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愿放手孩子是心理障碍 父母要主动“断舍离” 重塑正确教养观

2020-11-27 11:00:01
相关推荐

引子

凡做父母的都知道,当孩子长大了的时候,无论有多么爱他,都应该要及时放手,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成长。说起来道理大家都懂,可对父母们来说这似乎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障碍,现实中不少父母的普遍看法是:要让我对孩子放手?这做起来实在是太难了。

不愿放手孩子的父爱母爱,其实是一种心理障碍和养育误区,对孩子的成长自然不利。既然如此,我们就需要运用包括“断舍离”“优势视角”等在内的教育策略来“治愈”。

01 “安全基地”亲子模型给我们启示:建立合理亲子关系,不当“铲雪车父母”

”直升机父母“广人知,指的是那些在孩子头顶不停盘旋、在孩子耳边不断唠叨和叮嘱的父母群体。随着时代变迁,现在这个父母群体又被新生代的”铲雪车父母“取而代之了,今天有不少父母已不满足于在孩子头顶上”盘旋“的模式,也不再满足于对孩子的日常生活指手画脚,而是直接上阵替孩子扫除一切障碍,力求”包办“孩子的一切。

可无论是唠叨型的”直升机父母“,还是包办式的“铲雪车父母”,都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不愿放手”的养育误区。每一位不愿轻易放手的父母,都在不知不觉中削弱了孩子的独立能力,降低了孩子在未来社会中的独立竞争能力。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心理学家汤普森博士曾经形象地描述过一个合理的母子关系模型,叫作“安全基地”亲子模型。我们来看一下“安全基地”是什么个模样。

在大多数孩子的眼里,妈妈代表着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妈妈所在的地方就是孩子的一个“安全基地”;而孩子就像一个小小的探险家,经常会从妈妈身边跑开去探索周边有趣的事物,可是过不了多久,他又会跑回安全基地来找妈妈,因为他想妈妈了。随着孩子慢慢长大,这种“安全基地”式的母子关系开始出现以下两个显著变化,变化的结果就是纽带变得越来越长,越来越松散。

● 第一个变化:孩子开始有能力主动离开基地,而且当妈妈不在身边时,他也不会感到没有安全感,不再需要时不时地回到安全基地,从妈妈那里寻找安全感了。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标志。可在现实中,却有很多妈妈不能坦然接受孩子的变化,还总想着孩子能像以前那样再次“归巢”。

● 第二个变化:一旦孩子回到了妈妈身边,它已经不再像从前那样百依百顺了,他会用各种途径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思考。这也证明孩子的另一个重大的成长变化到来了,他开始具有独立思考能力了,即便是在象征着权威的妈妈面前,他也不愿放弃追求属于自己的成长空间的努力。对许多妈妈来说,这种来自精神层面的挑战犹如一次次的突然袭击,把还没完全做好心理准备的她们给“打蒙”了,一种深深的失落感和心理落差顿时袭来。

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他们成长所需要的安全基地;等到孩子长大了,父母就要学会适时放手,让孩子离开安全基地,去更遥远更广阔的地方去“探险”。只有通过这种探险式的实践和学习,孩子在未来才不会成为一个长不大的“巨婴”,而是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02 分段式放手法,让父母实现对孩子无忧放手

《幸福家庭的秘密》一书的作者布鲁斯费勒曾经说过:研究证明,一个能够规划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每周时间表和评估自己学习成果的孩子,其大脑额叶皮层会得到更充分的发育,更好地掌控自己的生活。所以,我们必须允许孩子按自己的方式成功;当然,有时候也免不了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失败。

我们从中得出一个结论:只有父母早点放手,孩子才能有机会习得成为一个独立的人,才能避免在成年以后出现更大的错误。

那么,父母在孩子学龄前和学龄后这两个阶段,如何实现对孩子无忧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呢?

一、学龄前阶段,要在生理上帮孩子学会独立

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有一个“独立成才理论”:父母想让孩子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人,必须先让孩子在生理上独立起来,之后才能走向心理上的独立。

所以,在孩子学龄前,父母必须先从生活中的小事入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我们可从哪些生活小事开始,放手让孩子一试身手呢?下面总结出“三个放手”。

第一,放手让孩子学会自主吃饭。

让孩子学会自主吃饭可不是件小事,这不仅是在考验父母是否有足够的勇气允许孩子自己决定吃什么、不吃什么、怎么吃的问题,而且通过这种放手让孩子自主吃喝的练习,可以逐步培养孩子的自主感和自信心。

父母如果出于对孩子某些不良饮食习惯的担心,可以在平时把这项引导工作提前做好,比如通过和孩子一起读有关这方面内容的绘本故事、逛超市认识食物、一起做饭等兴趣活动,来引导孩子理解营养和吃饭的关系。一旦大家坐到了饭桌上,就要克制住自己想去管教孩子吃饭的焦虑,尽量不去干涉孩子的食物选择,放手让孩子为自己吃什么做主。

第二,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搭配衣物和鞋袜。

在孩子搭配衣物和鞋袜这件事上,父母不要轻易打击孩子的尝试,让他体验一下自己搭配出来的“美感”也未尝不可。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就跟自主吃饭一样,也是锻炼孩子自主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如果担心孩子可能搭配出一幅辣眼睛的“画面感”,与你的品位不相符,那就把功夫花在平时。比如,在为孩子买衣服时,有意识地当着孩子的面做一些样式和颜色的过滤和搭配,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此外,父母平时的穿衣打扮也会影响孩子的审美,因此可以考虑从不同的角度和场景来影响孩子,而不是一定要在孩子决定穿什么的那一刻和他对着干,这样不仅伤了孩子的心也累了父母自己。

第三,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寻找答案。

当孩子遇到问题甚至犯错时,我们不要急着去批评他们,更不要立马提供标准答案,让孩子依葫芦画瓢。其实在很多时候,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曾冒出动脑动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想法。只是因为他们常常被父母一吆喝一批评,思路就被堵回去了。

对父母来说,要彻底改变对孩子放心不下的心态,大胆引导孩子从错误中思考和探索。对孩子来说,从错误中找到自己的答案,肯定要比直接记住标准答案来得更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学龄后阶段,围绕“断舍离”等3个独立原则,强化孩子的独立能力

如果在学龄前,父母已经帮孩子建立起了独立意识和安全感,那么在学龄后,父母就要围绕以下三个独立原则,进一步强化孩子的独立能力。

第一个独立原则:断舍离

所谓“断”,就是断绝给孩子提供不需要的帮助。比如孩子会自己穿衣服了,就别再帮他穿衣服。

所谓“舍”,就是舍弃对孩子多余的安排。比如不需要时刻盘旋在孩子的头顶,盯着他去做事,如果必须要提醒,那就让孩子自己列出任务清单,从源头上教会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所谓“离”,就是离开“孩子不能没有我”的执念,让孩子拥有更多自由独立成长的机会。

第二个独立原则:用“优势视角”来看待孩子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普遍使用的是“”问题视角“,也就是用负面思维来看待孩子的一切。比如,当孩子考试成绩不错,父母的第一句话往往不是鼓励或赞扬,而是说“下次要争取考第一”。父母过于追求完美的负面思维方式,对孩子的积极尝试无疑是一种打击。

积极心理学的倡导者、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戈特曼给了父母一个更好的建议,他提出:父母可以放弃“问题视角”,改用“优势视角”,也就是把关注点从孩子的负面“问题”转移到正向的“优势”上,这样就能看到孩子的长处和努力了。

比方说,孩子在写作文时,你是选择聚焦孩子所写的总体内容及文章的整体架构等,还是死死抓住几个错别字的细枝末节不放?如果你选择了前者,其实就是在用“优势视角”来看待问题。

当孩子写作文写得不错的时候,你完全可以这么对孩子说:“我读了你写的作文,感觉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语言也很生动形象,我觉得这是一篇很不错的好文章,不过还有几个文字上的细节如果再处理一下,就更完美了,你再认真检查一下,会找到的……”采用这种“优势视角”的对话方式,可以把孩子的情绪带向“我要做得更好”的心愿,孩子当然更愿意接受,很自然就在这个检查过程中,发现一些细微不足之处并改正之。

在此建议父母尽量用孩子的强项优势来淡化孩子弱项的悲观心态。因为一旦孩子的内驱力被自己的强项激发出来,他自然会有勇气去面对自己的弱项,在接受挑战的同时去改善和提升自己的弱项。

第三个独立原则:对孩子独立原则形成家庭共识

父母应该和孩子共同建立一个关于孩子独立原则的共识,这样孩子才会有清晰的努力目标,父母也才能看到孩子的努力过程和结果。下面是关于孩子独立的五个原则,供家长朋友参考:

1.相信自己有能力照顾好自己;2.努力找到自己的兴趣点和自我内驱力;3.主动探索新事物;4.为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担起责任;5.与父母保持良好的亲子互动关系。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父母不应该只是生活保姆,更应该是孩子的精神导师和人生引领者。

03 从“责任范围”和“问责原则”的角度来重塑教养观

到了这里,我们已经基本知道了“父母要学会适时放手孩子”这个教养观。但我们不能忘记了这一点:在孩子没有经济实力、人生阅历和工作技能的情况下,独立是不能单单依靠孩子自身的自然能力就能获得的。因此,孩子在走向独立之前还需要父母来引导和护航的。

首先,父母要教会孩子认清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只有当家庭每个成员对自己的责任范围都有了清晰的理解之后,孩子才能主动承担责任,父母才能退出孩子的责任。让不少父母感到头疼的陪写作业就是一个最好例子,如果陪写变成了一个永远不能“断舍离”的常态,那孩子又怎能认识到自己才是完成作业的责任人呢?

其次,建立清晰的问责原则。在各自负责的范围内,父母和孩子都不能越界,去承担另一方的责任,或者忽视自己应负的责任。比如,孩子应该要自己整理书包,但是爷爷奶奶抢在了前头要替孙子做;妈妈(或爸爸)应该管住自己的嘴,不在孩子面前数落爸爸(或妈妈)等等。这些都是在问责范围内的每个人要遵循的基本责任。

04 总结:父母如何正确放手,让孩子学会独立

作为父母,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在未来获得成功。所以从成为父母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在为孩子的成长呕心沥血。

当孩子逐渐长大的时候,不少父母的思维却没有与时俱进地跟进,误以为孩子还是和小时候那样脆弱,需要父母一辈子的呵护。

然而,孩子终究是要长大的,当孩子内心有了足够大的梦想,有了足够大的勇气和足够大的能量的时候,他第一个要摆脱的恰恰就是父母的爱和束缚。因为只有切断这根不断牵扯、阻碍前行的纽带,孩子才能真正体验到自由翱翔的美好和驾驭人生的喜悦。

1.不把父母自身的焦虑转嫁到孩子身上

不少父母心心念念的都是自己的孩子,这是人之常情,但凡事总有个度,就连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也总结出了“过犹不及”的人生哲理。因此,父母不要从早到晚都尽想着孩子的事,以至忽略了自己的生活、工作和人际关系等,这对孩子的成长并不是一件好事,孩子会感到一种窒息感的精神压力。

除了不要过度关注孩子之外,父母还要防止自己用负面的态度去预设孩子的未来。比如,类似“我的孩子成绩不如别人,长大了可怎么办?”这样的内心质问,既不能很好地解决任何的实际问题,还会把父母的不安和焦虑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以为只要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就是失败和无能,因此早早地就放弃了努力。

2.不让孩子成为你的情感的唯一寄托

孩子终有一天要离开原生家庭去独立生活,所以最重要的是不要让孩子的成就来作为决定父母的人生价值。如果孩子成了父母的宇宙中心,那么一家人所有的困境都将投射到孩子的身上,这个孩子将负重前行,无法洒脱地活出自己的精彩,心理脆弱者在重压之下还很容易出现意外。

3.放弃控制孩子的习惯

有不少父母习惯于借助控制手段来避免一切不好的事情发生在孩子身上。父母的出发点固然是好的,但是,正如汤普森博士所描述的“安全基地”一样,父母的控制和孩子的依赖都只是暂时的。而所有对孩子不切实际的要求,反而更会束缚孩子的成长。因此放弃控制孩子的习惯才是正确选择。

结语:

就像天空中的老鹰会放手小雏鹰那样,如果它们不放手小雏鹰去翱翔,那么,小雏鹰就将永远失去了独立翱翔天空的能力。

同理,作为父母,我们不该在要不要放手孩子这个问题上感到纠结和不安,相反,当我们把孩子独立前的铺垫工作做到位了,在“天时地利人和”的时候,其实就无需过于担心孩子从我们身边离去,事实上,我们这时候“安全基地”的使命已经完成,应该放手把更广阔的“舞台”交给孩子。

只要我们有了这份博大的胸襟和高能量,那么无论孩子走得有多远,都在我们目之所及之处。这就是父母养育孩子的格局,有了这种大格局,孩子才能真正得到成长!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寒冷的一天作文 三年级作文过生日 名人写人的作文 作文谢谢你我的妈妈 观察作文800字 关于地球污染的作文 高中万能英语作文模板 关于调查的英语作文 特写作文怎么写 听歌有感作文 三百字左右的作文 校园里的雨作文 中国高铁作文 家乡的竹林作文 假期生活作文450字 真诚的道歉作文 三年级关于关爱的作文 随遇而安的作文素材 描写陀螺的作文 我不再胆怯作文 以笑为主题的作文题目 制作飞机模型作文 鬼屋探险作文 关于写朋友的英语作文 民宿作文 成长经历作文600字 稻草定律作文8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六年级 我最喜欢的地方作文450字 遵守纪律的作文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