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看每一篇文章都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你需要……

2020-11-27 22:35:02
相关推荐

全文共4500+字,四大部分,预计阅读时间15-20分钟。

前言

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无数信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从开车时听的广播、到浏览各种自媒体文章、刷头条知乎微博公众号、看奇葩说、看公开课等。

如果一直被动的吸收信息,听了看了、但是不去思考分辨,那么你就会别人的节奏带着走而不自知,智商税一波又一波的交——

我们需要的不是找到信息的能力,而是辨别信息的能力。

一、为什么要辨别信息

首先讲一下我们为什么需要辨别信息?

1 避免被带节奏,在信息的洪流中找到自己的落脚点。

2 是为了判定这个信息对我们来说可信程度高不高、以及它的质量、价值如何。

3 判定这个信息能不能作为我们认知的补充,进而影响我们言论和行动。

因为目前大众最常接触的渠道还是各种自媒体的信息,比如公众号知乎微博头条简书得到,且自媒体因为粉丝受众的原因,通常人设定位明确,煽动力强。

本文主要以常见渠道的自媒体文章为例,当然这个方法同样可以用到辨别其他类型的信息上。

二、拆解:找出结论+论据

因为文章篇幅一般比较长,且里面包含了各种补充信息和案例。我们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去除这些填充物,找到文章的框架:

1 首先找到作者的结论

注意这时我们并不需要阅读全文。因为作者的结论通常可以从标题、第一段、最后一段找到。

而且通常会伴随一些指示词,比如因此、证明、这表明、xxx告诉我们……

有时候作者的结论不是直接表述的,而是隐含的,这种时候我们需要再问一问:所以呢?

以陈兴杰《基因在打破平等吗》一文为例:

我们首先看一下文章的标题,标题是一个疑问句,并没有表明作者的结论;

再来看第一段,第一段是引入大众的看法,也没有作者的结论。

那么我们直接看最后结尾处,作者的表态是决定人类社会繁荣与否的是观念。也并没有直接给出结论,

但是我们再往下推一步,就知道作者对此观点是持反对态度。

2 找到“得出这个结论的论据”

论据通常是用于支撑作者结论的,常见的关键词:第一、第二、第三,由于、因为、资料显示xxx。

可以作为论据的内容包括:事实、研究报告、数据、生活实例、专家意见、类比。

如果文章中没有作为论据的推论内容,那么这就只是表示“结论”只是作者的个人观点,可信度和参考度低。

继续上面的案例,我们浏览全文,列出作者给的论据如下:

论据:1 人类社会一直是不平等的2 想要超越别人是社会活力的源泉3 平等主义的平等是法律面前的平等,权利受保护的平等4 基因编辑技术使智者更智慧,可以提供更好的技术,使普通人也受惠。5 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强者并不会和普通人竞争同一个岗位,即时他在这方面有能力。6 不应该夸大科技对社会结构的影响,且技术也还远未成熟和低廉到能够推广批量使用。7 实例:二战德国纳粹的优生学试验,依旧泯然众人8 基因编写只是编写人类的身体和智商,但不能编写他的世界观价值观。

我们对这几条论据进行整理归类,可以发现作者的论据主要在以下4个方面,其中包含一个关于纳粹优生学的案例,以及一个“比较优势”的理论。

那么找到论据之后,如何判定这些论据是否可靠呢?

三、论据的常见类型和效力

在各种文章中,常见的论据类型有:

1、直觉/第六感

定义:我们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但是不能有意识的说出理由。直觉依赖的是常识判断力。

关键词:我就是知道、常识告诉我们、我有感觉

效力:私密性、个人性,别人无法判断;缺乏坚定的基础和理由,可靠性低。

案例我就是有这种感觉,我和他是天生一对,尽管朋友们都觉得我们俩不搭调。

2、个人经历

关键词:我有个朋友,他……,以我的经验……

效力: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个人经历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样本,会经常使我们犯以偏概全的错误。可靠性低。

案例在香港,与政府机关的公务员外出办事,空闲时间聊天,公务员对我说,他已经54岁,明年就要退休了,他说他在政府机关干了一辈子,始终没有得到晋升,说长官没有眼光,并说自己已经“看化”了,无所谓了,反正也要退休了。我当时很想对他说:你错了。你在官场的失败,归根结底,是因为你不够优秀。冯学荣:你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在上面的案例中,作者讲述了一个自己的经历来作为一个论证点,即失败是因为不够优秀。

但是因为个人经历的可靠性低,且作者过度简化因果关系:因为不够优秀-所以失败。

此处我们可以问自己:

优秀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呢?有描述优秀的范围或者标准吗?作者没有给出定义和适用范围。大众也没有对优秀形成统一标准,只是泛泛的词语,比如成绩好、人气高、漂亮、会赚钱等等

失败的具体定义是什么呢?好像也没有具体的定义和标准。单以世俗赚钱的标准来说,年薪多少才能不叫失败呢?50?100?1000?

有其他原因会导致失败吗?有很多原因会导致失败,个人因素只是一个原因,比如市场、政策、合伙人团队、资金、甚至运气。

3、典型案例

定义:细节丰富生动,引人入胜的描绘或者塑造一个或多个人物的事件来证实某个结论。

关键词:某个名人的事件、某部电视电影的人物

效力:这类证据通常描写细节、诉诸情感,和个人经历一样,它只是展现了多种可能性中的一个,并不能支持结论。

遇到以典型案例作为论证时,我们需要问的是:有没有相反的案例存在?

案例在我的印象中,被裁后,个人非但没有沉沦,反而实现人生翻盘的例子很多很多。最典型的比方说布隆伯格,在39岁的“高龄”被裁员;彼时,他所在的投资银行遭收购,他被迫离开。多年以后,他说“(这)是我遇到的最幸运的事”,因为没有这一次被裁员,可能就没有后来的彭博以及他那500多亿美金的财富。今纶:保住“饭碗”!!!

——在上文中,作者以一个典型人物的案例布隆伯格(纽约市长,16年富豪榜前10)作为例证,证明被裁后实现人生翻盘。

我们翻一下布隆伯格的维基百科,可以看到关于这一段被裁员经历的更多细节,作者是没有提的:比如他被裁之前就以及是公司股东,比如他被裁拿到1000W美金遣散费……

显而易见这一个案例并不能证明被裁后实现人生翻盘。

我们还可以往下推,问一下:有没有反面案例,被裁后人生崩塌的?

同样也有很多很多,此处不列举了

4、当事人证词

定义:通过引述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来证明某个想法,某个产品的好坏、或某个人亲身经历的非比寻常的事情。

常见于:广告、推荐、超自然现象存在证明

效力:用处不大。因为它是基于人的评判标准,浮动大;个人兴趣不一样,千人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渲染力;个人收益等因素的。

案例各种明星网红博主的种草/推荐/安利,不多说了

——种草的欣喜和拔草的悲桑,还用聊吗

5、权威/专家意见

效力:可靠性和渠道、是否第一手资料;专家的背景和立场/个人利益相关。

常见问题:引用套引用。一个专家引用另一个专家的话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它会给人支撑证据的假象。

要问的问题:原始专家的话到底有多大的可信度?

案例“豆瓣上有人说,有个‘文傻’还在孜孜不倦地为基督教促进近代科学而辩护。这是对我的双重误解。首先我是学物理学出身的,不是‘文傻’……我也不是为基督教辩护,我只是从历史的角度进行梳理。不能因为我说,没有基督教就没有近代科学,就认为我觉得基督教全就是好的我不是在护教。”科学史专家张卜天如此回应豆瓣上的质疑。新京报书评周刊:在理性主导的当下,“虚无”为何成为“流行病”

——上文中引用了科学史专家张卜天的话作为论据,我们首先搜索一下张卜天先生的背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系长聘教授,有52本科学类译著,那我们首先认张先生的专家身份;

再找一下这段话的来源,看作者有没有引用时的断章取义,然后各种关键词搜索,没有在网络上找到相关来源。

那么需要再继续问:这段话的出自哪里?是张先生说的吗?

6、研究报告/数据

定义:通常是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来系统的收集观察数据。

优点:信息是可公开验证的;可控性;语言用词的精确性。

要注意的:

·就报告和数据本身来说,研究的质量有高有低,要注意样本的数量、覆盖率、多样性、随机性;

·就作者的引用来说,要小心过度概括,因为作者常常会歪曲/简化使用研究结论、断章取义。

案例2017年,电竞投融资事件50起,融资金额为31.7亿元。截止今年6月底,电竞发生的16起投融资事件带来的融资金额达到76.9亿元。不仅总额是去年两倍以上,融资轮次也更为靠后。2018年前,电竞融资交易轮次80%在A轮(包含A+轮)之前,截止2018年6月,A轮(包含A+轮)融资次数占比仅为53%,资本的投入趋于成熟与理性。据艾瑞咨询,2017年电竞生态市场规模约50亿元,其比重在不断上升。按照增速保守预计,2018年整个电竞市场规模会在800亿元以上。娱乐资本论:中国电竞的2018,冠军年的困境与未来

——根据作者的配图和文章,我们找到作者的数据源自鲸准洞见和艾瑞咨询,此处的数据主要为电竞融资次数、金额、轮次、市场规模。

经过搜索我们找到作者的数据来自《鲸准数据2018电竞产业报告》和艾瑞的《2018年中国电竞行业研究报告》。

经过和报告的对比,可以确认此处作者引用的数据和原报告一致,但是作者用这些数据,是为了证明行业市场规模大,资本趋于成熟理性。

和原报告中的结论:投资热度下降+融资轮次逐年后移,格局趋于稳定。其实是有一些不同的。

除此以外,鲸准和艾瑞的报告中,均有“数据来源于公开资料,对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不作保证”的说明。

所以此数据仅供参考,嗯。

7、类比

定义:类比依赖相似度作为证据,通过两个事物的相似点作为基础,推导出一个事物的特征。

不过类比的迷惑性也在这点上,我们需要注意的:

·两个做比较的事物的相同和不同的方式

·相同点和不同点之间的关联

效力:通常来说,相同点比不同点占的比例越来,类比的效力就越高。

案例很多人忘了最核心的一点,家暴是犯罪。蒋劲夫的女朋友有错,这是蒋劲夫打她的动机。但是这改变不了他家暴这个行为的犯罪本质。就好比杀人犯在法庭上,会讲他的作案动机,可能是对方骂了他,抢了他的工作,睡了他的女人,他愤而杀人;但并不等于这些事实存在,他就可以杀人了。咪蒙:你支持的不是蒋劲夫,是家暴!

——文章中以“蒋劲夫女友有错-蒋劲夫家暴”和“杀人犯作案因为和对方有冲突-杀人行为”作为类比,证明对方错误并不是家暴行为的正当的理由。

此处类比不同点在于杀人就是犯罪行为,而家暴要看情节严重程度来定义罪or非罪,相同点很高,从行为前的纠纷到行为。

因此此处的类比是可以作为结论支撑的。

总结

本篇是上篇,主要讲述了自媒体人、包括辩论家政治家们几种经常用来证明结论的论据类型,同时也针对每个点分析了不同方向的文章的案例。

希望我们通过学习+练习,能够做到不受作者的干扰,慎思明辨,得出对一件事情的真实结论。

就像中庸里讲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其实就是一个接受信息-研究信息-思考信息-辨别信息-实践的过程。

喜欢的就点个赞吧~也欢迎大家在评论里和我沟通~

下篇会介绍一些会让人被诱导的关键点,并且会有一个完整的案例演示如何进行全篇的分析。

拒绝智商税,从你我做起~

参考书目:《学会提问》[美]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机械工业出版社案例文章:陈兴杰:基因在打破平等吗https://mp.weixin.qq.com/s/iWzpSdchhuZi0ruzK8NnPQ冯学荣:你所有的失败,都是因为你不够优秀https://mp.weixin.qq.com/s/hSOINNs8l38KwoCRvituQA今纶:保住“饭碗”!!!https://mp.weixin.qq.com/s/86lRbRaf2XSNbXL_1AhoBw新京报书评周刊:在理性主导的当下,“虚无”为何成为“流行病”https://mp.weixin.qq.com/s/5ksTHuYtvYB-r6JiyiyVbw娱乐资本论:中国电竞的2018,冠军年的困境与未来https://36kr.com/p/5166437.html咪蒙:你支持的不是蒋劲夫,是家暴!https://mp.weixin.qq.com/s/-4J0HIjSqTzmoYgosoT56A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心中的秘密作文500字 慢慢读懂你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600 写快乐的作文450字 入门作文 以我的家乡为题的作文 母爱叙事作文600字 抓住机遇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字 感恩1000字作文 端正态度作文 怎样辅导三年级孩子写作文 什么需要表达作文 我发现了新大陆作文 七星公园作文 害怕打针的作文 蒙山大佛作文 以苦为乐作文 努力的感觉真好作文 作文夏天500字 一杯白开水作文 介绍芒果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玩的真开心 我的钢琴老师作文 叙事的作文600字 你好新同学作文 以知识为话题的作文 关心作文400字 关于灯光的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