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李自健新作《清水塘畔》献礼“七一” 描绘毛泽东与杨开慧的伟大爱情(视频)

2020-11-28 02:50:01
相关推荐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30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和平)“七一”前夕,提质改造后重新布展的清水塘纪念馆迎来了著名湘藉旅美画家李自健为纪念馆量身定作的巨幅油画《清水塘畔》。前往观展的市民络绎不绝,好评如潮。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为此独家专访了李自健,听他讲述油画背后的故事。

2019年春天,李自健接到长沙市党史馆的邀约,请他为提质改造的清水塘纪念馆创作一幅青年毛泽东与杨开慧的油画肖像。李自健把这当作一份信任、一份重托。尽管李自健美术馆各种展览和文化活动接二连三,但他仍然打算放下手头工作,全力以赴完成这一任务。

但是,以怎样的主题、怎样的形式来更好地表达?他一时没有头绪。因为出国多年,又一直沉浸于油画艺术,李自健自感对中共党史,尤其是油画需要描绘的1923至1925年间这段历史知之甚少。他决定在“谋篇布局”前补回这一课。

晨曦池塘边的酝酿

李自健从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又跟党史专家长谈,了解到清水塘22号既是第一个中共湘区委员会的旧址,也是青年毛泽东与杨开慧共同生活的第一个家,是他们婚后居住时间最长的寓所。在这里,他们生育了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度过了最温馨的一段家庭时光。当时,毛泽东的公开身份是湖南第一师范附小教职员,暗地里却是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组织者、领导者。杨开慧作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女党员之一,帮助毛泽东整理、眷写材料,多方联络工作,为党组织的秘密会议站岗放哨,为通宵工作的毛泽东准备夜宵、冬天的烘笼和夏夜降温的冰凉井水,两人相濡以沫,温寒与共。经过党史专家推荐,画家又翻阅了毛泽东诗词和杨开慧留在故居墙壁里的遗稿,最后他从毛泽东的《贺新郎别友》中找到灵感:“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革命者,以天下为己任,但同时是血肉之躯,是妻子的丈夫、儿子的父亲,正如词中所述,离别之际亦有缱绻缠绵,亦有不忍不舍。

李自健决定从人性与爱的角度来叙说一个世纪前清水塘畔发生的故事。

角度找好了,还需要有情绪的酝酿。李自健在初春一个天蒙蒙亮的早晨,独自来到清水塘。事前已和纪念馆的同志沟通,只要开门让他进去走走转转,不需要陪同,不需要讲解。晨曦中,他穿过郁郁葱葱的树林,绕着“清水塘22号”小瓦屋看了又看。这毕竟是一代伟人和挚爱的妻儿住过,并且象普通人家一样柴米油盐生活了3年的家啊,虽然这个家当时还担负着掩护中共湘区委员会的秘密重任。但在这3年宝贵的时光里,他们在这里低调出入,在这里有欢笑也有愁苦,在这里相亲相爱,成为彼此的力量支持,是真正的志同道合!

李自健忽然有了一份温暖的感动。那时,毛泽东也就30岁左右,而开慧才二十一、二岁,他们却自觉把民族的苦难扛在肩上,立志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这是一份雄心壮志,志在高远!

画家静默片刻,又去了池塘边。清水塘的塘水一如既往的清澈见底,画家在池塘边缓缓坐下来,心里浮现出一个世纪前的情景:该是这样吧,毛泽东忙完又一个通宵,东边曙光初露,孩子们正在甜睡。两人睡意全无,牵手悄悄出门,在树林里散步。然后又来到池边小坐,两个亲密爱人有太多的话要说,理想、信仰、未来……不可避免地谈到了要远行的事,气氛顿时凝重起来。丈夫胸怀天下苍生,而妻子作为一位年轻的母亲,稚儿嗷嗷待哺,更多一份家的牵挂……画家一个激灵站起来,好,就画这个!就画他们离别前的爱与哀愁。

画面透着坚定、依恋和柔情

李自健突然觉得,这虽是一篇“命题作文”,却也是一个难得的好题材。到目前为止,画展上还很难见到一幅真正能表现一代伟人毛泽东与杨开慧伟大爱情的作品。他着手搜集当年的照片资料和服饰资料,只可惜能参考的照片非常有限,尤其是杨开慧,仅存一张与儿子们的合照。而且因为当年摄影技术有限,人物面部很模糊。李自健决定采用全新的视觉技术来弥补,这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反而有更宝贵的发挥空间。

有了成熟的主题构思,画家从草图到色彩度,从画布素描到作品手稿,一鼓作气,忘我投入。因为创作超大幅的画面(240x210 cm)需要在活动楼梯上爬上爬下,画家一不小心把左腿摔伤了,他一边请医生上门按摩治疗,一边一瘸一拐地创作,油画创作过程中要不断观察调整修改作品的透视效果,他在画室里来回频繁走动,又痛又累的时候就在沙发里窝一会缓解,日以继夜,餐宿都在画室里。

如今油画已完成,并布展于清水塘纪念馆,画家说,我希望除了宏大叙事外,大家能看到更多画面细节语言。比如画面中,睡莲欲开未开,池塘边丛生的锋利蒲草,身后小瓦屋溢出的温暖柔光,比如人物细节上,毛泽东的左手和杨开慧的双手缠绕相握,那里有一份眷恋与依依不舍,而右手则紧握放在膝盖上,那是他自觉担当的责任和他为之奋斗的主义与信仰。毛泽东目光深邃,直目远方,是一个革命者不惧征途艰难、吉凶未卜的坚定与执着。杨开慧侧身倾向丈夫的姿势,以及忧伤迷离的眼神,则是一位深情妻子、年轻母亲的无限柔情。尽管她亦是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跟随毛泽东出生入死,但此刻,分别在即,她更多的是“热泪欲零还住”。他们这一别,就“从此天涯孤旅”,毛泽东义无反顾踏上“关山万重”的革命之路,和他的战友们浴血奋战,历经20多年,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人民共和国;而分别后杨开慧被捕入狱,受尽严刑拷打,威逼利诱,仍坚贞不屈,最后惨遭杀害,没有见到她为之奋斗的“新天地”,这不由得让人心疼哀伤。

李自健说:”能为党和国家的缔造者和他的亲密战友、爱人塑像,是我至高的荣幸。我虽不是党员,但中国共产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带往光明繁盛,使备受欺凌的民族在世界挺立,我对党充满崇高的敬意。‘七一’来临,这幅油画就是我献给党的生日礼物,祝愿她更加英明伟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八年级上册作文 童年作文600字 怎么写好作文 八下英语作文 作文素材高中版 高中生作文800字 写事的作文怎么写 关于中考的作文 三年级英语作文 乡愁作文 多肉作文 孝顺作文 作文寒假生活 白衣天使作文 作文成长 雅思大作文 出游作文 羽毛球作文 野餐作文 苏轼作文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