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鲁迅《示众》:一日常生活剪影 却是对旧中国民众生活本质的揭露

2020-11-27 18:40:01
相关推荐

“我在这一个讲堂中,却须随喜我那同学们的拍手和喝彩。有一回,我竟在画片上忽然会见我久违的许多中国人了,一个绑在中间,许多站在左右,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示出麻木的神情。据解说,则绑着的是替俄国做了军事上的侦探,正要被日军砍下头颅来示众,而围着的便是来鉴赏这示众的盛举的人们。”——《呐喊·自序》

这就是有名的“幻灯事件”,也是一个典型的“示众”案例。即便有人曾经怀疑过“幻灯事件”的真实性,但从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来看,“示众”案例不单具有生活写实,还具有精神方面的真实性。

鲁迅因父亲的病死而选择从医,却因为国民的麻木愚昧而弃医从文。因为鲁迅深知:纵使国民拥有健壮体格,也难免会荒于愚昧无知。至此,他舍其一生致力于批判国民的劣根性,誓与无情看客抗争到底!尤其是小说《示众》便是鲁迅对这病态社会世相的针砭和警戒。

《示众》收入于《彷徨》里头,全文几乎没有情节,也没主角,只有一个场面:一群爱看热闹的看客围观着不知所犯何罪的犯人。故事的发展未曾惊起一丝涟漪,内容也是一片浅白,唯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看”这个动作。一群伸长脖颈的看客,到底在看什么?能看到什么?只是各自无聊罢了。

01

一群伸长脖颈的看客,到底在看什么?

“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

此话一出,多半能勾起他人的好奇心:什么东西这么好看?这句话到底是谁说的?谁能想到这句话竟然出自一个抱着小孩看刑场的老妈子之口,脑补画面,显得多了几分滑稽和讽刺。刑场看犯人,真有像她所说的那么好看?

秃头看着白背心上的文字,花了点功夫,读出了几个字,但始终未能读完。

胖小孩研究发亮的秃头,除了满头油腻和耳朵旁的灰白头发外,也不见有何新奇。

小学生望着红鼻子胖大汉,只因对方正是之前挡住自己的伟大障碍物,竟有点佩服起了对方。

长子两次弯腰,试图去赏识白背心的脸,但都立即站直了身子,搔着头皮继续看着。

……

你看我,我看你,这群人之间只有一种关系,那就是“看与被看”的关系。此时此刻,看客的无聊境地已经步入登峰造极之境。炎日当下,这群人本来各自忙碌,却因为巡警和犯人的突然来到,让他们有了消遣时间的示众材料,整条马路一下子变得沸沸扬扬。霎时间,竟围满了大半圈看客,可见他们是有多么无聊空虚呀!

不难发现:他们所看的对象,无非是秃头、胸脯、鞋尖、脚、狗肚皮。如此丑陋的东西竟成了他们打发时间的对象,足以能识得他们的极端无聊之境,以及恍恍惚惚的精神状态。这群看客终日浑浑噩噩度日,习惯性的围观行为,让他们不知道自己在看什么,更别说自己为什么要看,若非要找个理由,也无非只是因为无聊!

鲁迅笔下的看客无所不在,力量强大到足以将不幸之人“看”死,而且还能摧毁掉先驱者的努力。这帮曾经看着无数祥林嫂死去的家伙,却能一边若无其事地冷眼旁观,一边为满足自身盲目自大的本性而频频演戏。正如阿Q作为旁观者时,会无知愚昧地大叫“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而当自己作为示众材料时,也不忘满足看客而喊出“过了二十年又是一个……”。

这便是鲁迅所写的看客,纵使他们无特定的身份和个性,也影响不到他们的人物形象。恰因如此,这群人才有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看客,还拥有了共同的心理和性格,看客的形象也就此活灵活现

02

在畸形的“看客文化”背后,存留着民众的劣根性

“幻灯事件”给鲁迅早年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灵创伤,以至于作者毕生致力于批判民众身上的劣根性,而民众的劣根性在不同类型的示众中表现得更为具体,且无处不在。

1、盲目从众

“他,犯了什么事啦?……”

一个工人似的粗人低声下气地向秃头请教。秃头没好心情理会,只是睁着眼睛看定这个粗人,竟把对方看得羞臊不已,非得溜出去才能缓解此时的尴尬。

其实,秃头瞧不上没文化的粗人只是表面现象,里头还有另一种情况:秃头老头子同样不知道犯人所犯何罪,甚至在场的看客都不知道。可他们还是围了过来,别人看热闹,自己也去凑热闹,稀里糊涂地看了半天,也不知自己到底看到了什么。

2、盲目自大

“嗡,都,哼,八,而,……”

秃头饶有兴致地研究白背心上的文字,自以为能看懂,硬是挤出这几字来充作文化人,结果读出个四不像。其实,秃头压根不识几字,却依旧要读出来,非得在猪鼻子上插根葱,充当大象才能自我满足?不仅如此,秃头自己同样不知犯人所犯何罪,却要嘲笑粗人的无知和粗俗,始终不肯承认自己是个一无所知的闲人。

在鲁迅笔下,盲目自大之人比比皆是。如《药》中的花白胡子,仗着自己年长,自以为有几分见识、身份特殊,又是以长者身份问候华老栓,又是以智者身份和刽子手攀谈,始终只是装腔作势罢了。《风波》中的赵七爷则仗着自己是“三十里方圆以内的惟一的出色人物兼学问家”,对七斤一家又是恫吓又是欺骗。如此盲目自大之人,终会误人误己!

3、瞒与欺骗

“热的包子咧! 刚出屉的……。”

一个十一二岁的胖小孩毫无精神地吆喝着,而在他旁边则放有二三十个冷的馒头包子。即便炎日当下,也阻止不了这些馒头包子“冷冷地坐着”。卖的东西是冷的,却喊出“热的”“刚出屉的”,这便是国民的另一个劣根性——瞒与欺骗。

祖国的下一代,竟一心只想着赚钱,不惜欺瞒他人做买卖,浑浑沌沌过日。或许也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刚出屉的馒头包子不正是胖孩子的一种隐喻?本应是朝气蓬勃的一代,而今却如同这“毫无热气”的包子一般,已经变得有气无力。

示众事件的发生可能是一次偶然,但胖小孩的瞒与欺骗绝非是当日做作。同理,国民的劣根性早已成为日常,连孩子们都已经身陷泥泽,更何况是那些麻木愚昧的大人?

03

从小说《示众》中,我们读出了鲁迅那压制不住的哀和怒

有些人不解,如此普通的场景,连“幻灯事件”的砍头场景都没有,却能称之为悲剧,为何?

小说《示众》开头极力写出环境的“热”和“静”。一来反衬出看客热心地看着同胞被杀的冷血无情,酷热的天气之下,一群伸着脖颈的看客,流着汗看完了整个“示众”流程。此番热心倒是给热闹的环境增添了不少热度,但却冰冷了无数人的心。

二来则蕴意着生命的死寂状态,两铜盏相击而鸣,空气中悠荡着单调的金属声,如此寂静的氛围正好与后文示众的热闹形成比对,又与结尾的一切归于死寂构成封闭式的行文结构。似乎从未发生一样,热闹过后,马路再次沉入死寂,胖小孩照旧喊着“热”的馒头包子,一切又恢复到了从前,毫无一丝变更的希望。

对鲁迅而言,“热”和“静”虽是简单二字,但却透露出无尽的悲凉之意,炎日的酷热不曾温暖鲁迅冷冰冰的哀思,深远的寂静也不曾抚平鲁迅波涛似的愤怒,数不尽的哀和怒,才是最为深层的悲剧。

鲁迅笔下的看客,只需要看,无需知道被看之人何因何故,更别提同情心理了。在目睹《明天》中的单四嫂子的遭遇之后,又有多少看客能感同身受?在《药》中,甚至已经把“看与被看”升级为“吃与被吃”的关系,夏瑜虽是被专制者所害,但深究的话,冷血旁观的看客也难辞其咎。

这群体格健壮的国民却只能做无意义的看客,成为了“无民主意识的杀人团体”,他们的目光不知看死了多少可怜之人。而这种“看与被看”的示众模式,已然成了无聊之人生活的本质。即便是身为示众对象的“白背心”,却未曾减弱作为一名看客的好奇心;即便是看客没有东西可看,也会想尽办法找寻观看材料。

身为悲观主义者的鲁迅,对几千年封建专制下国民生活的哀和怒,早已变成对人类生活本身的绝望,内心也已被历史和现实扯得支离破碎。《示众》虽只是日常生活的一个剪影,但在鲁迅的描绘下,赋予了真实而又深刻的意象,还原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国民的本来模样,让我们瞧见了当时民众的麻木和愚昧。

在阅读一部好的作品时,若我们不能用心体会,发掘作品的意蕴,和无意义的看客相比,有何区别?“示众”二字虽简单,但却是对旧中国民众生活本质的揭露:国民生活就是一种“示众”的生活,毫无意义地看着,毫无价值地活着,这便是最大的悲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庭分波作文 文学类作文 付出总会有回报作文 以满足为题写一篇作文 以波折为话题的作文 改变的作文素材 关于九月份的作文 难忘的那一刻作文350字 开学第一天作文600 小学三年级作文关爱 推荐一篇文章作文 传统文化的作文好标题 浮生若梦作文 黄冈优秀作文 运动员作文 茉莉作文 海滩之旅作文 我的朋友乐于助人作文 作文春游 观影感作文 军训团结作文 中考常考作文 她感动了我作文500字 六级作文要写题目吗 那件事感动了我作文 青春的味道作文800字 我敬佩的人500字作文 不虚此行作文 关于旅游的英语作文 写大自然的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