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核心期刊发数十篇小学生散文?作者系主编之子 主管单位回应

2020-11-28 00:50:01
相关推荐

1月15日,《新华每日电讯》刊发《核心期刊岂能沦为父子“自留地”》一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利用担任《银行家》杂志社主编的便利,开设“父子集”专栏,大量刊发自己书法作品和儿子文章的事件进行了曝光,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15日下午,《银行家》杂志主管单位山西省社科院的机关纪委书记孙勇对记者采访进行回应。据孙勇介绍,该杂志是2019年转至山西省社科院主管,由山西省社科院和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共同主办。

15日,《新华每日电讯》的独家报道,登上微博热搜榜。

孙勇说,山西省社科院在发现这一情况后,院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省委宣传部等相关部门报告。院里随后召开紧急会议,一把手亲自安排部署落实,采取相应措施,并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

孙勇说,由一位副院长具体对《银行家》杂志社进行情况调查,对《银行家》杂志社进行全面整顿,规范制度,完善机制。同时,对《银行家》杂志社主编王松奇进行相应处理,目前正在依据相关规定进行。

孙勇说,感谢媒体的监督,将对媒体和社会进行实事求是的回应。将会对外发布相关情况,尤其是有了结果将第一时间发布。

此前消息:

核心期刊《银行家》发表10岁学生散文?作者系主编之子,已发数十篇

日前有学者发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原党委书记王松奇长期在其担任主编的《银行家》杂志开设“父子集”专栏,刊发自己的书法和儿子王青石的文章,至今已有数十篇。

记者检索知网发现,王青石2006年首次在《银行家》发表散文和诗歌时年仅10岁。王松奇还曾在该期刊发表《爸爸的话》,推介儿子新书。

公开信息显示,《银行家》是山西省社科院主管、被列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文核心期刊目录的一本专业刊物。该期刊宣称“以推动中国金融业改革与发展为己任,密切关注中国金融改革和金融发展的进程”,志在成为“聚焦业内发展的镜头,了解国外动态的窗口,反映中国国情的阵地,总结政策得失的平台,记录精彩人生的档案”。

在知网检索发现,王松奇、王青石父子已在《银行家》发表数十篇书法、散文作品。

既然是行业内重要的专业核心期刊,为何大量刊登与期刊定位无关的稿件?

王松奇在2007年第一期的《银行家》杂志的《王松奇按语》一文中表示,“在给《银行家》写稿子之前,他(其子王青石)已经写了150多篇作品,其中已有11篇在《中国少年报》《中国少年儿童》杂志和《中国少年英语报》上发表。”

王松奇认为儿子的作品“文笔清纯生动,风格华丽隽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风吹进了《文化休闲》栏目”。

王松奇在文章中称,儿子王青石在自己主编的《银行家》发表作品时年仅10岁,还在读小学五年级。

不过,王松奇也很清楚自己这种做法不妥,曾在文章中自问:在自己主编的杂志上发表自己儿子的作品算不算是“以权谋私”?

但他经过思考后表示,“我儿子王青石的才气远在我之上,他的文章和诗歌是我们这些已略有文名的教授在当年写不出来,现在更写不出来。我连续三期甘冒风险刊登我儿子王青石的文章,实际上就是要显露一种所谓‘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处世姿态和不拘俗套,文章至上的办刊理念。”

那么,王青石的文章到底如何呢?阅读知网检索的文章可知,虽然“文无定式”,但王松奇对自己儿子文章的评价,恐怕有些言过其实。

作为一份金融领域的核心期刊,《银行家》的选稿流程如何,这类稿件是如何登上版面的呢?

王松奇回应说,《银行家》杂志主要刊登银行业的实践业务、前沿问题和国外的一些先进管理经验等。而其中《文化休闲》栏目主要刊登各种诗歌、书法、绘画、回忆录等作品。“所有的稿件都有专门的团队策划、审稿。”王松奇说,他认为刊登自己的书法作品和孩子的文章“没有问题”。

但记者了解到,由于有大量的发稿需求,该期刊的版面很紧张,审稿周期需2个月左右。不少业内人士纷纷“吐槽”。他们认为,既然是专业杂志就应该多刊登学术性、实操性的文章,“核心期刊就应该有核心期刊的样子”。

和学生对导师与师娘的推崇相似,父亲对儿子的喜爱甚至宠爱、偏爱,都可以理解。如果这些文章发在自媒体上,绝对不会有如此大的争议。

但是,徇私情决不能用公器,将核心期刊当作“自留地”,在自己担任主编的期刊大量刊发自己和儿子的作品,无疑越过了边界,挤压了真正有学术和实践价值的研究发现的空间,有“以权谋私”的嫌疑。

这种乱作为,恐怕也是一种学术腐败。

延伸阅读:

赞美师娘论文不能一撤了之,学术腐败的“冻土”亟须融化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用较长篇幅大谈特谈“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近日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徐中民7年前的奇葩论文,受到舆论广泛关注。涉事期刊《冰川冻土》已经发布撤稿声明并致歉;既是作者导师、又是该刊主编的程国栋回应称,对论文赞美自己一事不知情,已引咎辞去杂志主编一职。

7年前发表的专业论文被谁爆出,又为何选择在此时翻旧账,网友虽然对此很关心,但已经不那么重要;是否无底线地拍老师马屁,师娘究竟有没有作者描述的美丽贤惠,舆论关注的焦点也不应该局限于此。因为这篇献媚的论文,已经无意中掀开了学术界不正之风的冰山一角,暴露出了学术期刊的丑陋一面。

以现行的科研考核体系,在核心期刊发论文,意味着成果的认定和职称的评定;发表难度之大,学界公认。论文选题不站在学科前沿、提不出新的观点、理论框架经不住推敲、没有大量的外文引注,想要刊登无异于痴人说梦。偏偏这样的一篇连普通人都不认可的论文,竟然在核心期刊发表了。

针对铺天盖地的质疑,虽然论文作者辩称“与文章内容无关的都是无效问题”,赞美师娘是观察体系的一部分,并反问“怎么不从科学家正面形象角度去解读”,但网友据常识可以判断,若不是其导师程国栋也参与了论文所属项目研究,并担任该刊主编,这样的论文恐怕是很难刊出的。

更令人不解的是,这篇神论文还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资助。国家项目研究的都是需要重点突破的学科领域,面对的都是急需解决的学术难题。在公众看来,以如此水平的论文结项,无异于敷衍应付、以次充好。浪费国家的科研资金,同样是不折不扣的学术腐败。

事实上,科研项目评审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早已不是什么秘密。半月谈记者调查发现,一些科研项目中打招呼拉票的现象屡禁不止,拉关系搞公关成为不少学者做项目必备的能力,以至于“一旦到了评审集中期,根本没法干正事儿”,只能在歪风裹挟下浪费大量精力去做和学术无关的事情。深陷其中的学者,往往有苦难言,因为一旦破坏潜规则,自身的利益也会受损。试想,一旦学术风气败坏,科研水平又能高到哪儿去?国家尊重科研,重视科研人才,科研人员岂能辜负这份信任?

事件发酵后,中科院发布情况说明,称将尽快成立调查组,认真调查相关问题,坚决杜绝类似情况。确实,谀师论文不能一撤了之,相关调查不能就事论事,而应将谀师论文视之为一封公开的举报信,认认真真地查一下学术论文发表、科研项目评审、科研人才评定中的潜规则、坏作风,绝不让科研领域成为不正之风的重灾区。

来源:综合新华社每日电讯、新浪微博、北京晚报

流程编辑:tf019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半命题作文题目大全 关于春节的作文400 今年高考作文预测 游泰山作文400字 乡村美景作文300字 幸福其实很简单作文 亲身经历的一件事作文 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 小学二年级作文100字 关于新年的作文题目 六年级下册语文一单元作文 寒假趣事作文200 元宵节的作文200字 美丽的春天作文400字 一个难忘的眼神 作文 日记和作文的区别 古代打屁股作文 乡下人家作文400字 脚印作文800字 我把幸福告诉你作文 作文我学会了包粽子 美丽的花园作文300字 高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有关端午的英语作文 作文大全800字左右 高考满分作文精选范文 与时俱进的作文素材 中考优秀作文500字 400字作文稿纸 怎样写好作文开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