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精英主义的病态心理

2020-11-28 06:55:01
相关推荐

原创作者:到中流击水

香港电影《bus44(车44)》的故事桥段很早以前就听过,但一直没有找出来看。恰好看到微博上有人推荐了几部影片,其中就有《bus44》,就顺便找来看了。

2001年的短片《bus44》影响很大,但争议也很大。

当年这部片子在国际上得到高度肯定,拿奖无数,曾获得第5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2002美国圣丹斯电影节评委会特别表扬奖,第5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导演双周”特约影展影片,2002佛罗里达电影节最佳短片大奖……

《bus44》片长只有11分钟,拍摄手法也很朴素,故事情节并不复杂:驾驶44路公交车的是一名漂亮的年轻女司机,行车途中遇到劫匪。劫匪抢完乘客的财物后,又对女司机起了色心,遂将女司机拖到离车不远的路边。全车乘客慑于劫匪的残暴保持了沉默,只有一名男青年挺身而出,却不是劫匪的对手,结局可想而知。劫匪离去后,女司机将男青年赶下了车,载着全车的人开到了悬崖下……

短片开头说“以真人真事改编”,但笔者并未查到故事原型。反而是几次热点事件都让公众联想起了这部短片。例如,两个多月前的贵州安顺公交坠湖事件。

西方人很看好这部短片,一则它讲的是中国故事,刚好契合西方文化精英丑化中国的恶趣味;二则相似的事件在西方国家普遍发生过。

《bus44》号称是揭示了“看客”人性的丑恶——那就是面对弱者受欺凌时的冷漠。然而,这种对“看客”的冷嘲却更多地是出自知识精英脱离实践的想象。

《bus44》在反映了私有制下,看客的自私、冷漠之后,选择的处理方式不是去打破这个造成多数人自私、冷漠的秩序,而是让受害女司机结束了所有看客的生命。武汉作家方方在前一段时间改编引用了伏尔泰的名言:“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在这则短片中,乘客的冷漠固然是可憎的,但他们就真的不是无辜的吗?真正应该被复仇的施害者和罪魁祸首,难道不应该是那两个劫匪吗?

在姜文的《让子弹飞》里有这么一段内容:

张麻子:你是被黄四郎买来的?花姐:对。张麻子:他打过你吗?花姐:打过。张麻子:我打过你吗?花姐:没有。张麻子:你恨他吗?花姐:恨。张麻子:恨我吗?花姐:不恨。张麻子:那你不拿枪指着他你拿枪指着我?花姐:因为你是好人!张麻子:什么?这是什么“狗屁”道理?好人就得让人拿枪指着?

44路公交车上的“看客”算不得好人,但也绝不是什么坏人。被人欺负了不抽刀去劈欺负你的人,反而劈向路人,这TM才是有病啊。

影片的导演用让看客殒命的处理方式,想要告诉观众,尽管看客可能是无辜的,最终的结局是一场悲剧,但悲剧是你们这些“看客”自己造成的——这种精英主义的病态心理是可怕的。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也辛辣地嘲讽了吃“人血馒头”的看客,讴歌了夏瑜这样坚贞的革命者,但同时也指出了夏瑜的革命(辛亥革命)只是局限在少数人,脱离了群众,没有去教育群众、发动群众,这才是造成悲剧的真正根源。

鲁迅先生后来自己谈小说《药》时说到了群众与革命者的双重悲哀:“《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更直接地说,革命者为愚昧的群众奋斗而牺牲了,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这牺牲为的是谁,却还要因了愚昧的见解,以为这牺牲可以享用,增加群众中的某一私人的福利”。

在这里,鲁迅就没有固守知识精英的“冷嘲”了,更多的是对革命的“热讽”。他的“药”不仅仅是给群众,要去唤醒群众,同时也是给革命者,告诉他们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没有前途的。

姜文的《让子弹飞》一片中,张麻子的“再革命”选择的就是放手发动群众,而不是把希望寄托于兄弟几个游侠式的精英壮举。

从这一点看,姜文读懂了毛主席。

而毛主席则说,“我跟鲁迅的心是相通的”,“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他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 ”

1942年8月19日,《解放日报》刊登了青年画家华君武所创作的《1939年所植的树》,成为当时最受争议的一幅作品,引发了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的不满。这幅画很简单,画的是延河边上有一棵光秃秃的树。很多人认为这是个别现象,华君武的画以偏概全。

华君武:1939年所植的树

后来,毛主席专门邀请华君武等人到自己的住所见面交流。期间聊到了华君武的漫画《1939年所植的树》,毛主席问“那是延安的植树吗?”,还没等华君武回答,毛主席紧接着说“我看是清凉山的植树。”清凉山是《解放日报》所在地,知识分子多,毛主席显然是了解实际情况的。

华君武听到毛主席继续说:“不好好植树应当批评。但是延河哪一段植树不好应该注明,王家坪植树不好,你就要写上王家坪植树。延河很长,否则就变成整条延河两岸植树都不好了。延安植的树许多地方是长得好的,也有长得不好的。这幅画把延安的植树都说成是不好的,这就把局部的东西画成全局的东西,个别的东西画成全体的东西了。”

华君武觉得毛主席说得很有道理,于是,又向毛主席提出了一个问题,“有一次桥儿沟发大水,山洪把西瓜地里的西瓜冲到河里,鲁艺有些人下河捞西瓜。但是,他们捞上来不是交还给种西瓜的农民,而是自己带回去吃了。这样的漫画可不可以画呢?”

毛主席说:“这样的漫画,在鲁艺内部是可以画的,也可以展出。而且可以画得尖锐一些。如果要发表在全边区性的报上,那就要慎重。因为从整个边区来看,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是好的。如果发表在全国性的报上,那就更要慎重,因为影响更大。对人民的缺点,不要老是讽刺。对人民要鼓励。以前,有一个小孩,老拖鼻涕,父母老骂他,他改不了。后来,他的小学老师看见他有一天没有拖鼻涕,就表扬了他,从此,小孩就改了。对人民的缺点不要冷潮,不要冷眼旁观,要热讽。”

华君武来延安之前在上海画的漫画,是高级知识分子看,这种画到延安去,老百姓不喜欢看。华君武按照毛主席的教导,把“要到百姓生活里头去”作为自己追求的一个方向,逐渐就往民族化、大众化的方向转变的,这才在后来成就了一位伟大的人民漫画家。

对群众、哪怕是“落后群众”究竟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毛主席和鲁迅先生给我们作出了很好的示范。

至于《bus44》这样的反映知识精英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片,值得一看,但更应该进行甄别。

笔者之所以认为该片背后的精英主义病态心理是可怕的,就在于这种心理传递给社会后,只会“培养”出更多的“精神病人”:这些“病人”在遭遇压迫、遭遇欺凌后,他们不去反抗施暴者,反而将发泄的矛头指向“路人”,助长互害的局面。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新青年思维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老物件作文 打乒乓球作文 青春奋斗的作文 六年级优秀作文 我的妹妹 作文 洗衣服作文 新年作文英语 玫瑰花 作文 作文家乡的风俗 坚守 作文 小学英语 作文 一百字作文 我在作文 时间 作文 英雄作文 怎么写作文 关于春天的作文600字左右 有家真好作文600字 寒假见闻作文500字 小学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 最是书香能致远作文 观察植物的作文300字 世界华人学生作文大赛 家乡的美食作文600字 寒假游记作文 我的乐园作文500字 走在路上作文600字 如何保持健康英语作文 美丽的风景作文400字 新学期计划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