面的技巧和知识也是最多的阶段,由于竞技鱼情的需要,致使我在购买浮漂上面的开销远远超过了5位数,我至今记得,那时我在10套刘林老款钓王浮漂,和一整套DIY浮漂工具上的纠结,价格差不多都在五千元左右,最后我自以为聪明的找了一个折中的方法,买三套浮漂外加一套DIY制漂工具。

鸿羽是我在去年给测试浮漂取的名字,源自于成语:鸿衣羽裳,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练精饵食之夫耳。” 鸿字正好还有个鸟,代表孔雀这种漂亮的飞禽。

印上自己的名字

咱们文归正题,以下就是记录10套去壳孔雀羽毛浮漂的制作过程和设计思路,每一套都有其所针对的鱼情以及不同工艺的体现。钓友们如果心细,可以从中理解一些浮漂灵敏度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对自己钓鱼当中,在浮漂选择上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次制作的浮漂全部建立在大量的实测数据之上,并不是仅凭臆想来制作,一些漂型的改进和测试甚至超过了2年,只为更能体现浮漂特性,在灵与钝之间寻找最佳的平衡。

我们大多数钓友所购买的浮漂,往往都是要去适应这支浮漂的特性,而这次,更多的是要让这些浮漂来适应我的钓鱼习惯,我不用像浮漂生产厂家那样,必须考虑所有使用者的感受,这一次我只针对自己,把五年来积攒的制漂经验和我对钓鱼所有的感悟,彻底融合在一起。

1.去壳孔雀羽浮漂轻量化典范

这三套浮漂是本次制作对灵敏度要求最高的,本人对浮漂灵敏度的理解就七个字:没有才是最灵的。在制作这三套浮漂过程中,第一考虑的是轻量化,第二考虑的是小漂体大浮力。在工艺上甚至需要牺牲漂身强度和浮漂使用寿命,例如仅五遍油漆的超薄涂装和超细玻纤碳棒的使用,从而让孔雀羽毛材质的特性,最大化的呈现,就如同赛车引擎,短暂的一生只是为了赛道上的轰鸣,而它们的诞生也仅仅是为了竞技钓场上最为严酷的极端鱼情!

Y-01

针对中小个体鲫鱼,轻口,弱口,浮钓,底钓的一款综合型浮漂,其中1号采用六片羽毛拼合,2号3号采用八片羽毛拼合,全部为半空心漂体加中心点延长工艺制作(后面会详细介绍此工艺)0.6毫米极细漂尾,漂脚,超薄油漆涂装,制作工艺上的高难度换来的是轻量化的极致,三支浮漂总自重在1克左右,低于一张抽纸纸巾的重量。

Y-02

针对浮钓中小鲫鱼快慢鱼情而设计的浮漂,总长28-30公分短尺寸设计,1号5片羽毛拼合,2号3号6片羽毛拼合,漂身形状经过长达一年半,六种不同漂型测试,才找到了最适合我的漂型,在一些浮钓轻口,弱口鱼情当中,尤其是饵料入水瞬间鱼已经接住,其他浮漂无法产生明显漂相,即便是竞钓大师也是在靠经验和频率来选择提竿时机,此款浮漂可以出现明显让人看得懂的浮漂信号。如此高性能的体现,同样源自于轻量化制作工艺,三支浮漂总自重仅0.96克。

Y-07

这是一款在极慢速鱼情下,从烟头大小的奶鲫,一直到3 5斤重的鲤鱼,都能够使用的浮漂,三支总长全部为50公分,设计灵感来自于本文开头写到的,我买的三套老款钓王里面的其中之一B-006,当时是那三套里面我最少用到和相对最不喜欢的一套,我买它的原因只是为了练习搓小饵钓底,但谁能料到这款浮漂,却是我用的时间最长,理解最为透彻的一套的浮漂,为本人在赛场上争金夺银立下了汗马功劳,本次根据自己对该套浮漂的的理解,漂身较原型浮漂上移了不到1公分,让其到位稍快,更适合我的钓鱼风格。

半空心漂体与中心点延长工艺

在孔雀羽毛浮漂制作当中,因为受到材质本身的限制,直径粗的浮漂相对会较少,大部分浮漂的最大直径都在1厘米以内,尤其是在一些针对鲫鱼的漂型当中,如何在有限的直径范围内增加漂体浮力,就成为了我这几年研究的方向,首先说明,半空心工艺不是我发明的,在老款钓王里面就有一部分采用的这个工艺,任何的工艺都是会有两面性,所针对的方向也并不是适合所有钓鱼人,有利就有弊,很多事物都是需要这样来理解,本次我采用半空心工艺制作的浮漂也只是一部分,大部分都是用在小漂体的浮漂上面,目的只是为了偷轻减重,和增加浮力。

重心点延长工艺所针对的问题,是解决吃铅量相对较小的孔雀羽毛浮漂,翻身瞬间有些发飘特性的一个方法,这个灵感来自于走钢丝手持的那根平衡棒,通过在整支浮漂的中心点加入一段纳米材质的圆棒,即可以增加玻纤碳棒通纤结合部位的强度,也可以适当的把整个浮漂的平衡点扩大一点点(这个点只是稍微宽了少许,并不是整个纳米棒那么长)从而让整支浮漂翻身的动作不在发飘。

这个工艺是我通过近3年以来不下百次的试验,并且和一些竞技钓手,以及国家级竞钓大师们共同测试,听取建议,反复改进过的一个制作方法,这里面牵扯到很复杂的制作工艺和极高的报废率,而且并不是半空心的部分越大就越好,过多的空气会在温度变化大的时候产生变目的可能,还有平衡点的位置也是需要根据不同浮漂所针对的性能来设定,简单的说,以漂厂现在的制作流程,在制作浮漂的时候,这支浮漂的整体平衡点是不能够在磨完漂尾漂脚之前,就能准确判断出来的,而我需要在制作之前就准确的定位出来,难度可见一般。

2.灵敏度与稳定性的结合

下面这五套浮漂需要的就是灵敏度与稳定性的结合,灵敏度好理解,稳定性说白了就是钝,把它们想像成为一条直线,左边是灵,右边是钝,我们针对不同鱼情所选用的浮漂就是在灵与钝之间的某个点寻找最适合的平衡,用简单的例子来理解,钓小鲫鱼的浮漂就是灵的那面,钓青鱼的浮漂就是钝的那面,我们不会用钓小鲫鱼的浮漂来钓青鱼,因为它连饵料都拉不起来,相反我们也不会用吃铅3 4克的漂去钓小鲫鱼,因为口都出不来,这就是广义上的灵敏度与稳定性,在实际运用当中,有时候它们的范围会很小,对鱼情变化不敏感的钓友,就不容易发现。

Y-04

针对短尺鱼竿作钓中大型鲫鱼,底截,钓翻身性能优异,1号2号同样采用半空心工艺,用于中慢速鱼情,7遍油漆涂装,增加漂身强度,3号单独加大了漂体,并采用传统实心工艺,吃铅量在1.7g左右,主要针对鲫鱼快鱼鱼情当中的滑乱鱼情。漂肩,漂脚结合处全部强化处理,玻纤碳棒加粗,9遍油漆涂装,让耐用度和稳定性更高。

Y-05

设计思路很简单,仅针对中大型鲫鱼中慢速鱼情,和养殖鲫鱼抬头吃食的习惯,行程,轻口,底截性能优异,总长全部为50公分,其中1号漂吃铅1.1克,所呈现的缓慢下降过程,在调漂的时候都会让人着急。3支全部采用半空心工艺制作,让小漂体大浮力发挥到极致。

Y-06

针对混养作钓中慢速大鲫鱼,鲤鱼,漂脚长,漂尾稍短,无论是搓或拉小饵钓底,对轻口弱口漂像的体现相对明显,总长全部50公分,并采用半空心工艺制作,其中1号6片羽毛拼合,吃铅量1.25克,2号3号8片羽毛拼合,吃铅量分别为1.4克 1.6克。

Y-08

针对混养的一款浮漂,大枣核型漂身,三等份设计,即脚长尾长相同,通过一系列的设计,让平衡点精确的处在25公分的最中心点,是一款综合性能优异的浮漂,尤其在鱼情不明朗的情况下,我会使用,并且3号漂的最大直径达到了1.2厘米,全部为半空心工艺制作。

Y-09

针对鲤鱼,大鲫鱼中快速鱼情的混养浮漂。1号采用半空心工艺,2号3号采用实心工艺,其中3号特意让漂尾漂脚更粗一些,漂体也更大,通过增加一部分自重,来达到更高的稳定性,本款浮漂同样采用加固工艺,9遍油漆涂装,使浮漂更结实耐用。

3.稳定性当先,灵在其中

针对鲤鱼 大体形鱼,快鱼,乱鱼,以及4.5米以上长尺钓竿使用的两款浮漂,稳定性在这种鱼情之下就变得极为重要,先要稳的住,才能钓到鱼,这也是本次10款浮漂最好做的浮漂,直径1.0毫米玻纤和碳棒的使用,会让制作工艺更加的轻松,不在采用轻量化工艺,而更多的去考虑耐用性,因为本身设计为长漂身,使用大羽毛拼合,浮力已经变大,反而要通过一些工艺适当加重,来达到最好的平衡。

Y-10

总长全部50公分,1号6拼,吃铅1.6克。2号6拼,吃铅1.8克,3号8拼,增大漂体让吃铅达到了2.3克,为什么这么设计?因为我觉得做4支一套没有什么意义,这样我在使用过程中基本每支都能使用的到,而不像普通商品套漂,为了漂亮把三支浮漂漂身的体积做的按比例放大。这么多年使用套漂下来,三支里面,总有一支几乎不怎么用。

Y-11

超过10公分长漂身设计,对孔雀羽毛的材料要求相对较高,与Y-10不同,Y-11是1号吃铅量偏小,2.4克,2号吃铅3.0克,3号吃铅3.4克并且为了平衡性,总长达到了53公分。三支的自重都被设定在一克左右,目的就是为了更高的稳定性。

心细的钓友可能会发现为什么没有Y-03?其实是有的,只是做坏了,上面有一个能看到半空心内部的就是Y-03,只有一支成品,其余两支,一支漂尾磨的时候断了,一支在做油漆的时候掉地上了。因为本次的浮漂制作,我也想考验下自己,所有都没有备份只做一支,这其实也并不算什么,月有阴晴圆缺罢了,做报废的浮漂在我这5年以来是以千为计数单位的,很多时候一遍工艺没做好,毁了一批漂也是有过的事情,报废的浮漂在我每次制作浮漂的时候都能够看到,因为在我眼里,每一支的瑕疵我都会牢记心中,从而鞭策自己更加的去用心制作。

五年过去了,我只能感叹当时我的天真,把制作浮漂想像的过于简单,这五年时间里经历了太多,其中专门跑去临湘学习浮漂制作工艺,在制漂设备和材料的投入上也早已经超过了六位数,虽然一个人独立制作完成了近万支浮漂,但是我真的没给自己专门做过一套浮漂,看客们可能会不信,这一切只因之前自己对鱼和浮漂之间关系的领悟还不够透彻,时机也并不成熟。希望这10套浮漂可以让我在接下来冬季严苛的鱼情当中,发挥作用!

历年来征战钓鱼赛场取得的成绩

如果让我再次选择,我绝不会去学习浮漂制作,因为它已经到了严重影响我钓鱼的地步,虽然也让我从一个以前根本坐不住的人,变成了现在可以一周都不下楼的肥宅男,也让我比之前的能够更加细致的去领悟鱼情,但是这其中的艰辛只有自己知道!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国创新作文大赛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作文 作文范文10篇 智能机器人英语作文 一次烧烤作文400字 学滑板作文400字 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作文 作文自强不息 白雪公主的故事作文 雾霾作文600字 提升自我的作文 美丽的景色作文400字 这也是美作文600字 关于开运动会的作文 人生路作文 我真能干作文 宿舍安全作文 感谢云台山作文 乐乐作文大全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跟哪个老师 记叙作文500字 写兔子的作文500字 竞争使人进步作文 学会面对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最喜欢的老师 春天让我陶醉作文 秋天的枫叶作文600字 听听那冷雨作文 北京研学旅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