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山新一轮产业升级紧抓“创新”做文章

2020-11-27 10:00:01
相关推荐

上周,本报有关翠亨新区申报省自贸区扩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报道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关注。事实上,在本月初举行的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上,加快中山地方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步伐,尽早走出经济转型的“阵痛期”,已经成为全市各级部门研究与落实的重中之重。

记者了解到,进入2019年以来,特别在国家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背景下,如何在粤港澳一体化的融合过程中扮演更重要角色的问题上,中山一直在努力探索。其中,通过引进国内外科研“外脑”促进地方产业平台升级、加大科研产出“反哺”传统地方优势制造产业,已经成为眼下中山谋求产业升级的关键。

文/记者 梁展宏 图/记者 洪喜鹏

【市场动态】 科研成果转化反哺地方经济

案 例

今年5月底,广东省手性药物工程实验室(中山中心)在广东和博制药有限公司揭牌成立。据悉,该实验室由中山大学药学院牵头组建,由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药学院组建专家团队,定位为“中山生物医药产业科研成果产业化平台”。

记者了解到,广东和博制药是一家以糖类药物及手性药物为核心的科技创新型企业,此次与中山大学合作搭建产学研平台,目的是助推上述实验室研发成果产业化。目前该企业在翠亨新区建成了符合GMP规范的1万平方米的制剂和原料药生产车间,早前也通过了广东省药监局GMP认证的现场审查,预计本月能获得GMP证书。

在创新医药产业平台接连加快落地中山的背后,离不开地方政策的推波助澜。去年8月,中山出台的《中山市健康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指出,到2022年,中山健康医药产业规模达1200亿元。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支持中山推进生物医疗科技创新”。目前,中山已建成火炬区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翠亨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园和南朗镇华南现代中医药城等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大型科研平台,引进了包括中国科学院药物创新研究院中山研究院(华南分院)、广东药科大学—香港大学中山生物医药创新平台等在内的重大科研平台。

在本月初的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上,相关分管市领导就指出,目前中山高端服务业、科研类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度依然有所欠缺。而中山生物医药产业的培育建设将加速推动产业集聚,吸引更多的高端医药人才、科研平台和技术资金向中山集聚。同时,中山应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实验室、省级以上重大创新平台在中山布局建设,努力在重大科学装置等方面实现突破性发展,争取一批创新科技成果能在中山“开花结果”。

除了医药产业外,记者也留意到,过去一年中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提速,如哈工大无人装备与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创新中心、中山—香港科技大学联合创新中心的相继落户,这也让中山的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增至456家。

如果说产业创新平台是中山以“借外脑”增强创新能力和实力、加快融入大湾区协同创新圈的话,那么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则更是为一座城市的“创新造血”能力打基础。今年中山的政府工作报告就曾提出,要加快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大力引进港澳创新人才和团队,加强与广深港澳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在中山转化应用;强化与港澳科技创新创业方面的交流,在翠亨新区谋划建设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平台,吸引青年人才来中山创新创业。同时, 中山将继续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支持境内外高校、高端科研院所在中山建立分校、分支机构,提升基础研发、应用创新能力。

【产业升级】 做优存量、做强增量:力推制造业、服务业创新“双轮驱动”

纵观大湾区城市群,目前广深港澳是创新能力最强、高端科技要素集聚最丰富的区域。对于以制造业立市的中山来说,要发展属于自己的科技领域,关键在于如何在立足于传统自身优势产业的基础上,做好新、旧产业转换的文章。

去年,中山市先后印发《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中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和《中山市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2018-2022年)》。按计划,期间中山将打造三大定位高端、规模超千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加快推进优势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至少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传统优势产业“做优存量”,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增量”。

同年,中山市经信局牵头成立中山市两化融合公共服务平台,为中山市中小制造业企业提供两化融合公共服务。记者早前了解到,在该平台的帮助下,部分中山本土集研发、生产于一体的中小企业就率先受惠。譬如,作为中山大型淋浴房生产、研发的老牌企业,莎丽科技就接受了上述公共服务平台的调研建议,对“通过信息化手段加强对业务流程的全面协调管理”的建议进行采纳,对企业产、供、销、财进行统筹管理。经历了大半年的磨合,该企业国内订单准交率从原来的80%提升到约90%。

上述行动计划指出,对于传统产业,未来几年中山将重点改造提升,实施工业互联网应用创新行动,支持建设跨行业、跨领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云端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企业全生命周期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并推出一系列鼓励性政策,支持传统优势产业企业转型升级。在先进制造业方面,中山将加快打造智能家电、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

与此同时,考虑到装备制造业作为中山第一大支柱产业,《中山市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也明确指出,未来几年中山将重点发展机器人、人工智能、高档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装备,激光、光电等光电子装备,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装备,高端船舶制造等海洋工程装备,高端电梯及登机桥等特种装备,以及新能源汽车、工作母机等。

至于服务业方面,本月初的全市服务业工作会议就指出,未来中山将规划建设一批高端要素集聚、功能错位协同、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一方面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一方面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发展。同时,积极对接港澳金融、商贸、物流、旅游、会展及专业服务,谋划“中山—港澳现代服务业合作发展试验区”。

相关阅读

最高奖励 5000万元

我市计划加大外资企业招商引资

补贴奖励力度

商报讯(记者 梁展宏)记者本周从市商务局获悉,目前该局正在对《中山市商务专项资金(招商引资项目奖励)实施细则》(下称细则)进行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细则指出,针对在我市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单个外商投资项目最高奖励可达5000万元。

记者留意到,本次细则的奖励对象主要瞄准了外资企业。譬如,一是在中山依法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新设外商投资企业;二是通过境外融资回投、利润转增资等方式且回投及增资资本金纳入中山年实际利用外资统计的现营外商投资企业。

至于资金奖励力度方面,细则计划对2018年至2020年实际外资金额(不含外方股东贷款)超1000万美元的外商投资项目(房地产业除外),市财政按其年实际外资金额的2%予以奖励,最高奖励5000万元人民币。

另外,对世界500强企业、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在我市投资的年实际外资金额超3000万美元的制造业项目,以及年实际外资金额超1000万美元的IAB(新代信息技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NEN(新能源、新材料)制造业项目、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项目,按照市政府批准的标准、额度给予扶持;对市级财政年度贡献首次超过3000万元的新设外商投资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项目,按照项目当年对市级财政贡献量的30%给予支持,最高奖励3000万元。

【购房资讯轻松享,快来关注乐居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0-09 22:475片雪[江西省网友]IP:736476624
    期待中山产业升级能够为当地经济注入新活力让更多人受益!
    顶3踩0
  2. 2020-07-05 19:03玉韵琴清[甘肃省网友]IP:1743826258
    创新是推动城市发展关键中山抓住机遇进行产业升级值得点赞!
    顶6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假文盲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感恩的作文350字 教师资格证作文 遇见中考作文 独立作文 红色精神的作文 奶奶家的菜园作文 我懂得了作文 小狗啃骨头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写动物的作文300字小狗 漫画作文300 幸福作文350字 关系类作文 学会宽容作文800字高中 如皋盆景作文 以乐观为话题的作文 泪水作文800字 校园拾趣作文 有关愿望的作文 不一样的暑假作文 边防战士作文600字 我的老师400字作文五年级 防震减灾作文400字 怎么写我的妈妈作文 小孩打屁股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50字 买书作文400字 初中生作文600字 我学会了什么的作文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