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篇文章搞懂好莱坞电影拍摄手法

2020-11-28 16:05:01
相关推荐

【马赛克】电影镜头设计002——镜头类型

镜头类型同样作为基础知识,我会尽量通俗的将常见的镜头类型及应用场景总结出来。

镜头类型按画面内的人数分可分为单人镜头、双人镜头、三人镜头……如果在一个镜头中间切断,插入另一个表现不同主体的镜头,那我们可以称这个镜头为插入镜头。一般插入镜头是要与前后有联系的。通常是角色A发现一个目标,假设目标是道具A。

以角色A看见一个道具为例,角色A看向画面之外的道具A(图2.1)。这是一个单人镜头,角色A看向画面外也是用来交代人物与下一个镜头的关系,不然直接切到道具A会让人匪夷所思。

图2.1

接下来切道具A的近摄镜头(图2.2)。这是一个插入镜头,交代角色A在看什么。

图2.2

然后是近景角色A(图2.3)。这是一个反应镜头,用来交代角色A看到道具之后有什么反应。

图2.3

最后就是模拟角色A的视角拍摄的道具A,让观众知道角色A眼中的画面(图2.4)。因为这种镜头是用摄像机的视点模拟了角色的视点的第一人称的视点镜头。所以我们称这种镜头为主观镜头。

图2.4

这就是一组最简单的镜头设计,以后会尽量把所有常用的镜头设计方法以及能产生的作用,一个个分享给大家。

再举个生动点的例子,还是上面的角色A。如果角色A遇见了角色B,假如他们是邻居,遇见了不打招呼不合适,可互相又不太熟悉,这时会发生什么?你会如何设计这组镜头?

先是拍摄角色A的全景,大概了解他的外貌以及周围环境。(图2.5)

图2.5

切角色A的中景,角色A看着对面。(图2.6)

图2.6

切角色B的中景,角色B也看向对面。(图2.7)

图2.7

这时两个人似乎已经建立了联系。相机可能是在这个位置(图2.8)。

图2.8

那观众此时是不是不知道他们两人之间的距离是多少?我们就要有一个镜头能够让观众同时看到他们两个人。把两个人放在画面的左右两边是最简单的办法了(图2.9)。

图2.9

观众这时已经知道了两个人的距离,可以继续拍。但仔细想想,一开始就展示两个人的正面,虽然是客观记录,但看起来就好像两人马上要展开决斗一样。观众会以为马上要发生什么大事情,很期待接下来的事情,结果发现只是普通的邻居见面,观众就会产生失望的情绪。所以没把握的话,这种情况还是先让观众看见他们两个人为好。而这种先让观众看见的,也就是交代整个场景及其中所有主要元素的镜头,我们一般称之为主镜头(Master Shot)。它通常是一组镜头中被采用的第一个镜头,观众由此被带入到叙事或行动中去。而像这个画面中,有两个人出现,所以也叫双人镜头。

那让我们重新设计一下这组镜头:

先是主镜头,交代环境,两个人走进画面(图2.9),再切角色A(图2.5),最后切B角色(图2.6)。机位大概是这个样子。(图2.10)

图2.10

此时我们发现两个角色间就出现了一条无形的线,我们一般把这条无形的线叫做轴线(图2.11)。就好像两个点连成的一条线。一般情况我们只把相机放在轴线一侧拍摄。这被称为轴线原则,也被称为180°原则(图2.11)。

图2.11

如果不考虑这条轴线,随意放置机位,那剪接到一起会让观众感觉极其混乱。当然,有的导演不会去刻意遵循轴线原则,比如日本导演小津安二郎。的确,具有独特风格的电影有时会有独特的表达手法,但如果拍的是商业影片,想被更多的普通观众接受,那就要以叙事清晰为目的,尽量去遵循一些约定俗成的规律。这条线相当有学问,后面还要经常提起。

再回到角色A和角色B。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关系,并有了一条轴线。这时他们开始互相打招呼,我们想镜头在他们间转换,就产生了正反打镜头。正反打镜头通常是选两个人面对面的时候镜头对人物进行互相切换。最基本的就是摄像机分别通过两人的肩部进行拍摄,这被称为过肩镜头(图2.12),因为相机是在外圈拍摄,能同时拍到两个人,所以也被称为外反打镜头。

图2.12

如果是在两个人的内圈拍摄,就被称为内反打镜头(图2.13)。

图2.13

正反打镜头不过是一种经验习惯,没有规定的机位,只不过是一种切换两个不同方向镜头的手法。你要是想强调两个人在聊天,你就可以用外反打镜头。你要是想强调人物说话的内容、表情、心理活动就可以用内反打镜头。无论是使用哪种正反打镜头,相机和对话双方视线所产生的夹角大小会影响观众对他们关系的看法。夹角角度越大,就显得越客观,观众就像是旁听者。夹角角度越小,就显得越主观,观众更容易进入角色内心。

再回到角色A和角色B的对话中,他们刚开始比较生疏,聊上几句后,发现两人很谈得来。这时应该如何给他们设计镜头呢?可不可以这样:

在A说话时,摄像机过B的肩膀拍A。(图2.14)

图2.14

在B说话时,摄像机过A的肩膀拍B。(图2.15)

图2.15

然后A再说话时,摄像机改为内反打镜头拍A。(图2.16)

图2.16

然后B再说话时,摄像机改为内反打镜头拍B。(图2.17)

图2.17

接着该怎么拍?还记得之前说的景别吗?我们可以用景别的切换来控制他们的关系。用更小的景别会使他们看起来关系更密切。景别较小的人会更占主导,显得更强势。不过无论是变换角度还是更改景别,都要注意一点,如果在拍摄一个目标连续的镜头中,一定要注意两个相连的镜头的景别和拍摄角度的差别。差别不大的镜头会给观众一种时间瞬间流逝的感觉,会让观众感到困惑,从而不相信你影片的真实性。这种奇怪的镜头组接方式,我们一般把他叫做跳跃式剪辑,很多时候也叫做跳切(图2.18)。

图2.18

更多时候电影工作者会采用学院式剪辑,就是一种依循剧情发展过程的剪辑方式,其目的是在于重建一个事件的全部过程,维持电影剧情发展的流畅性。因这种方式不会引起观众对剪辑本身的注意,所以也会被称为无痕迹剪接。是好莱坞剪接电影最常用的方式之一。

跳切从法国新浪潮导演戈达尔开始越来越多的被使用。虽然很酷,可你要先明白自己的作品有没有足够的思想内涵来支撑这类奇异的表现手法,除非是荒诞搞笑,要不观众大多数是不会买账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英语作文假期生活 五百字优秀作文 描写龙的作文 学校的操场作文 六年级写事作文 题目自拟作文 潮汕美食作文 想象作文六年级 印象深刻的事作文 读书的作文400字 三年级过年的作文 太阳花的作文 游上海作文 发现春天作文 四级作文结尾 周末作文600字 有趣的一天作文 语文作文素材积累 最美的什么作文 玉兰花的作文 关于光的作文 青春成长的作文 写景类作文 数学作文400字 写夕阳的作文 乒乓球比赛作文 中考作文500字 初三英语作文范文 勤劳的妈妈作文 作文好开头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