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距离中国出现Instagram还需要多久?

2020-11-28 06:45:01
相关推荐

flow的CEO和技术合伙人都在陌陌工作过,过往积累的方法论也和一款从0开始的社交产品相匹配,但他们在创业时主动避开了陌生人社交。

陌生人社交的好处在于只要有产品创新,冷启动就非常容易:陌陌通过“附近”轻松地完成了前100万用户的获取,在陌陌IPO了之后,探探通过“左滑再见右划喜欢”,比邻通过“陌生人实时语音”,“抱抱”通过“点对点推送”都还能迅速获取大量用户。

但陌生人社交就像夜总会,只要你的效率能提高一点,就永远有机会,即永远不安全。

陌生人社交的劣势在于天然地不满足“同边网络效应”:当用户体量越高,男女比例越失调,用户体验就越差。国内陌陌是靠一对多的直播来解决男女比例失衡问题,靠收购探探维系公司在女性用户群体中的占比,国外Match Group通过不断收购的策略来完成市场垄断,因为配对产品天花板有限,这种点对点的关系成不了大网络。

Match Group产品矩阵

基于创始团队在头条、陌陌和Nice的工作经历和认知,flow把产品的终点看得很清楚,就是建立一个满足“跨边网络效应”、“转化成本高”、同边网络效应”的开放式社交网络。

在单点突破年代已经过去的今天,即便是社交产品也不可能再靠一个创新点就能脱颖而出。这需要团队对社交业务的产品、运营、算法和市场都有很深的理解,要求创业者不止能进攻,还需要知道如何做防守。

得益于头条、Nice和陌陌的先进工作经验,和对这个阶段和未来的移动互联网拥有的认知,flow在产品演进战略上也很清晰——全面竞争,持续学习。

一、存在感与好奇心

在方法论上,flow CEO杨毅经历了火山小视频从0到3000W DAU的过程,切切实实的从0到1。团队在Nice和陌陌也都经历了从0到1。

正因此,这个团队了解业务模式与大环境的关系,业务模式与资源资金和冷启动方案的关系,选择了SNS。在冷启动时,试用了各种策略,最终转向潮流和穿搭,在走向更大规模的道路上,面对“社区产品一旦改动永远会被骂”的问题,也清楚核心用户群需要阶段性地变化。

好的社交产品致力于解决两个问题:存在感和好奇心。

flow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式社交网络和内容消费。

选择做熟人场景的SNS,而非陌生人配对产品,就源于创始团队在陌陌的工作经历。他们想做一个用户体验更好的、用户规模天花板更高的模式,这个产品应该是围绕熟人场景来切。

Instagram构建起了熟人关系链

推出Story也大获成功

选择从图片切入,跟杨毅和杨浩然在头条和火山的经历有关。他们看到用户建立起profile才会有迁移成本,新代际用户缺乏一个自我塑造和自我表达的产品,以及意识到ins这种产品形态极大的延伸场景,用户可以使用这种产品长达5到10年——头条能快速获得大量用户,但内容和内容消费终归会升级。

杨浩然曾经工作过的nice做的事情和今天的flow很相似,nice在移动窗口期成长,有很好的产品创新,但2014年的互联网世界,对算法和内容消费效率还没有深刻的理解。当nice的DAU从100万发展到500万时,没有算法做人群区隔,新用户的体验就变得很差。因此flow在早期就建立起了算法团队,即将上线个性化推荐主页。

选择酷和潮的品牌形象,也是这种认知的一个体现。快手享受到了移动互联网的下沉红利,而flow没有,因此要从18到22岁的年轻人入手,建立一个不差的品牌,从小众走向大众——和抖音的发展历程有些许相似。

二、开放式社交网络

平台模式

围绕熟人场景有SNS和IM两种业务模式,而IM显然不是一个好方向:

中国现状是 IM垄断 社交网络分散

美国反过来 社交网络垄断 IM分散

中国做社交切忌上来从IM和关系走

因为IM本身是工具,它主要是构建关系后的互动,微信在关系密度*IM消息数量上这一数据指标上还不可撼动。而SNS承担的正是让用户建立Profile,再帮助建立连接。

中国人缺乏认识新朋友的场景。探探最初在立项时就是基于一个判断,中国的女孩子在他成长到结婚之前,认识男生与男生打交道的机会并不多,但她们在自我完善的路上需要认识更多人。

当年的SNS公司对比

2005年的第一波SNS,51.com和QQ空间对垒,其实是在争夺网吧网民的精神家园。当时兴起的个人主页,代表着中国网民的自我彰显需求开始爆发:所有人可以记日记、发照片、装扮主页,向世界表达自己,向互联网发出自己的呐喊。

51联合创始人张剑福向乱翻书的回忆是“那时候没多少人买得起电脑,在家里接宽带都是有钱人啊,我想我要帮每个人在互联网上做个家,做个空间”。

2009年前后微博热潮袭来,网民们开始有机会在媒体属性的网页上表达观点。一条评论就可以和KOL零距离的接触,140个字的微博就可以做媒体性的表达,微博实现了从彰显个性到自我表达的跨越。

外媒:中国城镇化率曲线

2018年,中国城市化率接近60%,过半数的00后出生于城市社会。他们经历了校园网红生态的发端与生气,大部分在高中之前就拥有了手机,很自然地用自拍APP来展示自己和生活。

flow想要打造一个新世代的年轻人社交产品,在城市社会的中国构建一个开放式社交网络,大背景就是传统的乡土社会转向城市社会。年轻人从小习惯了自拍,在短视频平台的教育下诞生了校园网红的生态,flow想要成为这一批移动互联网原住民的家。

Profile与图片

flow创始团队认为,SNS有4个核心关键词:

开放式网络身份建立(Build Profile)关系构建自我表达与彰显(Self Branding)

Facebook的Profile页做法

承上启下的核心是Profile,Facebook用填表格的形式来build profile,打赢Myspace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名校学生Profile的号召力。51.com当年能成功骚扰到腾讯,也是借助网吧电脑摄像头让用户上传真实头像,用户Profile更真实、他人获取信息更有效率。

第一代SNS的胜者是QQ空间,各种新生代社区产品都号称要做“年轻人走出QQ空间的第一站”,但却迟迟没做个人表达的引导,通过话题的形式组织内容导致用户乐意趋同去获得更多赞的内容上,其实严重阻碍了用户个人Profile的建立。

2016年到现在,短视频兴起。快手主端去年和今年的产品主战略都是社交化,抖音也在做社交化尝试,让用户多在Profile页露脸,一个思路是把Profile页的背景图变成照片墙。

短视频平台重视Profile页背景图是有原因的,视频对于构建Profile的效率天然不足——光看封面不够,需要点进详情页播放。而图片则一目了然,在Profile页的浏览就可以迅速了解一个人。

不光如此,在关系构建、自我彰显上图片也都是更有优势的媒介——浏览者在单位时间内刷图片feed的效率更高、创作者在创作时制作成本更小。

即在提高匹配效率上,视频对于构建关系没有丝毫帮助,反而是累赘。

Instagram用户界面

Instagram早期凭借优秀的图片UGC体验,在Facebook存在的情况下仍能快速构建起有熟人关系链的社交网络,也印证了移动互联网时代以图片的信息组织效率更高。

flow当前的日活用户投稿率超过30%,而短视频平台大多不到10%,社交媒体不到1%,flow用户在build profile上的积极性极高。

UGC场景的建立与个人表达

IM的问题是不开放,产品不负责新关系链构建问题。短视频build Profile门槛过高,投稿率低。

作为社交媒体的新浪微博,问题在于其流量太过中心化,普通人难以获得流量,也就没法互动和构建关系。

flow对于做UGC是坚定不移,和杨毅之前在火山小视频的经历有关。对比火山和抖音(补贴产品和非补贴产品)不同的发展结果,UGC应该是在一个公平系统内演化出来的,而不可能是捏造出来的。

而UGC本身和Profile页的建立是相辅相成的,平台需要引导用户建立和维护好自己的profile页,发布和生活强相关的内容(手机摄像头生产的内容)。

flow的用户Profile页

flow日活用户投稿率能超过30%,积极用UGC内容维护Profile的原因,第一是图片的媒介优势,第二是flow在工具上做出的努力。flow在冷启动阶段尝试从电音人群切入,推出了“音乐滤镜”作为相应的工具。

Instagram最早被看做是一个带社区的滤镜工具,抖音早期在头条内部也被看成是一个工具,通过工具做创作引导是很好的思路。抖音始终觉得拍东西太单调了,通过拍摄工具让用户做出一些新花样,而快手在工具上非常保守,后来做工具也是倒过来被用户推出来的。

flow“音乐滤镜”的尝试是这种引导思路的延伸,到现在仍然有硬核用户喜欢这个功能。因为用户更擅长填坑,需要命题作文,对着一张白纸反而不知道如何发挥。

当现在阶段性地转向潮流社区后,flow的高质量滤镜是用户口碑传播的一个重要卖点。

最后,flow没有面临陌陌6.0的困境,推荐引擎可以帮助更多用户更好地获得流量,现阶段有一定UGC能力的用户都可以很好地flow上收获点赞、关注、评论等互动。

三、内容消费

快手和QQ看点都证明了一件事,关系链与信息流是可以融合共存的,产品跨界是有可能的。

再深入到信息流上,推荐流和关注流能够完美融合,Facebook和Ins最先跑通,快手在中国率先继承这一点。头条在17年前不太认关注,但是做完A/B test之后,关注流用户消费时长涨了10%,长期留存也跟着涨,推荐与关注融合也就成了之后产品的标配。

在产品形态上,flow给了用户很多选择,有4条不同的流:

flow:关注、推荐、同城、找朋友

已经构建了关系的用户可以在“关注”这条流里消费“推荐”是一个九宫格,可以阶段性地帮助用户发现内容,也正在做算法和个性化的新首页基于LBS的“同城”可以帮助用户密集地区的用户迅速构建关系链“找朋友”看起来像探探,但是消费的是图片,可以直接关注和私信,快速地和优质用户建立关系

flow的积累主要体现在“推荐”这条流,在头条训练过的年轻团队一开始就知道算法的重要性,且已拥有了一支小规模的算法团队。

除了有效地把产品形态和UGC内容集合起来,flow在内容消费系统的构建上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在冷启动时就尝试过不同类别的内容,最初选择从电音切入,也选择过让说唱歌手做直播。

但是这些策略冷启动后,flow很快发现其承载社区的势能不大,很快转到潮流、穿搭的圈子上,Ins和Nice已经教育过又流失掉的UGC创作者很快在Flow创作了一批高质量UGC内容。

潮流和穿搭本身是一个比较小的圈子,但是其创作者正是flow所需要的——18到22岁,有UGC能力,有建立酷的Profile收获赞和关注的需求。而二次元等用户群,可能量比较大,但是存在具体细分爱好者之间不能互相包容的问题。

所以在内容运营的路线上,flow团队分解了问题,不同运营分工专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圈子,先做彼此包容的圈子,建立起图片社区的审美风格和UGC场景,等到算法和个性化接入之后,再去推进更多的圈子。

目前flow正在推进的旅行、摄影等圈子,是比潮流、穿搭更好的内容消费场景,显示出图片社交本身能够延伸到各种场景和频道,并不排斥短视频或者其他可能的媒介形式。

四、重点与挑战

flow团队对自己的底层逻辑想的很清楚,年轻但高于常人。

CEO杨毅说他现在思考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更好地利用他在头条和陌陌积累的对于业务运转、公司运转的理解。

而他个人和公司都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则是,他们在打造一款模式上未知的产品,正在探索的旅途上。他们相信的事情是:用全面竞争的方式搭建起一个新的社交网络,这本身就是一种最大的创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2-02-24 00:39莎拉公主sarah[云南省网友]IP:1731187858
    希望政府能够尽快解决相关问题,让我们也能体验全球最流行的社交平台。
    顶10踩0
  2. 2021-01-05 00:25紫月魔灵[黑龙江省网友]IP:3412808027
    中国出现Instagram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期待这一天早日到来。
    顶7踩0
  3. 2019-11-17 00:10小明临死前[江苏省网友]IP:3405952114
    希望中国能够尽快开放Instagram,这样我们也可以和全世界的朋友分享生活了。
    顶22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同桌作文 作文《变》 作文三年级下册 作文动物园 花园作文 新疆作文 写朋友作文 我的什么什么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 武汉作文 手作文 介绍美食作文 的精彩作文 来了作文 作文 味道 初三的作文 作文 味道 作文中考 700字的作文 照片的作文 美食介绍作文 作文 答案 作文句子 作文暖 作文适合 发现的作文 作文 中秋节 作文味道 知识 作文 环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