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读书随笔:“朗润琐言”:诗文意韵(原创文章)

2020-11-27 22:25:01
相关推荐

作者|程传衡

季羡林大师为人朴实、豁达,爽朗、清新,颇有韵味。他的学生和他的同仁都认为,先生是一座山,近之,愈觉其高;先生是一部书,读之,愈觉其深。

先生谈及文化体系应是有特色、能独立、影响大三个基本条件。转而讲到文学,讲到修辞方法。先生说:“我到了初中,英文继续学习。学校环境异常优美,紧靠大明湖,一条清溪流经校舍。到了夏天,杨柳参天,蝉声满园。后面又是百亩苇绿,十里荷香,简直是人间仙境。”接着他举例说,刘后村《即事诗》)一联云:“辛苦谋生无瓮算,殷勤娱耳有瓶笙。””瓮算”对”瓶笙”甚的。不得一字,尽著风流。

先生注重诗文意味与意蕴的锤炼。他说,“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前者是具体的,后者是抽象的。没有言说出来比说出的要美。言有尽而意无穷,是神韵之美,含蓄、蕴藉等等。妙处不在情景本身,而是这情景暗示的东西。”

诗是文学高地。先生说:“诗,有其特殊的功能。英国诗人雪莱指出,诗是神圣的,它具有一种道德的威力,它能克服邪恶。

先生“以禅喻诗,说出或做出来的只悬表象,反之,则是核心,则是精神。异音相从(顺)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韵。韵,表是没有说出或无法说出的东西。韵,有天韵、神韵、性韵、风韵、音韵(余意)一类词语。余意似可认为,只能意会,难以言传。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

我常在思考,为什么诗文在有些人笔下就是浮夸,而在文学大家与大师笔下就是行云流水?这源于审美情趣的差异,我终于在先生的诗文里找到了答案。先生举例:“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勉强说愁,则情感是虚为的,空洞的,一种无病呻吟,是感动不了别人。”

先生认为,诗的开头不易,而结尾比开头尤难,要求严谨而又生动:“千门万户而天衣无缝,奇峰突起而又顺理成章。”好诗的优美而极富韵味和想象力的结尾,在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例子很多。让人感到韵味无穷,含吮咀嚼,经久不息。先生点到唐代诗人,如“钱起的“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白居易的天长地有尽时,此恨绵绵无绝期;杜甫的明日隔山岳,相见两茫茫。”又说:“《史记》的雄浑,六朝的秾艳,陶渊明、王维的朴素,徐、庾的华丽,杜甫的沉郁顿挫,李白的流畅灵动,红楼的细腻,儒史的简明,无不各擅其扬。”

先生以文章“真实性”为主线,在叙事与抒发情感方面,告诫我们要让理性把握感性的度。因为,文章要给人以正义、光明、温暖,引人积极向上。

先生还说:“没有创见,不要写文章。有创见,也不能下笔千言,离题万里。那样是白白浪费纸张,或叫劳神劳力”。他特别强调中国文化最讲气节。他说,“古人把文德比作心术。我以为心术就是不以文章骗读者”。“西方人看重美,中国人看重品。西人喜欢玖瑰,因为它看起来美,中国人喜欢兰花,并不是因为它们看起来美,而是因为它有品。”于是,“中国人家庭常见梅兰竹菊的优雅装饰,不只是为美,而是人格的象征,是某种精神的表现”。

路虽远,行者必至。“朗润琐言”给了我“文以贯道”、以文击筑的智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五年级作文小草 作文家乡的端午节450字 游泳作文600字 我眼中的高中作文 蚂蚁作文500字 以什么为乐的作文 友情作文题记 最美环卫工人作文600字 我想当老师作文600字 描写秋雨作文 断舍离 作文 老师不在时作文 有母亲陪伴的日子作文 围棋选手小柯作文800字 难忘的什么之旅作文 有关人的作文600字 一次爬山的经历作文 雅思小作文图表题 作文题目空几个格 关于学习的作文500字 五年级下册语文作文第二单元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300字 青春恰自来作文800字 爱国事例作文 写做菜的作文 面对灾难作文 写辣椒的作文 作文我的老师三年级 小学三年级作文题目大全 我与什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