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烦心变舒心:耄耋夫妻的“房心事”

2020-11-27 18:30:01
相关推荐

新华社沈阳2月13日电 题:烦心变舒心:耄耋夫妻的“房心事”

新华社记者张倵瑃、孙仁斌

腊月二十七午后,92岁的于喜波坐在炕头上,眯着眼,和89岁的老伴刘景兰晒太阳。阳光透过新房明亮的窗户照进来,暖洋洋的。这对耄耋老人向记者讲述起他们大半辈子的“房心事”。

老两口家住辽宁省贫困县岫岩满族自治县前营镇门楼村。他们和儿子于海清一家五口还有一个患有精神疾病的女儿生活在一起。2017年8月3日至4日,这里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袭击,村干部连夜把大伙转移走。洪水退去,一家人平安无事,房子却被洪水冲倒了。

刘老太瞅着倒塌的房子欲哭无泪:“原本一家8口挤在这栋住了20多年的老房子里就够难受了,这回倒好,连家都没了!”

很快,县里、镇上的干部,救援队、志愿者来了,受灾的百姓都住进了帐篷里。一家人吃、用不愁,唯独刘老太闷闷不乐:“在这帆布房里住到啥时候算个头?”

儿子于海清总劝她:“过一阵就盖新房啦!”

刘老太撇撇嘴:“说得轻巧,家里头两个孩子上学,还有个病闺女,盖房钱从哪来?”

9月份,政府就开始为全县622户倒房户重建新房。“这一家子生活挺困难,村里报给乡里和县里了,乡里就把扶贫和救灾结合起来。”为记者领路的村支书林良森说。

当年11月15日,新房落成,两栋总面积140多平方米的六间大瓦房立在倒塌的老宅不远处,且垫高地基、做好防水,再不必担心水患。

两栋房造价将近20万元,一栋是政府无偿援建的,另一栋是于海清用政府发放的征用房基地补偿款购买的,基本一分钱没花。“装修花了4万元,自己拿了2万,找亲戚借了2万。”于海清说。

防盗门、塑钢窗、白地砖、壁纸墙,专用的厨房、餐厅、卫生间、洗澡间……搬进新房,刘老太干瘪的嘴终于笑成了花。这摸摸、那看看,有点不相信这是自己家。

刘老太瞅瞅老伴,说:“跟了你大半辈子,也没住上新房。89岁了,共产党让俺住上了新房!”

于喜波不说话,瞅着她憨憨地笑。

原来,刘老太从年轻时候起就有个“进城”的梦。22岁时,她从县郊嫁到了离城40多里地的门楼村,那时,于喜波家住在离村中心还有五六里路远的羊砬沟。岫岩当地多山,许多人祖祖辈辈就住在沟沟岔岔里。

“我不愿意嫁给山里人,那会都是保媒,没办法。”刘老太回忆,成亲后,有了六个女儿、一个儿子。一家9口挤在50多平方米的茅草屋里,出门就是大山,赶趟集来回得走一个多钟头。房子小、孩子多,两口子没少为此拌嘴。

直到女儿们陆续出嫁了,夫妻俩反复合计:不搬出这穷山沟,怕儿子连媳妇都娶不着。最终他们决定:下山!

种了半辈子地的于喜波没啥积蓄,东拼西凑,在村里买了一栋二手的土房子。于海清在这娶妻、生子。一大家子又一起挤了29年。

从山上的茅草屋到山下的土房子再到如今的新居,老两口拌嘴的时间越来越少:“瞅着心里都亮堂,跟电视里放的城里人的日子没啥两样!”

对新家,刘老太也有不习惯的地方:厕所在家里,太别扭:“在屋里上茅房不得劲。”如今,她白天上厕所一定要到村头的公厕去,“怕把新房弄脏。”

两个双胞胎孙女正上小学四年级。妹妹于冰冰在作文中写道:“我喜欢我的新家,这里绿树成荫,山清水秀。”

针对刘老太家的特殊情况,当地政府给老两口和患病的女儿办了低保。在村干部的帮助下,儿子于海清除了种地,还在附近的山上放养柞蚕,经济收入逐年提高。

厨房里儿媳高丽炒菜的香味飘来,晚饭时间到了。我们起身告辞,临走时,问老人有什么新春心愿,刘老太想了半天,摇头说:“没啥心愿,知足了。”

于喜波说:“咋没心愿了?你不总念叨,要多活两年,多住住这新房嘛?”

听到这,刘老太干瘪的嘴又笑成了一朵花。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优质作文 书信作文格式 我是什么 作文 初一作文500 作文我的烦恼 误会 作文 钓鱼的作文 家风的作文 春季作文 小兔子的作文 思念的作文 优秀作文800 疯狂作文 四年级语文作文 消防员作文 行走作文 优秀作文500 语文高中作文素材 作文打屁股 自由的作文 热闹作文 作文题目初中 温馨作文 守护作文 作文 我的梦想 高兴作文 眼睛 作文 南京作文 作文题记 孤独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