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场文章”圆群众安居梦

2020-11-27 15:45:01
相关推荐

记者 程曦

“搬出大山,我们一家住进了新房,女儿上了好学校,我也有了稳定的工作,生活越来越好啦!”2018年9月,从江县贯洞镇干团村村民杨群华搬迁到从江县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不仅生活环境改善了,还领上了工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搬得出,到如今稳得住、能致富,杨群华一家的生活变化是从江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下半篇文章”的一个缩影。

从江和榕江,地处月亮山腹地,自然条件极端恶劣,是黔东南州仅剩的两个贫困县,也是“短板中的短板”。

决战两江,时不我待。为帮助贫困山区群众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自然困境,黔东南州大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并以搬迁群众后续发展为核心,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确保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美娥食用菌产业园是从江县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引进到社区的一家企业所建

引企业进社区 搬迁群众家门口就业稳增收

2014年,在一次突发的交通事故中,杨群华失去了他的左腿,身体的不便让他只能待业在家,偶尔养养斗鸡补贴家用,生活过得很艰难。

2018年9月,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杨群华一家四口从大山深处搬到了从江县美娥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社区。

“新房子有80多平方,还配了沙发、电视等家具家电,环境比以前好太多了。”改变的不仅是居住环境。

过去,杨群华的女儿在寨子里的上学,学习环境和教师水平相对都比较差,搬到新社区后,家门口能有崭新的学校。

不仅如此,在社区的帮助下,杨群华接受了专业的技能培训,并被推荐到附近的美娥食用菌产业园,负责食用菌的浇水、打药、采摘等工作,每个月也有了稳定的收入。

搬迁群众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工作

美娥食用菌产业园,是贵州省从江县菌丰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所建。

这家公司是从江县为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就业,引进到社区的一家企业。

该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示范带动从江县发展3000亩食用菌种植,可覆盖从江县19个乡镇、专业合作社100个、覆盖农户5000多户2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000多户贫困人口8000余人,贫困农户人均可增收5000元以上。

“就业是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之一。一直以来,社区都积极引进企业,增设形式多样的扶贫车间,目的就是在增加大量就业岗位的同时也让搬迁群众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空间,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实现可持续脱贫。”美娥社区脱贫攻坚指挥所所长任莉竹告诉记者,目前美娥社区已经建立了6个扶贫车间,让数百名搬迁户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社区积极引进企业,增设形式多样的扶贫车间,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

从被动性“输血”为主动性“造血”,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从江县、榕江县把搬迁群众就业问题摆在“五个体系”建设突出位置,努力让搬迁群众“搬得出来”“住得下来”“富得起来”。

从江县盘活安置点门面6.1万平方米、地下车库5.9万平方米,建成电子厂、制衣厂、刺绣厂、纸箱厂等各类扶贫车间22家、食用菌种植基地5个、大型超市6个,解决稳定就业2000余人。其中,社区食用菌种植基地已发展为成熟的规范化、规模化社区工厂,累计用工4.3万人次,打造了搬迁群众“楼上居住、楼下就业”的成功样板,有力促进了群众稳定搬迁。

榕江县充分盘活资产资源,采取“车库变车间、门面变旺铺、农民变工人”模式,形成卧龙、阳光、特和、富民安置小区4个扶贫车间群,建成千匠百艺扶贫车间、翌扬鞋业、衣扬服装厂、百年兴手套厂、大通电子加工厂等14家劳动密集型扶贫车间,实现搬迁群众1962人就地稳定就业,使搬迁群众“增收顾家”两不误。

“对症下药”补短板 结对帮扶促发展

贵州贫,贫在教育、医疗、住房短板突出。

因为教育落后,很多农村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为医疗落后,很多基层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因为住房差,很多农民的住房透风漏雨,安全隐患突出。

搬迁,解决了贫困群众的住房问题。教育、医疗短板怎么补?

2013年,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和榕江县两地“结亲”。

为保障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贫困群众子女“有学上、上好学”,桐庐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2800万元,建设了安置点教育配套项目——幼儿园2所、小学综合科和教学楼各一栋。

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阳光幼儿园(桐君幼儿园)

“桐君幼儿园位于榕江县阳光小区安置点,建筑面积2978平方米,开设9个教学班,可容纳幼儿360名;富春幼儿园位于特和小区安置点,建筑面积2037平方米,开设了6个教学班,可容纳幼儿240名。”贵州省榕江县扶贫开发办公室综合股股长钟洁告诉记者。

钟洁是桐庐县派往榕江县挂职帮扶的干部,2018年4月,在得知有到脱贫攻坚一线工作机会的时候,钟洁第一时间报了名,到榕江后,一有时间,钟洁便走村入户,跑遍榕江县19个乡镇、145个贫困村(寨),全面掌握县情,梳理了在产业、就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需求,积极对接帮扶资源,让桐庐和榕江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无缝对接。

“走访中我们发现,教育、医疗、住房等问题都是榕江县亟需解决的短板和弱项,帮扶就应该有的放矢,为此这几年,我们‘对症下药’,从硬件到软件上向榕江进行了帮扶。”据钟洁介绍,几年来,聚焦教育、医疗、农业产业等重点领域,桐庐县尽锐选派专技人才到榕江挂职帮扶141人次。

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校长申屠国良与学生交流

2020年8月,杭州市桐庐县再次选派15名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组团式帮扶教师到榕江县开展教育帮扶,15名教师组成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等不同学段的“组团式”帮扶团队,分别来到了桐君幼儿园、古州四小、榕江四中、榕江一中开展支教帮扶工作,运用东部地区先进的校园管理系统,提高校园管理手段,辐射带动本地教师学习东部地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打造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推动榕江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榕江县古州镇第四小学校长申屠国良就是帮扶团队的其中一位。

“学校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我们来的任务不仅仅是教育好这一届学生,还在于对当地教师队伍的培养,希望在帮扶工作中,我们能运用东部地区的校园管理系统,改革校园管理手段,辐射带动本地教师学习东部地区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培养打造一支不走的教师队伍,推动榕江县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申屠国良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青春800字 三年级小学生作文 五篇作文 青春作文开头 夏作文 满分英语作文 青春作文题目 金鱼作文 初二600字作文 万能作文结尾 作文青春600字 英文作文范文 财富作文 作文《我的乐园》 担当的作文 青春800字作文 作文修改 变的作文 方向作文 橘子作文 陌生人作文 爱作文怎么写 750字作文 作文七百字 孤独的作文 作文750字 作文冬 哲理作文 美德作文 有意义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