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越是穷人家 这种育儿观越强 养的孩子再优秀却摆脱不了这命运

2020-11-28 17:15:01
相关推荐

分享亲子快乐,交流教育知识,欢迎关注“陪宝宝写日记”。

我们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只要提起穷人的孩子,我们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懂事、听话、早熟,然而现在已经不是以前的年代了,甚至很多的穷苦家庭竟然养出了“富家少爷”。

我们都知道公司的保洁有一个十分优秀的儿子,但是每一次问道为什么她年纪这么大了,却还出来干这种体力活的时候,保洁总是一脸苦笑,直到有一次,我们竟然看到她已经三十多岁的儿子向保洁伸手要钱,原来孩子的优秀是打引号的。

一个穷苦的家庭能够教育出高材生,背后的付出是巨大的,保洁阿姨就是如此,儿子小的时候学习就好,所以一切好东西都给儿子留着,自己一点儿也舍不得用,每一次孩子回来才会买点肉,然后将所有的肉都夹到孩子的碗里,结果导致现在孩子伸手要钱要的理所当然。

再苦不能苦孩子是很多家庭的想法,也是很多人正在执行的教育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真的就是为了孩子好吗?并不是。

一、一般家庭却有富养孩子的表现

(一)父母缩衣减食,孩子大手大脚

为了让孩子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条件和学习教育,很多的家长在孩子上学的时候,都会将生活费给的很高,就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到了什么委屈,吃不好穿不暖的,万一生病了也没有人照顾,于是自己在家里省吃俭用,只要衣服不坏就不会想着买一件,一年到头也吃不了几次肉,就这么一点点的剩下来钱,只为了孩子下次打电话的时候能给的干脆。

父母眼中受委屈的孩子,却在学校里花钱大手大脚,请人吃一顿饭都要四五百,完全不知自己的父母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将这些钱攒出来。

(二)优先享用一切美食、营养品

很多家庭都有这种现象,尤其是在对于家里最小的那个孩子的时候,都会将一些比较珍贵或者比较少见的吃食藏起来,等到没有人看见的时候,悄悄的拿给孩子吃。家里的排骨、肉类出锅后都是先给孩子吃,半大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十分惊人,等孩子吃饱喝足之后,已经没有多少了,家长们再吃点菜汁。

(三)满足孩子一切需求

孩子对于自己的家庭经济情况,是没有一个具体的认知的,尤其是在父母还选择瞒着的时候,对于孩子的一些无理的,超出家庭支出的要求,家长们依然会无条件的满足,比如孩子想要市场上新出的手机,一部手机就要六千块,对于一个上初中的孩子来说根本没有必要,但是家长们依然咬咬牙给买了,就为了让孩子高兴。

二、孩子优先,老人次之的教育方式,对于孩子造成什么误区和影响

在家庭成员里虽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孩子优质成长比较重要,但是却不是最重要的。很多的人在孩子和老人之间都会忽视老人的需求,孩子的饮食和营养品一罐罐的补,老人的饮食却是清汤寡水,甚至连吃饭都要排在孩子的后面。

当孩子处于这种成长环境中的时候,就没有尊重和孝敬老人的一个意识,因为他们从小的成长就是所有人都在退让,这种偏爱让他们体会不到老人的情感,对于老人也不会如何亲近。其次孩子对待老人的方式,都是在学习父母的行为,当父母觉得老人和自己不重要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感到对于老人和父母存在感恩心理。

三、这种方式容易养成什么样的孩子

(一)忘恩负义

孩子在小的时候,家长过度的宠爱,平时回到家里一躺就是一天,甚至做好饭端到面前都不吃,还会对家长发脾气,正是因为家长的宠溺和自己理所当然的付出,养成了孩子好吃懒惰的性子,他们的童年就没有感恩的情绪,只是一昧的处于接受的状态,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报答别人是不存在的。

(二)伸手党

无底线的溺爱,毫无条件的答应孩子任何的事情,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满足孩子的需求,所以孩子已经习惯了向父母索求,而且不会考虑父母的具体经济情况,他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这种思想即使是成家立业之后,依然不会转变。他们或许会对于别人的帮助感到不好意思,却不会对于自己的父母产生不好意思的情绪,反而当父母无法满足他们的时候,就会遭受到指责。

(三)自私自利

这些“富养”的孩子对于自己的东西都有着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在他们的世界里会首先考虑自己,其次才是别人,没有任何的团体和奉献的想法,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在被奉献的环境中长大的,所以在考虑事情的方面会优先自己,不懂的感恩和体谅。

四、正确的养娃方式如何打开

(一)父母正视自己的家庭情况

为什么一般家庭会出现这种“富家少爷”的孩子,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父母对于自己的经济条件认识不清楚,自己下意识都想要孩子像那些精英教育的家庭一样,每天都是各种辅导班和户外的活动,为了维持这种教育,让整个家庭都为了这种想法退让。

家长要端正自己的想法,认清自己就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不可能承担起一个精英教育的孩子,普通孩子一样有平凡的快乐,不用过度的去追求那种虚幻的教育。

(二)正确“富养”方式

再苦不能苦孩子,这里说的是即使自己再苦,却不能苦了孩子的教育,这个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精神方面的富足,让孩子的精神世界更加的丰富,平时多注意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带着孩子去体会普通生活中的感动,陪着老人一起去春游等等,一个孩子精神的上的富足,才是父母最大的成就。

(三)让孩子真正“吃苦”

父母总是觉得孩子还小,所以什么都不让孩子干,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有意识的锻炼孩子的劳动精神,平时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分担一些家务活,比如打扫卫生、洗衣服等,让孩子知道做家务的辛苦,自然就会对平时承担家务的父母感到感恩。

很多的家长觉得孩子接触老人,对于今后的成长不好,所以会有意识的减少孩子和老人之间的接触,如此做法反而会养出不孝顺的孩子,老人所带给孩子的情感是不可以被取代的。

您对于穷人教出不孝子是如何看待的?欢迎分享您的看法。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蚂蚁怎么写作文 这个星期发生的事作文 小学生怎么样才能写好作文 一种花作文 美丽的紫荆花作文 写平凡的作文 自己的梦想作文500字 面对挑战英语作文 运动会开幕式作文400字 关于无私的作文 六年级上册作文全部 豆腐脑作文 难忘的旅行作文400字 澳门作文400字 四年级语文五单元作文 身边的风景也美丽作文 什么给我勇气作文 运动会作文拔河 所见作文400字 触动心灵的声音 作文 湖南高考作文题 中考优秀满分作文600字 笔神作文 抓螃蟹的作文 最后一次六一作文500字 20年后家乡作文 难忘的一件事五年级作文 关于写人的作文600 去朋友家玩的作文 英语作文常用句式