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教育部:2018年从幼升小到高考全面改革 语文难度提高 关系到每一个孩子!

2020-11-27 17:30:01
相关推荐

教育改革年年提,但在教育部公布的这一系列改革制度面前,很多家长表示坐不住了十分焦虑。

教育部最新公布从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数学命题要大幅度降低难度;提高语文考试难度;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

虽然家长们知道要改革,但对于改革的方向和对孩子的影响却不是很了解,大多提出的问题都是:孩子的学习策略是否需要调整?考试分值是否发生变化?重点学科都有哪些?

所以,学姐今天分享此文,让更多的家长了解教育部的改革政策,以便及时调整孩子的学习方向和方法。

高考加分项目,最大幅度缩减

◆取消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科技类竞赛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省级优秀学生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取消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加分项目

在高中阶段被认定为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的考生,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

以上加分占历年高考加分项目的54.55%

得语文者得高考

语文在12年的基础教育中、在中考和高考中第一重要。

高考改革后,三门统考课语文、数学、外语,其中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取最高分计入高考总分,就高考总分的区分度来讲大大降低;数学在今后的命题中要大幅度降低难度,区分度也会较大下降;只有语文的广度、难度有所提升,因此语文在高考总分中区分度会最大,最容易拉开学生档次。

所以说,得语文者得高考一点都不过分!语文的提高需要长期积累,小学不抓,中高考就会后悔,到时候想抓也来不及。

改变“一考定终身”从招分转向招人

2017年起,高考招录已经采用“两依据一参考”政策,即依据高考统考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

教育部文件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做了以下规定:

1、学业水平重点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选修课程内容和学习成绩、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成果等,特别是具有优势的学科学习情况;2、艺术素养重点是在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书法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特长,参加艺术活动的成果等;3、思想品德重点是学生参与党团活动、有关社团活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等的次数、持续时间;4、身心健康重点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主要结果,体育运动特长项目,参加体育运动的效果,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表现等;5、社会实践重点是学生参加实践活动的次数、持续时间,形成的作品、调查报告等。

未来全中国的高考科目采用“3+3”模式,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物理、生物、化学、历史、地理、政治6科中选3科)学生自主选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作为高等学校录取的基本依据。

新高考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就是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培养孩子各方面兴趣要常态化

放弃功利化导向,越早越好!

三本招生在全国许多省市退出历史舞台,2018年起,部分地区也开始合并“一本二本”。预计未来高考录取将不再区分一本、二本、三本,甚至连考试大纲也要取消,大学的录取将完全按照专业进行,学什么样的专业与孩子的兴趣、爱好直接相关。

要想知道自己的孩子对什么感兴趣,就要从小学开始进行常态化发现和培养。

中考包含小学知识,学科无考试大纲

引导学生从小广泛阅读

未来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的考试难度。

简单地说就是——学生该掌握的必须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必须掌握,必须掌握的还要掌握牢固。

降低学生平时学习负担,摒弃在全国普遍存在的9年义务教育畸形掐尖的严重现象,构建符合学生成长和年龄阶段正常、合理的教育环境,逐渐修补早已破坏深重的国家教育生态。

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幼升小、小升初择班同样重要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

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

高考考试制度变为“3 3”、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和自主招生四者的结合。

其中最重要的3 3和学业水平考试这两项,反映在教学中必然的唯一选择是:不久全国的中学校都将展开“分层教学”和“走班制”教学,这就会出现“同班不同学”的现象。

因此,未来一个学生进了任何中学除了获得这所学校的名头外,要想得到更大的好处关键在班级的选择上,而班级的选择虽然是自由的但却是完全按照分数进行的,不同分数的班讲课的难度、进度、师资、教材、考题、生源等都是不同的。

所以,教改后你进了什么学校相比较教改前已经不那么重要了,而能够进什么班将起更关键和最直接的作用。家长们不要再被名校的光环所笼罩了,此名校已非彼名校,教育生态环境已经完全改变,我们的思想观念要彻底转变了!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阅读水平

阅读不行卷子都做不完!

语文为王时代已经不是口号,而是真的来临了!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不仅是语文试卷增加了阅读量,其他科目都增加了!

原来可能所有的考题题面只有2000多字,以后的题面阅读量也许会有5000多字甚至更多。阅读、语文水平欠佳,做题速度、理解水平等都会受到很大影响,有的考生甚至连题都没时间做完。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

将最大限度地提升全体学生的广泛阅读水平,让每个学生在全程12年的基础教育中逐步建立感兴趣的学科方向。高质量的阅读需要高水平的语文学习,语文重点突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例如: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卷作文题,没有传统文化的积累根本无从下笔。

预计未来高考中,命题人会在更大范围内采取更加灵活多变的题型来考查学生的名著阅读、文化经典阅读情况。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苟且,看的远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小学生家长关注小升初,初中生家长关注中考,高中生家长关注高考。这逻辑看上去没毛病。然而,高考全面改革的大幕已经开启,高中生关注已经来不及,初中生,还有救,小学生,正当时!

来源│高考语文、中国青年报、搜狐新闻、北京幼升小网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快乐是什么作文 初中作文800字优秀作文 一年级作文看图写话 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 下雪作文300字 过春节英语作文 友情类作文 我不后悔作文 读书笔记作文 乡村美景的作文 仙人球的作文 周末计划英语作文 春节的故事作文 关于勇敢的作文 蝴蝶兰作文 西安旅游作文 四下作文 介绍中国的英语作文 陪伴作文500字 冰糖葫芦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三年级 关于乡村的作文 学校生活英语作文 真没想到作文 英语作文八年级上册 写饺子的作文 五下作文 换位思考作文 满分作文500 初一满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